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观今论+印顺法师 >

第5部分

中观今论+印顺法师-第5部分

小说: 中观今论+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二七三經也有此說,但作「諸行空」。常恒不變易法空

,即是無常,所以無常是常性不可得。我我所空即是無我,所以無我是我性不可
得。無常、無我即是空的異名,佛說何等明白?眼等諸行──有為的無常無我空
,是本性自爾,實為自性空的根據所在。這樣,一切法性空,所以縱觀(動的)
緣起事相,是生滅無常的;橫觀(靜的)即見為因緣和合的;從一一相而直觀他
的本性,即是無常、無我、無生無滅、不集不散的無為空寂。因此,無常所以無
我,無我我所所以能證得涅槃,這是『阿含經』本有的深義。釋迦佛本重於法性
空寂的行證,如釋尊在『小空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論』解說為
:「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卷九
十)。這可見佛陀的深見所在,隨順眾生──世俗的知解,在相續中說無常,在
和合中說無我,這名為以俗說真。釋迦的本懷,不僅在乎相續與和合的理解,而
是以指指月,是從此事相的相續相、和合相中,要人深入於法性──即無常性、
無我性,所以說能證涅槃。可惜如來拢滩粸橐话懵暵剬W者所知,專在事相上說
因果生滅,說因緣和合,偏重事相的建立,而不能與深入本性空寂的無為無生相

契合。徹底的說,不能即緣起而知空,不能即生滅而知不生滅;那末,無常、無
我、涅槃,也都不成其為法印!

第三節  三法印之橫豎無礙

明白點說,三法印的任何一印,都是直入於正覺自證的,都是究竟的法印。
但為聽聞某義而不悟的眾生,於是更為解說,因而有次第的三法印。在佛教發展
的歷史中,也是初期重無常行,中期重空無我行,後期重無生行。如「諸行無常
」,除了事相的起滅相續相而外,含有更深的意義,即無常與滅的含義是相通的
。佛為弟子說無常,即說明一切法皆歸於滅;終歸無常,與終歸於滅,終歸於空
,並無多大差別。依此無常深義,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閃電,剎那生滅不住,而
無不歸於一切法的平等寂滅。無常滅,如從波浪洶湧,看出他的消失,還歸於平
靜寂滅,即意味那波平浪靜的境界。波浪的歸於平靜,即水的本性如此,所以他
必歸於平靜,而且到底能實現平靜。佛說無常滅,意在使人依此而悟入寂靜,所

以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所以說:「諸
行無常,是生滅法。以生滅故,寂滅為樂」。使人直從一切法的生而即滅中,證
知常性本空而入不生滅的寂靜。差別的歸於統一,動亂的歸於平靜,生滅的歸於
寂滅。所以說:「一切皆歸於如」。這樣,無常即究竟圓滿的法印,專從此入,
即依無願解脫門得道。

然而,在厭離心切而拘泥於事相的,聽了無常,不能深解,只能因生滅相續
的無常相而起厭離心,不能因常性不可得而深入法性的寂滅,這非更說無我不可
──也有直為宣說無我的。由無我離執而證知諸法的空寂性,因之而得解脫。依
『般若』及龍樹所宗,諸法本性的空寂即是不生,不生即是涅槃。『心經』「色
即是空」的空,即解說為無生的涅槃。空是本性空;空亦不可得,即是無生。如
『智論』說:「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十五)
。這是把空亦復空的畢竟空,與無生等量齊觀的。如『解深密經』說:初時教說
無常令厭,中時教說「空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也是以空
及無生為同一意義的。如從此得證,即依空解脫門得道。

然而,若著於空,即不契佛意,所以說:「大拢f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
見有空,諸佛所不化」。有所著,即不能體證無所著的涅槃──無生法忍。因之
,經中也有以空為不了,而以不生不滅為究竟的。如從不生不滅而證入,即依無
相解脫門得道。空與不生,如『大方廣寶篋經』說:「如生金與熟金」。龍樹也
說:「未成就為空,已成為般若」。又空著重於實邸囊饬x,而無生多用於說明
法性寂滅。然在中觀的諸部論典中,處處都說空,空即不生,空即是八不緣起的
中道。事實上,取著無生,還是一樣的錯铡浴褐钦摗唤庹f無生,是無生無
不生等五句都遣的。空與無生,有何差別!

