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9年合订本-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拉远、把画面放大,然后再考量真正涉及的成本!也就是,正本清源,问题非常简单明确,请问萨孟武教授:为了一块钱的损失,值不值得耗用10万元的司法资源?请问电影编剧和导演:为了一个大兵,牺牲五百个官兵,这种电影,敢不敢拍?
“窃车的破案率,该定在多少?”显然是一个有意义、可以发挥的问题。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电子邮箱hsiungbingyuan@gmail)
战士的葬仪
陈白尘
还没到送殡的时候,万国殡仪馆的门已经要胀破了。人像决了口子的水,只顾往里冲。进来的就不再出去。草地上挤满了人,甬道上挤满了人,门外马路上更挤满了人——人们一边排好队等候送殡,一边练习着挽歌:“哀悼鲁迅先生……”声音颤动着。
刚来的还朝里拥。焦急地,但沉默地翘起头,慨不能一步跳到鲁迅先生的灵前。签名处被压到人缝里去了,替人缠黑纱的职员,被人拥来拥去,抓住一把黑纱在空着急。摄影机在人头上跑治丧处的职员埋着头在人缝里钻。总指挥的嗓子嘶哑了,还在指挥人们排队。只有三个印度巡捕,骑着高头骏马,很悠闲地逡巡着。
草地上尽是人头,挽联都挨挤得紧抱住树枝。忽然,一阵巴掌响,礼堂台阶上出现了一个人。
什么声音都停止了。只听得台阶上叫:“……诸位!现在需要扛挽联的一百六十人!扛花圈的一百人!愿意替鲁迅先生找挽联的,请站在草地的左边!愿意替鲁迅先生背花圈的,请站在边!其余的,请到门外去自动排成行,四个一排……”
人头纷纷涌动着,挽联在人头上竖起。中间,一幅巨大的白布遗像,巨人似的,用他坚毅不屈的眼睛,看着人群。花圈队已经静静地从他面前通过,挽联也开始移动,但还有几幅挽联东歪西斜地倒在矮树丛里。
“诸位!这儿还有几幅挽联啦……”
马上来了几个人,但翻开下款,就看到——
“鲁迅先生要汉奸来哀挽么……呸!”
丢了换联跑开了。
挽联的行列长蛇一样地出了门。草地的一角上,风吹着那几幅无人理睬的挽联。
葬仪的行列在马路上悲沉地行进着。挽歌,从行列的前端直通到末尾,众人的声音在半空中战栗着:
“哀悼鲁迅先生……”一万个青年的心在歌声里紧抱着。行列缓缓地移动。前头是全国救亡战士所献的绸旗,上面写着“民族魂”,在托抗着逆风前进。挽联都悲哀地低垂了头,花圈上的花朵也苦痛地战抖着,唱挽歌的喉咙在颤动着。巨人似的遗像在半空里沉默地俯视着人群,好像在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灵车后面紧跟着忘不了自己生活但更忘不了他的人!工人,学生,作家……都是救亡阵线上的战士。大家肩挨着肩,心连着心,他们是永远跟着鲁迅先生走的。
许多外国作家、记者,也跟随着。一个“友邦”人士,还在前面掌着大旗。
挽歌从前头直响到末尾:“哀悼鲁迅先生……”
行列转进虹桥路,看见了同文书院,本来是《打回老家去》的谱子的《挽歌》,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唱错了:“打回老家去啊……”
大家忽然疯狂地跟着唱:“打回老家去啊……”
路旁出现了中国巡警,也出现了同文书院的学生。马上,纪念鲁迅先生的宣传纸放到他们手里了。
远远地,像在一个什么山顶上叫着:“鲁迅精神不死!”
地上,千万人在咆哮:“鲁迅精神不死!”
“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那个掌着大旗的日本朋友向大家微笑着,像是抱歉,像是痛苦,也像是快乐。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万国公墓的市道被潮涌的群从压得似乎要下沉了,一万个嘶哑的喉咙都沉默了——葬礼开始了。
太阳沉没了。甬道上浓密的树荫里散播着灰暗的阴影。主席台上的声音给晚风吹得飘向天空。大家踮起脚,竖起耳朵,只想捕捉一起断残的句子。被挤到圈外的人,攀在两边的石原告上。只有一些巡警,退在人们背后,悠闲地抱住膀子。
嘶哑的喉咙恢复了,直着颈项,附和着演说者的叫喊:
“打倒汉奸!”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个巡警伸长了脖子看着,听着,不晓得怎么一下子也叫起来了:“打倒……”
旁边另一个巡警用膀肘子向他一捅,他才闭住了嘴。
一个外国人开始讲演了,拳头捏得那么紧,那么高,像要打死什么东西。
大家对他喊:“拥护日本劳苦大众!”
谁都忘了疲倦,也忘了饥饿。伸长了脖子,只顾在听,在叫喊。
天黑下来了。
“唱《安息歌》!”
“愿……你……安……息,……安……息……”
千万个喉咙战栗着,千万个声音哽咽着:“愿……你……安……息……在……土……地……里……”
歌声不像从人嘴里吐出去的;是那么轻飘,那么低微,风一吹,就会吹断了人似的。
夜降临了,黑暗紧压在头顶上,谁都没有走开,都跟在灵柩后面轻轻地唱着:“愿……悄……安……息……”
人,都变成了影子,在灰幕里蠕动。司仪的报告像是空谷里的回声,在夜空里游荡。人心都石头似的那么沉重,被压迫得都想喊叫一声。但谁也叫喊不出。
人群成了灰团,被黑暗紧紧箍围在一起。每个人的心都同别人互相拥抱着。
鲁迅先生安息了。歌声腾在半空里,像一只无形的鹏鸟在云间歌唱,是那么幽远,但又是那么深刺着人的心!
