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1期 >

第25部分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1期-第25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5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细地守护着
  儿女们放过的欢乐
  每年春天晾晒记忆
  黄昏时分
  擦亮一盏叫亲情的灯
  等待捉迷藏的孩子
  回家
  
  祖父祖母逐渐成了
  两只黑色的风筝
  于泪眼中依次
  被岁月放飞天空
  手里捏一根细线
  只剩下这只空空如也
  
  岁月的纸已破
  一副支离的骨架
  钉在三十年后的春天
  
  纺车
  曾经是小脚祖母白色的歌谣
  在开满豌豆花的乡村夜
  系着绣花围兜的祖母总喜欢躲在西厢房
  背靠屋后的枣树吱呀吱呀地唱着日子
  日子像农家熬的麻糖
  越扯越亮
  
  乡村里叫卖的碗儿糕
  儿时的我不喜欢听
  日子的歌
  单调 古老 周而复始
  (祖母晃着白光的银手镯)
  喜欢跑到田塍听风露与日晒气听高粱的拔节
  日子的白线越扯越长
  祖母脚边的提篮里盛满一团团积攒的日子
  
  一根线把我们从乡村牵到城市
  一根线把祖母从时光之里牵到时光之外
  隔着泪水的河流
  再也听不到纺织娘月下的歌唱
  再也望不见祖母脑后
  墨黑的菊花髻
  
  多么想再聆听一遍
  从前的日子
  


“洪湖二中”现象启示录
■ 曹先达 德 言
  唯有自砺奋起,丑小鸭才有变成白天鹅的可能。——题记 
  
  近几年来,“洪湖二中现象”名动荆楚,令人惊叹。何谓“洪湖二中现象”呢?
  2000年高考上线520人(指本科上线,以下同),2001年突破600人,2002年一跃上升到856人,2003年968人,2004年突破1000大关,达1439人,一本上线286人。其中,2000年,该校周宏娟同学以662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全市最高分为663分),超过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2001年该校刘焱同学以659分获全市理科第一名,贾玉芳同学以658分获全市理科第二名,王浩同学以615分获全市文科第一各,荆州市第五名,超过北大录取分数线;2003年该校文科囊括全市前五名,谢先子同学以605分获市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王俊杰、谭诗梁、章勇也分别跃过清华文科录取分数线。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北大、中国科大、中国人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录取。连续几年,全市至少有三个单科高考成绩最高分出在该校。
  在奥赛中,2000年周涛同学获得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六人获得省中学英语竞赛一等奖,五人获得省级作文竞赛二等奖;2002年周忠良同学获全国物理奥赛省一等奖,曾二贤同学获全国数学奥赛省二等奖;2004年,柳彩琼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杨圣文、邹亮同学获全国物理奥赛省一等奖。
  二类中学培养的是一流的学生,远远超出荆州市同类中学,这种奇特而令人振奋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洪湖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洪湖市人民政府和荆州市教委命名的直属重点高中,在全市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历届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一流的高级中学。学校地处素有“小汉口”之称的洪湖商业镇峰口镇,建筑面积近60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气势宏伟,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处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研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显著,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湖北骨干教师2人,荆州市骨干教师25人,洪湖市骨干教师33人,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10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0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占98%。几年来,许多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学校教学改革成绩显著,连续12年被荆州市教委授予“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称号;连续15年被洪湖市教育局授予“洪湖市高考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洪湖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荆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工会之家”称号;2004年,荆州市文明委员会授予该校“荆州市文明单位”称号。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5200人,其规模省内罕见,居荆州市同类高中之首。建校至今,已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大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多年前的洪湖二中还是一个“丑小鸭”,由于地处乡镇,周边环境差,中考招生只能招收二、三类学生,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另觅高枝,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无法承受现代教育改革的重任,可谓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学校发展极为艰难。
  近几年来,在倪国良校长的前任(李从希、戴五湖校长)和他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大胆改革,经过全面整顿,狠抓教学质量,很快异军突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捷报传来,升学率逐年升高,每年考入名校的人数也不断增多。人们奔走相告:洪湖二中崛起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纷纷给学校送来“学在二中”、“二中,成才的摇篮”等锦旗。他们创造了奇迹,洪湖二中成了众多学校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这便是“二中现象”。“‘二中现象’值得研究。”洪湖市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一
  
