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第1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搏击术的以走动和滑动为主的步法是绝对不一样的!当练习者步法的时值稍微达到了节奏的时值后,他的状态立时就不一样了。进攻时,他会象怒涛拍岸、秋风扫落叶一样气势浑厚、速度极快地扑向对方。对手眼睛都来不及眨他就到了眼前;后退时,他会象惊蛇、脱兔般的迅捷、敏锐,在打击来临的一瞬间即可抽身而去!所以说步法用“疯牛怒虎”来形容并不为过!亲身试验过的人都是一句话:“快!可怕!”
这种步法状态就是用“节奏”训练出来的。那么,步法的节奏是怎么训练的呢?请听我详细讲来:
要想“节奏”训练有成,必须注意以下四点:时刻注意保持腿部的桩架;熟练掌握“高频震颤”的运用;掌握极速换脚的能力;注意身法的配合。
(一)时刻保持腿部的桩架是指双腿特别是后腿要时时保持一定的弯曲状态!前腿伸前一点或后退一点都没什么关系,但后腿一定要保持站桩时的状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无论是拳脚的发力还是步法的起动,力量都是从脚下(特别是后脚)传导上来的。如果后腿是直的话,仅仅滑动还说的过去,但要走出步法特有的崩弹劲就难上加难了。与其让后腿从直的状态到弯曲状态再到崩蹬的状态把身体射出去,不如从一开始就让后腿保持适当的弯曲状态,这样在发动时会大大缩短启动的时间的!大家看过猫要发动攻势时的身体状态吗?它都是身体弓、缩起来,象弹簧压缩一样。身体窜出去时就象弹簧崩弹起来一样。所以我们的格斗式就要象猫一样,要有随时崩弹出去的状态!
(二)熟练掌握“高频震颤”。“高频震颤”是我对步法发力启动瞬间时身体、腿部状态的一种描述。步法的节奏实在是很重要!其节奏要在“的的”一拍之内完成,绝无拖泥带水之感。总的要求是在发力走步的瞬间,前腿(脚)在启动时有个轻微的踩踏动作。后脚要提起下踏然后籍凭作用与于反作用力获得的力量快速弹起,然后换脚运动。这个“踏动”绝不是提脚猛踩地,而是籍凭前脚发生位移时的一瞬间,凭借反弹(反作用力)之力,使另一腿快速呼应,做出相应的动作。其间身体要摇动、髋关节要摇动;手要与之配合、步子后驱逆行。总之,步子一动,全身上下无有不动,无不相随。可以说,“高频震颤”是练出“疯牛怒虎”式的步法的关键!没有或者不知道“高频震颤”训练方法的人是很难掌握步法的精髓的。有位“大师”在他的书上公开宣称“这种步法训练已基本失传”,真是笑话!井蛙之见!你以为只有你家的武术有这种训练方法、“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吗?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种训练方法并没失传!除了我们外,还有很多门派都有这种训练方法的。
(三)掌握极速换脚的能力。快速的换脚看似一个小动作,但是它却是关系到步法转换频率的关键。只有前后脚的快速“踩踏”、腰胯失态般地飘起旋转、身体瞬间定向的失重,才能保证步法频率的极大加快。
(四)、注意身体的配合:身体的配合是指在步法运动时身体要动起来。不要呆板。身体要时时与步法运动做反方向的不定向的瞬间失控状态。比如前脚横挪后脚前移,这时前脚横挪的瞬间身体就要向同方向倾斜、“歪倒”。只有身体与步法配合协调了,腿部才能从体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自由、快速的运动!
