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秦腔史 >

第6部分

中国秦腔史-第6部分

小说: 中国秦腔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花雅、文武兼演。 
    《燕兰小谱?例言》云:魏长生,昆腔声容真切,感人欲涕。洵是歌坛老斫轮也。不与哙等为伍。”又卷三云:”近见其演贞烈之剧,声容真切,令人欲泪。 
   《日下看花记》云:”长生于乾隆甲午后始至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予独不乐观之。迨乙未(当为己未之误,嘉庆4年,1799)至都见其《铁莲花》,始心折焉。庚申(嘉庆5年,1800)冬复至,频见其《香联串》,小技也,而进乎道矣。其志愈高,其心愈苦。其自律愈严,其爱名之念愈笃。故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倍”。 
    魏长生一派表演的诲淫倾向,虽然招致了朝廷的屡次禁令,并因”淫戏害俗,流毒实甚”,而为正人君子们所深恶痛绝,以致认为”欲为地方挽回恶俗者,宜以禁演淫戏为第一要务。”魏派所擅长的《滚楼》、《送灯》、《葡萄架》、《卖胭脂》、《别妻》、《背娃》等剧,也一再被列入《永禁戏目单》。然”近世习俗移人,每逢观剧,往往喜点风流淫戏,以相取乐。”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魏长生演剧表现了人性基本的情欲,加之他精湛的技艺,因而得以经久不衰,屡禁不止。 
二 魏长生常演剧目
   魏长生演出的剧目大概有三十六出。我现在能查出来剧目名称的有“滚楼”、“烤火”、〃小寡妇上坟〃、“补缸”、“打灶王”、“铁弓缘”、“香山”、“检柴赠金”、“看灯”、“百花公主”(与“红罗记”相近)、“梅降雪”、“清风亭”、“香莲串”、“秦香莲”、“温凉盏”、“赠镯”、“庆顶珠”、“戏风”、“富春楼”、血汗衫”、“骂鸡”、“如意钩”、“无底洞”、“卖艺”、“葡萄架”、“三英记”、“卖饽饽”、“张三认老婆”、“吃醋打门”、“龙蛇镇”、“吉星台”、“别妻”、“思春”、“卖胭脂”、“送灯”、“大闹销金帐”、“樊梨花送枕”等。在演出这些剧目中,魏长生善演莺啼燕口转、媚态可掬的情爱女性,其化妆也十分讲究,演出的女性楚楚动人,别有情韵,达到形似神似之境界。据《燕兰小谱》载:“王府班名旦有二、刘黑儿演《葡萄架》一剧享誉京师。白饰潘金莲,刘饰婢女春梅。但自魏长生唱《滚楼》一剧轰动京师之后,白即辍演该剧。吴太初曾经记诗感慨此事,诗云:“宜笑宜嗔百媚含,昵人娇语自喃喃。风流占断葡萄架,可奈楼头有魏三。”后来他二人竟改搭魏之永庆班唱魏腔了。同时,魏长生又擅善演武旦,表现那叱咤一时的巾帼英雄。
    魏长生所演剧目中,以《滚楼》最为有名。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按《滚楼》剧衍春秋时伍员之子伍辛与黄赛花事,一名《蓝家庄》。解放前川剧、赣剧尚传其名目,北京大鼓书中亦有此段,但已无人演唱。”《滚楼》是《蓝家庄》中的一折,《蓝家庄》说的是楚国大将伍员因父亲伍奢谏劝楚平王不要纳子妇为妻,结果父亲兄长全家被杀。伍员逃出楚国到吴国帮姬光请专诸用鱼藏剑刺死王僚。姬光继吴国王位后重用伍员。
    伍员荐孙武为帅,率大兵攻楚。伍员于途中攻关,遇一少年将军抵抗,被他战败,后来才得知此少年将军乃是伍家仅存的一孤儿名叫伍辛。伍辛献关并为前锋,在攻打一楚地时,遇到一女将,武艺超群,伍辛不敌受伤,逃到蓝家庄。蓝家庄有位蓝姑娘为伍辛调药治伤,还自愿与伍辛成亲。第二天女将赶到,蓝女藏起伍辛,殷情接待女将,并用酒将她灌醉,扶入自己卧室,然后又将伍辛推了进去,锁了楼门,有意让伍辛与之成婚。待女将酒醒,已失身,怒而拔剑欲杀伍辛。伍辛连跪带滚,女将翻滚追杀。《滚楼》演的就是当中这段。魏长生在《滚楼》中饰女将黄赛花。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黄赛花极为复杂的情感。戏的结尾是蓝女开门,对黄赛花说明伍辛乃名将伍员之子,情愿与赛花双双嫁伍辛为妻。赛花见伍辛年少英俊,也生爱慕之心,遂应允。
