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 >

第9部分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第9部分

小说: 11杂阿含经分类选集简目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人类的一切爱,都是以男女间的性爱为根本。爱儿女、父母、爱朋友等,不过是性爱的另一姿态。然以佛法说,这是不尽然的。有情是可以没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即如一类下等动物,也仅依自体的分裂而繁殖。所以论到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

自体爱,是对于色心和合的有情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爱着他,即深潜的生存意欲。自体爱又名我爱;这不独人类如此,即最低级的有情也有。有了我,我是「主宰」,即自由支配者,所以我爱的活动,又必然爱着于境界,即我所爱。对于与自我关涉而从属于自我的欲求贪着──我所爱,或称之为「境界爱」

境界爱与自体爱,严密的说,有此必有彼,相对的分别为二(我与我所也如此),是相依共存的。

有情存在于时间中,故发现为过现未的三世爱染;自体爱与境界爱,可说为有情的存在于空间中。爱着有情自体,而自体必有相对的环境,所以即以自我爱为中心而不断向外扩展。

有我即有我所,这本为缘起依存的现实。由于情爱的爱着,想自主,想宰他,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

不知我所关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牵制愈甚。想占有外界以完成自我,结果反成为外界的奴隶。或者由于痛感我所的拘缚,想离弃我所而得自在。那知没有我所,我即成为毫无内容的幻想,从何能得自由?

从爱染出发,不能理解物我、自他、心境的缘起性,不能契合缘起事相,偏于自我或偏于外境,造成极端的神秘离世,与庸俗徇物。

不过这二者中,自体爱是更强的。在某种情形下,可以放弃外在的一切,力求自我的存在。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是觉得这是更于自我有意义的。

此自体爱与境界爱,如约现在、未来二世说,即四爱: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前二为自体爱,后二为境界爱。第一、为染着现在有的自体爱;第二、是渴求未来永存的自体爱;第三、是现在已得的境界爱;第四、是未来欲得的境界爱。此四爱,即自体爱与境界爱而表现于现在、未来的形式中。

平常以为爱着只是占有的恋着,实则爱的意义极深。不但是如此的。经中常说有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欲」即五欲──色、声、香、味、触欲;对此五尘的贪爱和追求,是欲爱。贪着物质境界的美好,如饮食要求滋味,形式贪求美观,乃至男女的性爱,也是欲爱之一,这是属于境界爱的。

「有」即存在,佛法以有情为本,所以每称有情的存在为有。如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有爱,即于有情自体起爱,即自体爱。

无有爱,此「无有」极难解,近人所以或解说为繁荣欲。这仍应依古代的解说,即否定自我的爱。凡是缘起的存在,必有他相对的矛盾性,情爱也不能例外。对于贪爱的五欲,久之又生厌恶;对于自己身心的存在,有时觉得可爱而热恋他,有时又觉得讨厌。这如印度的一般外道,大都如此,觉得生活的苦恼,身心的难以调治,因此企图摆脱而求出离。中国的老子,也有「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的见解。这还是爱的变相,还是以爱为动力;这样的出世观,还是自缚而不能得彻底的解脱。这三爱,经中又曾说为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梵行求,即是修远离行,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

佛法说了生死,说无生,也是如此。一般的人生,爱染是他的特性,是不完善的。情本的有情,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有不可调治的缺陷,故应透视他,超脱他。佛法的体察有情无我无我所,不但离有爱,也要离无有爱。所以佛法说无生,不是自杀,不是消灭人生,是彻底的洗革染爱为本的人生,改造为正智为本的无缺陷的人生。如佛与阿罗汉等,即是实现了情爱的超越,得到自由解脱的无生者。



<<杂阿含经>>

第49(266)经(上p6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诸比丘:「(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干。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皆悉崩落。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不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受、想、行、)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故,不随色转)。如实知受……。想……。行……。(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 脱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475(294)经(中p3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如是内有识身,外有名色,此二缘生六触入处,六触所触故,智者生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何等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愚夫、黠慧,彼于我所修诸梵行者,有何差别」?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演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四、 何谓无明 
第479(298)经(中p38)。。。 1 

第970(750)经(中p370)。。。 2 

第39(256)经(上p44)。。。 3 

第377(251)经(上p301)。。。 4 

<<杂阿含经>>

第479(298)经(中p3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缘起法法说。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缘无明行者,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缘名色六入处者,云何为六入处?谓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缘六入处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缘触受者,云何为受?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缘生老死者,云何为老?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斑驳,闇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是名为老。云何为死?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是名为死。此死及前说老,是名老死。是名缘起义说」。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970(750)经(中p37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诸恶不善法生,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起。所以者何?无明者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起于邪见;起于邪见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39(256)经(上p4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时尊者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种种相娱悦已,却坐一面。时尊者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我说不」?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说」。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如」?「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受、想、行)识磨灭法,(受、想、行)识磨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生灭法,(受、想、行)识生灭法如实不如。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闇,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又问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受、想、行)识磨灭法,(受、想、行)识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生灭法,(受、想、行)识生灭法如实知。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是二正士,各闻所说,展转随喜,从座而起,各还本处。

第377(251)经(上p30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俱在耆阇崛山中。尊者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尊者摩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