佛说阿弥陀经+讲解-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的栏杆,以这个来为界线。
那么讲到罗网,这是有很多现在的年轻朋友没有见过的。这个罗网在日本寺院里头还有。我前些年到日本参观,看到规模大的佛教寺院里头还有,都是用铜丝编织的。那么这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宫廷里面、寺院里面都有这些设施。那么它的意思是有两种,一种是代表,就是保护建筑物,因为梁栋都是用很精细的工去雕刻而成的,雕梁画栋啊!这是高度的艺术品,既然是一个高度的艺术品了,那么诸位想想,它一定要维护。如果不维护,很短的时间当中就会毁坏掉,所以这个罗网是保护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小鸟,我们晓得有很多的小鸟,它就找这些地方就做窝,特别是大家晓得的燕子,燕子都会跑到人家里面去做窝,那么我们不反对也不讨厌它,尤其这燕子在家里蓄窝,常常看看也是很好的一桩事情。但是如果雕梁画栋这高级的艺术品要是蓄了个窝,必定要损坏。那么这就用这些罗网;罗网多半是用铜丝制的,所以它透明,你可以欣赏,但是又保持一个距离,所以这是一种庄严具。
那么在极乐世界,它这个罗网在什么地方呢?都是在行树上。庭院里面如果要是没有树木,这个庭院就显得没有生气,尤其是广大的庭院,一定种了很多的树木、花草,这个庭院才足以供人欣赏,怡情悦性。那么西方世界对于这种生活的享受也很讲求。七重行树,美不胜收。行树上面都用大型的罗网,庄严空中。而且这些栏楯、罗网跟行树都是四宝所成的。四宝这个‘四’,当然是表法的意思,实际上不只四宝。在大经里面讲无量杂宝而立。那么这是我们信得过的,因为它在理上面能够讲得通。
那么刚才特别跟大家提到的就是,此地所讲的是凡圣同居土,是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居住的环境就这样地美好,环境都这么殊胜了,那正报更不必说了。为什么呢?经论里头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那么看到这么美好的环境,我们就能想像到,这个地方的主人必定是有财富、有道德、有地位、有学问,因为这种住处才能配得上他。也因为他具足这些条件,所以他才有这样的环境,才有这种布置、陈设。所以说不仅仅完全是财富,里面有艺术啊!这就是学问啊!世间有一句类似,暴发户,忽然得了很多钱了,他也去搞一个大的庭面,他在里面布了花草。花的钱很多,可是一进去感觉俗不可耐,俗不可耐就表示他虽有财富,没有学问,没有高水准的艺术眼光,因此他东西虽然是很多很名贵,他的陈设不恰当,所谓是,‘不能登大雅之堂’,道理在此地。
那么在这里我们看蕅益大师有一段话给我们说明经文里头表法的意思,他说七重是代表七科道品,本经下面就要说到代表七科道品,也就是三十六道品,三十六道品分为七大类,称为七科道品。这个四宝代表的是常、乐、我、净这四种德行。这四种都是性德,常、乐、我、净。法身里面具足常、乐、我、净,报身同样也具足,乃至于应化身也具足。不但三身具足,三德还具足。法身有,般若里头也有,解脱里头也有,这个是真正的性德。
‘周匝围绕’,是表‘佛菩萨等无量住处’譬如说我们自己住在极乐世界这个环境里面,这个四周许多诸佛菩萨都住在这个范围之内,都给你来作邻居,你这个邻居都是诸上善人,上善之人,那么这个四宝是表‘自功德深’,自己有甚深的功德,这个居住的环境自然感四宝现前。
‘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贤人是指菩萨,或者是我们讲三贤菩萨,圣人是讲诸佛,或者我们讲地上菩萨。三贤十圣围绕着我们自己居住的所在,给我们自己作邻居,这是‘极乐世界真因缘也’。蕅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他老人家这一段的解释有经论作依据的,不是他自己在这里胡造谣言,我们要能够信得过。
‘同居土中,人人实具四德。’‘实’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假的,就是常、乐、我、净这四件德。‘常—同佛光寿’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见思烦恼没断,尘沙、无明没断;智慧光明,寿命福报就能够与佛相同,享受等于佛,这真正是难信之法啦!可是这是佛给我们讲的,决定不是妄语,决定不是假设的,这个意思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乐—但受诸乐’前面给诸位讲过了同居土里面没有三苦八苦,他所受的是光明,是长寿。我们世间人讲纳福啊!享福啊!这个地方人真正是在享福。‘我’是自在的意思,那个世界是无障碍的世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正是得大自在啊!‘净—清净庄严’。
