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把它真正做到,真正做到,我们把这个善根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自己有福不要自己一个人享,法界众生同享,我们这样的心量,跟佛的心量就相应了。回向真正的作用,是拓开心量,恢复本心,本心心量之大,没有边际的,现在我们心量太小啦!用这个方法来恢复。三福与此地所说的,旨趣相同。底下一句是:
“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
这是忆佛、念佛,我们要学,要真正做到,有情众生都有思想,有思想所以叫做有情,有情识,现在的话就是有思想,凡是动物统统都有思想。假如不想佛不念佛,可以说所有一切思想都不是纯正的,尤其是六道众生,地藏经上讲得很明显,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你造的是什么业呢?三涂罪业,你造的是这个。换句话说,起心动念都会落在贪、嗔、痴、慢上,不是好念头,这是我们常常要反省,常常要检点,这个叫真正修行。所以我劝同修,这个早晚课诵念无量寿经,为什么呢?照佛门一般课诵本,那是古大德所编的,那个时代的人得利益,现在我们念他那个东西不得利益,念是白念;我劝同修们,早课念四十八愿,念本经的第六章,念四十八愿,念了之后好好想一想,我的心、我的愿,跟阿弥陀佛一样不一样?跟他去比一比嘛!每一天比一次,比久了慢慢就接近,这叫得利益。这早课得利益,与弥陀同心同愿,晚课我劝同修们念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念这个五章,这个五章佛把我们一些过失,一些病根,统统都说出来,念了之后,反省反省我有没有犯这些过失?如果有犯这些过失,赶紧把它改过来,希望与阿弥陀佛同业同行,业是事业,行是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能跟阿弥陀佛相同相应,这个叫修行,这个叫忆念阿弥陀佛。这个忆念阿弥陀佛不是叫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用!口里念着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心里还在想坏点子,那个不叫念佛,念佛是要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念掉,这个是真正念佛。无量寿经上所讲一切众生的过失,一切众生的毛病,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统统把它断除掉了,这叫念佛。经上所讲的佛菩萨无量的功德,我们用念佛的方法,那些功德全是自性的功德,我们自性功德逐渐逐渐都恢复了,这个叫忆念西方阿弥陀佛,这个佛是这个念法的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晓得念佛人多,可惜念得不相应,这个就是李老师说的,一万个念佛人,难得三个五个往生。为什么这么少呢?就是大多数念佛的人不相应,只是把这一句名号当作歌来唱,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不晓得!不像那个会念的人,会念的人念阿弥陀佛,逐渐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个叫会念。怎样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呢?就是这一本无量寿经统统做到,自己就变成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样的人哪有不往生的呢?因此,我们念头起来的时候,想西方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不要想别的,想别的统统造六道轮回业。你想一些好事,将来生三善道,你想一些恶事,你将来堕三恶道。换句话说,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假如我们是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晓得这个心想可怕,我们念头一转,起心动念都想阿弥陀佛,都想阿弥陀经,这个地方‘及彼国土’,国土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想这个,不可以胡思乱想,依照佛所说的去想,这个就是对的,如果与经上所讲的不相应的,那就是胡思乱想。那么这一段是补充前一章,上辈往生所修学的重要的条件。佛不能细说,只说几个重要的纲领,补充前面的因行,我们把它归纳起来,这一段里头给我们讲了六桩事情。第一桩,直截了当的叫我们要受持本经,受持无量寿经,因为经上讲得很清楚,闻此经典,此就是指无量寿经,就指这本经,受持本经。第二呢,劝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就是发愿往生。第三桩,叫我们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在此地简单说,就是要提高高度的警觉心,我们这一生才有出离三界往生净土的希望,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就是这个世间不可以留恋,不可以贪恋。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不能够贪着。要提高这样一个警觉心,这个叫菩提心。因为这个世间一切所有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当放下。身体还没有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记住一个原则,随缘不攀缘,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记住佛在经上给我们的教训,要善护三业,善是以善巧方便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要犯过失,不要再造业。第四是教我们严持戒律。第五是教给我们饶益有情。第六是教我们忆佛念佛,给我们讲了六桩事情,这个六桩事情非常重要。底下经文就是讲果报,果报我们略略的提提就行了,前面讲很清楚。
“是人命终。如佛色相种种庄严。”
这个人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他,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色相庄严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生宝刹中。”
这个宝刹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速得闻法。永不退转。”
讲这个往生的果报,前一段讲得详细,讲修行的业因是这一章讲得详细,所以这个两章要合起来看。我们再看底下一段,是中辈往生的补充,就是在因行上的补充。
“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
