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 >

第25部分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第25部分

小说: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四大天王与弥勒菩萨,阿逸多菩萨。‘东’方叫‘持国天王’。我们一般把他称作四大金刚,其实那是不对的,是四大天王。四天王,他是发心护持佛法的。‘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他代表的意思,是‘负责尽职’,唯有负责尽职,才能够保持国家,这从大的方面讲。小的,你能够保持你的家庭,你对于你家庭要负责尽职。你在社会上,或者是做生意,你有一个公司行号,你负责尽职,你的生意才能够兴隆,你的事业才能够发达,所以他代表的是负责尽职。‘南’方天王叫‘增长天王’,这个增长就是‘日新又新’,天天要求进步,要不断的求新、求发展,不能够墨守成规,更不能够退转。‘西’方,‘广目’,叫你多看。‘北’方,‘多闻’,叫你多听。这是讲‘博学多闻’,唯有博学多闻,才能够日新又新;唯有日新又新,才能够做到负责尽职。你看看这个四天王,代表这个意思。当中,供养的是‘弥勒菩萨’像,我们现在供养的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他所表现的是‘生平等心’,‘成’就‘喜悦’之‘相’,所以笑咪咪的,代表的是‘慈悲方便’。佛法里常说,佛门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弥勒菩萨所代表的,代表的根本,代表的方便门。所以你一进佛门,看到天王殿,你要晓得这个意思。那么换一句话说,没说一句话,就已经给你上一课了,你所得到的就很多很多了。
那么再说大殿│‘主殿’,我们一般讲‘大雄宝殿’,这不说大雄宝殿,说主殿。这个主殿里面,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一定是这样供养的。譬如说西方三圣,当中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定是这样的。这个‘一佛二菩萨’,是‘表体一’个,‘用’是无量的,二是表‘多’,一体多用,是代表这个意思。‘体’呢?‘佛’来代表,是‘表清净法身’,这是体。这个菩萨,表‘报身’、‘化身’,‘表权二智’,这是‘用’,这有一位‘菩萨’一定是代表权实二智。另外一位菩萨一定是代表‘慈悲方便’,所以表用,这个都是报、化二身。那么以西方三圣呢?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方便,大势至菩萨代表权实二智。如果是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表清净法身,文殊菩萨表权实二智,普贤菩萨表慈悲方便。三宝佛里面,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表清净法身。大乘里面,文殊、普贤。小乘里面,迦叶尊者、阿难尊者,阿难尊者表的是权实二智,迦叶尊者表的是慈悲方便。你就懂得这个道理,才晓得主殿里头为什么要供一佛二菩萨,道理在此地。
那么现在,我们在看这个末后一段。‘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里头‘具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就是四悉坛的意思,前面跟诸位介绍过。第一个意思是‘的’的确确‘标’示出真‘实’的‘境’界,希望我们‘欣求’啊!第二个意思,‘诚’实‘语’所‘指示’,‘令’我们要‘专一’,这是相当相当重要。极乐世界是现代的,不是过去的;极乐世界佛,也是现代的,不是过去的。像我们释迦牟尼佛,已经过去了。统统都是现在有,我们应当要求;佛是诚实语指示我们,我们要一心去求,不要打闲岔,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再搞别的法门。第三个,‘简’别不是‘乾闼婆城’,乾闼婆城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非阳焰’,阳焰是北方地上一种气,远看到,像是水;近看,没有。所以这个炉,它是畜生,它口渴了,想喝水;它看到阳焰以为是水,那么就在前面不太远了,它就往前面跑,跑到那个地方,还在前面,永远没有水。渴若阳焰,这是迷信;不是‘权现’,权现是方便,为‘曲’,来现一个境界,来安慰安慰你,不是的。也不是‘保真偏袒’,保真偏袒就是我们一般人讲,保证,到底是有没有了,还靠不住,只是凭人家的担保,凭人家的保证,不见得是真实的。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有很深的用意,为什么呢?都是破除我们的疑惑,‘破魔邪’见,‘权’,权教,‘小’乘。魔邪权小,对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不相信,他认为这是佛假设的,是理想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相信,决定不是理想国,不是假设的,不是佛故意在那里说来安慰我们的,不是的。而是千真万确,确实有西方,有阿弥陀佛;不但有,现在在,现在就有。第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这个彰是彰明的彰,彰显的彰;是圆满显示给我们,这一些都是性具的呀!本性里面,‘圆’是圆满,本性里头原来具足的,希望我们要深证。特别提出深证,不是浅证;浅证,证得事一心;或者证得理一心证得浅,不够的。理一心里面,我们要往深处证,因为理一心诸位晓得,里头有四十二个阶级,证到圆满,才究竟成佛。这四个意思,第一个就是‘世界’悉坛,世界悉坛叫我们生欢喜心。第二,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为人’悉坛,指示我们修学最理想的一个法门。第三段的意思,‘对治’,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最后这一条,是‘第一义’悉坛,叫我们真正地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么由此可知,这个序分里头,已经给我们说明了本经旨趣之所在。
序分末后一段经文,这一句经文,‘今现在说法’,这一句话意思说得很深,对我们只期望很厚。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依’报,阿弥陀佛跟诸上善人,‘正’报,都是‘现在今时’,‘正应发愿往生’。如果他是过去、是未来,那不必说了。过去那等于讲故事,未来我们心里头向往;他是现在啊!现今啊!赶快发愿往生,‘亲近弥陀如来’。一个人在无量劫当中,要是有机会能够亲近如来,亲近到佛,这个福报太大太大了,正是开经偈里面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啊!那么阿弥陀佛今现在,这种大好的机缘,怎么能错过?闻佛法,‘亲闻佛’所说‘法’,这才能‘速成正觉也’。听别人说的,传说,不是亲闻。我们今天看经,经是阿难他们结集的,我们是从佛弟子当中传闻,不是亲闻,那有亲闻的这种功德殊胜呢?所以今现在说法,就是鼓励我们要发愿亲闻。
这一段是总结,‘结出发起的大义’,经文虽然不长,里面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依’报‘正’报,都是‘现在实在有’的,这是大师‘劝’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相信啊!‘世界名极乐’,你就想极乐这两个字,这个多自在,‘劝’我们发‘愿’。‘佛号阿弥陀’,无量觉,‘劝’我们‘持名妙行’,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妙行;八万四千行门里面,第一行门,它怎么不妙呢?这一个行门具足,前面讲了,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叫妙行。‘信愿行’,这‘三资粮’,就是三个条件,全‘具足’了,都有了。不但具足,‘成就’了,确实有三资粮具足成就,下面‘必得往生’这个字全诚肯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你必定得往生。
‘此门修行’,这是讲净土,特别是指我们小本弥陀经,里面所讲的理论与方法。‘唯以阿弥陀佛为所缘’,这是叫你执持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想’,这个是真正念佛,二六时中,你的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只有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二六时中,念念在心里头,‘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的‘心’,你的‘心’跟阿弥陀佛已经变成一个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必得成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能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所生,那有不成就的道理呢?
全经我们才把序分讲尽,这个序分才讲完,经中的大意,已经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来。那么换句话说,诸位如果能信得过,能够真正的理解,修行的纲领大略已经得到了。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如佛之本怀呀!称佛之本怀呀!决定会得到圆满的成就。下面,则是本经的正宗分了,正宗分里面有三段,也是讲的信愿行,那是给诸位要细说,今天就讲到此地。

