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对,能觉所觉是一对,光有身光、有智光,觉有觉知、有觉悟,照有能照、有所照,觉有能觉、有所觉。开,分开来说,合,总的来讲,一桩事,确实是一体。所以唯无碍之法界。清凉讲无碍,讲了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从这段文(虽然不长)我们能体会宇宙之间任何一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尘,无不具足;三对六法具足,小到微尘也具足,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
我们讲平等,已经不是真相、不是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确确实实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容许你开口,所谓是「开口便错,动念皆乖」,你一开口一动念,已经错了,从这就开始错。宗门的祖师大德常常测验学人「道一句来」,就是说诸法实相这一桩事情,你说一句我听听。学生刚刚要说,老和尚赶紧过来用巴掌把他嘴捂住,这一捂,这个学生开悟了,明白了。老师跟学生心照不宣,心心相应,契入境界。所以「说」都是方便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方便说,因此所说之法是方便法,所以佛才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法为什么要舍?法是方便法不是真实法。真实法你舍都舍不掉,没有得失你怎么舍?在哪里?一切现成,就是你不认识。一分一秒,一刹那都没有离开,就是不认识。世尊在楞严会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眼耳鼻舌身放身光,意根放智光,哪一物不是。可惜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迷而不觉。迷了,不顺性德,违背性德,这是一般讲造作罪业,召来六道三途的苦报,实在是太冤枉了。永嘉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我们是在迷梦之中,把一真法界变现成六道三途;「觉后空空无大千」,觉了就没有了。什么时候我们觉醒过来?醒过来之后,你的烦恼习气统统没有了,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这个东西去掉之后,妄的没了,好像黑暗没有了,光明现前了。性德,究竟圆满的性德自然显现出来。
性德尽善尽美,纯净纯善,这是如来究竟果地的境界。法身菩萨虽然分证,但是不圆满,如来果地才究竟圆满。这桩事情若不是世尊出现为我们透露,我们无量劫来永远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现在如来把这个本来面目给我们透露了,我们要怎样修正?修,没有别的,放下而已。要放下,不能不放下,你要不放下,你太辛苦了。最重要的,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妄想分别执著,学习佛菩萨,随顺法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头没有丝毫意思夹杂,这叫随顺法性。自己夹杂一点意思在里面,就不是随顺法性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再看后面一段,最后一段。
「虽平等绝相,不坏光明之觉。品中辨此,故以为名」。这一段开示很重要。虽然平等绝相,这就是讲上面所说的体、用,身光智光,觉知觉悟,能照所照,能觉所觉,这里面的境界包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性相、事理、因果,统统包括在其中,无有一法不平等。绝相是离相,对於所有一切现象,你确确实实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才是平等。稍稍起一念妄想,不平等,但是这个非常轻微,还不至於造成严重的障碍,什么严重障碍?还没有把一真法界把它扭曲。这个妄想要生了分别执著,麻烦大了,这个严重,严重把一真法界扭曲了,扭曲成十法界,扭曲成六道三途。这个事情就严重了,你要受苦。有一点点妄想是错了,但是还不至於受大苦,依旧在一真法界里,这就是华藏、极乐。
你看极乐有四土三辈九品,华藏有四十一个阶级,这是什么造成的?妄想造成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是这么产生的,但是还在一真法界里,没有把一真法界变形。这个妄想再重一点就变成分别,分别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变了;声闻、缘觉、菩萨、佛。如果再严重,再严重就执著,执著把这个四圣法界再扭曲变成六道,六道里头再扭曲变成三途,变成地狱。是不是真有这个事情?没有,真,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个扭曲是你自己的扭曲,与别人不相干。就像你自己作梦一样,你在梦中把现前这个境界扭曲。你要懂得我说话的意思,其实现实境界与你梦境毫不相关。扭曲是个方便说,不是真实的,不是我们这个境界你真的把它扭曲,变成饿鬼、畜生,不是的。
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佛讲得好,「自作自受」。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觉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要真正大慈大悲,这个慈悲是性德;中国人所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性德。性德都是尽善尽美,纯净纯善,没有丝毫不善夹杂,没有丝毫不净夹杂,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为什么要这样学?这样学,淘汰我们的不善,放下我们的不净,果然把自己这无量劫来薰习的不善不净,统统淘汰尽了,放下尽了,我们的性德就恢复了。
这些教学,给你说真话,不是利他是自利。但是你真正想得到自利,你必须要懂得利他,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如果一昧想自利,那你完全错了,那是自己害自己,那不是自利是自害。你要说为什么?我们在这一段经文,这是清凉大师的开示,我们能体会到他的开示完全依据经义,没有夹杂一点点意思在里头。所以这个开示跟佛说经没有两样,完全讲的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整个宇宙是一不是二。我在讲席里头讲过很多很多遍,虚空法界是自心相,你自己的心,心是什么样子?虚空法界就是自己心的样子。刹土众生,这虚空当中无量无边的世界,刹土是世界,每一个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刹土众生是自身相。整个宇宙是自己,整个宇宙是一体,所以你爱他才是真正爱自己,你敬他才是真正敬自己。哪一个佛菩萨不尊重一切众生!只有凡夫迷而不觉,顺他意思的,他喜欢你,不顺他意思的,讨厌你;喜欢你,帮助你,不喜欢你,排斥你,这是与自性完全悖逆。
你悖逆自性,自性不悖逆你,自性还是包容你。从什么地方显示出来?从觉悟的人,从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他能包容你;你背叛他,你讨厌他,他尊敬你,他爱护你,那是什么?经上讲的正觉!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已经证得正觉,菩萨证得的正等正觉,诸佛如来是无上正等正觉,从他那个地方,我们就真正体会到性德的流露。从六道凡夫里面你去观察,他悖逆性德,佛菩萨随顺性德,这很明显的比例。我们应该怎样学,不就懂得了吗?如果你要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依然违背性德,那么你在六道里轮回时间就长了,真的是无量劫又无量劫。就好像一个人做恶梦,一个恶梦接著一个恶梦在做,永远不醒,苦死了。明眼人在旁边看,一场空,哪有这回事情!
