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心-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這個身體的觀察思惟有很多例證,其中之一是在我們現代的剃度儀式中。首先,戒師必須告訴受剃度者五個禪思的主睿^髮、體毛、指甲、牙齒和皮膚,也就是這個身體…由於它們的重要性。在法句經的裕п屟e提到,一個不智的戒師若未教導對身體的查究(中譯裕В荷碛^念處對身體的觀察思惟),可能會毀掉他的徒弟成為阿羅漢的潛能,所以現在戒師必須先教導五個禪思的主睿
另一方面,佛陀教過,洠в幸粋佛陀或阿羅漢,不曾把禪思的主睿辽黉N定在身體的某一部份。對於正在討論著某村是紅土、黑土的五百個比丘們,佛陀告訴他們應該觀察思惟內在的土地(中譯裕В簶嫵缮眢w的四大之一),而不是討論外在的土地,換句話說,他們必須一直智慧地觀察思惟著這個身體,貫穿全身,讓它完全地清楚明白。當佛陀結束這場說法時,所有五百個比丘都得到了阿羅漢的果證。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對身體的觀察思惟必定很重要,每一個想要從所有痛苦中獲得解脫的人,都必須觀察思惟此身,如果我們要凝聚巨大的力量,我們必須藉著身觀念處來凝聚它。即使佛陀,當他即將證得正覺時,也是從觀察呼吸著手。。。。。。呼吸是什麼,不就是身體嗎?
所以從身觀念處開始的,偉大的參學架構,就稱為我們的城堡。一旦我們獲得了一個良好的城堡亦即一旦我們把這參學的偉大架構的精要付諸實邸钡轿覀兌聪ち怂鼈內会嵛覀兙湍苓用清淨內明的戰略(接下來將討論),就事物構成的元素來觀察思惟它與生俱來的本性。
九、清淨內明的戰略,根除煩惱的技術
所有美好事物的本性是它們來自並不美好的事物,就像白淨可愛的蓮花卻生自污穢噁心的淤泥中,一旦它們長出淤泥,它們就白淨而純潔,成為國王、總督或大臣適當的頭飾,不再回到淤泥中。它們就像熱盏亩U思者,致力於持續的努力,這樣的人,如果心裡想要從所有污穢噁心的事物中獲得解脫,就必須觀察思惟一個污穢噁心的事物。所謂「污穢噁心的事物」這裡是指身體。身體是垢穢、尿液和糞便的聚集。從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等所排出的枺鳎际歉鞣N的糞穢。當它們掉入食物中,人們就會不悅。這食物必須扔掉,因為洠四芟聡病_有,如果身體看起來要能見人的樣子,就要經常的擦洗。如果我們不予清理,就會有臭味,洠в腥祟娨庾屛覀兘咏R路惋椘罚斔鼈冞洠Т┥仙淼臅r候,是潔淨而動人的,但是只要它們一與身體接樱鼈兙团v了。如果我們長時間任其自然,不予洗濯,就有臭味,洠в腥祟娨庾屛覀兘咏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身體是糞尿的庫房,不淨…不可愛,可厭…令人厭惡的。當活著的時候就夠糟了;當洠в猩臅r候,它就更令人嫌惡,肯定洠в衅渌鼥|西可以比擬了,所以一開始,所有熱盏囊R思者就有條理地觀察思惟這個身體,直到他們洞悉了身體。在身體變得清楚明白以前,他們就自己個性上所願意的,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加以觀察,直到身體的某一特殊部位呈現一個「取相」(禪思時自發地生起的影像),然從他們專注於那個部位,重眩卦谒厦嫦鹿し騺K開發它。
「重眩卦谒厦嫦鹿Ψ騺K開發它」必須作如是暸解:當農夫栽種稻子時,他們在田地上工作,犁耕田地並栽種稻子。下一年,他們又在田地上栽種稻子。他們不會在空氣中或半空中栽種稻子,他們只在田地上栽種,然後稻米自然會充滿他們的穀偅斔麄冎匮}地在田地上工作時,他不必祈求:「稻米,哦!稻米,請長出來並充滿我們的穀偅!沟久鬃匀粫䞍A瀉而入。即使他們對它下禁令:稻米,哦!稻米,不要長出來,不要充滿我們的穀偅!谷绻麄円呀浲瓿商镅e的工作,毫無疑問的,稻米還是會長出來並裝滿他們的穀偅
同樣地,就像熱盏亩U思者一樣,就我們的個性所願意的身體部位,或首先顯現給我們看的身體部位,應該持續地予以觀察思惟。不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忽略或放棄這一點,重眩卦谒厦嫦鹿し颍恢皇侵附浶卸U思的修習而已,我們隨時都要念住或持續我們的觀察思惟,行、住、坐、臥、吃、喝、工作、說話和思考,我們隨時都要全面地念住現前,這就是「重眩卦谒厦嫦鹿し颉沟囊饬x。