说步法
步法奥妙在节奏不识节奏枉为功
前步似踩又似踏后步似甩又似蹚
疯牛怒虎气势雄全凭节奏建奇功
玩得节奏真谛后再探整体行动功
后驱逆行指腿脚摇臀荡胯似秋风
说步不仅指腿脚全身配合总相宜
突发立止猛扑到气势浑雄使人惊
两拳相交不为能大形过位方英雄
千古传艺说绝密不传步法是其中
劝君学拳多识步仔细玩味得精髓
说难不难难亦难不得耳聆亦枉然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形意拳入门
更新时间2008…9…2 18:45:15 字数:5482
形意拳是一种传播年久;习者较多的优秀拳种之一。它具有体用兼优、老幼咸宜、内外兼修、刚柔兼长的优点。并有形简意赅、拳械同功的特色;加之它动作简朴无华;故深为人们所喜爱。只要持之以恒;就可达到怯病、强身的目的。
一、拳法渊源
此拳的创始人以及前几代的传人虽有过争议;但就谱、史和今人考证;此拳系明末清初姬际可所创;姬际可传曹继武;传戴龙邦;传李洛能;传郭云深、刘奇兰等及山西宋世荣、车般斋等的说法;是得到多数人承认的。
就拳技的历史情况看;姬际可所传的拳技与现在的形意拳大不相同。从少林寺秘不外传的“心意把十二大势”;和河南马学礼所传的“心意擎十大形”等来看;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步型和步法上;他们所传的都是用侧身弓箭步。在拳法上虽都着重单势的磨砺;精于技击;利于实战;但在动作、名称、内容和技法上;不仅实质不同;而且面貌不一样。
戴龙邦在山西祁县一带所传的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用的是侧身弓箭步;尚未形成现代形意拳所用的鸡腿和槐虫步。但在技法上却强调了内外合一;开始着重内在的意识和呼吸;以及劲力和动作的内外相合。以丹田为本;以意领气;手脚相合;攻防一体。从这些技法要领来看;戴龙邦先生开始从动作、招法的传统中;突出对内意、内劲以及神、气的运用。这一转变是技法上的升华;无疑是一个贡献。为六合拳衍变成形意拳创建了技法前提。李洛能学自戴龙邦;传入向北;曾叫意拳;后改名形意拳;他使此拳进一步发扬光大。他用似斧、似闪(似电)、似箭、似炮、似弹之形来提炼;形成劈、钻、崩、炮、横这五行擎的形和意;利用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定顺序,治病、强身、增进功力。又把戴龙邦的十大形、七小形,像形取意以精化成为十二形(这就是改名为形意擎的来由);丰富了拳法的内涵。他对拳械套路也作了提炼和充实;改掉了侧身弓箭步;而代之以两腿弯屈、前三后七、具有夹剪劲的鸡腿和进身跟后脚的槐虫步;使形意拳打破武术以弓、马、仆、虚、歇为主要步型的惯例,形成独具一格的“行如槐?quot;的独特步型和步法。成为继戴龙邦之后一大创新。正因为李先生深入精微、穷其奥秘;才在技法上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造诣;被称为“神拳”。
李门一源的形意拳;由车毅斋、宋世荣为主在山西广泛传播开来;时人称为“山西派”。而以郭云深、刘奇兰先生为首;又成为河北一支。此拳从李至今已见八、九代传人;可见浑朴的拳法风格;普遍受到人们的热爱。
形意拳由;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六合拳以至意拳(意拳是形意拳前身叫过的名称;不是王芗斋先生为大成拳前身命名才有的)到形意拳;由于传播年久;不断衍变;所以不仅名称、内容以及技法都发生了变化;特别在一些拳经、拳谱的理论上;也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在识别上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一些衍变前的老拳谱可不象古玩、秘箴;是越老越可贵。因为拳法本身的动作、技法变了;理论自然也要变。因之我们现在练形意拳;如果参照《心意拳谱》就对不上号。如果参照雍正十一年起;其后又经过许多次修订的《心意六合拳谱》也会感到该谱所说与形意拳的现实动作和技法要求;也不相等。例如谱中“六合十大要序”(后来被人们改为所谓曹继武的“十法摘要”)真中有不少说法是与形意拳的技法要求起相反作用;如讲“三节”时;提出“盖梢节起;中节随、则根节要追;三节相应;不至有长短曲直之病;亦无参差俯仰之虞;所以三节贵乎明也”。所说三节“起、随、追”的作用是指其技法要领主动在梢节;而中、根两节只是随、追而已;这样则梢节一空;中、根则无能为力矣。