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清净道论 >

第54部分

清净道论-第54部分

小说: 清净道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动,劫灭的太阳运行时,则无云雾,太虚无垢,犹如镜面。此时除了五大河之
  外,其它小河的水都干了。
  此后再经过一长时期,第三个太阳出现,因它出现,故五大河也干了。此后
  又经过一长时期,第四个太阳出现,因它出现,故五大河的源泉——在云山中的
  狮子崖池,鹅崖池,钝角池,造车池,无热恼池,六牙池,郭公池等的七大湖也
  干了。此后又经过一长时期,第五个太阳出现,因它的出现,故次第以至大海,
  连一点滋润指节的水也没有了。此后又经过长时期,第六个太阳出现,因它的出
  现,故整个的轮围界变成一团烟,由烟吸去了一切的水份。如是乃至百千俱胝的
  轮围界也是同样。
  从此又经过一长时期,第七个太阳出现,由于它的出现,故整个的轮围界乃
  至百千俱胝的轮围界,共成一团火焰,如有一百由旬高的种种须弥山峰,此时都
  要破碎而消失在空中。火焰继续上升,漫延到四大王天,那里的黄金宫、宝宫、
  珠宫等都被烧掉。再毁了三十三天。如是漫延到初禅地,把那里的(梵众、梵
  辅、大梵)三梵天界烧掉,直至光音天为止。如果尚有一微尘的物质存在,此火
  亦不停息。等到一切的诸行都已灭尽时,此火才如烧酥油的火焰不留余灰的息
  灭。此时下方的虚空与上方的虚空同成一大黑暗。
  这样经过了一长时期,然后起了大云,初下细雨,次第的下了如莲茎、如
  杖、如杵、如多罗树干等一样大的水柱,直至充满了百千俱胝的轮围界中一切业
  被烧掉了的地方,大雨才停止。在那水的下面起了风而吹过水,令水凝成一团圆
  形,如荷叶上面的水珠相似。怎么能把那样大的水聚凝成一团的呢?因为给以孔
  隙之故——即那水让风吹进各处的孔隙。那水由风而结集及凝成一团而退缩时,
  便渐渐地向下低落。在水的渐渐低落之时,落到梵天界的地方便出现梵天界;落
  到上面的(空居的)四欲界天的地方便出现了那些天界。再落到地(居天及四人
  洲)处之时,便起了强烈的风,那风停止了水不让再流动,好象在闭了口的水瓮
  里面的水相似。在那甘的水退缩时,(水的)上面生起了地味,这地味具有颜色
  及芳香美味,犹如不冲水的乳糜上面的膜相似。
  这时那先生于(第二禅的)梵界中的光音天的有情,因为寿终或福尽,从那
  里死了而生于此。他们以自己的光明在空中飞行,如在起世因本经中所说,因为
  他们欲尝地味,为贪爱所制伏,便开始吃它一口,因此便失掉自己的光明,成为
  黑暗。他们见黑暗而起恐怖,此后便有五十由旬大的日轮出现,令他们消灭恐怖
  而生勇气。他们看见了日轮,非常满足而喜悦地说:“我们获得了光明,它的出
  现,灭除我们恐怖的人的恐怖令生勇气,所以它为太阳”,便给以太阳之名。当
  太阳于日间发光之后而落下时,他们又生恐怖说:“我们得到了的光明,现在也
  失掉了”!他们又想:“如果我们获得另一光明是多么幸福啊”!这时好象知道
  他们的心相似,便出现了那四十九由旬大的月轮。他们看到了,更加欢喜满足的