總之,凡成為世諦流布,或以世俗的見解,依名取義,無常教會引來消極與
厭離;空會招來邪見的撥無因果或偏於掃蕩;無生會與外道的神我合流。如能藉
此無常、無我、無生的教觀,徹法性本空,那末三者都是法印,即是一實相了。
依眾生的悟解不同,所以有此三門差別,或別別說,或次第說,或具足說,都是

即俗示真,使契於正覺的一味。從緣起生滅悟得緣起不生不滅,揭開釋迦『阿含
』的真面目。能於空相應緣起中,直探佛法深義而發摚е闯蔀獒岽蟪私虒W
的唯一特色。

第四節  緣起之綜貫性

聲聞常道以緣起生滅為元首,大乘深義以無生真諦為第一,這多少是近於大
乘的解說。如從『阿含』為佛法根源,以龍樹中道去理解,那末緣起是處中說法
,依此而明生滅,也依此而明不生滅;緣起為本的佛法,是綜貫生滅與不生滅的
。所以,這裏再引經來說明。『雜阿含』二九三經,以緣起與涅槃對論,而說都
是甚深的:「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
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
,不生、不住、不異、不滅」。這說明在有為的緣起以外,還有更甚深難見的,
即離一切戲論的涅槃寂滅──無為。又『雜阿含』二九六經,說緣起與緣生。緣
起即相依相緣而起的,原語是動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

所以玄奘譯作緣已生法。經文,以緣起與緣生對論,而論到內容,卻都是「此有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十二支,成為學派間的難睿K_婆多部依緣起是主動,
緣已生是被動的差別,說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即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
老死,凡為緣能起的因說為緣起,從緣所生的果說為緣生。緣起、緣生,解說為
能生,所生的因果。大眾部留意經中說緣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
法界常住」的特點,所以說:各各因果的事實為緣生,這是個別的,生滅的。因
果關係間的必然理性為緣起,是遍通的,不生滅的。

今依龍樹開示的『阿含』中道,應該說:緣起不但是說明現象事相的根本法
則,也是說明涅槃實相的根本。有人問佛:所說何法?佛說:「我說緣起」。釋
迦以「緣起為元首」,緣起法可以說明緣生事相,同時也能從此悟入涅槃。依相
依相緣的緣起法而看到世間現象界──生滅,緣起即與緣生相對,緣起即取得「
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伲R谰壠鸲吹匠鍪赖膶嵪嘟绌ぉげ簧鷾纾壠鸺磁c

涅槃相對,而緣起即取得生滅的性伲!喊⒑皇且跃壠馂楸径U述此現象與實
相的。依『阿含』說:佛陀的正覺,即覺悟緣起,即是「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
緣起,即當體攝得(自性涅槃)空寂的緣起性;所以正覺的緣起,實為與緣生對
論的。反之,如與涅槃對論,即偏就緣起生滅說,即攝得──因果生滅的緣起事
相。緣起,相依相緣而本性空寂,所以是生滅,也即是不生滅。釋尊直從此迷悟
事理的中樞而建立拢蹋瑯O其善巧!這樣,聲聞學者把緣起與緣生,緣起與涅槃
,作為完全不同的意義去看,是終不會契證實義的。若能了解緣起的名為空相應
緣起;大乘特別發摚Э樟x,亦從此緣起而發摚АR跃壠鹗强障鄳越馕蚓壠
,即悟入法性本空的不生不滅;而緣生的一切事相,也依此緣起而成立。三法印
中的無常與涅槃,即可依無我──緣起性空而予以統一。大乘把握了即空的緣起
,所以能成立一切法相;同時,因為緣起即空,所以能從此而通達實相。大乘所
發摚У目障鄳壠穑科鋵崳词歉痉鸾痰闹饕擃}。緣起法的不生不滅,在
『阿含經』中是深刻而含蓄的,特依『智度論』而略為解說。


