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第5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17。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两字让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东北,张为执行命令而深感痛悔,上联即反映此种心情。下联则为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所证明,即轻信蒋介石的“诺言”而遭终身软禁,此将“聪明”置后,亦是倒装。
18。《素月楼联语》云,乾隆状元秦涧泉学士,江宁(今南京)人,秦桧,亦江宁人,人以为涧泉为桧后。一日涧泉至西湖,人故请其瞻拜岳坟并题联,涧泉无奈,题云:
人从宋后无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忠奸之判,俨如冰炭。秦桧之害岳飞,遗臭一至如此!“无名桧”,亦作“羞名桧”,还有作“少名桧”者。联语以抒发真情实感取胜。
19。《长安客话》云,明太祖与刘三吾微服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酒。朱出句云: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三吾未及对出,店主送酒至,随口对道: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次日早朝传旨将店主召去,赐官,店主固辞不受。
东西,在联中指下小酒菜,但它又可表示方向。下联“南北”,正是与其方向之义相对,是为借对。
20。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气,
王老头对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21。《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啸村者至,送来一联,观之出句,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对,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共思之。”限对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启下联,曰:一官归去来。咸叹其妙。
唐玄肃二宗时,有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上联以郑板桥比郑虔者。又东晋陶潜,于彭泽令上挂冠归隐,作《归去来辞》,下联又以郑板桥比陶潜。两比皆为暗誉,且皆确。
22。《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23。旧时娄某与薛某是朋友。娄某先在南方发展,颇有成就。薛欲投靠,娄予以婉拒:江南日暖难存雪。后薛北上谋生,几经坎坷,终成家业。此时娄日渐衰败,不得已想寄居薛下。薛回敬道:塞北风高不住楼。“雪”与“薛”、“楼”与“娄”谐音双关,此联浑然天成。
24。清代状元林大钦,少年时便才学远近闻名。一日,一位姓叶的私塾先生想考考他的真才实学,便出联道:竹笋初生,何时称得林大秀?林大钦随声答道:梅花放发,哪曾见得叶先生?
25。旧时某夫妇新婚之夜,新郎揭开新娘盖头,忽出一联:十八年前未谋面,新娘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细声应道:二三更后便知心。妙哉!一切尽在此言中。
26。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被富绅诬陷。公堂审案,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不能则严办。”出句云: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惺惺相惜,结果不言而喻。
《长安客话》云,明太祖与刘三吾微服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酒。朱出句云: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三吾未及对出,店主送酒至,随口对道: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次日早朝传旨将店主召去,赐官,店主固辞不受。
东西,在联中指下小酒菜,但它又可表示方向。下联“南北”,正是与其方向之义相对,是为借对。
27。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气,
王老头对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28。《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啸村者至,送来一联,观之出句,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对,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共思之。”限对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启下联,曰:一官归去来。咸叹其妙。
唐玄肃二宗时,有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上联以郑板桥比郑虔者。又东晋陶潜,于彭泽令上挂冠归隐,作《归去来辞》,下联又以郑板桥比陶潜。两比皆为暗誉,且皆确。
29。《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30。旧时娄某与薛某是朋友。娄某先在南方发展,颇有成就。薛欲投靠,娄予以婉拒:江南日暖难存雪。后薛北上谋生,几经坎坷,终成家业。此时娄日渐衰败,不得已想寄居薛下。薛回敬道:塞北风高不住楼。“雪”与“薛”、“楼”与“娄”谐音双关,此联浑然天成。
31。清代状元林大钦,少年时便才学远近闻名。一日,一位姓叶的私塾先生想考考他的真才实学,便出联道:竹笋初生,何时称得林大秀?林大钦随声答道:梅花放发,哪曾见得叶先生?
32。旧时某夫妇新婚之夜,新郎揭开新娘盖头,忽出一联:十八年前未谋面,新娘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细声应道:二三更后便知心。妙哉!一切尽在此言中。
33。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被富绅诬陷。公堂审案,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不能则严办。”出句云: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惺惺相惜,结果不言而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春联
更新时间2008…9…22 3:27:04 字数:4360
通用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人勤物阜
国秦民安
春光遍草木
佳气满山川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
春情寄柳色
日影泛槐烟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风移兰气入
春逐鸟声来
地暖花长发
村幽鸟任歌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莺迁金谷晓
花发锦城春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雪映丰收果
梅传喜庆年
桃红映人面
水绿织克光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春暖风和日丽
第丰物阜民欢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高天冬去苏万物
大地春回放面花
花承朝露千枝发
莺感春风百啭鸣
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舞春风
穷而有志思壮举
学不自满求创新
天增岁月不增寿
春满人间福满门
春回大地千峰秀
日暖神州万木荣
旭日融和开柳眼
春风摇曳送莺喉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燕翻玉剪穿红雨
莺掷金梭破绿烟
晴绿乍添垂柳色
春流时泛落花香
阶前春色浓如许
户外风光翠欲流
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桃花已恨三层浪
玉树长含万里风
碧岸雨收莺语柳
蓝天日暖玉生香
处处桃花频送暖
年年春色去还来
花开彩槛呈春色
莺啭芳林报好音
解趣黄鹂频送韵
知情绿柳渐拖丝
冬去犹留诗意在
春来身入画图中
岁自更新春不老
花多增艳水长流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万树欣随春水流
百花争向艳阳红
风吹杨柳千门绿
雨泣桃花万树红
柳眼才舒芳草地
桃腮正晕碧云天
冬雪欲白千里草
春晖又红万朵花
一片彩霞迎旭日
万条金缕带春烟
运际升平人共乐
气当和淑鸟知春
几点梅花添逸兴
数声鸟语助吟怀
沾墨才题梅似雪
挥毫又赋柳如烟
珠树自绕千古色
笔花开遍四时春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国逢安定百事好
时际芳春万象新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
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
农村用联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人勤三春昌
地肥五谷丰
大地春光好
农村气象新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劳动门第春常在
勤俭人家庆有余
春到山乡处处喜
喜临农家院院春
山青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勤饲养六畜兴旺
多积肥五谷丰登
造林直上千重岭
筑坝横阻万顷波
槽边不乏千里马
仓内常存万石粮
林木成荫无山不绿
沟渠结网有水皆清
宅边屋角瓜黄菜绿
池边河畔鸭大鹅肥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
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修渠攀岭碧流飞千里
引水上山银河落九天
门对青山羊免群群嬉碧毯
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
======================================
渔区用联
履洪涛如平地
拥大海作良田
渔歌晓迎红日出
风帆暮载锦鳞归
点点轻舟腾巨浪
阵阵渔歌卷春风
堤外波光万里碧
海上渔舟千担银
乘风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