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宝鬘论颂显明要义释-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已见诸蕴不是实有,即执我及我所执是实有的我及我所执,则当断除;我及我所执
既断尽已,此后即不起苦蕴,而当获得断尽苦集的解脱。由此即说明:欲得解脱,必须通达
补特伽罗和诸蕴无自性,因此,声缘圣者也要通达微细二无我。
(子)三 以影像喻而释彼义分二:一、由通达补特伽罗和蕴无自性则灭尽苦集的顺行
法喻;二、逆行法喻。
(丑)一 由通达补特伽罗和蕴无自性则灭尽苦集的顺行法喻
颂曰:譬如依净镜,虽现自貌影,
此影真实性,少分亦非有。
如是依诸蕴,虽能起我执,
亦如自貌影,全无真实性。
譬如依清净镜,于彼镜中,虽能现起自己面貌的影像,但是如彼影像所现的真实性面貌,
则少分亦非有。如是依诸蕴为缘,虽能生起我执,但是,亦如依清净镜见自面貌影像一样,
是妄非实,因此补特伽罗和诸蕴全无自性。总的说来,镜中所现面貌的影像,对于面貌的一
一部分,虽然都能显现,但在镜中所现面貌的一一部分完全非是真实,如是补特伽罗和诸蕴
的一一部分,固然现为实有,并且没有哪一部分不现为实有,而是一切分都现为实有,但是
实有的部分完全非有。因此依影像的喻,固能通达补特伽罗和诸蕴无自性,但镜中影像所现
非真实,则世间一般年老有普通知识的人,亦可以名言量而能了知。因此从前有人许通达镜
中影像非真实,是粗理智的说法,当知是不合理的。
(丑)二 逆行法喻
颂曰:如不依净镜,不现自貌影,
若不依诸蕴,我执亦如是。
譬如不依净镜为缘,镜中则不现起自己面貌的影像;假若不依诸蕴,那我执亦如是无有,
所以依通达诸蕴无自性为缘,当知我及我所执亦灭。为释彼等法喻;立量云:补特伽罗和诸
蕴(有法)由自性空(法),是缘起故(因),譬如影像(喻)。此是说缘起因。
(子)四 示通达空性为解脱因
颂曰:圣者阿难陀,证得如是义,
得净法眼已,为诸比丘说。
圣者阿难陀尊者,证得前面所说的如是空性义,得见道后,见法的净法眼,远尘离垢,
不随他转,不依他教,越度疑心已,自己便为诸比丘数数宣说,其他比丘亦得解脱。经说此
义,即显示通达空性的慧,是得解脱的无上方便。
(癸)二 破系缚解脱有自性分四:一、示生死流转的次第;二、示还灭的次第;三、
示通达空性的胜利;四、示解脱的体。
(子)一 示生死流转的次第分二:一、明生死的根本;二、明依彼而有生死的喻。
(丑)一 明生死的根本
颂曰: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
由我执有业,由业而有生。
何时有计诸蕴是实有的执,在未以正理破除彼所执境之前,尔时即有由彼执引生萨迦耶
见所摄的我执全未破坏。如是若有彼现行亦未破坏的我执,即积集流转生死的引业,复由引
业而于三有中受生,所以执补特伽罗和诸蕴有自性,即是生死的根本。这就显示,若要解脱
生死,必须通达补特伽罗和诸蕴无自性,由此亦即显示声缘罗汉也要通达空性义。所以此论
说,何时未断尽计蕴是实有的执,尔时萨迦耶见即不能尽。但是说有未断尽萨迦耶见的阿罗
汉,这在佛教内部所有智者,皆不许可。因此龙树菩萨此论特别显示声缘罗汉,亦已断尽实
执。此理在以下诸处尚须数数显示。由于过去远离此法,长久薰习外道见的力,所以对无倒
解说龙树宗的诸阿阇黎,加以相似的批驳。而破龙树宗者,也只是敌视空性义而已,因此诸
欲自己得安乐者,对彼谬见,应当像蠲除唾沫一样远远地抛弃。如上所说,由有无明,故在
轮回中无恶不作,因此,生死轮回也就成为长久住处。
(丑)二 明依彼而有生死的喻