一旦你已經把身體觀察思惟到很清楚明白,接下來你應該考懀В用你自己有條理的方法,把它分解成不同的部份,把身體分解成地、水、火、風諸元素,並檢查它,直到你真的以此觀點視之。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哂眠m合自己個性而設計的任何策略,但無論如何,你不能捨棄最先顯現給你的原始參考點。當你正在這個階段觀察思惟時,你必須重眩卦谒厦嫦鹿し騺K開發它,不要觀察思惟一次,然後就任它一去半個月或一個月。內、外、前、後,一遍又一遍的觀察思惟。換句話說,撤入內在以平息心意,然後出來再度觀察思惟身體,不要一味地觀察思惟身體或一味地平息心意。
當你已經用這種方法來觀察思惟,一直到你已經完全洞悉身體時,接下來所發生的,就是順其自然而來的部份了。心意必定會大規模的蘊集,而在它蘊集的瞬間,一切事物將著蘊集,如同其一,整個世界不過是四大所成。在這同時,一個平坦如鼓皮的世界境相將會出現,因為整個世界有著相同如一而與生俱來的屬性。森林、山岳、人們、動物。。。。。。。乃至你自己。。。。。。最後都必將被剷平如一,伴隨著這個境相,知見生起,切斷所有心裡的疑惑,這叫做 yathabhutananadassana vipassana:「如實知見禪觀」清淨內明,知道而且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這個階段並不是終點,這是下一階段,我們必須修習的起點,這也是我們這些熱盏亩U思者所要重眩叵鹿し蚝烷_發的,以求精進和完成更高的覺悟,看著種種心態的臆測:「這是我的。。。。。。那是我」,是無常的;他們痛苦是因為批著的緣故因為所有的元素(中譯裕В河星樗拇螅┳允贾两K都是如此;生、老、病、死,早在我們出生之前就生起、衰落。從無始以來,它們就是這個樣子。但因為心意和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因緣業已形成並標記所有的存在成為現狀,歷經生生世世,難以計數,心意已經被癡化成追隨它的臆測,而非臆測自行附著於我們。當你正觀於此,毫無疑問的,世界上所有的現象,不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他(它)們一直是這個樣子…自行生起、衰落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認知,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前所未聞法」…這些活動規律(中譯裕В悍ㄐ裕⿵倪^去就一直是這樣;即使洠в腥烁嬖V我們,我們也知道他(它)們一直是這樣子,關於這一點,就是佛陀為什麼堅持說這是他所未曾從別人聽聞,未有別人教導因為在他時代之前,事情就一直是這樣子,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有元素的活動規律必定是這樣個樣子,但是因為心意的因緣,多生以來已經牢牢固著於所有這些事物之中,他們就隨著臆測行動。心意已經被潛在的性向所克服,以至於愚癡到相信它們,所以「有」和「生」的狀態,透過心意因緣的執著,就被產生出來。
熱盏亩U思者,到了能夠以事物與生俱來的本性去解析它,就會見到:
Sabbe Sankhara, Sabbe Sankhara dukkha:
「一切行無常,一切行是苦。」
心理狀態的作用…亦即心意的因緣…就是無常,有情眾生的世間是無常的,它就是這個樣子。以四拢B的觀點來解析這些事物,做為改正心意的方法,你自己就一定會知道(中譯裕В杭从^察緣自覺知),這些心意的因緣是無常和痛苦的,而你尚未覺察到它們是無常和痛苦的事實,正是你陷入心理狀態的原因。當你真正見此真相,就會改正心意的因緣。你會証知
Sankhara Sattata natthi:
「諸行無常」。
