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十八空论真谛版 >

第1部分

十八空论真谛版-第1部分

小说: 十八空论真谛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龙树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问空无分别。云何得有十八种耶。答为显人法二无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约诸法。种类不同。开为十八。何者。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为十六空。凡有两义故。立十六空。一体二用。第一内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谓六入为受者。以能受六尘果报故。今明但有六根。无有能执。以无执故。言受者空也

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也。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六入无识。即是无人。无有根尘。即是无法。故内外二空。两义相成也

第三内外空。谓身空也。此身四大为内外所依。内依即六根若五根。皆有净色及意根。并依此身。故名内依。外依者。谓外六尘。若己身四大。唯除五根净色。所余色香等。属外六尘。摄持于五根故称为外。非谓离身之外也。此身能持根尘。故名为依。根尘所依也。此根及非根。皆悉是空故。名内外空也

第四大空。谓身所移托。即器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皆悉是空。故名大空

第五空空。能照真之相。会前四空。从境得名。呼为空智。空智亦空。故立空空

第六真实空。谓真境空。行者见内外皆空。无人无法。此境真实。立真实名。由分别性。性不可得。名分别性。性空即真实空也。此六空辩。空体自成次第。一受者空。二所受空。三自身空。四身所住处空。五能照空。六所观境空也。前四皆是所观境空。第五能观智空。第六所分别境界相貌空。又前四所知。第五能知。第六所知相貌。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四境是空。第六真空。治第五智故智成空。若无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则有人有法。是分别性。由此智见前境。是无人无法。即治前境。若无第六境空治第五智。此智既但真解。还成分别性故。言第六真实空。名为治智也

第二义明空自有十二。一者行空。二非行空。菩萨学此两空为得二种善法。一谓善道。二谓善果。道即三十七品等。善果即是菩提等也。行空者。明三乘诸道无人法。非真实。非虚妄。离此四种心。是名善因。为得此善因。是故菩萨学观行空。非行空者。谓二种善果。即余无余涅槃。若有余除集。此果则离四种颠倒。非是常乐我净。若无余灭苦。即是常乐我净。此第七第八两空。是净菩萨自度。初得道后一得果

第三毕竟空。为恒利益他菩萨修空。毕竟恒欲利他。至众生尽。誓恒教化。此心有著。今此观心。此心定令舍毕竟之心。自然利益。方是真实智名毕竟空也。若作毕竟心。能为利益。不作不益。不复自然。恒利益不空。此毕竟之心。是智第九名毕竟空

第四无前后空。亦名无始空。为成毕竟空利益他故。不前后即无始终。菩萨若不解其是空。则生疲厌之心舍弃生死。既见生死是空。则不分别前之与后。及以始终既不分别始终。则于短于长心无忧喜。于长不忧。闻短不喜。既离忧喜。则能不舍生死。以不舍故。毕竟利益乃得成也。是故第十观无始空

第五不舍离空。菩萨修学此定止。为功德善根无尽。何以故。一切诸佛于无余涅槃中。亦不舍功德善根门。有流果报已尽。功德善根本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来虽入涅槃。犹随众生机缘。现应化两身。导利含识。即是更起心义。故众生不尽应化之用亦不尽。故言虽入无余而不舍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灭。无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众生。若佛入无余而更起心者。以诸佛菩萨三身利物无穷故。如来法身即是一切无流法之依处故。言散灭不舍离功德也。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犹有法身者。以用终体。既睹应化之用不尽。故知此身之体。常自湛然。永无迁坏。如毗婆沙师说。无涅槃无有自相。而不可言无。何以故。为能显事用故。若不依涅槃不成智慧。智慧不成则烦恼不灭。涅槃既能生道。道能灭惑。即是涅槃家事。既见有事。则知应有体故。不得言无也。如来法身在涅槃中。即义亦尔。为除分别涅槃不舍功德。即是分别性。真实义中。无此分别。故名不舍离空。语言说涅槃不舍功德。而涅槃中亦无不舍之意。故名不舍空。即成不舍生死之意。前明不舍生死毕竟利他。异于二乘不能永利。今明虽在生死及涅槃并皆化物。此义不异故。前来至此。凡有三空。名利他事。此即第十一不舍空。亦名不散空也六性空。七相空。八一切法空。此三明自利利他因。问空何所为。答为清净佛性即空故名性空。问何故名性空

