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今为你抉择补特伽罗与六界,一切皆是无我,是有因由的,因为「一切法无我」
一语,是诸佛所说故。又由于诸有体法无自性故,由此理由,说无体法亦无自性。如来对于
身、语、意的所治品能作究竟教诲,是故佛陀尽遮我与无我有自性故名能仁,是有因由的。
由于执我与无我有自性的见,是颠倒故;彼见应是颠倒,因为如前所说,我与无我实有,皆
不可得故。
(壬)二 有体与无体法无自性分二:一、正说;二、佛不授记四边之理由。
(癸)一 正说
颂曰:佛说见闻等,非实亦非虚,
违品亦非有,故彼二非实。
如是胜义中,世间离实妄,
因此佛不许,有无是实有。
佛说见闻等六境,非是实有,亦非虚妄成完全无,是有理由的,因为彼二法的确非是实
有故。问曰:已破谛实,当成毕竟无,或者无法是有自性,因为谛实有与谛实无是敌体相违
故。答曰:切实论之,有无二者都不是有自性,因为有体法若有自性则其违品之无体法固须
有自性,但是有体法无有自性故,因此说有说无,佛都不许它是实有,是有理由的,因为若
以前面所说的如是正理,即在胜义中此世间远离谛实和虚妄有自性故。
(癸)二 佛不授记四边之理由
颂曰:如是一切法,全非自性有,
佛不记有边,无边及二俱。
佛一切智对我与世间都不授记为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和非有边非无边,是有理由
的,因为我与世间于一切时处,完全非有自性故。
(壬)三 断佛不授记生死有后际不合理的诤分二:一、牒诤;二、答难。
(癸)一 牒诤
颂曰:无量佛过去,未来及现住,
度生俱胝数,密意住三世。
尽故住三世,非是增长因,
佛如何不记,彼前际有边。
问曰:佛不授记生死有后际,是不合理的,因为无量诸佛业已过去的,如是未来将来的,
以及现在住世的每一尊佛,都是度无量俱胝数众生,令众生得解脱,因此,诸佛密意是为有
情得涅槃故而住三世,并且令诸有情得涅槃。由于没有先无而新生的有情,有情是没有增长
的。有情只有渐趋灭尽故,所以诸佛住于三世,非是有情界增长的因,因此,佛一切智如何
不授记有情有前际和后际的边耶?应当授记,因为过去许多众生已经灭尽,完全无有增长故。
(癸)二 答难分三:一、生死中生灭无自性喻;二、来去无自性喻;三、只是唯名假立。
(子)一 生死中生灭无自性喻分二:一、对非法器秘密说为甚深;二、正说。
(丑)一 对非法器秘密说为甚深
颂曰:于异生秘密,即彼甚深法,
世间如幻化,是佛教甘露。
对于执著诸法实有毁谤真实性的非法器众生,问有无边等十四句时,不应授记。因为于
非法器异生前秘密,即彼是名甚深法。问曰:什么是甚深法耶?答曰:世间一切显现皆无自
性,犹如幻化,这是佛教的心要甘露,而被实执魔力系缚的众生所计则不如是。
(丑)二 正说
颂曰:犹如幻化象,虽现似生灭,
然在事实上,无生亦无灭。
此如幻世间,虽现似生灭,
然于胜义中,生灭皆非有。
犹如幻化的象马,虽然现似生灭,但是在事实上则无有生,亦无有灭。如是诸现似实有,
而实有空犹如幻化的世间,虽现似生灭,然于胜义中一切生灭体性尽皆非有。此亦譬如观幻
术游戏者,由于被药坏其眼根,则对于幻化的象马等,执为真实象马,诸未通达真实性的异
生,执一切法实有自性,全不思惟是自性空。又如幻师自己虽然也见幻化的象马,但他了知
非是实有,如是通达真实性的异生和圣者后得智时,亦见诸法有自性,但知自性本空。七地
以下的圣者,虽然通达实有空,然仍有实执现行,但得八地以后,则此实执现行亦没有了。
又诸未被幻化的物和咒水坏其眼根的补特伽罗前,则幻化的象马亦不见了。如是当知在有学
圣者根本智前,则一切有为的世俗显现尽皆寂灭了。