有些人读到净土的经论,看到经论上说的这一些事相,不免产生了疑惑,以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用的善巧方便,诱导一切众生一心念佛,这个是完全用自己的凡夫知见来测度圣人的境界,这是错误的。所以历代的祖师菩萨给我们讲解的时候,都特别提醒这一点。这种疑惑,不但现代人有,自古以来就有,所以我们自己要把它认识清楚。不但说自古以来就有,古来有许多大善知识也怀疑,有的人的确是真信切愿,可是也有不少人怀疑,那么我们到底是从真信还是从怀疑呢?用怀疑的态度来念佛,有的时候也能够往生净土,但是生在西方极乐世界,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处所叫疑城,在这里要住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西方世界,我们要不要去受这个苦难?要不要在疑城里头待那么长的时间?这个法门在中国,从远公以来,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我们在前面给诸位介绍过唐朝的张善和,清朝末年恒州的王打铁,还有许多在本省,我们亲自见到的这些境界,那要不相信,那还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个法门,第一个就是你要信得过啊!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如果你要是信不过,那真是当面错过,未免太可惜了!你要问什么原因你错过呢?都是自以为聪明,正是如古人所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啊!那么说到这个地方,同居土,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果而成就的?如果我们能够明了了,我们这个疑心就可以去掉了,自己也晓得怎么个修法。
我们再来看看蕅益大师给我们开示这个问题。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乃至于寂光土,这个四土个个的因果都应当要明了;明了断除我们的疑惑,生起清净信心。同居土的业因有两类:一类是‘增上善业所感,’另外一类,‘圆五品观所感。’诸位请看这边,第一个是增上善业所感,第二个是圆五品观所感。同居土的果报是‘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那么什么是增上善业?什么是圆教的五品观行?我这里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增上善业,简单的讲就是上善,都是指的持名念佛。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前面跟诸位说得很清楚,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样念才有感应,才有效果。‘念念即佛’就是念就是佛,佛就是念。佛念不二,心佛不二,这是‘亲因缘’。念佛的人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为我们所缘的境界,这个就是‘所缘缘’,念佛人不以别的作境界,就是以佛号为自己所缘的境界。第三,‘净念相继’这个念里头只有佛号,佛号是最极清净啊!没有任何的杂念,而且这个念是念念相续不断的,无有中断的,这就是‘无间缘’。再加上增上的善业,这就是‘增上缘’。你看四种缘全都具足了,那怎么不往生呢?四种缘全具足了。而增上善业也说的是念佛法门,也讲的是这个念佛。实际上这个里头包括的是相当之多;当然第一个包括了你遇到了善友,真正的善知识教给你这个法门。那么你对于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全都是你的增上缘。那么这是讲一般往生的,往生这个凡圣同居土的,他必须要具足这个四缘。那么他的品位高下,当然凡圣同居里面也有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就在他念佛功夫的浅深。
