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就明了了。
题可以分为八个段落来解释。
第一个是“佛:义为觉者,自觉、觉他、觉满。即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佛法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字汇还不多。翻译佛经,我们中国的文字还不够用,因为它有许多意思是我们字汇里面没有的。因此,佛经到了中国,我们中国造了不少的新字,来适应译经的工作。“佛”这个字就是新字,没有人字边这个‘弗’是古字,是古字,在中国从前就有的,这个音很接近。那么,印度人称佛是个人,所以我们就假借这一个字,旁边加一个人字,这就变成佛教专有名词了,用这一个字翻‘佛陀耶’。然后再解释这一个字的含意。此地跟诸位介绍,是含意里面比较重要的一部份,而不是圆满的意思。圆满的意思要介绍起来很繁琐,我们把它重要的意思,跟诸位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佛有智的意思,有觉的意思。我们今天只介绍觉。智是体,觉是用。没有智慧就不觉啦!没有智慧就迷惑颠倒。所以说,用当然就包含有体在啦!所以佛的意思就是一个觉悟的人。这个‘者’,现在的话就是人,是一个完全觉悟的人,对于宇宙人生本体现象作用,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样他不觉,没有一样迷惑。这样的人,我们就尊称他做佛。那么觉在经里面讲有三种,一种是自觉,第二种是觉他,第三种是觉满。满是圆满,自觉是对我们凡夫不觉而说的。六道凡夫,不仅是我们人,包括诸天。天,佛经上讲有廿八层天,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廿八层的天人,统统都是迷而不觉。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认为我觉,我不迷啊!你怎么不迷啊!只听你这一句话,我不迷这一句话就是迷到底了,迷到家了。真正觉悟的人,绝对不会说:我不迷。只听到‘我不迷’这三个字,就晓得他迷到家了,那有不迷的啊!不容易啊!真正不容易啊!天人尚且迷惑颠倒,天人以下的就更不必说了。愈迷愈深哪!那什么人才不迷呢?佛给我们说了,证得阿罗汉果就算不迷了。小乘四果罗汉哪!大乘法里面,通常讲真正不迷是初住以上。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那个真的不迷了,真正觉悟了。我们今天不讲那个菩萨,我们讲,把标准放到最低,就是小乘四果罗汉,见思烦恼断尽了,这样的人才算得上自觉,觉悟了,不迷惑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必须证得四果罗汉才能相信自己的思想、见解没有错误。换一句话说,三果都不行啊!都不敢说我的看法、想法,是没错啊!他都不敢讲。证四果罗汉才可以说,思想、见解、言语、行为没有错误了。可见得,佛法这个标准确实相当的高。如果我们自己知道自己迷惑颠倒,知道自己不觉,这个对于修学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呢?自己会谦虚,晓得自己不行,应该认真努力的修学。世间人为什么轻视佛法?为什么不愿意学佛?就是因为他自己认为我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的聪明才智都超出众人,这佛法里面说的,不需要学啦!甚至于认为他智慧能力超过诸佛菩萨的,很多。那么这样的思想见解,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的圣教呢?那么这是觉与不觉的一个差别。
第二个叫觉他。觉他是拣别自觉之人,自己是觉悟了,不肯帮助别人这叫小乘。所谓是独善其身,自了汉,自己了了,不肯帮助别人,心量小,慈悲心少。大乘菩萨除了自觉之后,他还要帮助别人。我自己觉悟了,我自己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我还要帮助别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这叫做大乘菩萨。他跟小乘不一样的,就是菩萨能够主动的去帮助别人,绝对不是自私自利。所以拣别他不是小乘,菩萨虽然是自觉觉他,但是没有圆满,不但觉他没圆满,自觉也没圆满。小乘人自觉,只是断见思烦恼,尘沙、无明都没有破。菩萨虽然能破尘沙,能断无明,无明没有断尽,那就不圆满。无明一共有四十一品,破一品就是菩萨。所以菩萨严格的来讲,在大乘法里面,他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品无明破尽了,那就圆满了。就是底下讲的觉满,觉满就成佛了。所以这一个字里面含的意思,实在讲是佛法修学的三个阶段,三种成就。就像现在我们念书,学校的学位有三个等级。有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自觉证阿罗汉果,就好比是学士。觉他证菩萨果,好比是硕士。觉满,圆满了,证到佛果,好比是博士,没有比这个再高的了。这是佛门最高的果位,相当于我们世间法里面讲的学位一样。实在讲,他确确实实是学位的称呼。
