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马未都说收藏[1].杂项篇 >

第5部分

马未都说收藏[1].杂项篇-第5部分

小说: 马未都说收藏[1].杂项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犀牛的肚脐非常突出,因为它老在地上趴着,所以形成一层一层的涡旋纹。

第三讲 捉刀代笔,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23节:最早的犀皮漆

    最早的犀皮漆

    犀皮漆在中国漆器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品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俗称上想象一下。犀皮漆,北方人称之为虎皮漆,南方人称之为菠萝漆,也有人称之为笸箩漆。无论哪种名字,你都能想象它是一层一层有变化的纹饰,这是犀皮漆的一个典型特征。

    那么,犀皮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们一直在寻找它最早的起源。现在一般的说法是三国吴的时候就有了,因为发现了三国吴时期的一个墓葬——朱然墓,墓中出土了两个漆耳杯。这两个耳杯有黑、红、黄三色,形成了初级纹样的犀皮漆。但不幸的是,从三国吴到明代之间,长时间的跨度里再没有找到其他能说明传承关系的证据。那么从证据学角度上讲,孤例是不成证的,除非这个孤例是一个铁证,没有争议。但朱然墓出土的漆耳杯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儿争议,它和后来成熟的犀皮漆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个人认为,朱然墓出土的漆耳杯还不能算是犀皮漆。最早的犀皮漆可能出现在唐代。我在讲《陶瓷篇》的时候讲过,唐代非常流行绞胎的陶器和绞胎釉的瓷器,这是唐代的一种审美观。我想犀皮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绞胎陶瓷的影响,这一点也与文献的记载吻合——目前发现最早关于犀皮漆的记载就是唐代的。我一直在讲艺术之间的横向影响,过去不大关注,一般研究陶瓷的人只在陶瓷的领域中纵向研究,研究漆器的人也在漆器的领域中纵向研究,它们之间横向的比较非常少。今天因为信息发达,我们有机会能够把各类艺术的横向比较同时做出,这时候就会受到很大启发。

    距离朱然墓漆耳杯这个孤例一千年以后,到了明代,犀皮漆大量出现了。明代以后,犀皮漆非常流行,非常漂亮。当我们看惯了一色的漆器,对于这种有自然纹理的漆器感受会非常强烈。

第三讲 捉刀代笔,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24节:我遇到的犀皮漆

    我遇到的犀皮漆

    王世襄先生在收藏中对漆器非常关注。2003年,他的收藏品举行拍卖,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漆盒,在他多部著作中都有收录。这个漆盒是圆的,面有一点点鼓起,犀皮漆,以红为主,非常漂亮。我知道这件漆盒是王世襄先生的心爱之物,我也知道它在多部著作中都出现过,所以我就把这个漆盒拍到了,今天在观复博物馆里展出。我想,我们对收藏的爱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别人已经做过的成就上做起。别人的成就可能是我们的一个经验。王世襄先生的一个收藏经验,最后变成我们的一个经验,这是收藏中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时候,这类漆器不值钱,花不了仨瓜俩枣的钱就可以买来。但是,当拍卖出现以后,这类东西变得非常昂贵。当一类艺术品有了市场价值以后,造假一定跟上。我们过去幼稚地认为,像犀皮漆这种复杂的工艺,现代人根本不可能做出来。但不幸的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快就有人模仿出来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对犀皮漆的镇尺,后面有字:乾隆年制。镇尺做得漂亮、真实,第一眼我就被蒙住了,认为这就是真的,就是乾隆年间宫廷里使的,甚至是皇帝使用的犀皮漆镇尺。我们知道,镇尺一定要重,要不然在压纸的时候不能将纸压得很平。这个作伪的人非常清楚我们心里的想法,所以这对镇尺用的是石胎,很沉。漆器可能使用各种材料做胎,但使用石头做胎非常罕见。

    我碰到这对镇尺的时候,犹豫了很长时间,好在跟卖主很熟,我说:〃你能不能借我两天,我回家去好好研究研究。〃当时我认为这东西是真的,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就拿回家研究了几天。在这几天时间里,我查了很多资料,仔细观察它所有的细部,最后发现这对镇尺确实不真。我就很客气地又还给卖主了。我还的时候当然不能说〃你这东西是假的〃,我就说:〃哎呀,这东西我实在买不起。〃我在还他的时候已经清晰地知道这个东西不真了,不是乾隆年间的,就是个新的。果不其然,后来有大量类似的东西在市场上出现。