我们真正有幸,没想到在这一生当中,能遇到如此殊胜的妙法,妙绝了。这就看自己有没有善根福德。为什么?遇到了,缘具足了。《弥陀经》上常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具备这三个条件;给诸位说,开悟也要具备这三个条件,证果还是要具备这三个条件。甚至於我们把它讲成世间法,世间法任何一个事业要想成就也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善根,能信、能解;福德,能修、能证;因缘是机会。你遇到这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希有难逢,你遇到了。
前几天,我想到我们台中一个老同学,老朋友,徐醒民先生,周家麟先生,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跟随李老师学佛;我们一个老师。这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现在年岁都大了。我打电话向他们问候,告诉他:江老师(江逸子居士也是我们同学),在这个地方作画,画地狱变相图,极乐世界变相图。我跟他讲这种创作,不敢讲绝后,但是肯定是空前,自古以来历史上这些名画家,没有这么大的创作!徐醒民居士告诉我:法师,不但是空前也是绝后。我想想他的话有道理,往后,后代那些成名的画家,有这种机缘做这么大规模的作品吗?他做这两幅画,我知道三宝加持,佛菩萨加持,龙天善神拥护。以高妙艺术的方法,教化无量众生断恶修善,劝导无量众生回归净土。这个缘分我们遇到了,无量劫都难遭遇!我们学院同学能知道吗?
佛菩萨住世,大家羡慕得不得了,佛菩萨就在眼前,你不认识。这种慧眼、法眼要怎么样能得到?还是古人一句老话,读经。你要把经念多、念通了。这个读经,我们现前这种程度只能读一种,不能学太多。学太多了,食而不化,破坏你戒定慧三学。你学一种是成就你戒定慧三学。你读一部经,读经规规矩矩的读,恭恭敬敬的读,这就是持戒;专心读,一心读,就是修定;经文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字,没有念颠倒,那就是智慧。先把它念熟了,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随文入观,你要求懂得它的意思,不要刻意去求,刻意去求,你就落在分别妄想里面,分别妄想是障碍,障碍你开悟。所以不可以刻意,要求又不能刻意,一切随顺自然。总而言之,绝对不能破坏你的一心,不能破坏你的三昧。三昧功夫到的时候,自然就开悟,豁然开悟。悟了以后,你再去涉猎其他的经论,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才可以涉猎,没开悟之前,最好不要涉猎。为什么?涉猎是障碍你的悟门,这是自古以来,祖祖相传的秘诀,「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希望同学好好的记住。我们这个缘确实是非常殊胜,希有难逢。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平等绝相」,绝相是离相,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不坏光明之觉」。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这一句经教我们要懂得怎样不坏?随顺就不坏,不随顺就破坏。凡夫会破坏,就是现在所谓的破坏地球生态平衡,诸位常常听说。这是人为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就召来的天然灾害。实际上它不是天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人不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就不会有所谓的自然灾害,就没有了,这个世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人、物同居在这个地球上和睦相处,相安无事,这个世界就是个乐园。
说老实话,动物不会破坏,植物也不会破坏,矿物就更不必说,谁破坏?人破坏,鬼神也破坏。天人不会破坏,何以不会破坏?天人是修十善的,天人是善人,天人心地清净,天人慈悲喜舍,他不会破坏。那我们晓得除天人之外,修罗、罗刹、饿鬼、人道,就是这一小撮,他们做破坏工作。科学技术没有发明出来之前,破坏的面很小很小,不至於感召大的灾难。重大灾难肯定是共业所感。科学发达之后,人利用科学的技术对这个地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现在所谓的自然灾害多了,频繁了。灾难发生带来的破坏,一次比一次严重,我们要知道真正原因是什么。
帮助这个世间化解灾难,我常常讲要从自己心地上做起,这是真实的。古人懂得,所以古人施政把教学摆在第一,这有道理。国家兴衰,社会治乱,总在教学,你不教怎么行?古圣先王,那个时候国家小,部落,部落里面许多领导人都是圣贤,都是受过很好的教育,通情达理,对於人跟人的关系,人跟自然环境的关系,人跟天地鬼神的关系,他明白,不迷惑。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圣人,称之为神人。神圣这个意思就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他的想法、看法、做法不会错。世间愚迷的人多,这种人少。这种人少,所以先觉觉后觉,这就是教育,就是教学;先知觉后知。这后头说「品中辨此,故以为名」。这个好懂,这一品经里面就是要说明这桩事情,所以品的题目「光明觉」。下面还有一句。
「若从开释」。前面是合,合了再开,把它分开来讲。「光明之觉」,光明觉就是光明之觉。「光明有觉之用」,这是「通依主有财」,这个依主有财是佛学专门的名词,就是古大德解释名相用六种方式,这是其中的两种。「若从合说」。把它合起来讲,光明就是觉,这是「持业」释,六种解释里的持业,光明就是觉,觉就是光明。前面分开说,光明的觉,光明有觉之用,差别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解释可以开,可以合,现在讲演绎、归纳,合是归纳,开是演绎。现代科学里头所用的一些方式,在佛门里头,古大德全都有,无一不是教学,无有一法不是帮助众生觉悟。我们无论什么人都有能力,也都有智慧,只是有大小不一样,尽心尽力无不是圆满功德,帮助诸佛如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清凉《疏钞》的第三段,宗趣。「宗趣者,以身智二光无碍觉悟为宗,令物生信为趣」。全经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