答佛性者。即是诸法自性。何以故。自然有故。但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譬如无始生死中。有心无心两法自然无因。若心有因。此因为本。有为始有。若本有因。此因即是自然。既是自然。亦应许心是自然。昔未有因。应无众生。有时有因。方有众生。如土石等。若有因时应成众生。故知自然一分作有心。一分作无心。故言譬如无始生死中。有心无心两法自然无因也。佛性亦尔。自然无因。虚妄尚有自然义。何况真实而不自然。故由无始佛性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脱。若无佛性。解脱之果。不得成就。譬如净珠能清浊水。以佛性无始故。生死无始一异空。净不净空等如上说。此空性为离五失显五种功德。人法是分别性从人法生分别。是依他性。就分别性觅法不可得。就依他性觅所分别之人法。亦不可得。即真实性。真实无体。无体故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寂静。寂静即是自性涅槃。此自性空除五种过失。一除下劣心。不薄信佛性是有可得。得之有无量功德。则不能发菩提心。不发此心。常守下劣。佛性令其发心。故言能除下劣心也。二除高心。若人不解佛性平等。谓我有佛性。我已发心。他无佛性。不能发心故高慢。若体此理。无有此彼。高心即灭。故言能除高心也。三除著虚妄弃舍真实。虚妄所以是生死过失者。如人来打拍骂詈毁辱等事。一非本有。二由心所作。虚妄所起。非是自然。即是虚妄。若不体真实道理。谓此是真实。则取著虚妄。皆弃真实。故生三毒利等烦恼。若识生死虚妄非是实有则不见能拍所骂。不见众生过失。不生烦恼。即弃虚妄。但见众生皆有佛性。功德圆同。即是能取真实。由此即生慈悲成菩萨者。四能除我见。诸法本来自性真实。若有若无。二皆平等。若人能作此解。即舍我见执相之心也。五除怖畏。能令众生信受甚深正法。正法有相与无相体解佛性则能信受。无相正法则不谤大乘也。次明此性空能引五种功德者。一除下劣生正勤。二除高慢生平等。三除虚妄生慈悲。四除见生般若。五除怖畏受正法故言性空。显佛性理有五种功德。离五过失。治护性令得清净。即是自利因故。此第十二名为性空。佛性即是空也

七自相空。为得三十二大相。八十小相。相又有二种。一者色相。谓四大五尘。二无色相。谓一切四阴心法也。化身非生死。非涅槃。何以故。生死是虚妄颠倒。不过苦集两谛。化身不尔。依法应身而有体非颠倒。复能除众生颠倒。故言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终故以非生死。则无生死虚妄之相。以非涅槃。亦无涅槃真实之相。故名相空。若菩萨能修此相空。则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修治化身之相貌。令得清净故。第十三名为相空

八一切法空者。谓一切如来法无量恒河沙。如十力无畏等。明相离不相离空。若以法身望应身。有离不离。但应身没不离法身。何以故。一为法身是本。应身为末。末不离本。本为离末。问法身若不离应身者。有何过咎

答若尔则一人得佛。一切人皆应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故知法身有不即应身义。法身亦不离应身。何以故。以法身无有差别。常不离三世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亦离亦不离。道理而修行者。此则能得应身之果。但应化两身悉能利物。化身正为下种。应身为成熟。令此一切法空为清净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复有两义。一则无离无不离。以不可偏执。二则无执及所执。以境智无差别故也。此即第十四辨一切法空。至此凡有三空。明自利利他因竟。第十五有法空。第十六无法空。此两空通出前十四空体。言有法空者。谓人法二无所有。为除增益谤。言无法空者。谓真实有。此无人无法之道理。除众生妄执。谓无此道理故名无法空。为除损减谤。离增离减。则非有无。故名为空体也。故此两空还属前十四空所摄也