佛说阿弥陀经  第八讲  
前面已经将序分介绍过了,今天要给诸位介绍的是正宗分,这是一部经里面,最主要的部份。在本经正宗分,一共是分成三大段落。那么这个三大段,也是就信、愿、行而分的。大概在古德注解本经分科的概念,几乎都是相同的,但是段落的起止,却各有不同。譬如莲池大师,他老人家在疏钞里面的分法,就没有发起序;而是将发起序就列入了正宗分的第一个段落。那么蕅益大师,他有发起序,而且将六方佛判做流通分,那么的确也有他的道理。那么诸位如果看疏钞,看要解,看圆中钞,就晓得古人分判的段落不相同,但是信、愿、行这个三大段的构想,几乎是一致的。
那么我们研究这部经,以要解为主。要解这个三大段的名称,第一段是广陈依正以启信。‘陈’是陈说,也就是详细的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也就是说极乐世界那一边的生活状况,无论是在物质的生活,在精神的生活。其目的,是叫我们启信。在第二个段落里面,是特别劝勉我们应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是说的发愿。这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本师,特别劝勉我们。最后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个去法,这是正式地指示我们持名这一种修行方法,以建立行门。那么这是正宗分里面,这个三大段,信、愿、行三大段。
这个信、愿、行,是这一部经的宗旨之所在,这是我们要好好地把它记住。这个三科,这个地方很清楚,诸位把它记住。我们在讲解里面,晓得段落,就不必要交代了,大段落会交代得很清楚。这个启信、发愿、修行,这个信与愿叫慧行,那么这是讲前导,它在前面引导正信、切愿。持名是这一个法门里面正修,六度万行是属于助修,所以说一部经的要旨不外乎这三个字。古人又说,‘得生与否’,这个‘得生’,就是你能不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全由信愿之有无’,就看你有没有信愿?这是决定你能不能生。品位高下,就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那个地位的高下;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里面各有三辈九品,所以到那边地位高下,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这是‘全由持名之深浅’,就是我们功夫的浅深。功夫深,你到那边地位就高,品位高;功夫浅,当然你到那边的时候,你地位也浅。如果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建立信愿,这个信愿也不是说建立就建立了,没有那么容易。这个法门诸位要记住,这是难信之法门,所以必须要把大乘佛法的道理要了解,净土法门的原理要懂得,你的信心才能够建立,你的愿才真正能够发出来,然后努力去修行,增高你自己的品位,决定往生。而且得到高品位的往生,那么这也是世尊以及历代祖师,在这一部经里面,对我们的期望。
下面这是经文。经文先讲依报,依报就是生活的环境非常之妙。当然不能够细说,只能够略举其段,希望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一闻千悟,那么这是闻法很重要的原则。
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这一句话是征问,因为舍利弗尊者是提不出问题来。佛叫着他说,舍利弗,彼土,这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那一边。为什么名字叫极乐呢?下面这是佛自己来解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一节经文完全是就能受用人而说的,能受用的人。
那么在经文里面,我们首先要了解‘众生’是什么意思?众苦、诸乐,这是相当紧要的,一定要详细地说明白。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下皆可以名,等觉以下都可以用这个名。换一句话说,佛与众生,这是对等而称的;这个众生的本意,在这个地方,众缘和合而生起之假相,曰众生,这个希望大家要注意到。因为在佛法里这一个名词用得太多了,非常地广泛,我们要晓得它本来的意思,以及它引申的意思;它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那么由此可知,情与无情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假相。它引伸的意思,就是众多的意思。我们现在常常讲的众生。这个概念里面,都是以为芸芸众生,很多很多的人,称之为众生,这是引伸的意思;在经论里头用得也相当的普遍。可是如果我们要不明了它的本意,只知道引申的意思,那是决定不够的。为什么呢?没有办法破烦恼、执着,没有方法破迷开悟。诸位晓得佛法的修学,无论是那一宗那一派,无论是那一个法门,都是以破迷开悟为目标,所谓是殊途同归。经上常说的,‘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元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