  说:“这好象是知道我们的希望而出现的,所以为月”,便给以月的名称。如是
  在日月出现之时,各种明星亦出现。从此以后,便能分别昼与夜,及渐渐地辨别
  一月、半月、季节及年等。当日月出现之日,亦即出现了须弥山、轮围山及雪
  山,它们是在孟春月的月圆日同时出现的。怎样的呢?譬如煮稷饭时,一时起了
  种种的泡,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平,(而此大地的)高处为山,低处为海,平
  坦之处则为洲。
  在那些吃了地味的有情,渐渐地有些长得美丽,有些长得丑陋,那些美貌的
  人往往轻蔑丑陋的。由于他们的轻蔑之缘,消失了地味,出现了另一种地果;由
  于他们依然如故,所以地果也消失了,出现另一种甘美的藤叫槃陀罗多。以同样
  的理由,这也失去了,又出现一种不是耕种的熟米——那是无皮无糠清净芳香的
  白米实。此后便出现器皿,他们把米放在器皿中,置于石上,能起自然的火焰来
  煮它。那种饭如须摩那花(素馨),不需汤菜等调味,他们希望吃那样的味,即
  得那种味。因为他们吃了这种粗食,所以此后便产生小便和大便了。
  此时为了他们的排泄(大小便),而破出疮口(大小便道),男的出现男
  性,女的亦出现女性。女对男,男对女长时的注视相思。经过他们长时的注视相
  恋之缘,生起爱欲的热恼,于是便行淫欲之法。后来因为他们常作非法享受,为
  诸智者所谴责,为了覆蔽他们的非法,便建立他们的家。他们住在家中,渐渐地
  仿效某些怠惰的有情而作(米的)贮藏。以后米便包有糠壳之谷,获谷之处便不
  再生长。于是他们集聚悲叹,如《起世因本经》说:“诸君!于有情中实已流行
  恶法。我们过去原是意生的”。
  此后他们建立了(各人所有物的)界限,以后却发生有人盗取他人所有的东
  西。他们第二次呵斥他。可是第三次便用手、用石头、用棍等来打他了。发生了
  这样的偷盗、谴责、妄语、棍击等的事件之后,他们相集会议思考:“如果我们
  在我们里面来选举一位公正的人——执行贬黜其当贬黜的,呵责其当呵责的,摈
  除其当摈除的,岂不是好,但我们每人都给他一部分米”。在这样决议的人群之
  中,一位是贤劫(释迦)世尊在那时还是菩萨,在当时的群众中,他算是最美最
  有大力及具有智慧能力而足以劝导及抑止他们的人。他们便去请求他当选(为
  主)。因为他是大众选举出来的,所以称他为“大众选的”(Mahāsamm
  ato),又因他是刹土之主,故称他为“刹帝利”(Khattiyo),又
  因为他依法平等公正为众人所喜,故称他为“王”(Rājā),于是便以这三
  个名字称呼他。那世间中希有的地位,菩萨是第一个就位的人,他们这样选他为
  第一人之后,便成立刹帝利的眷属。以后更渐次的成立婆罗门等的种姓。
  这里从劫灭的大云现起时而至劫火的熄灭为一阿僧祇,名为坏劫。从劫火熄
  灭之时而至充满百千俱胝的轮围界的大云成就为第二阿僧祇,名为坏住劫。自大
  云成就之时而至日月的出现为第三阿僧祇,名为成劫。自日月出现之时而至再起
  劫灭的大云为第四阿僧祇,名为成住劫。这四阿僧祇为一大劫。当如是先知为火
  所灭及其成立。