那么经题上讲的这个‘佛’字,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证得了究竟的果位,就是自觉觉他圆满,我们尊称他叫佛。他在家的名字叫乔达摩,成佛之后,我们称他为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名号。诸位要知道,诸佛菩萨没有名号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佛菩萨那有名号呢?佛菩萨名号的建立,跟我们世间人取名字不相同。我们世间人取这个名字啊!总是对自己的一种期望,希望将来名符其实,名实相符。佛菩萨这个名号是代表他教学的宗旨。像学校里面,你在学校里面教书,你教国文,大家称你国文老师。你教数学,大家称你数学老师。那么,老师加上这个名号,就知道你教那一个科目,你是代表那一个科目的。所以,佛这个名号,佛是校长,菩萨是老师。佛是校长,校长要代表整个教育的宗旨。所以在现阶段,此时此处,此处是讲我们这个地球,佛经里面讲娑婆世界,我们现在简单讲是我们这个地球。此时就是现前这一个阶段,这一个阶段众生的病根在那里?这个病根是讲那个要命的病根,最严重的病根,这个人害病,病多了,那一个病要送命的。这个病先治,这个治好了,再治别的小毛病,这个是治病的要诀啊!先要把那个要命的那个病,要把他治好。我们现前就是此时此地的众生,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自私自利。所以佛的教学宗旨要用释迦,释迦是梵语,意思就是仁慈的意思。所以佛教讲什么呢?佛教就是讲的仁慈、能仁。对待大众要仁慈。对自己呢?对自己,我们的大毛病是散乱,这个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对别人是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没有爱心。对自己是胡思乱想,这是病根,要命啊!所以佛的教育宗旨,对自己用‘牟尼’。‘牟尼’这二个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心地的清净,翻做寂静,心地清净。释迦牟尼佛就是仁慈清净。可见得,佛的名号就是代表佛现阶段,他所要教给我们的东西,把这个教学的宗旨完全显示在这个名号的当中。使我们提到这个名号,就知道佛教教学的宗旨。名号是这么来的。
释迦牟尼佛这个意思,我们懂得了。在前面为什么加上个本师呢?这一个阶段的佛教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办的,他是我们最初的一位老师。所以我们称他做根本的老师。从这个称呼上,诸位就要了解,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教育,不是宗教。宗教里头没有师生这样的称呼。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嘛!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个要搞清楚。师生是平等的,菩萨是我们的学长,也是我们的老师。实在讲,菩萨的名号也就是把学科冠在上面,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国文老师、数学老师,就这个意思。
地藏菩萨他表的是孝亲尊师。我昨天在高雄讲了四场。下午在一个学校里,瑞祥国中。他校长请我对他全校师生做一次专题讲演,他全校师生一共有四千七百多人,集合在大操场,叫我讲。国中的学生,我给他讲什么呢?我就跟他介绍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然后我告诉他,地藏菩萨代表孝心,这个小朋友会懂。观音菩萨代表爱心,文殊菩萨代表慧心,有智慧。普贤菩萨大心广大。我这样一介绍,小朋友都能懂了。这就好比我们学校老师,这老师教给我们什么?地藏菩萨教给我们孝亲尊师。观音菩萨教我们大慈大悲,要爱一切众人。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用智慧,不要用感情。普贤菩萨心量最为广大,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圣成贤。那么由此可知,这些菩萨都是每一个科目的教员,佛是校长。我这样一说,同学们也都知道了,老师也明了了。佛法是什么?佛法确确实实是世间最好的教育。‘佛’字就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下面是说。
“说:悦也,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愿,今众生机熟,堪受净土大法,究竟解脱,故今乐说,以畅本怀”。