第十七有法无法空。此一空出诸空相。所言有法无法空者。明此空体相。决定无法。即名决定无。有此无人法之道理故。名决定有。此无此有。是空体相。体明理无增减。相明其体决定。决定是无。决定是有。即是真实无。真实有。真实无人无法。真实有此道理。此论所以但明十六空者。正以此两空属前六空体所摄也。亦为十四空者。即后四空还辨前诸体相故。此后空并属前十四摄故。有十四十六十八广略不同

第十八出空果。所言不可得空者。明此果难得。何以故。如此空理。非断非常。而即是大常。常义既不可得。故断义亦不可得。无有定相可得故名难得。何以故。此之空理。非苦非乐。而是大乐。非我无我。而是大我。非净非不净。而是大净。此空属八空事用所摄。以见无人法正是空体故名随事用不同离张成异。如上所辩。初六空明空体即十空明空用。用中后两空。为十四空所摄。第十七一空。为六空体所摄。第十八一空。为八空用所摄。故十八成十六。十六还十四。或先广后略。或先略后广。理事不同。体相差别。若离若合。其义如此也。此下第四分别空道理有三。一净不净。若言空。定是不净。则一切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以定不净不可令净故也。若言定是净。则修道无用。何以故。未得解脱无漏道时。空体本已自然清净故。则无烦恼为能障智慧。又能除则不依功力一切众生自得解脱。现见离功力众生不得解脱。知此空非是定净。复由功用而得解脱。故知此空非定不净。是名净不净不净净道理也。又释。若言空理定是不净。一切功力则无果报。何以故。以空界自性是不净。虽复生道俗不可除。道则无用。无此义故。故知此空非性不净

问若尔既无自性不净。亦应无有自性净。云何分判法界非净非不净

答阿摩罗识是自性清净心。但为客尘所污故名不净。为客尘尽故立为净

问何故不说定净定不净。而言或净或不净耶

答为显法界与五入及禅定等义异。所以不说净者。为明眼等诸根虽为烦恼所覆而不为烦恼所染。又非是净。又非自性净故不说为净。若是法界虽为烦恼所覆。而不为烦恼所染故非不净。而是自性净。以是自性净故。不说为不净。故知法界与五入体异也。问何故不说定是不净。答为明与禅定有异。何以故。若言法界定有烦恼。即自性不净。而此法界虽为烦恼所覆。而非自性不净故。不得说定是不净非不净。正是法界之道理定有。问何故不说如如定净。而言净不净耶。答为令众生修道故。说为净不净。即显如如与五根有异。何以故。如如及五根。同为烦恼所覆。而并不为烦恼所染。同皆是净而净义有异。何以故。五根体离烦恼。非烦恼性故。五根唯净。非是不净。若如如不离烦恼。而是烦恼自性。故知净而复有不净之义。又如如及禅定。同为烦恼所覆。并有不净义而不净义不同。若是禅定。为烦恼所覆。而复被染一向失于自性。举体成烦恼亦成不善。若是如如。虽复不离烦恼。名为不净。而犹不失自性。亦不转成烦恼及以不善故。言即不净而复有净义。可为三句。一五根离烦恼。不为烦恼所染。则但是净。非是不净。二禅定成烦恼。为烦恼所染。但是不净。无复有净。三如如以异五根故。不为烦恼所染。是净而不离烦恼。即是不净。故言净而复有不净义也。又如如以异禅定故。不离烦恼。故言不净而犹不失自性。亦不转成烦恼及以不善。故言即不净而复有净义。二明非有非无道理。无人无法。故言非有实有。无人无法之道理。故言非无。亦言真实有真实无。即非有非无也。三明不一不异道理。诸净不净。净则离断离常。常义异我故言不一。我体常故言不异。此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