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4年第03期 >

第22部分

长江文艺 2004年第03期-第22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4年第03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芷浞绞绞悄茄钠嗤窬鼍
  是的,融人生活并不时地跳出生活的教条,作一番冷静的观察和思考,这对一位年轻的小说家来说是必要的。现在,马拉已经在这样做了,至少在这篇小说中,他向我们展示出了他在处理生活中各种纠葛上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世故和圆滑的方式和腔调,而是采取了一种委婉迂回的手段。我深信,这样的能力不是躲在斗室内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作者在与生活遭遇之后所做出的慎重的选择,就像故事结尾处写到的那样:“她看了看丈夫,他还在哭。摇篮里的儿子看着这一切,只有他还是安静的,一言不发,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故事讲述到这里,苦涩已经摆脱了苦的滋味,变成了生活本身,空荡,寂寥,无悲无喜。
  


老乡们
■  周翼南
  有语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由于机缘偶合,我认识了几位在外地工作的“老乡”,他们对故乡是眷恋的。我希望我们湖北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些“老乡”在异乡工作,知道他们在他们的领域里各有其建树成就。
  我并非“地域主义”者。也并非想“拉帮结派”——造出一个“湖北帮”来。不过,自古言“唯楚有材”,我们楚地在外地有多少人才,似乎是可以调查一下的。这也是湖北对于中国,对于我们民族的贡献吧。
  
  龚明德
  编辑,作家,湖北南漳人,生于1953年,现任职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有个知己,是四川出版社的龚明德君,至今未晤面,只能互通书信电话,出了书互求指正,总之,只能是赏其字、闻其声、读其书。我真想去成都,看看他,看看他的书房,看看他的藏书。明德藏书甚丰,嗜书如命,在国内很有名气。
  他把他的书房命名“六场绝缘斋”,自号“六场绝缘斋主”。“六场绝缘”者,乃官场、商场、情场、赌场、舞场、酒场也,明德对此六场不屑一顾,“绝缘”二字表明他的决心。他只喜欢编书、聚书和写书。他以收藏中国现代书刊资料为主,他写了几百篇研究考索“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章。曾出了20万字的《新文学散札》。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价值的书,但因无支持,他只能四处借贷,自费出版。老诗人流沙河为“散札”写序,序中称明德为“书呆”,有三分“堂·吉诃德精神”:“白眼也好,青睐也好,一概不管,依旧闭门蠹书不已,考证不已,以一种非功利主义的激情投入著述,完成了这本考证性质的《新文学散札》。”
  “考证”一词容易使人却步。其实这本“散札”也是很好的散文,很好的评论。喜欢读书藏书者,尤应读之藏之。不仅可增长知识,熟悉掌故,还可从一个颇为独特的“考据”角度了解文学的发展的轨迹。
  当然,明德的主业是编辑。他编了不少好书,读书人喜欢的姜德明的《余时书话》就是明德编的。他还诚心诚意编了本《汇校本》,无意为社里赚了钱,却引起一场沸沸扬扬的官司,败了,他至今不服。
  明德真是个“书呆”,真是个中国出版界的“堂·吉诃德”。
  听说明德为出“散札”而四处借贷,我是不平的。我编“跋涉者丛书”时;想为他出一本,把他名字列了进去,他也可算是个“书呆”式的跋涉者吧。但同社方商议时,他未能进入第一辑和第二辑,只能等第三辑了。
  明德也是湖北人,是我的乡亲。湖北武汉的出版界应该知道有个龚明德在成都,湖北的读书人也应该读读明德的“散札”,学习他“非功利主义”的认真精神。
  欣慰的是,刚进入新世纪,便收到明德寄赠的新著《文事谈旧》,这是一本可爱的小书,书中附有图片书影。言其“小”,是书仅7个多印张,我觉得明德应该出本厚厚的、像《余时书话》那样的专著。这本书是“编译随笔丛书”之一种,篇幅上或有“统一要求”吧。
  书中有明德的《作家四访》,即访巴金,访冰心,访丁玲陈明,访唐彛C鞯略谖闹蟹⒘诵矶喔锌乙哺锌O衷诔霭娼绯醋髅乃追缡ⅲ幕释嘶疲恍┖檬槟岩猿霭妫幢愠隽擞直灰恍┪淖掷兔弧绱说鹊龋萌松诵耐葱牟灰选S惺裁窗旆兀
  不过,活着总要做点事,那么,就像“书呆”般,以一种“三分堂·吉诃德精神”走下去。
  我愿与明德共勉。
  