    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有时可以非常简单,当一种非常少见的东西连续出现,其作伪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社会处于发展中,收藏的领域也在发展。当社会关注收藏领域中的某一种物品时,造假就会迅速滋生,从而也会迅速出现另一种新的辨伪知识。

    剔犀

    我讲了半天犀皮漆,是为了要回到剔犀的本意上来。剔犀的制作过程是:在胎上刷一道红,刷一道黑,再可能刷一道黄;然后再刷一道红,一道黑,一道黄,积累厚度后剔出纹样。它是一层一层变色,所以剔出来非常好看。剔犀的工艺解释是〃乌见朱线,朱见乌线〃。用大白话说,就是红的层面里夹着黑,黑的层面里夹着红,形成一层一层的纹样,显然跟犀皮漆有异曲同工之妙。犀皮漆的纹样呈水波纹状,而剔犀的颜色线条分界是很清晰的。

    剔犀的出现,从横向比较来看,显然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品相互影响。比如四川遂宁出土了一批南宋的窖藏,那里所出现的涡纹银梅瓶、涡纹影青梅瓶,上面的涡纹都跟剔犀非常相近。南宋进士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按今世用朱、黄、黑三色漆,沓冒而雕刻,令其文层见叠出,名为犀皮。〃以前也引用过程大昌的记载,都非常正确,但这一次他说错了,他说的这个不是犀皮漆,而是剔犀。〃沓冒而雕刻,令其文层见叠出〃,清清楚楚是剔犀的工艺。

    那么,剔犀的工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演变过来的呢?现在能找到的证据依然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朱然墓。朱然墓出土了一个戗金方盒,上面的纹样是用锥划出来的,不是用刀,形成剔犀的一个雏形。这个雏形的专业术语叫〃锥毗〃。锥,就是纳鞋底子用的锥子。今天基本看不见纳鞋底子的事儿了,年轻人一定没见过,我小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妇女坐在门口纳鞋底子。

    剔犀从实物上看,从宋到清,纹样变化不大,都是一个如意云头的形状。过去北京老古玩界称之为〃云雕〃,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古玩界说有一个云雕盘子,意思就是有一个剔犀的盘子。日本管它叫〃屈轮〃,也是从形象上来的。剔犀的如意云头纹样属于简约的审美,这种朴素单纯的审美到了清代以后越来越不流行。

第三讲 捉刀代笔,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25节:证据的力量

    证据的力量

    剔犀已知的最早实例,原来都认为是南宋时期的。比如南宋的一件剔犀镜盒,装镜子的外盒。南宋的镜子开始有柄。但后来在张家港的宋墓中出土了一个银里剔犀的碗。墓主人是北宋大观元年下葬的,有明确的记载。那么,这座墓一下子就把剔犀的实物年代由南宋提到北宋。

    我看到这个碗的时候惊呆了。我原来在收藏中碰见过很多类似的碗,但所有人都说这是明代的,有很多,也不大值钱。我买过若干个,后来也匀给过朋友们去玩。我记得有一次买过两个类似的小碗,50元钱一个,买了以后玩了一段时间,就送给朋友了,没有把它当回事。可当看到这个碗的时候,我突然恍然大悟,没准我那些碗也是北宋的呢!

    文物的诞生和消失,很多时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就算活一百年,也就是一个点。站在这个点上,前后都看不大清楚。这类剔犀的碗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们不知道,可能误认为是明朝的。明朝距我们也三四百年了,很远,但没有想到这是宋朝的。

    其实,漆器在生活中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大于瓷器,为什么呢?第一,漆器耐碰撞,稍微有个磕碰也不至于粉身碎骨。宋朝的瓷器在生活中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太低了,上千年的时间有一次失手它就破了。第二,漆器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对漆器的感情,今人跟古人不一样。今天的人对漆器的感情非常低,甚至察觉不到自己跟漆有什么感情。今天生活中跟漆关系最大的就是刷墙,过去家具上刷着钢琴漆,贼亮。这些都是我们对漆的一个简单的认知。但古人不是,漆器的光洁度、纹饰会给古人以强烈的感受,所以古人对漆器有非常深厚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是如此。今天去日本,很多日本人愿意使用漆器来招待客人,我们都很少这样做了。