「洠в杏篮愣志玫男睦頎顟B。」心理狀態只是心意的因緣而已,就像海市蜃樓。至於有情眾生,他們始終認為世間是永恒的,當你知道了兩面,亦即有情眾生就是這個樣子,而心理狀態只是心意臆測的因緣罷了,於是 thitibhutam 「住地」,洠в幸蚓壪嗬m的初心得到了解脫。
至於一切現象或活動規律無我(中譯裕В阂磺蟹o我)的教導,它們怎樣是我?它們的工作只是如其所做而生起。因此佛陀教導:
sabbe dhamma anatta:
「一切法無我」
「所有的現象都是無我。」我們身為熱盏亩U思者,必須這樣觀察思惟事物,明明白白地看清它們,直到心意專精於一,讓我們自己能夠沿著這些準繩,真實而清楚地去看待事物,同時伴隨著這個洞察力,也增長了知見。這就是所謂的 vutthangamini vpassana 「生起出離之禪觀」(導至出離之清淨內明)。我們必須在這個階段上用功,直到熟練,直到我們看得真確而明白,伴隨著全面的念住和正知,逆流(中譯裕В簾⿶懒鳎┠钭。畛凉撛诘男韵颍D變臆測成為解脫;或直到我們專注於最初的心意…如實知見為止,以 khina jati nanam hoti:「此生已盡,不受後有」的正知達到絕對的清明。
這個階段並不是一個假設或臆測,它既非形成或臆測的任何事物,他不是願望所能獲得的任何事物,它是自然生起而完全明白的事情。熱情不懈的修習,敏銳地分析自己的身心(中譯裕В杭瓷碛^察),就會引導它自然生起(中譯裕В壕壸杂X知)。
這好比是稻子,只要我們適當地培育和照料稻子,結果…穀粒…並不是願望所能得到的,它們自然會出現的。如果一個想要得到稻米的人,卻懶惰而不照料稻子,他可以到死都懷著這個願望,卻不會有稻米呈現在他的面前。解脫的實相亦是如此:它不是靠願望所能獲得的,一個想要解脫的人,卻錯铡匦蘖暬虿恍蘖暋趹卸柚欣速M時間,直到死亡之日…終究未能解。
十、最初的心意本性是光明清淨的,但因墮落而黑暗
pabhassaramidam bhikkhave cittam
tana kho a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ttham
「比丘,這心意本來是光明而清淨的,但是因為經過墮落,而煩惱遮蔽,它才不見光輝。」這就好比詩偈中所說的一棵樹,
這可以解釋如下:一棵大樹有六000根樹枝如果我們去掉三個零;就剩下六;它就代表六根;變色蜥蜴入口;亦即偽裝的事物;而非真實的事物。煩惱是不真實的;它們就是那些成千上萬地穿過根門流入(心中)的事物了。不僅如此;只要我們尚未找出矯正心性的方法來;未生的煩惱就會日日增長;愈來愈多。
心意比其它任何事物更為光輝;但是因為經由煩惱的偽裝和遮蔽;就失掉了它的光輝;就像太陽被浮雲遮蔽了一般;不要認為太陽走到浮雲後面去了;而是浮雲飄來遮蔽了太陽。
所以禪思者;當他們知道了這回事;就應該以敏銳的分析來對付這些偽裝;就如第九節中所說的清淨內明的策略。當他們開發心意到達最初心意的階段;這就是說所有的偽裝都被摧毀了;或寧可說是偽裝的事物不能進入最初的心意;因為用來銜接的橋樑已經被摧毀了。即使心意或許仍必須要與世間事接樱凰慕佑|就像水珠仔滾過來荷葉一般。
十一、做為一個禪思者的自我訓練;必須保持其特伲
一個著名的馴馬師曾經去見佛陀;並問他如何眨趟牡茏觽儯环鹜臃磫査绾握{教他的馬匹。那個馴馬師回答說有四種馬:(1)容易馴服的馬;(2)普通的馬;(3)真正難馴的馬;(4)畢竟無法馴服的馬;只得殺掉牠。佛陀回答說:「我也是如此。」(1)那些容易馴服的;也就是那些心意容易集中的;就可以吃足夠的食物來滋養身體。(2)普通的;也就是那些心意存在著某些煩惱的;就不容許吃太多;只能吃一點點。(3)那些真正難馴的;也就是那些心意充塞著煩惱的;就全然不能吃枺鳎坏珷瓊儽仨氂凶灾鳎粻瓊儽仨氈雷约旱捏w力;還有牠們到底能忍受多久。(4)至於那些無法馴服而要殺掉的;也就是那些被稱為 padaparama 「文句戲論者」;全然不能克服自己心意的佛陀就會撤除溝通的橋樑。換言之;他不會教導他們;那就等於殺掉了他們。
十二、三根本說法
Tika 意即「三」;Mala 意為「根本」;合起來意即「根植於三的事物」;也就是貪、瞋、癡;稱為三不善根。渴愛來自三者 : 感官的渴愛 ( 中譯裕А。河麗邸。恍纬伞。ā≈凶g裕А。骸∮小。〉目蕫邸。ā≈凶g裕А。骸∩珢邸。。缓筒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