   《燕兰小谱》卷三记载过魏长生徒弟杨宝儿当时演《滚楼》一剧情况,从侧面可见魏演黄赛花可谓“尽妍尽致”。记载中说:“魏三初演《滚楼》,宝儿为之副色,一时魏杨并称,犹金菊之借光芙蓉。然其他杂剧风致,亦楚楚可爱,知非默处囊中者。诗云:莺莺呖呖燕喃喃,龋齿迎人媚态含。自是野花偏艳目,称他窄袖与青衫。”至于演《卖胭脂》中的王桂英,《烤火》中的碧莲,魏长生都能描摹出情爱女子的心理,演得鲜明活泼,富有个性。
    秦腔史学家焦文彬在中评论道:〃〃村女黄赛花为父母报仇寻杀仇人武辛时;被蓝家庄蓝太公之女蓝秀英以酒灌醉;强与武成婚的事。是一出爱情喜剧。戏曲表演的重点所在是黄赛花醉后与武辛的相爱。这段男女相阅的戏;醉中有醒;醒中有醉;醉醉醒醒;泼墨似的渲染了他们两人的爱慕之情。是一出难度较大的唱做戏;尺寸掌握;忿爱杂糅;都是要求一定的火候。即既要表现出她对武辛杀父之仇的极端愤恨;不杀不足以雪耻平忿消恨;又要表现出她对这一少年的爱慕;愿以身相许。这在一男一女困于一室的情况下;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了。〃(焦文彬主编:;第40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版)这出戏是魏长生的拿手戏。他在剧种扮演了一个泼辣、大胆、文武双全的痴情姑娘黄赛花,恰倒好处的表现了黄赛花的人物性格,从而一炮红遍京城。
    魏长生的另一部拿手好戏“烤火”说的是唐朝杨国忠奸党臧昂,欲强娶殷参军之女殷碧莲为妻,殷乃携女碧莲出走,不料行至少华山,为侠盗袁龙劫上山寨。袁龙有友倪俊,时在山寨。袁见碧莲与倪俊才貌相当,强迫二人在山寨成婚。倪俊在家园由父母作主已与傅金莲订婚,并有富贵图为凭。故无意再娶。时值天寒孤男寡女二人被关在洞房之内相对烤火,坐以待旦。碧莲见倪俊文雅规矩乃是一君子也,心中已生爱慕之心,几次想与之置腹交心,托以终身,只是羞于启齿。待天快明时,碧莲求其援助,倪此时已动心,遂赠富贵图碧莲而别。天明倪俊下山落一店,适为碧莲之婢秋香所开。再说奸贼臧昂亲领官兵前来剿山,被袁龙杀了。后来袁龙让殷家父女携图下山,在店中遇到倪俊,倪让他们父女先到自己家乡暂住。倪俊则进京赶考,后得中状元归家,经三家老人相劝,倪俊终于与殷碧莲、傅金莲成婚。此剧后面无积极意义,表演亦无戏剧情趣,故多演烤火到下山为止。所以诗有“烤火连场演下山”之说。 《燕兰小谱》记魏长生另一徒弟陈银儿演《烤火》也可猜想魏之演技。“余近见陈银儿《烤火》一出,状女悦男之情,欲前且却,举多羞涩,既而俗念难消,肩背瑟缩,不能自禁。恍悟咸卦,四五两爻。由心而背,一节深一节,非以月每为莫不关情处。讲家谓月每在心上,不能感物。此春香之讥陈最良,一些趣也不知也,识者当自领之。诗云:‘两美相逢悦有余,目目闰肩耸更踟蹰。顿教悟彻咸其月每,快读儿家无字书。”魏所演的《烤火》乃《富贵图》中一折。《富贵图》汉剧只演《少华山》从“烤火”到“落店”。也叫“烤火下山”。滇剧、川剧、徽剧、梆子、京剧均有此剧目。嘉庆年间,贵州督学李宗日方编《黔记》中收有《贵州竹枝词》,其中有首诗:“板凳条条坐绿鬟,娘娘庙看豫升班。今朝比似昨朝好,烤火连场演下山。”可见此剧在当时贵州演出也很火爆。

第三节 魏长生之后的著名演员
    1、润润子(1850—1916)著名秦腔须生演员。姓张,行五,人称张老五,陕西长安灵感寺人。早年在“玉盛班”学小生,出科后即在该班演《渔家乐》《空人计》等贫生戏,“名冠三秦”。后搭“泰和班”改演须生,纱帽、道袍、靠甲无不精美。雄踞西安剧坛数十年,演出盛况不衰,深得观众欢迎。行腔运调,吐字收声,皆有特色。尤其善用二方拉腔,于慷慨激起中富有缠绵抒情之致,极富艺术感染魅力。在《激友》《祭灵》《探监》《坐窑》《扑池》《折桂斧》等戏中,均以拉腔夺人,嗓音虽然稍沙,却韵味无穷。他塑造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形象,为《空人计》之皇甫帝,《木楠寺》之吕蒙正,《折桂斧》之陈勋,《春秋革》之吴承恩,《大报仇》之刘备,《八义图》之程婴,《串龙珠》之徐达等等,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且几乎每出戏里都有他的“绝活”,如《折桂斧》的柴担,《破宁国》的双枪,《祭灵》中的挪步等无不精美,使后人效法。他一生培养了不少学生,李云亭、陆顺子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可以说他创造了中路西安秦腔的“张派”艺术。对西安秦腔产生了深刻影响。