颂曰:三道生死轮,无初中后转,
犹如旋火轮,彼此互为因。
若不勤修从烦恼、业和生三杂染缘起道中得解脱的道,则使生死轮回不仅无始,亦将无
中后际地流转不息。即从烦恼起业,由业生苦,由苦又生同类苦,及起烦恼故,彼此互为生
因,使生死轮转犹如旋火轮,彼此亦互为果,故名轮回。因此,对明了生死的根本,及修一
切善根,作为断除彼生死根本的方便,应当修学。若欲广知此义,当从宗喀巴大师著的中详细了知。
(子)二 示还灭的次第
颂曰:彼自他及俱,三世不见故,
即能尽我执,业及生亦尔。
如是见因果,生尽真实性,
即不思世间,实有及断无。
彼缘起法,在自他及自他俱,以及三世中皆不见是有自性地生,故无自性生。设若悟入
彼缘起无自性义,数数修习,即能断尽萨迦耶见所摄的我执,其次业及生亦当断尽。如是已
见生死因果的生起,及彼因果等灭尽,则能通达诸法真实性,由此即不思世间为真实有及断
灭无,亦能悟入缘起离断常边的义故。
(子)三 示通达空性的胜利
颂曰:愚人若闻此,能尽诸苦法,
于无畏处瞋,不知故生怖。
愚夫异生闻此能尽诸苦的胜利法,及缘起离戏论边的理,不能观察真实义,即于智者无
怖畏处生起瞋恚,因为不知诸法实际义故,所以生起怖畏。或者不观察是于诸法真实义,善
巧通达,不起分别的殊胜功德。
(子)四 示解脱的体分四:一、入无余涅槃时永尽实执不应怖畏;二、示断尽一切实
执名为解脱;三、邪见与正见的差别;四、示有余涅槃时亦以实执断尽名为解脱。
(丑)一 入无余涅槃时永尽实执不应怖畏
颂曰:涅槃中无彼,汝若不怖畏,
此处说无彼,汝何故生怖。
问曰:无怖畏处义不能成立,因为空性是破我及我所境的,故由彼因而生怖畏。又得解
脱时,诸蕴灭尽,即此就是可怖畏处。答曰:汝声闻部,亦许无余涅槃中,无有彼等有漏诸
蕴,汝对彼事何不怖畏?汝对彼事若不怖畏,那在此处,说无余 涅槃时无有彼三种杂染,
汝何故生怖畏呢?由此观之,不应怖畏空性。
(丑)二 示断尽一切实执名为解脱分三:一、无体法实有不应为解脱;二、解脱不应
为有体法;三、正义。
(寅)一 无体法实有不应为解脱
颂曰:解脱无我蕴,设许如是者,
此处除我蕴,汝云何不喜。
问曰:由于尽苦边际的解脱是有自性,所以我们不怖畏。答曰:解脱中无补特伽罗我,
诸蕴亦无自性,设若如是许解脱是破一切我者,那同样,此处破除我及诸 蕴实有,汝云何
不欢喜呢?实则应生欢喜,因为汝许在解脱分位时,无有诸蕴故。
(寅)二 解脱不应为有体法
颂曰:涅槃尚非无,何当是有法。
问曰:断除诸蕴的解脱,是有自性的有体法。答曰:涅槃尚且非是有自性的无体法,彼
云何是有自性的有体法呢?决定不是。如(第十三品)云:「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
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
(寅)三 正义
颂曰:有无执俱尽,当知名涅槃。
执有体法与无体法是有自性的实执俱断尽故,当知名为涅槃。
(丑)三 邪见与正见的差别
颂曰:略则无见者,谓拨无业果,
非福恶趣因,经说名邪见。
略则正见者,谓信有业果,
福是乐趣因,经说名正见。
问曰:涅槃若是无自性,岂不是无见吗?答曰:不是。总的说来,认为四谛、三宝和业
果等关系无有,则是无见者。谓彼拨无有业和无有业所生之果的不善业,若在因位时,说名
非福业,由非福业能感恶趣苦果,故名恶趣因,经说彼是邪见。若略说正见者,即是相信有
业果的见,名为有见,彼深信有业果见的欲界善业,即是福业。由彼福业能感乐趣等流等果,
故名乐趣因,经说彼名正见。是故说有业果亦是唯有名言而无实体,若认为有实体,即成常
见。