形意所要求的“三节要催”;主动在根节;如“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这样才能使腰起到主宰的作用;丹田内劲才能得发;才能发挥“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威力。从以上两种不同技法和劲路来看;其作用正是相反的。该文也讲:“四梢”;只是着眼于外形的发动。实际上人的血梢、骨梢、肉梢、筋梢没有内意的发动是起不到作用的;而形意却讲“惊起四梢”。只有发挥这个“惊”的作用;才能焕发内在的精神。这两者技法的涵意;又是大有差别的。再如该文讲“起落”;虽分别讲到手法、肘法、足法;但实质是表现在使用招法上;如双手“起如举鼎;落如分瓶也”;“肘护心肋;手撩阴起;而其起如虎之扑人;其落如鹰之抓物也”“盖足起、膝往怀;膝打膝分而出;其形上翻;如手起撩阴是也。至于落即如以石钻物也”等等;与形意所讲的涵义相差极为悬殊。如形意讲“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是顾中有打;打中有顾;非得明师指教难明其窍;足见其涵义之深。又如“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这正是人们只听传言,难见实际的技法窍要。所谓“摩挲劲”;有人叫它“划劲”;实际是“翻浪劲”;这与该文所讲的“以石钻物”和如“鹰之抓物”;其技法内涵相差何远?诸如此类;毋庸一一枚举。这足以说明;现时技艺已高度发展了的并几经衍变了的形意拳;再去参照旧拳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会堕入迷雾不知所向。现在仍有人引证所谓“曹继武的十法”进行传习显然是不当的。只有传自河北;附有戴龙邦于乾隆十五年作《六合拳序》的这个手抄本《六合拳谱》;其内容除尚保留戴家的《六合拳谱》的部分内容外;又增加了许多技术理论;虽文字浅显而内涵深邃。可惜这个拳谱由于辗转传抄;诸文遗漏和错误很多。有的是在转抄中凭个人认识和需要;就擅加增减或修改;这也是造成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的所谓“拳经”或“拳谱”;或有关该拳法的一些文章著作;或借古人之名;或故弄玄虚;或把形意拳法说成仙道之术。因之我们应该多作比较;辩证认识;择宜而用;不能人云亦云;贻误自己;有害后人。
二、技法、风格、特点及尚氏所传殊论
(一)独特的技法
形意拳在技法上有三乘功夫、三步练法的不同进阶。要想求得深知;练有所得;就需要按这三步不同进程去追求。
1。特有的桩功——三体式和与之有关的技法理论。
形意拳的基本功;据尚云祥先生所传;在正式练拳之前要先站好桩;站的就是三体式(又名三才式;也叫鹰捉式)。按尚先生所要求的难度、精度要求较高;由腿颤、气浮;变得意气贯四梢;手、脚心发热;继而手关节和膝关节吱吱作响,不但他人用手可以摸到,响得声大时,还能听到手指、膝盖处的吱吱响声。这个桩功确有增强体力;押筋拔骨;充实丹田;气贯四梢的作用。
有人说尚先生教人;得先站三年桩;虽言过其实;但站桩是为筑基、定型;找劲增力。故站三年桩还远远不够;应经常不断地站才行。如长时间不站桩;不但腿弱、周身劲散;而且会使姿式变形;因云;为了长功力;坚下盘;舒筋理气就得经常站桩。
如不是专这治病养生的需要,仅为练好形意拳,以求达到体用兼修;就尚先生所传是不需要再练别的桩功。先生常说“怎么讲(按拳经所说的要旨)就怎么练;怎么练就怎么用”。换句话说“怎么用;匠R簿透迷趺戳贰薄U庋攀橇肺?久而功纯;用才有效。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都采用三体式所用的腿劲和步型;(套路中也有少数适应特殊需要的其他步型)。走起来一般就是“行如槐虫”的“槐虫步”。不管前脚怎么脚怎么蹬;定型动作还是离不开三体式这因为练为所用;熟能生巧;功纯自精;所以说三体式才是形意拳万法归一的桩功。故人们把它视为“入道之门”;称它为“母式”。
人们练桩功最初都觉得苦涩难熬;久之才会回味无穷;乃至桩实根固;内外充实;体质增强;六合劲整。故前辈常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如果不这样做;什么“不动如山岳”,“打要远;气要摧;拳似炮;龙折身”等技能;那只能是空谈。因为根不固欲发无力;又怎能放人制敌。
形意拳技法;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