    2、李云亭(1872—1921),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陕西户县秦渡镇人,乳名修德子。幼年入西安东关“中和班”学艺,后加入“德胜班”,成为该班须生台柱,人称“十八红”。因脸上有几颗麻子,又称“麻子红”。李云亭扮相端庄,百如冠玉,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无海纱帽、道袍,盔甲红脸。唱、做、念、打均能出类拔萃。尤其身架台步,气度轩昂,扮王则龙眉凤,扮官则气度不凡,深得其师润润子真传。《无影簪》之苏护,《美人图》之介子推,《法门寺》之赵廉,《老辕门》之吕蒙正及《漏床筠》《破宁国》,唱白做打,处处生色。反串《高三上坟》妙趣横生,形体传神。拿手戏《折出》《逃国》《杀*》《广宫图》《破宁国》《宁武关》《大报仇》《八件衣》《霍光回府》等独步剧坛,无人出其右。光绪末年入《玉成班》,与关中名旦陈雨农会作,更是珠联璧合,相得盖影。二人所演之《走雪》《周文送女》《傅杨争亲》《进宫背舌》《周仁顺府》等达到至化境界,是公认的秦腔艺术珍品。在表演技巧方面,他在《折出》等戏中所用的“踏在缍”“蹲三子”“抖须”“唱场”“跌生”堪称绝活。《秦腔纪闻》评论他“四场通透,神妙惊人,扣律传声,落月停云。”民国元年应易德社聘请,任该社教练,为第一期学生排导《将相和》《开园图》《卜式传》《崖山泪》《争座战》《马嵬驿》《蒙恬折出》以及外题材戏《泗林湖》《巴里西烧瓷》等二十余本新剧目。使杨启华、左醒民、田秦民、刘毓中、闫根国等深受教诲。民国四年(1915)入“榛苓社”任教,民国六年(1917)又受“长庆社”之聘,任演员兼教练。民国十年因病去世。可惜一代天才未能永年。进仅四十九岁。
    3、刘立杰(1874—1935),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字子英,艺名“木匠红”,陕西临潼雨金人。幼年曾入私塾读书,15岁到泾阳县学木匠手艺。因酷爱秦腔,嗓音又佳,22岁时(光绪二十二年,1986)终于入临潼县“魁盛班”(后改名“华清班”)学戏,工须生,人称“木运红”。
    刘立杰身材适中,扮相儒雅,气度安娴。嗓音清亮,金声玉振。唱腔浑厚甜润,清逸绵远。吐字清晰,中气充沛,字正腔园。适宜安工老生。最擅以唱工为主的王帽戏,袍带戏。常演剧目如《八义图》《李陵碑》《走雪山》《让都城》《忠保国》《铁连花》《铁连花》《日月图》《乾隆让位》《周文送女》等,开口则满宫满调,激昂悠扬,韵味无穷。他的著名唱段,像《八义图》程婴的“辛喜的今夜晚风清月朗”,《李陵碑》杨业的“老杨业来泪滴血”,《激友》中张仪的“我的志气比天高”等等,都是被观众普遍被传唱,后辈艺人所继承的精彩唱腔。他串演的《黄河阵》之燃灯道人,《国士桥》之豫让,本应由净角应工,经他串演,便创立了由须生勾脸演唱的规范,成为秦腔舞台上的一种特色。光绪末年加入“玉成班”,继李云亭之后,与陈雨农合作演出,如《走雪》《周文送女》等剧,都是秦腔舞台上的精品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在“榛苓社”任教。民国四年(1915)应易俗社聘任为教练。给学生排戏,注重分的剧情。先给学生讲解人物性格,然后才进行技术排练。他排导的新创剧目的《中牟摘印》《鲁相拔葵》《贺家坟》《暗狱天》《艾孝子》《榛棰换娃》《银蜡台》《文山殉国》等。民国十三年(1924)辞掉易传社的职任,在三原县自组“秦中社”(后改“新声社”)。他一生培养了学生不下百应,其中成名成家的有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崔晓中、汤秉中、王斌秦、王应中、惠省秦、姜*秦等人。到晚年他党政军经常在舞台上露演,嗓音亦然宏朗,台步稳健如旧。民国二十三年,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