  左汉桥
  画家,湖北武汉人,现任职北京出版社
  
  认识左汉桥,是很偶然的事,我有位年轻的朋友,认识他的妹妹,他的妹妹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我那位朋友带着汉桥的妹妹来访时,我便得到一本《左汉桥书画集》。
  我打开书画集,眼前骤然一亮。画集中的画作笔墨是如此淋漓酣畅,令人叹为观止。书法也极为独特,不仅是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也有强烈的个性特点。观之难忘。我没想到,北京有这么一位了不得的湖北籍书画家,我真是孤陋寡闻了。画集中有汉桥的简介——1946年生于汉阳,196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然后在军旅中生活了11年,1984年转业到北京出版社,现为美术部负责人。
  在画集的《自序》中汉桥写道:
  “我时刻眷恋生我养我的故土,
  那里有我年老多病,近似文盲的老母,
  有长眠扁担山的父亲。
  我喜欢孤寂一人站在长江边上,
  倾听拍岸的涛声,轮渡的长鸣……
  为工作我活得很累,为妻儿我付出的很少,
  对于艺术却一往痴情。
  像‘夸父追日’,似‘精卫填海’?
  我常常在苦苦的追寻中徘徊!”
  看到这段文字,我是非常感动的。
  我对汉桥的妹妹说,我非常钦佩汉桥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功力深厚,而且有个性天趣,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我希望与汉桥成为朋友,希望有见面的机会。
  2000年春节,汉桥回汉探亲。因此,我们见了面,成为了朋友。见到他时,我很惊讶,因为他比我小5岁,可却一头银发了,这或是在艺术长途中苦苦追寻的结果吧。
  那天,我们谈得很高兴,像是多年未晤的老友。我把我画的“京剧人物”和“脸谱”给汉桥看,他说他很喜欢。
  “你应该再办个画展。这批画,比你原来画的人物、山水、猫好。”汉桥直率地说。
  他很欣赏我的画名“易难”。他认为寓意很深。那天告辞前,他书“易难”二字为赠,写得极好。
  我对汉桥说,如果我在中国美术馆办画展,我一定把他写的这两个字,放在展厅中央。
  这话成为现实——2000年秋天,我在中国美术馆办展时,我就把汉桥书的“易难”悬于展厅中央。汉桥来观展时,看到他的书法,他微笑了。
  “别把我的字挂在这里。”汉桥说。
  “挂在什么地方呢?”我问。
  汉桥应该在中国美术馆办一次画展。向世界展示他这么多年来对艺术的痴情和追寻。我曾去他家拜访,他在画室让我观赏了他近两年的近百件画作,这些画作都具有抽象意味,是色彩和墨线的撞击融合,是个性和情感的激荡飞扬。无法名状,无法形容。这批画作如果出现在美术馆大厅中,一定使观者惊叹不已的。
  汉桥对我说:“你是我这批画的第一个观众。”
  我对汉桥说,应该尽早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但汉桥说:“还不成熟。”
  我不同意,我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恐怕永远不可能达到他自以为的“成熟”,若认为自己“成熟”,这个画家就完蛋了。
  汉桥似乎被我说服了,他答应考虑考虑。
  不知他考虑得怎么样了。如今,他应该举办他的画展了吧!
  
  澄子
  画家,作家,湖北襄樊人,现为广东汕头市美协副主席
  
  今年元宵,听说湖北美术馆举办一位广东女画家的画展,画的是国画,很有书香味。还听说,这位女画家祖籍襄樊,也是湖北人,她还擅剪纸,擅文——曾出版散文集多部。如此说,真可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湖北才女了。本想过江看看她的书香味的画展,但因为忙,未去。画展时间过了,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过了些时日,去看一位画家朋友,看到他家桌上放着一本《雅舍和风》的画集,偶翻几页,便如进雅舍,似沐和风。这些画,都清雅精致,却源于中国深厚的民间艺术,又显现出作者宁静的心态和文化素养:简洁的明式家具,别致的屏风,线装的古书,插花的瓷瓶。其间有一些我常画的或憩或立的小猫……这些画,也显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我很喜欢。
  “这位女画家也是你们湖北人哩,”朋友说,“她还会剪纸。也算是你的同行——她写了不少散文,出过散文集。”
  如此说,我记起那次失之交臂的画展。
  见我喜欢这本画集,朋友笑道:“她喜欢书,你也喜欢书;她画猫,你也画猫。看来你们有缘。这本画册我就割爱了。你只记住,万一将来你认识她,你得说是你强要的,不是我送的。”
  于是,我家里便多了本赵澄襄女士的画集,常读常赏,知道她是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剪纸学会理事……出版过《午后的时光》等散文集。她的笔名画名叫“澄子”,这名字很好记。
  因一家出版社请我主编一套图文并茂的丛书,我便约请师友赐稿,并希望师友推荐一些能文能画的文人画士也支持此事。今年春,我收到一些稿子,惊喜的是:其中竟有澄子的文和画,还附一本刚出版的散文集《思念茶坊》。她的画,我已经熟识了,她的文,清新可颂。还有一封客气的谦虚的信,要我“指教”。我赶紧复信道谢。
  这样,便同澄子有了书信往来,只是没有见面。后来她又寄赠我一本她的剪纸集,集中的剪纸真是一些难得的艺术品!很难想到一双手、一把剪刀能创造出这样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有语曰:“百闻不如一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澄子的散文,欣赏她的国画和剪纸。上次她办展,因她不愿张扬,知者不多,最近澄子来信曰:她想再回家乡办个“国画和剪纸”展。这真是太好了。我希望届时观者如云,我们湖北应以出了这位女艺术家而感到骄傲。
  


青山诗魂
■  季 宇
  如果有人去马鞍山,那里的朋友一定会对你说:去看看李白墓吧。一代诗仙李白就葬在该市当涂县境内的青山西麓。千百年来,多少浪漫、多少凄凉的故事在流传;岁月流逝,多少文人墨客、名流显贵,以及数不清的中外人士跋山涉水,前来凭吊,把一片景仰和热爱留在这块令人遐思的山水之间。
  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了当涂,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沸腾的灵感和奔放的情怀。正因为如此吧,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倍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满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李白生前常常来到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
  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带着丝丝凉意;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器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