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再回来--轮回的科学 >

第12部分

再回来--轮回的科学-第12部分

小说: 再回来--轮回的科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在下一世便会得到一个较低层次的生命。
  (5)其它免于轮回的方法,包括一个人工作的成果奉献给神。为了躯体的需求,人必须工作,但如果工作只是为了一已的满足而做,便要承受业报的结果,在来生得到好的或坏的反应。《博伽梵歌》警训人们工作得为神而做,这样的工作,称为奉献服务,脱离一切业报。在奎师那知觉中从事活动即是牺牲。为了至尊主的满足,人类一定要以他的时间或金钱作为牺牲。“工作必须作为牺牲,献给维施努,否则,工作只会将人束缚在物质世界。”(《博伽梵歌》3。9)以奉献服务的精神去工作,不仅救人于业报之中,而且将人渐渐地提升到对主超然爱心的服务层面——进入神的王国的关键所在。
  人无须改变职业。一个人可能是作家,他便为奎师那写作,可能是画家,便为奎师那绘画;一个厨师可以为奎师那烹调。或者,如果一个人不能够直接用他的天赋或能力为奎师那服务,他可以牺牲工作的成果,献出他所得的一部份,帮助奎师那知觉传遍到整个世界。但是,一个人一定要以正当的方法赚钱为生。例如,他不应当屠夫或以赌博为生。
  (6)父母该使孩子在神的知觉中长大。《韦达经》指出父母对他们孩子的业报反应要负责。换句话说,倘若你的孩子得到坏的业报反应,你自己要承受一部份。更应教诲孩子有关服从神的法律的重要性,避免恶行,并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培养对至尊主的爱,使他们明白业报和轮回的精微定律。
  (7)有着奎师那知觉的人不应该沉迷于不合法的性生活,即是说,婚外性行为或不以孕育孩子为目的的性行为。应该明白堕胎会带来一种特别的报应——那些杀害未生胎儿的人,会被置于一个选择堕胎的母亲腹中,他们会被人以同样的方法杀害。可是,一个人若同意不再犯这些罪行,而以奉献精神去念颂神的圣名,便可以从业报中解脱出来。
  (8)有些人尝试从业报的影响中解脱出来,超脱生与死的循环,我们应该跟这些人恒常相处。因为他们和谐地生活在管辖宇宙的灵性原则中。这样,主奎师那的奉献者便超然于物质自然的影响,开始展示他们真正的灵性品质。就好象一个人与病人相处,他便会受到传染,通过奎师那奉献者的联谊,人便渐渐唤醒他自己的超然本质。
任何人跟随这些简单的方法,都可以从业报的反应中解脱出来。反过来说,人若不遵从这些守则,便肯定会受到物质活动和反应的捆绑。自然定律非常严谨,很不幸,一般人都不察觉。对法律的无知不能作为借口。一个犯了超速驾驶而被扣留的人,如果告诉法官他并不知道驾驶速度的限制,并不会得到饶恕。一个不懂卫生原则的人,大自然不会因此而让他不受疾病的侵染。一个对火的性质无知的孩子,如果把手放在火上面,一定会被灼伤。所以,为了要将自己从永无休止的生死连环中解脱出来,我们一定要明白业报和轮回的定律。不然,我们便要一次又一次回到这个物质世界;要明白我们再回来,未必一定投生为人。
  灵魂在条件限制的境况下,不停地穿梭往来于时空之中。凭着宇宙的业报定律,灵魂在这个物质宇宙不同的星宿中,在不同的身体中寄居。可是,无论灵魂到哪里,他都要面对同样的境况。就如奎师那在《博伽梵歌》中阐述:“在物质世界,从最高到最低的星宿,全是痛苦的,全是生死轮回之所。琨缇之子呀!到达了我的居所,永不用再投生。”(《博伽梵歌》8。16)《博伽梵歌》或其他韦达文献就好象指导航行的手册,教会我们人生旅程的真正目标。明白了轮回的科学,我们便能够把灵魂从业报的定律中解脱出来,指引灵魂航行至非物质的境域,那是一个充满知识、既快乐又永恒的地方。

 

 

作者小传

  圣恩A。C。巴克提维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于1896在印度加尔各答显世。
  1922年,他在加尔哥达首次与他的灵性导师圣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哥斯瓦米会面。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塔库尔是一位突出的宗教学者,而且创办了64所高迪亚修院(韦达机构)。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很喜欢这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并且说服他献身韦达知识。他成了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的学生。11年后(1933年)他在阿拉哈巴接受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的启迪,正式成为他的门徒。
  他们第一次会面时,圣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缇,要求帕布帕德以英语传播韦达知识。在随后的日子里,帕布帕德写了一部《博伽梵歌》的释论,而且在1944年,独立创办了一份英语的双周刊《回归神首》:独自编辑,打出原稿,校样。他甚至逐本派发。他为维持杂志的出版,艰苦奋斗。创办以后,杂志从没停刊。现在,这份杂志在西方,继续由他的门徒,以超过30种语言出版。
  高迪亚外士那瓦协会对帕布帕德的哲学造诣及奉献精神推崇备至,于1947年颁予巴克提维丹塔(奉爱和知识)的称号。1950年,帕布帕德到圣地温达文旅行,并留在那里,在历史古迹——中世纪的庙宇茹阿达·达摩达尔居住,生活清贫。他专心读书写作毕生巨著:翻译及注释长达一万八千诗节的《圣典博伽瓦谭》(《博嘎瓦特·普然那》)并且将之编成多册。他还写了《瑜伽飞行》。
  在1965年9月,出版了三册《博伽瓦谭》之后,帕布帕德来到美国,要完成灵性导师赋予他的使命。接着,他撰写了超过60册的权威翻译、注解、综合研究,都是关于印度哲学和宗教的经典著作。
  1965年,帕布帕德乘货轮到达纽约市,此时他几乎身无分文。一年之后,他即发起了哈瑞·奎师那知觉运动。1968年,圣帕布帕德开始创办韦达农场,这些农场办得非常成功,很快地灵性化韦达农场便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这些农场给人们提供了“简朴地生活,崇高的思想”的完美生活典范。
  1972年,圣恩在德克萨斯的达拉斯创办灵师学校,将韦达初中等的教育介绍至西方。自此以后,在他监督之下,他的门徒在整个美国和世界各地,建立儿童学校,主要的教育中心则在印度的温达文。
  圣帕布帕德也激励了几所规模宏大的国际文化中心在印度的建立。在西孟加拉圣地玛亚普尔的中心,计划中,将是一座灵性城市。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建造工程还需若干年才能完成。在印度的温达文,有壮丽的奎师那—巴拉茹阿摩庙宇及国际宾馆。在孟买,则有一所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还计划在印度次大陆十多个地方建造其他中心。
  然而,帕布帕德最重要的贡献还是他的著作。这些书籍极具权威,深刻又清晰,深得学术界的敬重。而且在无数大学课程中被指定为标准教材。他的著作已被翻译为超过50种文字。成立于1972年的巴克提维丹塔书籍信托基金会,就是专门出版圣恩的著作的,在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方面,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版机构。
  虽然日渐年迈,圣帕布帕德在12年中环游了世界14次,走遍了六大洲不断讲学,旅程已是这么紧凑,他仍能继续撰写了大量著作。在韦达哲学、宗教、文学和文化方面,他的著作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图书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