  笔者一行带着疑问找到了学校的办公大楼,在三楼,笔者见到了办公室负责文秘宣传工作的蓝德炎老师,蓝主任师范毕业,本科学历,文字功底颇深,他热情接待了笔者。昨夜值班到深夜的倪国良校长,这时正好上楼来了。值了一夜班,按理说他上午应该休息,但他总觉得呆在办公室比躺在床上踏实。
  这就是洪湖市第二中学颇令人关注的一个“看点”——校长倪国良。
  倪国良校长1967年10月出生于洪湖,1987年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同年分配在洪湖二中工作并任班主任,1996年至1998年任学校政教主任,1999年至2002年任副校长,2002年8月任校长。现为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荆州市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优秀共产党员”、“荆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3年在中央党校校长培训班结业,2004年入选《湖北省百名优秀校长录》。
  面对笔者的提问,倪校长说,这些年让洪湖二中永葆青春活力的源头活水有两股:一是靠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二是靠独具特色的“二中精神”。他上任后,学校大胆改革管理模式,推行三级聘任、三级管理、三级考核的“三·三”管理新模式,即校长考核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考核老师,老师考核校长。他说,三级考核既是三级聘任制的基础,又是三级管理的具体目标,使学校管理形成了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促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作为校长,他将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和教学管理通过“三·三”管理模式巧妙而灵活地融为一体。
  随后,倪校长又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学校的“青蓝工程”,所谓“青蓝”是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他说,近两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取得,与他们战略性地实施青蓝工程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是关系到学校发展进程、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此,学校制定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实施了“导师制”。从高级教师和年富力强、业务精熟的中级教师中选出了一批教师,让他们每人带几个新手,实行以老带新,帮学帮教,教学相长。学校规定每个青年教师在虚心听取导师示范课的情况下,每学期要在导师指导下讲四节公开课。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年青新秀在教坛崭露头角,开抬挑大梁。他们虚心学习、孜孜以求,无论在基础年级还是把关学段,都有他们奉献拼搏的身影,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学校的一大批中老年教师,为了培养新秀,甘洒汗水,甘作人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年青人,更重要的是让年青人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求实严谨的良好学风和拼搏奉献的闪亮精神。
  倪国良校长认为,提高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学校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措施激励人。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对骨干教师、高三教师、班主任层面的待遇进行倾斜,使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
  学校哪位教师生活有困难,校领导都会亲自过问,教师生病、住院,领导送上一份温馨;教师家属下岗,学校尽力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学校为教师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让他们体味事业成功的快乐。给青年教师让位子、压担子,使他们迅速成长,学校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尽量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现代教育的合格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关爱工程,激发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校涌现出一批默默耕耘、甘作人梯的先进教师;培养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勇挑重担、不计名利的中青年教师;一批勤垦踏实、工作虚心的年轻教师也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洪湖二中的坚实基石。
  
  倪国良校长对待人生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柳青先生的一句名言他常常念叨: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呵,倪国良校长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他在其领导岗位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的脚步在改革大潮中迈得坚实而稳健,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洪湖二中在教学改革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很快被洪湖市第二中学新型的教学楼群吸引住了。高高耸立的综合教学大楼群,犹如一座座丰碑,在倪国良校长的教学规划下迅速拔地而起。它铭刻着这所学校领导人开拓奋进的足迹和那“与国际接轨”的超前思维。
  这里所说的“与国际接轨”的超前思维,是倪国良校长的一句肺腑之言,这便是倪校长对传统观念反叛的自我表白。在采访倪国良校长时,他说他欣赏人们谈到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人的生存观和价值观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理念。
  倪国良校长时常参照这两种不同的人生理念而思索着 “洪湖二中”的何去何从,从而大胆而果断地作出了扩大学校规模、贷款建造现代化教学综合大楼的决定。
  倪国良校长的这一决策,这一开拓性思想的确立是建立在洪湖市受教育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实际基础之上的。洪湖市每年有近万名初中学生升入高中,而洪湖市的几所高级中学总共只能容纳6000名学生,还有4000名学生家中有钱却难以进入高中。也就是说,洪湖市的高级中学不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并非“吃不饱”而是“吃不了”。不少学生因学校缺少教室而被拒之门外。倪国良校长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站在改革的最前沿。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生源,谁拥有的学生多,谁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谁能快速地扩大校舍、壮大校园规模,谁就拥有主动权。
  要发展,就要扩大学校的规模,有了地就可以建造新的校舍,有了新增的教室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学生,于是征地就成了学校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
  倪国良校长的前任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前几年他已征地30亩,倪国良接任洪湖二中校长一职后,对扩大校园的事更为重视,他抓住机遇,又征地58亩,使洪湖二中的占地面积猛增至150亩,在短短两年内,学校新增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建筑面积总计达60000平方米。
  为了开拓教育事业,洪湖二中必须发展壮大,必须自筹资金兴建教学大楼。倪国良校长感到此举迫在眉睫,否则会有更多的学生由于学校的原因而被拒之门外。要使自己制订的蓝图变成现实,必须要度过很多难关。由于决策正确,起点虽艰难却也比较顺利。一是他将自己的改革议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大家一致通过了他这一正确的提案;二是将这一议案报请洪湖市教育局审批,当即就得到了上级的同意。
  然后就是筹建问题,令倪国良校长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他大胆贷款兴建学校的决定也赢得了教职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