第四章  中道之方法論
第一節  中觀與中論

悟入緣起中道的方法論,即中觀與中論。

先說中觀:觀即觀察,此名可有三種意義:一、指觀者說,即能觀的主體。
約觀者的總體說,即是有情;約別體說,即與心心所相應的慧心所。佛典所說的
止觀,即是定慧,故知觀體即是慧。二、指觀用說,從觀慧所起的能觀察用,即
名為觀。用與體,佛法中常是通用的,如說:「思量為性相」,「了別為性相」
。性即是體性,相即是用相;即是在思量或了境的作用中,顯示其體性。今也是
依觀察、思惟等作用,顯示觀慧的體性。三、指觀察的具體活動說,這包括的內
容很多。說到觀,即是依所觀的對象而起能觀,以能觀去觀察所觀,所有的觀察

方法,觀察過程等等,同為相依相待的緣起。這在『般若經』中,曾分為五類:
一、觀,二、所觀,三、觀者,四、觀所依處,五、觀所起時。若離了這些,觀
就無從成立了。所以,依於緣起的相依相待法則,才有內心的思惟與考察的中觀

再說中論。論有兩種:一、語言的文字,依音聲的「語表」來論說的。二、
「表色」──間接的文字,即一般的文字,依形色的文、句、章、段以論說的。
兩者都名之為論,都是論述內心的見地,表示而傳達於他人的。觀與論,同是對
於事理的記錄,但觀是內心的思想活動;不僅是記錄正理,而且是以種種方法去
發現事理的深密。論是思想活動的方法、過程、結論,表現於聲色的符號,以傳
達於他人、將來。雖各有特長,而觀察與語文的對象,大體是同一的。因此古德
說:「存之於心為觀。吐之於口為論」。

中觀與中論,同是以中道為對象的:用觀察的方法去觀察中道,即中觀;用
論證的方法來論證中道,即中論。中觀與中論,同為研求發見中道的方法。然而

,無論是觀察或論證的方法,都不是離開中道──真理,懀约旱那橐娙ビ^察論
證的。觀察與論證的法則,即為中道諸法最高真理;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
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們不過順著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則,
而觀察探求,去發見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論證與觀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
。觀、論與中道,是相依相待而非隔別的。離中道,即洠в兄姓撆c中觀;離了觀
與論,也無法發見中道、體驗中道。這點,中觀學者必須切實記取!

第二節  因明與中觀

中觀與中論,是觀察中道、論證中道的方法,是體悟中道實相必不可無的方
法。所以中觀與中論,是中道──真理的方法論;用世間的術語說,即是論理學


一般所說的印度論理學,稱為「正理」,淵源很早。梵語尼夜耶,譯為正理
,正理即是真理;後來,即轉用為論究考察真理的方法,成為印度論理學的專稱

。這和西洋的邏輯,從邏格思的術語變化而來一樣。印度的正理學派,約成立於
西元之初。其後,佛教學者也加以採用,特別是法相唯識學,即發展為著名的因
明。正理學派的論理方法,總凡十六句;他的論式,是五分論法。到世親及弟子
陳那,把五分論法加以改善,成為三支論法。因明是佛教所用的術語,因為考察
事理真相的三支論法,主要是以理由──因支來證明宗義,因支特別重要,故名
因明。然也洠в型鼦壵硪辉~,如陳那師資所著的『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
正理門論』等是。

現在說中觀,中論即是中道的方法論、論理學,這不但事實如此,在名稱也
是如此的。如正理是真理,在印度早成為論理學的專名,而龍樹的『中論』等五
部論典,即被稱為『五正理聚』,這可見中論等即是以論理方法探究真理之學。
又如『菩提道次論』,即每稱中道觀察為「正理觀察」。法相唯識家的因明,與
龍樹學系的中觀,雖同為論理方法,而因為中觀本源於佛陀的緣起法,因明卻僅
是正理學派方法──可說是常人的方法論的修正。所用的方法不同,所以對究竟

實相的中道,也不免有所不同。這也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處,所以要特別的揭
示出來。中國的古三論師,並未使用因明式的方法。到了唐代的新三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