这个说跟喜悦的悦,在古时候是同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破音字。你看,你们念四书,四书一开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是那个字不能念‘说’,念‘说’就错了,要念‘悦’,古时候‘说’跟‘悦’是同一个字,但是念的音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说’当作喜悦来讲。他要不喜欢,他就不给你说了。他欢喜,他就详细的跟你讲解。所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不肯跟你讲啦!所以欢喜的时候才会跟你讲。那么说法就是悦所怀,怀是心里面愿望,愿望将要达成,这是真正的欢喜。佛的愿望是度生,这个度生,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教学生,度生就是教学生,教化一切众生。老师愿意教,他不肯学,那就没法子了。佛想教他,佛有这个好心,他不肯接受,那也是枉然。必须学生欢喜接受,老师也欢喜教,这叫做师资道合,这个是世间最愉快的事情了。这一种快乐,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得到的。古人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啊!这是一大乐事也。那么,佛现在看到众生机熟,机是机缘成熟了。什么叫成熟呢?可以接受,欢喜接受。佛已经看出来了,看出这个机缘成熟了。特别是能够接受净土这一个学科的教学,那佛真正无比的欢喜。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过,可以说,佛讲这个话,是他一生当中,比讲任何一部经典都快乐,真正是无比殊胜的快乐,为我们说这一部经。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部经是究竟解脱。其他的经,解脱有,不究竟。不要说别的,就是拿华严、法华来说吧!那真是解脱,依照那个法门去学,那个法门还得要上上根,普通根还不行。能够达到什么果位呢?能够达到法身菩萨的果位,不能成佛。所以说是解脱是有啊!不究竟。往生西方世界,生到西方世界就可以说他决定成佛,他不久的将来就成佛了。所以这个法门才叫究竟解脱。华严要没有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就不究竟。所以这一部经,在一切经里面是无比的殊胜。现在看到众生机缘成熟,可以接受这个法门,那佛多高兴啊!无量劫以来,佛就等这一天。这一天被他等到了,你说他多快乐。故今乐说,乐是爱好、欢喜啊!以畅本怀,他的本愿达到了。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解释这个字,要解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本经是同部。因此,阿弥陀经里面的注解,对于本经完全适用。他在解释经题:佛说阿弥陀经,他解释这个‘说’字,他说:佛以度生为怀。跟我们这里所讲是一样。众生成佛机熟,我们这个地方‘今众生机熟’,他在众生跟机熟二个字当中,加二个字‘成佛’,这个不简单。众生成佛的机会成熟了,这不得了啊!所以为说难信之法,令究竟解脱,故悦也。蕅益大师这个说的,真正是究竟圆满。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在看,不跟你细说,你还看不出他好到什么程度啊!蕅益大师那个注解一看,那就彻底明了。这个法门是对什么人说的呢?是对成佛机熟人所说的,所以当然能相信这个法门的人少了。看看他,他像不像成佛啊!他不像嘛!他不像就不是这个法门的当机者嘛!这个法门是对成佛的人说的。所以我们自己问问,我们是不是快要成佛了,看看这些同修们,那一个像要成佛的样子。所以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真正难信哪!那么这个法门,相信的人少,这是当然的,成佛的人太少了,这一生能成佛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与这个法门有缘的人很多。结了这个缘,这一生不成就,等来生了。来生要等到什么时候,那就很难讲了。也许再等无量劫无量劫之后才能有机会再遇到,这遇到是很不容易。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正如佛在经上说,我们是无量劫中,曾经供养过无量无数诸佛如来。因为这样深厚的善根,现在又蒙三宝在冥冥当中加持,才有这个缘份遇到啊!否则的话,怎么可能遇到嘛!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机缘,要把握这个机缘,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从今日起,我们要作佛去,不干别的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