  (二)为水所坏

  其次世间为水所灭之时,先起劫灭的大云与前面所说相同;其不同之处如
  下:如前面的起了第二太阳之时,但这里则为起了劫灭的碱质性的水的大云。它
  初下细雨,渐次的下了大水流,充满了整个的百千俱胝的轮围界。给那碱质性的
  水所触的大地山狱等都溶解掉。那水的各方面是由风支持的。从大地起而至第二
  禅地都给水所淹没。那(第二禅的少光、无量光、光音的)三梵界亦被溶解,直
  至遍净天为止。如果尚有最微细的物质存在,那水即不停止,要把一切的物质完
  全消灭了以后,此水才停止而散失。这时下面的虚空和上面的虚空同成一大黑
  暗,余者皆如前述。但这里是以(第二禅的)光音梵天界为最初出现的世界。从
  遍净天死了的有情来生于光音天等处。
  这里从劫灭的大云现起时而至劫灭的水的息灭为一阿僧祇。从水的息灭至大
  云成就为第二阿僧祇。从大云成就至……乃至此等四阿僧祇为一大劫。如是当知
  为水所灭及其成立。

  (三)为风所坏

  其次世间为风所灭之时,先起劫灭的大云与前同样。但这是它的不同之处:
  如前面的起了第二太阳时,这里则为起了劫灭的风。它起初吹起粗的尘,以后则
  吹起软尘,细沙,粗沙,石子,大石,乃至象重阁一样大的岩石及生在不平之处
  的大树等。它们从大地而去虚空,便不再落下来,在空中粉碎为微尘而成为没有
  了。那时再从大地的下方起了大风,翻转大地并颠覆了它把它吹上空中。大地破
  坏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如一百由旬大的、二百、三百、四百、乃至五百由旬大
  的,都给疾风吹走,在空中粉碎为微尘而成为没有了。于是风吹轮围山及须弥山
  并把它们掷在空中,使它们互相冲击,破碎为微尘而消灭掉。象这样的消灭了地
  居天的宫殿与空居天的宫殿及整个的六欲天界之后,乃至消灭了百千俱胝的轮围
  界。此时则轮围山与轮围山,雪山与雪山,须弥山与须弥山相碰,碎为微尘而消
  灭。此风从大地而破坏至第三禅,消灭了那里的(少净、无量净、遍净)三梵天
  界,直至(第四禅的)广果天为止。此风消灭了一切物质之后,它自己也息灭
  了。于是下方的虚空和上方的虚空同成为一大黑暗,余者如前所说。但这里是以
  遍净梵天界为最初出现的世界。从广果天死了的有情而生于遍净天等处。
  这里从劫灭的大云现起时而至劫灭的风的息灭为第一阿僧祇。从风的息灭而
  至大云的成就为第二阿僧祇……乃至此等四阿僧祇为一大劫。如是当知为风所灭
  及其成立。
  (世间毁灭的原由)什么是世间这样毁灭的原由?因不善根之故。即不善根
  增盛之时,世间这样的毁灭。而彼世间如果贪增盛时,则为火所灭,若嗔增盛
  时,则为水所灭——但有人说,嗔增盛时为火所灭,贪增盛时为水所灭,若痴增
  盛时,则为风所灭。这样的灭亡,是连续地先为七次的火所毁灭,第八次则为水
  灭,再经七次的火灭,第八次又为水灭,这样每个第八次是水灭,经过了七次的
  水灭之后,再为七次的火所毁灭。上面一共是经过六十三劫。到了这(第六十
  四)次本来是为水所灭的,可是它停止了,却为得了机会的风取而代之,毁灭了
  世间,破碎了寿满六十四劫的遍净天。
  于劫忆念的比丘,虽于宿住随念,也于此等劫中,忆念“许多坏劫,许多成
  劫,许多坏成劫”。怎样忆念呢?即以“我于某处”等的方法。此中:“我于某
  处”——是我于坏劫,或我于某生、某胎、某趣、某识住、某有情居,或某有情
  众的意思。“有如是名”——即帝须(Tissa)或弗沙(Phussa)之
  名。“有如是姓”——是姓迦旃延或迦叶。这是依于忆念他自己的过去生的名与
  姓而说。如果他欲忆念于过去生时自己的容貌的美丑,或粗妙饮食的生活状态,
  或苦乐的多寡,或短命长寿的状况,亦能忆念,所以说“如是容貌……如是寿
  量”。此中:“如是容貌”——是白色或褐色。“如是食物”——是米肉饭或自
  然的果实等的食物。“受如是苦乐”——是享受各种身心或有欲无欲等的苦乐。
  “如是寿量”——是说我有一百岁的寿量,或八万四千劫的寿量。
  “我于彼处死生于某处”——是我从那生、胎、趣、识住、有情居,有情众
  而死,更生于某生、胎、趣、识住、有情居、有情众之中的意思。“我亦于彼
  处”——是我在于那生、胎、趣、识住、有情居、有情众的意思。“有如是名”
  等与前面所说相同。可是“我于某处”的句子是说他次第回忆过去世的随意的忆
  念。“从彼处死”是转回来的观察,所以”生于此界”的句子是表示“生于某
  处”一句关于生起此生的前一生的他的生处。“我亦于彼处”等,是指忆念于他
  的现在生以前的生处的名与姓等而说。所以“我从彼处死,来生于此界”是说我
  从现世以前的生处死了,而生于此人界的某刹帝利家或婆罗门的家中。“如是”
  ——即此的意思。“形相种姓”——以名与姓为种姓,以容貌等为形相。以名与
  姓是指有情帝须、迦叶的种姓,以容貌是指褐色白色的各种差别,所以说以名姓
  为种姓,以余者为形相。“忆念种种宿住”的意义是明白的。
  宿住随念智论已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