(子)二 来去无自性喻
颂曰: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
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
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譬如幻化的象马,虽然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人执象马实有来去者,唯是由咒等蔽覆
其心愚痴无知尔。世间亦然,所以应当了知,实则全无所住。
(子)三 只是唯名假立
颂曰:超越三世体,唯名言安立,
诸法有或无,世间非实有。
诸先有或者先无的世间法,皆非实有,如前面所说的正理——唯有名言假安立,而无实
体,因为诸法是超越三世生灭的体性故。
(辛)三 是故佛不记四边
颂曰:佛即由此因,于有边无边,
二俱四句中,不授记非余。
佛即由此超越四边的因由,不授记有四边,并非另有别的理由故而不授记,所以对于世
间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和非有边非无边的四句中不作授记。由于若授记有边,则与顺
世派所许的「此生尽后再无后世」之义相同;若授记无边,则与数论师所许的「即以此世之
体而往后世」的见解相同;若授记亦有边亦无边,则与 有些裸形外道所许的「分位有边,
体性无边」的见解相同;若授记非有边非无边,即同于犊子部中有些所许的「独立的补特伽
罗我,在任何时中都不可言说」的见解相同。
(庚)二 示甚深义难通达之理趣分三:一、示甚深义难通达之因由;二、示能仁对于
非法器不说甚深义的因由;三、释彼因由。
(辛)一 示甚深义难通达之因由
颂曰:此身不净相,粗及现量境,
恒常显现者,心中尚不住。
况正法无住,极细难通达,
甚深非现量,心岂能易入。
非法器的众生,实难通达甚深法义。由于决定善处的正法,非是实执所缘之住处,难得
通达故,名曰极细。异生只是依比量因通达,非是现量,故为甚深之法,心又岂能容易地悟
入耶?且以此身不净来说,常流不净,其相是有色故名粗,是以现量所行境故容易通达;恒
常显现不净者,其心中尚且不能安住此不净相故。如果粗相尚且不能通达,而极细的甚深法
义岂容易通达呵!如善知识博朵瓦的语录云:「如见人的尸体变坏青瘀,尚且无动于衷,而
说空性容易了解者,这只是粗心,或者妄语而已。」
(辛)二 示能仁对于非法器不说甚深义的因由
颂曰:此法甚深故,众生难悟解,
故佛成道时,默然不说法。
如云:「我得甚深离戏论,光明甘露无为法,于谁开演不能了,是故默然住林间」。是
故释迦佛成道时,在某些众生前,示现四十九天默然不说法,其原因是佛了知此离一切戏论
边的法甚深故,所化众生难得悟解。
(辛)三 释彼因由分三:一、明倒执甚深法的过失;二、示善持甚深法的利益和不善
持的过失的譬喻;三、教示对通达甚深法要极慎重。
(壬)一 明倒执甚深法的过失
颂曰:若倒知此法,能损诸无智,
由如是无见,沉没不净坑。
若邪执此义,愚起智者慢,
诽谤具粗犷,倒首堕无间。
问曰:甚深法若容易通达,何须宣说,即由于难得通达故,所以应当数数宣说。答曰:
对于不具悟解空性的种姓,不应宣说,否则对不具种姓的愚夫及起智者我慢的众生有衰损的
过失故。诸无智者获衰损的理由是:若对无智者说空性,他就会执为完全无有的意思,因为
若颠倒了知此法义,即损坏诸无智愚夫的增上生和决定善二法,由以如是无见为增上,当沉
没恶趣不净坑中,所以对此处应当慎重。起智者我慢获衰损的理由是:若执全无所有,或闻