“安……息在土……地里……”
哀歌停止了,什么也停止了,大地似乎在叹息。
“吁……”
天空里阴沉得什么也看不见似的——天也静默了。
有人哭了。
谁都在心里哭了。
大地快要炸裂似的在颤动。
墨墨的人圈以外有轻微的骚动,一个巡警跑过去对他的同伴招呼着:
“集合!巡官的命令!全体到同文书院门口去集合!快点!”
一群黑衣白裤子的人影掠过了。
哭声渐渐离开鲁迅先生的墓地。
半空里还像在叫喊着: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8
在不丹感受幸福
岳麓士
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在休谟看来,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多少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千差万别。现在,多数人似乎都认同这样的表述: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既然是主观感受,那么当人们在拥有基本生活条件、基本医疗条件和接受基本教育的保障后,也就难以或无法为幸福划定一个客观标准了。幸福,不一定与国民的货币收入、物质财富的多寡成正比。在这方面,不丹就是例证。
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今只有800多美元,根据两年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表的全球人类发展报告,在192个国家中,不丹位居第134位。但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不丹在“全球快乐排行榜”中,紧随人民生活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高消费为特征的瑞士及北欧诸国之后,名列第8位。134与8,两相对比,反差显而易见。值得深思的是,在手表、收音机和电饭煲仍被视为普通家庭“三大件”的不丹,为什么人活得比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幸福快乐?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要归功于不丹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理念,以替代很多国家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理念。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强调,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因此,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由四大支柱组成: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坚持传统文化和实行善治良政。30余年来,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最大化是不丹政府的奋斗目标,其结果是:政通人和,国泰民乐。
今年初,笔者有幸前往不丹采访。置身于无山不绿、无水不清的高原仙境,望着奔腾的河流、幽险的峡谷、湛蓝的天空、飘移的白云、雄伟的雪峰、宁静的庙宇,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甜润的空气,每个初来乍到者的心里都会荡漾起一层层欣喜满足的波纹。然而,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无论是在首都廷布参观,还是漫步在西部重镇帕罗街头,几天下来竟没有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使在山高路远的村寨,老百姓的日子虽然过得相对清贫,但从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到一丝愁容。不丹人为善尚义,贵德守真,崇俭抑奢,由于没有物质贪念,所以犯罪率很低。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那里良好的治安状况,一点也不夸张。在民风淳朴的不丹旅行,我们这些“警惕性”较高的外来客依然包不离身,招来当地人诧异的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多年被迫养成的某些习惯举止,在一尘不染的“人间乐土”面前,显得多么的猥琐和不协调啊!
不丹对于不丹人来说,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这个“高山王国”飞出去的金凤凰,不管飞出多远和多久,终究都会回流还巢。据悉,不丹留学生的回国率高达99%,回国后,他们的收入只及在西方国家工作酬薪的零头,可依然心甘情愿。许多走出大山、喝过“洋墨水”的不丹青年学生说,只有回到不丹,他们的心才感到舒服。他们认为,当一个人处于贫困状态时,物质财富的增加会增添幸福和快乐,而当温饱无虞之后,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财富以外的许多因素。
诚然,不丹并非十全十美的“世外桃源”。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不丹的传统文化同样形成巨大冲击;与其他国家一样,不丹也要应对诸如气候变暖等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不丹也有犯罪、酗酒现象,也有一些不幸福的人。但与喧嚣嘈杂的几个南亚邻国相比较,至少就生存环境而言,不丹不愧是地球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54
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乔叶
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从而使得他不喜欢我,诽谤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不要让我知道。我自信我对他的伤害是源于草尖的微芒而不是源于荆棘的初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天长地久他会看出我的本真,那时的他必定能停止对我的误会。我不想因为别人的传话而让我对他有避讳,有成见,也不想因为心有所隐失去那份与他相见时的坦然和从容。很多事情,会因为知道得过多和过早才变得更加复杂,对此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谁因为各种世俗的利益对我有了主观的敌意,从而暗暗地排斥我,压迫我,打击我,若你是希望我坚强淡泊的朋友,那么请不要让我知道。我相信他对我的伤害不是因为深植的恶劣,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踏上认识的歧途。该过去的终会过去,生命之烛的长度有限,说不定哪天我的火焰就会被风吹灭,我不想为岔出的篱笆浪费呼吸和歌唱。对他的所为,我只有原谅。若已知道他是谁,是具体的原谅,反之,是博大的原谅。二者之间,请让我选择境界更高的后者吧。
如果谁把我看作是某个领域的对手,从而整天悄悄地琢磨我,算计我,若你是希望我秋波无痕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如果谁有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如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诽闻,金帛多寡,若你是希望我素心如玉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如果谁想让我吃亏,如果谁想让我烦乱,如果谁想让我叹息。。。。。。若你知道了这些,若你是我真正的朋友,那么,请你不要让我知道。
“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这是我常常听到的话。但是还是有太多的话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