还有一种因就是‘圆教五品观行位’这个五品就是指的这个五桩事情,底下这个五桩事情,那么这是观行位,六即佛里头观行即佛。那么这个五品里头,第一个是‘随喜’,行愿品里面教给我们随喜功德。看到别人有善事、有好事,我们心里欢喜,我们尽心尽力帮助他完成,这叫随喜。第二种,‘读诵’每一天有一定的时间,也就是有一定的功课读诵大乘经典。第三,是‘解说’,解说就是为别人讲解经典里面的道理以及修学的方法。这是为他人讲解,那么讲解也就是教学;对自己来说有很大的利益,正是所谓教学相长啊!第四,是‘兼行六度’,什么叫兼行,底下有个正行,正行是自己主动地去修是正行;兼行是什么,就跟前面讲的随喜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这个地方讲随喜的范围非常之广大,世出世法都包括在里头。那么这个范围小了,这是完全是菩萨修学方法里面,所以这是兼行六度。别人修六波罗密,你也随喜着去修,随着大家一块来修。譬如你遇到禅堂,看到很多人在参禅,你也随喜在那边参禅,这是兼修。这个地方没有人参禅的,你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禅堂,自己在修,领导大众在修,这正行。念佛堂念佛也是如此,此地没有念佛堂,我们发心建一个念佛堂,二六时中在这个地方打长期的佛七,自己主动在做,这是正行。如果别人那里有念佛堂,我们到他那个地方去修学,这是兼行。这个是圆教五品观行位。
去智者大师在临终的时候有人问他,你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你这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的是什么样的果位?他老人家非常客气,非常谦虚,他说如果我要不领众,我可以证得一心不乱,因为领众,所以只得圆五品观行位。那么换句话说,他就是在这个位子上,这是他自己谦虚地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说他是生凡圣同居土。这个所讲的是凡圣同居土的业因,讲的因。
那么果报呢?果报当然‘是因缘所生法’但是他们那个地方的因缘所生法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六尘不相同。他们那边这个六尘,太殊胜,太奇妙了!‘殊胜妙好之五尘为体也’五尘是讲的色、声、香、味、触,我们娑婆世界也是五尘为体,但是我们的五尘是很粗很劣的,并不微妙,这个事情与修德,实在讲是大有关系。我们不要讲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来比较,我们拿这个我们地球上人来说,我们中国人跟外国人来作一个比较。诸位要是细细地一观察就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皮肤比外国人就要殊胜,现在一般人家认为什么呢?水土的关系。当然水土也有关系,这个只是增上缘而已,里面还有亲因缘,有所缘缘,有无间缘,不一样啊!并不是单单一个增上缘就能够决定一切啊!常言说得好:‘相随心转。’‘相’是什么呢?是身形、体相,是随心而转的。中国的人心都比较上要温和、淳厚,所以他的相貌体形也显得善良、也显得敦厚。外国人的文化是以功利为基础,所以显得比较上粗、比较上暴,没有中国人这样地温顺。那么他所感的身形,就如同他能感之心,完全是相应的。那么这种情形我们应当要了解。才知道两土众生,果报不相同,他的原理在什么地方?人家那里是增上善业、五品的观慧所感的业因,我们此地只不过是十善业道啊!五戒之因。比起人家增上的业因那的确是相差地很远,所以果报不相同。何况那个地方又有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所以这个法门一般也称之为二力法门,他的道理也就在此地。
那么再看底下这个一段,前面说过了凡圣同居土,再看这个‘方便土的因’也有两种,第一‘即空观智所感’。第二是‘相似三观所感’这是讲他的业因,方便有余土的业因。注意他的因,我们如果要想生到这个地方,你晓得怎么个修法。方便土的果报还是离不开五尘,但是比同居土又殊胜,他是‘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跟诸位介绍什么叫‘即空观智’。在这里诸位特别要留意到所说的全是圆教,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全都是圆教,这一点特别要注意到。即空观智,是‘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所以不是小乘人的偏真之空,他是大乘圆教即假即中之空。那么这个要给诸位讲天台的止观,这个是必须要懂得的,否则的话像这个里面的名词术语都不容易理解。‘相似的三观’也是指圆教,‘圆教相似位’,六即佛里面相似位佛,比前面是提升了一层了,前面是观行位,此地是相似位。‘一心三观’虽然讲的一心三观,但是他是相似的一心三观。这个地方你看是分证的一心三观,不一样。虽然都是一心三观,在功夫浅深上有很大的差别。什么叫一心三观,我们留在后面再跟诸位讲。‘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