这个我们前面读过,这个中辈的跟上辈,缘上要差一等,没有这个殊胜的缘分,纵然想做,俗话讲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障碍多,所以不能够大精进禅定。实在说,这是关系大众的福报,我们真正发心想修行,没有这么一个道场,找不到这个场所;有场所,也没有一个如法的善友来领导我们修行,来指导我们修行,没有善友来护持这个道场。所以一个真正道场的缘,的确相当不容易具足。真正修行的道场以古德的标准,我们讲精进佛七,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其和尚他的精神就照顾不了。就好像教学一样,你说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他会整个精神灌注,学生都能教得好,学生的行为,一举一动,他都会照顾到,会指导他,纠正他,学的作业他会很仔细的来看来批改,不但批改而且还讲解。那为什么?他有时间!如果这个班级有五十、六十个,这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超过他的精力。那么这个就是讲念书,我念书那个时代,跟现在学校念书,那我们是有福报的。我念书那个时代,师资水准比现在高,科技是不如现在,但是在国学在这一方面的事,国文这些方面,老师的程度比现在高,而且学生少。我记得我念书从小一直到离开学堂,好像是班上的学生没有超过二十个人,都是十几个人,教室也不大,桌子只有几张。所以老师教得很亲切,师生的感情非常非常之好,不像现在,一班有五六十人,真热闹啊!打佛七也是如此,真正好的主七师精神灌注,每一个人他的用功程度,主七师都知道。所以像这样殊胜的法缘,就很不容易遇到。尤其是现在人修行,实在讲,比从前人难,从前人确实是有一点儿道心,顾自己,不大愿意看别人。现在人,是专门看到别人毛病,这个共修就不能成功。共修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决定不见他人过,才能共修。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的话,共修不能成就,不如一个人自己关在一个房子,老实念佛有效果。所以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共修不如独修好,独修的人有成就,共修的人没有成就。就是意见不和,见解不同,烦恼很重,通常大家在一块儿,敲个法器敲错啦!敲错一下大家都生烦恼,眼睛都瞪起来了,道心完全没有了,本来心清净的,心马上就不清净了,就生烦恼,这怎么能共修呢?大家在一起,实在讲是破坏了修学。一个时代,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生活环境,修学的方法是要斟酌。世尊当年在世是共学独修,讲经说法大家统统来,统统在一块儿学,研究讨论在一起,修行呢?个人修个人的,是独修没有共修。我看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与释迦牟尼佛那是有点儿接近,也要提倡共学独修,要这样提倡。个人单独修行,不要两个人在一块儿闹意见,搞是非。那么这个就是他的缘不如上辈。但是他必须要能做到:
“要当作善。”
一定要断恶修善,这个很重要。佛在此地给我们提出修十善业,这是断恶修善的标准,中辈往生的人一定要做到:第一个要:
“所谓不杀生。”
不杀生的境界很广,也很深,必须要深入十善业道经,才能把这个十善,十善业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在戒律里面,这个沙弥律仪增注对于五戒就讲得很详细,这个大致上十善都包括了。所以可以参考沙弥律仪增注,一定要明了、要清楚啊!我们才能做到,做不到,这个中辈往生就没有份,所以这个事情不可以疏忽。这个戒经过去我们讲过几次,都隔着很久了,将来有必要的时候,沙弥律仪增注是有讲一次的必要,为什么呢?这个常讲的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至少五戒要做到,五戒十善要做到,其他的做不到,那是自己根性不够,五戒十善一定要做到,要想做好呢!五戒十善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这个戒体、戒法、戒相、戒行一地要明了,每一条戒里面,开遮持犯也要清楚,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状况之下?应该怎样来受持?换句话说,应该怎么样做。
“二不偷盗。三不淫欲。”
这个三条就是身三。偷盗这条戒的范围也非常非常之广,也很细微,相当不容易做到。这个偷盗,佛经上的解释叫不与取。物有物主,主人没有同意,你把它拿来,就叫犯偷盗罪。偷盗罪里面有个人的,私人的物品,你偷盗了,是对一个人结罪,将来还债还一个人,如果这个财是属于公共的,我们台北市政府的财产,公共设施,你要把它盗取,或者你把它破坏啦!那么这个结罪就广大,要向全市老百姓结罪,为什么呢?他这个财物是全市老百姓纳税来建设的,这个罪过就大了。假如这个设施是国家建设的,那罪就更大啦!你要向一国人结罪,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往往说公家的东西,没有关系,我们占点便宜,侵占,他不晓得这个罪太重了,那罪很重的。最重的罪是三宝物,也就是寺院里面这些财物,你要是侵占了的话,这个罪是最重,为什么呢?因为寺院是十方道场,也就是说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出家人都有份。所以他结罪,不是你这一个寺庙常住,不是你一个出家人,也不是全世界的出家人,而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方世界都有佛菩萨,都有出家人,这个财物是公共的,那个罪就麻烦了。所以佛常常讲,侵占偷盗常住物,佛不能救啊!佛没有法子救,必堕地狱。所以常住物,真的一针一线都不可以偷盗,它是十方善信供养,供养的目的何在?是叫这一些出家人修行证果,他就有福,如果这些修行人将来都堕三涂,这不就冤枉吗?这是冤枉,这个就是辜负信众,这辜负信众,这倒也罢了,将来还得要还债,这是佛门当中常说的,大家都晓得:‘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也就是说,你修学不如法,你要堕三涂;地狱罪受完了之后,到饿鬼道受罪,饿鬼道罪受完了,再变畜生来还债,你欠多少施主的债,统统都要还,这个事情很麻烦。所以这个出家人,不是,不能把一切妄想杂念舍弃掉,专心念佛,求生净土,那你就等着还债啦!那么接着是口四种过失:
“四不妄语”。
妄是欺骗,所说的话不真实。这个地方有两种情形,一个是有心骗人,妄语,另外一种道听途说,也是属于妄语。事实真相没搞清楚,听别人讲的,我们常讲谣言哪!这个话越传越讹,越传与事实越不相符,这个是妄语。妄言的这个罪过,要看大众受害程度的浅深、广泛来结罪。假如这个对于众生伤害很大,那这个妄语最就重了。伤害比较轻,一两个人,那么这个罪过比较上轻。还有受害人的程度,纵然是一个人受害,如果这一个人为这桩事情耿耿于怀,念念在心,非要报复不可,那这个妄语,罪就重了。为什么呢?会造成冤冤相报。所以这个妄言罪过非常非常之重,尤其是事实真相没搞清楚,绝对不可以道听途说,实在讲,一个真正修行人,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何必要去打听?何必要去追根究底呢?古德常说:知事多时烦恼多。何必要知道那么多事情呢?所以一个真正修道人哪!不看报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