说自性空,便执如是空性非如实的,是毁谤业果的见。此种倒执空义和执不了义为了义的愚
夫,而起智者的我慢。由于诽谤空性,其心具有粗犷性。谁有此过,则将颠倒头首下堕无间
狱。是故空性的胜解纵然难得生起,亦当弃舍恶见,不应诽谤。
(壬)二 示善持甚深法的利益和不善持的过失的譬喻
颂曰:若不善饮食,致招诸衰损,
善食获长寿,无病力安乐。
如是倒执者,亦当获衰损,
善知得安乐,及无上菩提。
譬如由对饮食不知量,及不应食而食,则有招致死亡的衰损等过失;若是知量受食及食
应食的妙馔,则能获长寿、无病、气力增长和身心安乐。如是若倒执空性者,由此亦当获得
衰损;若能通达空即缘起义,正由于善知通达空性,就特别能重视业果,即当获得增上生的
安乐和无上菩提。
(壬)三 教示对通达甚深法要极慎重
颂曰:是故应弃舍,毁谤和无见,
为成诸义利,殷重求正知。
如是教授云:由于倒执空性的过失甚大,若善了知空性,则有大利益,是故应当弃舍毁
谤空性和无见,殷重勤求正智。须如是修学者,是为成办众生一切义利故。
(己)二 释增上生的因果分二:一、所为;二、正义。
(庚)一 所为分二:一、教示由未通达空性则流转生死;二、教示直至未通达空性时
应勤修增上生。
(辛)一 教示由未通达空性则流转生死
颂曰:若不知此法,即随我执转,
而集善恶业,致感苦乐趣。
若不遍知此空性法,彼补特伽罗即随执实有自性的我执而转,从而积集善不善业,由此
即招感苦乐趣。
(辛)二 教示直至未通达空性时应勤修增上生
颂曰:何时若未知,遣除我执法;
尔时应殷重,修施戒忍法。
教诫云:由我执增上为缘,则流转生死,是故若何时未了知遣除我执的法,尔时则应当
殷重修习以施、戒和忍所摄的增上生十六法。
(庚)二 正义分三:一、修增上生的因;二、断恶趣因;三、略示弃舍非法已而修正
法义。
(辛)一 修增上生的因分二:一、示学修总的增上生因;二、学修殊胜增上生因。
(壬)一 示学修总的增上生因分三:一、学修具五种胜利的因;二、总的学修正规;
三、断除邪规。
(癸)一 学修具五种胜利的因
颂曰:业前思善法,中后亦具法,
如此行国王,现后世无损。
由法获称乐,现及死无怖,
后世乐增长,故应常依法。
教授云:在起身语意业之前,思惟善法,中间具足善法,最后亦具足善法,如此修行的
国王,现世和后世当无损害。由修善法,此世得善名称;由不造恶业,则无忧悔,故意安乐;
由于不为非人之所损害,故现世无有怖畏;死时亦无堕恶趣之怖畏;后世善趣安乐不断增长。
由有这五种利益,是故应当恒常依止善法。
(癸)二 总的学修正规
颂曰:法是正规律,由法世间喜;
世间喜乐故,现后无欺诳。
增上生法亦是国王的正规律,因为由善法摄受世间,世间人即生欢喜;由世间喜乐故,
即对自己、他人、现世和后世,都无欺诳、损害,所以应当依止正规律而治世间。
(癸)三 断除邪规分三:一、不应依邪规论典;二、应呵斥邪规;三、依殊胜法规。
(子)一 不应依邪规论典
颂曰:若非法定律,世间即憎恶;
由世憎恶故,现后不安乐。
若由国王制定的恶规章法律和宣说损害他人的非法,是名非法恶律,由此非法恶律,即
使世间人憎恶;由世间人憎恶故,则现世和后世都不安乐,所以应当舍弃恶法律。
(子)二 应呵斥邪规
颂曰:无义恶趣道,欺他生剧苦,
此等错乱慧,岂是义利明。
若唯欺诳他,如何具正义?
由此百千生,唯成自欺尔。
由于随顺无有能成办众生义利的恶规明论而行,只有开辟恶趣之道而已,这种唯是欺诳
他人,引生恶趣剧烈痛苦的错乱颠倒的智慧,岂是为众生作有义利的明论典籍?只能对众生
起一些颠倒损害的作用故。随顺恶规而行的王法,唯独是欺诳他人而已,如何具足真正为众
生的义利?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