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

第7部分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第7部分

小说: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在,本论对于这些问题,有着更为圆满的说明,本论在论首之《总标纲要分》就证明了大乘是佛说的问题,在《所知依分》则详细论证了阿赖耶识的存在。
  概观唯识论典对阿赖耶识存在的论证史,此论可以说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瑜伽师地论》对赖耶存在的证明仅是一个雏形,《摄大乘论》在此基础上,删去意思不明及重复的部分,结合经教和现实的需要,加以补充和整理,显示阿赖耶识是佛所说,并且比小乘更为殊胜,必须有此阿赖耶识存在。后来《成唯识论》的五教十理的论证又在《摄大乘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所以《摄大乘论》对赖耶存在的论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经教论证和理论论证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经教论证赖耶存在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印度瑜伽行派的形成正是建立在此阿赖耶识的基础上。但我们知道,阿赖耶识的出现,在当时的佛教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赞同,所以唯识学者一定要以圣教为基础,在经典中找出阿赖耶识思想,如此才能以圣言量服人。无著菩萨经过潜心研究,在大乘经典中找出了论述阿赖耶识存在的地方,在这些经典中有的名字就叫阿赖耶识,有的名字虽不叫阿赖耶识,但其性质和功能完全符合唯识学上的阿赖耶识,无著菩萨于是把这些经典中论述阿赖耶识这一存在的地方整理出来,作为阿赖耶识存在的有力教证。作为佛子,必信佛语,阿赖耶识既然出自佛经,乃圣言量,非唯识学者的臆造,佛子应该承认阿赖耶识的存在。
  同时,无著论师亦从声闻乘的经教里找到了阿赖耶识的异门安立。声闻学者虽不承认阿赖耶识,但仔细考察他们之中的一些教义,发现用他们承认的六转识是难以解释的。实质上,细究这些教义的性质和功能,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所说的其实就是唯识学的第八阿赖耶识,只是声闻乘经典中以不同名字出现而已。
  《摄论》中所引大乘经典出自《大乘阿毗达磨经》和《解深密经》,前者引二颂证明赖耶必然存在,后者引一颂作证,同时引世尊在大小乘中说到的“心意识三”的教法,以此说明心是别于六识之外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指阿赖耶识。最后,引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功德经》中的四阿赖耶、大众部的根本识、化地部的穷生死蕴来论证阿赖耶识的存在。
  1、《大乘阿毗达磨经》
  《大乘阿毗达磨经》与《摄大乘论》的因缘甚深,且不说此《摄大乘论》是否是解释《大乘阿毗达磨经》中《摄大乘品》,也不说此经中存在有阿赖耶识思想,单就《摄论》在教证证明赖耶存在时,用此经中两颂作为证明,就足见此经与本论的关系。
  本论首引《大乘阿毗达磨经》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证得”86 的一颂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在唯识学者看来,此颂说无始以来作为诸法流转和还灭所依的心识,只有唯识学的第八阿赖耶识才能承担,因为一切法生起的所依只有阿赖耶识,再无余法可作为万法生起的所依。
  关于此颂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即世亲释和无性释。《摄大乘论世亲释》和《摄大乘论无性释》的解释不太相同,主要表现在对“界”和“依”的解释上。
  《摄大乘论世亲释》言:
  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87
  这里的“界”指所依止的因体,就是种子。这是众生无始以来熏习所成就的,由于有熏习的种子,于是一切法才依之而生起,生起了有为有漏法,就有了五趣的差别。如果把这杂染法灭去之后,就可以证得清净的涅。从本颂的解释可以看出,世亲释对于“界”和“依”的解释是重在种即是识这一方面而言。《摄大乘论无性释》言:
  此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所知依。无始时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即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故,后当言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所起等,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无假依言。88
  无性所谓“界”,乃是指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谓“依”者,乃是能任持种子之阿赖耶识。它把界和依作二解,这一点和世亲释所认为“界”和“依”是一个东西的见解不同。因为无性释是把摄藏种子的功能性叫阿赖耶识,是重在种识异这一方面而言。对于这二种不同的说法,我们应该取哪一种呢?罗时宪先生认为应该以世亲释为准,他说:
  世亲既以因体(界)即是所依,是许此因体(界)即是阿赖耶识。依此,意谓此无始以来相续不断之因体,是一切法等之所依止也。……无性之所谓“界”,(因体)者,乃阿赖耶识中种子,非即赖耶;所谓“依”者,乃自能任持种子之阿赖耶识。依此,意谓阿赖耶识为无始时来,一切种子(因)之任持者(所依)也。二释虽有不同,世亲亲承无著,造此释论,最得无著真意;无性所言,自是别解。89
  印顺导师也认为,世亲的释论比较接近《摄大乘论》论本的原意,如其在《摄大乘论讲记》中言:
  本论(指《摄大乘论》)的释论,在印度有世亲、无性的两种——还有其他不知名的也说不定。在这两种释论的作者中,世亲是无著的兄弟,又是他的弟子,论理,世亲的解释要比较确当,比较能阐明无著的本意。故研究本论,应以世亲释为主,无性释作参考。90
  而近代唯识大家王恩洋对于此颂“界”和“依”的解释,却是继承无性的观点,但比无性释更进了一步,在其《摄大乘论疏》中曰:“初无始来界者,界是因义,即种子识。……一切法等依者,心心所等染净诸法,平等所依。由彼持种,起现行故。”91他在这里也说“界”是种子识,而依主要是“由彼持种,起现行故”之现行识,这种思想和后来的《成唯识论》对此颂的解释是一致的。