(丑)四 示有余涅槃时亦以实执断尽名为解脱
颂曰:由知有无寂,超越福非福,
彼离善恶趣,佛说名解脱。
不但在无余涅槃位时,断尽实执,就是在有余涅槃位中,也无有实执,由于了知诸法实
际义,有见与无见皆寂灭故。同时也超越善不善业和福非福业,因此,彼补特伽罗远离善趣
和恶趣,是故佛说名为解脱。又由于在有余涅槃位时断尽一切实执边的力,所以永尽一切后
有结生,经说此即是解脱。
(癸)三 示诸法离断常边分四:一、广释;二、此中无有断灭的过失;三、 示离边是
佛的不共特法;四、破有为法实有。
(子)一 广释分四:一、破因果有自性;二、断与世间共许相违过;三、由通达无二
义故得解脱;四、示引证的喻。
(丑)一 破因果有自性分二:一、示因果离有无边;二、破有自性。
(寅)一 示因果离有无边
颂曰:由见生苦因,远离于无见;
由见灭苦因,亦不许有见。
我们中观师由量现见我执是生苦的因,所以即远离于无有生死因果的见;又因量现见道
谛是灭苦的因,所以亦不许有自性的见。
(寅)二 破有自性
颂曰:前生及俱生,非因实因无,
假立与真实,生皆不许故。
设若因在果前生及同时俱生,或者后生,这在胜义谛中皆非是因,其实有自性的因是无
有的,由于在假立法的名言量和真实法的胜义量二者中,生有自性的果皆不许故。
(丑)二 断与世间共许相违过
颂曰:此有故彼有,如由长有短,
此生故彼生,如由灯有光。
有长故有短,非从自性有,
如无有灯故,光亦不能生。
问曰:若破因果有自性,单就破此为缘,即与世间共许相违。答曰:不相违。由于因果
唯是在名言中彼此观待假立,完全无有自性。由此无明有,故彼行有,譬如由长而有短;由
此无明生,故彼行生,譬如由灯而有光明。这就显示由依缘起假立及依缘而生,完全没有自
性。又一切法都非从自性有,亦如有长故有短,有短故有长,彼此互相观待有故。又如无有
灯故,光明亦不能生,所以因果亦不是常。
(丑)三 由通达无二义故得解脱
颂曰:见从因生果,此世间如是,
许从戏论生,不成无见者。
灭非戏论生,即成真如性,
不许非有见,离二得解脱。
我们中观师不许无因无果,故不成无见者,因为以世俗名言量现见从因生果,如从种子
生芽,此是世间法尔如是。又许因果从分别戏论生,因为唯由分别假安立和以名言增上安立
的因果,我们许是有故。我们也不是有见者,因为因果在胜义中一切皆寂灭,若许诸法非从
分别戏论生,即成为真如实性,那就是有见,然不如是许故。所以远离有无二边,通达离边
的理,即得解脱。
(丑)四 示引证的喻分三:一、通不通达诸法真实性的喻;二、破蕴有自性;三、不
断有无见则不得解脱。
(寅)一 通不通达诸法真实性的喻
颂曰:远处所见色,近见更明瞭,
阳焰设是水,云何近不见。
犹如诸远者,见世间实有,
近者则不见,无相如阳焰。
设若阳焰是水,那云何在近处的人不看见呢?应当见,因为在远处所见的色,若在近处
则见得更为明瞭故。如是诸异生对于通达真实性本来较远,而见此世间为实有,若诸法本有
自性,那么,如见近色更为明瞭的,与彼真实相近的诸圣者必定能见,但是,圣者不见故,
因为在圣者根本智前,完全无有男女等相,犹如到了阳焰近处不见阳焰是水。
(寅)二 破蕴有自性
颂曰:阳焰现似水,其实并非水,
如是蕴似我,非我非实有。
阳焰现似为水,其实,若细细观察,则并非是水,如是彼等诸蕴(有法)现似为实有我,
其实,非有我,非是实有故。
(寅)三 不断有无见则不得解脱
颂曰:计阳焰为水,是故往彼处,
执水后变无,此是愚痴者。
如是如阳焰,谓世间有无,
此执即痴暗,有痴不解脱。
由计阳焰为水,是故即往彼处奔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