    通过张家港宋墓中出土的这个剔犀碗,我们可以看到证据说话的力量。用北宋的一个碗对比我们手中雷同的碗,如果细节与之相符,说明很可能也是那个时期的,这就是文物标型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第三讲 捉刀代笔,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26节:剔红

    剔红

    动刀的漆器中另一个品种就是剔红,包括黑、绿、黄等其他颜色。剔红和剔犀从工艺角度上讲相同,剔犀是一层一层变色,剔红就是单一红色,刷一道红漆,等半干状态时再刷一道,刷过几十道漆以后就形成非常厚的漆膜。当它呈现出牛皮糖的状态时,工匠就开始趁着不沾刀的时候剔出纹样。

    制作剔红的最佳时间很难掌握,等它干透了就剔不动了。漆干透以后非常脆。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旦家具上起漆皮以后,你拿指甲盖一碰,噼呖啪啦就爆了。如果在过黏的状态下剔,沾刀,漆是非常黏的物质。所以必须在既不沾刀又不脆的时候迅速把纹样剔成,给工匠留出的时间不够充裕。

    目前发现最早的剔红实物是在日本,而非中国。日本收藏有宋代的剔红,纹样非常浅。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宋代的剔红出土,甘肃出土的一个元代平头案是中国能够证明最早的剔红。那么,由于元代出现张成、杨茂等著名的剔漆工匠,导致这个行业迅猛发展。《古董琐记》记载:〃元时攻漆器者,有张成、杨茂二家擅名。〃元代的时候这两个人就非常有名了。甘肃出土的元代剔红平头案,全身都剔出花卉纹样,跟明代晚期、清代早期的案子结构一模一样。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又埋藏在地下,它出土的时候比较松散,有的腿部局部腐烂,变得比较短,但大体模样跟后来的明式平头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各个时期的剔红。以实物而论,早期的剔红,也就是宋元时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元末明初的风格是纹样加深;到了明清以后,剔得就比较深了。从工艺角度上讲,纹饰逐渐加深就是加深制作难度,提高质量要求。要知道,一个产品最早期的雏形往往都是比较简陋的。比如早期的汽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一百年前的那种老爷车,甚至跟三轮车差不多,人坐在上面是露天的。但一百年的发展使汽车变得极为复杂,变出很多分类。今天的汽车已经变成非常复杂的一个机械装置,具有多种功能。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工艺品也具备这些逐渐进化的特征。所以早期的剔红纹样都比较薄,后来越变越厚。变厚就增加了工艺难度,增加了成本,卖得就非常贵。

第三讲 捉刀代笔,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27节:打磨秘诀

    迄今为止,古代漆器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价是多少呢?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中有一个牡丹纹的剔红盒子,卖了1287万元人民币,这是目前的一个纪录。一个漆盒子卖到这个价钱,今人想起来都觉得很神奇。古人留下这么一个盒子,居然值两座别墅。到了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中有一个云龙纹的剔红盒子,也卖了1194万元人民币。这两件剔红的漆器都是明朝永乐时期的。我在讲《陶瓷篇》青花瓷时讲过,永乐一直到宣德时期,明朝跨越了建国初期的困境,国力开始增强,此时的工艺品也表明国家的国力。从小看大,从微观看宏观,就是这个道理。永乐的剔红盒子得到现在国际市场确认的一个价格,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呈现出一个多么强盛的状态。

    打磨秘诀

    从明代到清代,剔红的风格有所演变。明代的剔红刀法圆润,图案均衡,注意磨工。第一拨工匠把纹样全部剔好以后,搁在那儿晾干,等彻底干透以后,第二拨工匠要冲上去打磨。打磨非常费工费时,而且是非常难的一门技术。你可能不服,打磨有什么难的啊,拿张砂纸磨一磨就完了呗!问题是古代没有砂纸,古人拿什么打磨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一种最简单的打磨方式。当时有一种草叫锉草,这种草现在也生长,但我们不使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