  在这些解释中,王恩洋对《摄大乘论》的疏解,大多是从《成唯识论》的思想出发,而《成唯识论》是无著、世亲后十大论师且以护法为主的糅译本,与无著所著的《摄大乘论》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已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这里不取他的解释。但对于世亲释和无性释这二释究竟谁更符合原论之意这个问题,我比较赞同印顺导师和罗时宪的说法,因为世亲是无著的弟弟,又亲承其学,所以应该以世亲释为主。
  故而依于世亲论师的解释,此颂应如此理解:各各杂染种子的积集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应该是一切法生起的因缘,很显然,这种存在是六转识所不能担当的,但唯识学上的第八识却具有生起诸法的作用,故此存在应是第八阿赖耶识。由此可见,由有这种存在可以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同时,本论更引《大乘阿毗达磨经》中的一颂,此颂直接提到了阿赖耶识的名字以及得名的所以然,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92关于此颂的解释,由于《摄大乘论世亲释》和《摄大乘论无性释》种识同异的观点不一致,故二释论对于此颂中阿赖耶识名义的解释也不同。《摄大乘论世亲释》对此的解释是:“已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是所知依体,复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于此颂中,由第二名释第一名。胜者即是诸菩萨众。”93同时,在解释此识何故名阿赖耶识时说:“于中转故,名为摄藏。”94《摄大乘论无性释》对此的解释是: 
  复引圣言所说,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辗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非如最胜即显了性,显自简劣故。复说言胜才我开示,即大菩萨堪能,故名为胜者。为彼开示,非余劣者。95
  世亲在这里认为可从第二句一切种子识讲起:一切种子识就是阿赖耶识,它在相续的识流中,具有能生的功能,像种子一样,所以称为种子识。这是重在种识一的方面而言,认为阿赖耶识即种子,是虚妄分别种子,他解释阿赖耶识的摄藏义时说:“于中转故,名为摄藏。”
  这里的摄藏是共转的意思,即是说本识与杂染诸法是共生共灭的,在此共转中,一切杂染法由种子识而生起,也由之而存在,所以叫摄藏。简单一点说,即阿赖耶识与诸杂染品法共生共灭,杂染品法相对于阿赖耶来说是赖耶的果性,而赖耶是杂染法的因性,正是具有这种共转的功能,所以名为阿赖耶识。
  无性释却不如此认为,他说“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认为能摄藏种子的功能性叫阿赖耶识,这是侧重在种识的不一来讲,他说种子不是本识,能持这一切种子的才是本识。他解释阿赖耶识的摄藏义,认为“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辗转摄藏,是故说名阿赖耶识”。他认为阿赖耶识与杂染诸法是互为因果的。此二释论,依印顺导师说世亲更为接近无著本义,他在《摄大乘论讲记》中曰: 
  事实上,无著世亲的本义,是侧重种即识的。这如水中泛起的波浪一样:水是静的,一味的,波是动的,差别的,所以不能说它是一;离水就没有波,波的本质就是水,即水即波,即波即水,故不能说它是异。所以,水与波,是非一非异的。若将波与水严格的划开,说它是不一的,那未免太机械化了。种子与本识的关系,亦复如是。这种子识,有很大的功用,能够摄藏诸法。摄藏,异译作“依住”,就是依止与住处。一切法依这藏识生起,依这藏识存在,所以名为摄藏。一切种子识,能作诸法的摄藏,给一切法作所依处,所以叫它阿赖耶识。96
  如果依印顺导师的说法,世亲的解释更符合无著本意的话,则应该以种即是识解说此颂,本识与杂染诸法之间只有一重能所,本识是因性,杂染法是果性。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流转与还灭的立足处,因为有了阿赖耶识才可说明万法的现行,以及现行后留下余势力,一切种子识,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的所依。万有诸法依阿赖耶识而生起,同时,万法所余势力因阿赖耶识得以保存,如此称为阿赖耶识。
  2、《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是唯识学上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关于此经中的阿赖耶识思想,我在第一部分已有介绍,此不复述。摄论引用此经“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一颂来作为阿赖耶识存在的教证。此颂出现在《解深密经?心意相品》的末尾,《心意识相品》在介绍完心意识思想后,用此颂作为总结句,义在重颂前义。
  关于此颂的解释,本论的两部重要释论大致一样,因《摄大乘论无性释》的解释比较明白易懂,所以今引此释论来解释此颂。释论曰:
  言甚深者,指世聪睿者所有觉慧难穷底故,言甚细者,诸声闻等难了知故。是故不为诸声闻等开示此识。彼不为求微细一切智智故。一切种子如瀑流者,刹那刹那辗转相续不断,如水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何容彼类分别计执,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易故。97
  这意思是说阿陀那识非常深细,它的行相一类相续,如水流,前水不是后水,但水流不断。由于凡夫二乘不求一切智智,其智慧比较浅薄,见此阿陀那识相续不断之行相,很容易就执为我,如此则堕于恶趣,障于圣道,故佛世尊不为他们开演阿陀那识的甚深教法。
  我们不禁要问,此识既名阿赖耶识,又为什么名之为阿陀那识呢?依于《摄大乘论》,缘由有二:一者,由此识能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二者,由此识为一切自体所依取故。如论言:陶静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98
  此识能执受一切有色诸根的意思是:阿陀那识能执持五色根不令坏烂而产生苦乐等感受。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