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北大的学生,在学校里是第一流的,但是到了社会上却总是受人排挤。我们固然要责怪这个社会的弊端,可也得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的一个同学,修了经济学的第二学位,成绩不错,口才也好。考研失利之后,他打算先随便在北京找一个工作,落下户口,等两年再考。于是他到了一所中学去面试,人家就让他试讲一次政治课,抽到的题目大约是价值规律什么的。这对他来说当然是A Piece Of Cake,一堂课旁征博引,整个班上的中学生都听得入了神,而且下课的时候还拼命鼓掌。
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听课的校长和德育主任都脸色铁青。他们对我的同学说,你讲得不错,但是你今天讲了这节课,我们可能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学生们的思想给“纠正”回来,我们请的老师,必须深钻课本、紧跟形势。
(三)有些经验教训和你分享(2)
张锐/任羽中
我知道,这个同学不过讲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引用了几个教科书上回避的例子而已。尽管我也和他一样感到很委屈,委屈得想哭,但我们无可奈何,因为这就是现实。在无力改变它之前,请你暂时收起那指点江山粪土王侯的傲气。
“
C) 在绝望之前,请再坚持一分钟
哪怕是北大的学生,找工作也可能充满了周折,面对挫折,我们必须有不折不挠的毅力。
我的一个同学,从最早的宝洁公司校园招聘会开始,北京的大部分招聘活动他全都参加了,而且寒假还到广州和上海去转了一圈。应该说,他英文不错,能力也挺强,几乎所有的公司也都通知他参加第二轮的面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面试以后就没有了下文。一直到4月份他还没拿到一个Offer,人烦躁得不得了。
最后国内一所著名的高校到我们系来,准备招一个男生去做外事秘书,待遇相当优厚。到面试的时候人家说,这次来,“原则上”他们只要研究生,本科生“暂不考虑”。可这个同学并没有转身就走,他对人家说,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外语水平不比研究生差。
结果负责面试的人事处长一笑,当场让他用英文介绍一下北京大学的历史。而等他讲完以后,所有的考官都点头了。
很多事情都要到最后的时刻才会决出分晓,所以哪怕已经“知其不可为”,你也要再坚持一分钟!
(四)实习的心得(1)
张锐/任羽中
寒假过后,我的毕业论文初稿已经写完,其他该忙活的事情也都差不多了。于是我决定找一家单位实习,最开始我希望能去《读书》杂志,但是写了信过去人家没给回音。后来看到网上有一个《中华读书报》的启事,说愿意要一些大四已经保研的学生,我一看正合适,于是把简历发给报社。很快他们就通知去面试。
到了报社一看:居然来了40多个学生,把一个会议室都坐满了。报纸的主编梁刚健老师
乐呵呵地走进来给大家介绍了读书报的情况,然后就让我们挨个儿发言,说说自己最近看到听到的和出版界、学术界有关的新闻,我们一边说他还一边记。当时《在北大听讲座》系列刚开始卖火,于是我就讲了这个事情,并且分析了这种“大众学术书”热销的原因。没等我讲完,梁老师马上说,好,你下周把这个稿子交上来。
这就是《中华读书报》的风格,也是梁老师的风格。跟所有的编辑记者以及我们这些学生打交道的时候,他都特别爽快,而且他脑子转得特别快,你不经意间说起的一件小事,经他一分析,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新闻线索。
按照报社的规矩,每周三中午实习生要到社里开个碰头会,跟版面编辑坐在一起谈谈自己的选题,梁老师一般都会抽空过来参加。听他一条一条地分析上一期报纸的得失、点评大家的投稿,我觉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在读书报的实习使我养成了一双“新闻眼”,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敏感起来,有很多大家熟视无睹或者视若无睹的事情,其实往往能挖掘出丰富的内涵。有一天我看到北大出版社的一个招聘启事,要求应聘者必须是有德语、韩语、电子等专业硕士以上学历者,我就想,北大自己不是有编辑出版专业吗,为什么出版社不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呢?我又把一段时期以来各家出版社的招聘广告找来分析,发现居然没有一家点明要编辑专业的学生,于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接下来采访了一些出版社的老总,听他们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又采访了几所大学编辑专业的教授,也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最后写出了一个头条《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
实习还使我有了很多接触出版界人士的机会。比如接力出版社的老总白冰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听他打电话,无论说什么事情,当电话快结束的时候,他总是非常热情地连说“好!好!好!好!”声调越来越高,让人觉得很振奋,哪怕你是在讲困难诉苦心里也踏实了。还有金丽红女士,她在华艺出版社的时候我曾经见了她一面,只听她说了十分钟话,但却仿佛看到了解放前那些著名出版家的遗风。
(四)实习的心得(2)
张锐/任羽中
做出版或者做报纸的这些长者,他们一方面是市场中的成功人士,是商人,一方面又有学问,懂得文化的价值,因此在他们身上真能学到很多好东西。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坚持在报社的这份工作,而最初一起去参加面试的同学,到三个月之后可能就只有七八个人还常去,一年以后更只剩下我和清华的一个朋友。
(五)“体验中国”夏令营(1)
张锐/任羽中
毕业的时刻一天一天临近,我已经开始在隔三岔五地吃散伙饭了,结果又来了一个事情。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要在暑期举行一个名为“体验中国”的夏令营,有二十多位香港的学生来参加,北大也派出二十多个学生,一对一地全程陪同。主持此事的是香港来的S女士,张锐和她很熟,所以竭力推荐我去参加。看了活动日程表之后,我觉得实在有意思——尽管只是在北京一地“体验”,但单单是每天的晚餐安排就煞费苦心,北京各个最著名的食府都有机会一一吃过去。假如我自己掏腰包,在若干年内是肯定没有这种奢侈的权利的。
夏令营开始之后,我们很快和香港来的学生成了好朋友。三周时间里边,我换了两个partner:在DUKE大学念政治学的Z和港大的K。因为彼此专业背景接近,所以我们总有很多共同话题。我有些吃惊地发现,我们对香港政治体制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引起了我此后长期的思考。而这些香港的学生,尽管普通话讲得不好,但也决不同于我们原先的印象,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并不亚于内地学生。我也想,虽然我们不停地批评香港是文化沙漠,是浅薄的商业城市,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是谁为华人世界制造了那么多的“流行”呢?在这些流行文化的下面,恐怕还是有某些深厚的积淀。
参加夏令营的大部分北大学生都是经济学的教育背景,这使得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有趣。比如,政治学从来没有所谓“理性人”的假设,这一点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当我们在讨论问题甚至是决定乘车路线的时候,往往都会激烈地争论。这期间我还有幸聆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演讲,也得到了和林毅夫教授、海闻教授等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接触的机会。他们有很多很精彩的思想,但同时也刺激我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和评价?或者是同一段历史,我们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侧面?我因此决心读一些经济学的书,想弄清楚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其实,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正如日中天,而其他学科纷纷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实现本学科的“科学化”,这很有点像后进国家的知识分子学习英文的劲头。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的语言也成了精英们的“普通话”。尽管我认为坚守本学科的传统和特色是必不可少的,但经济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严密的思维逻辑也应该是共通的,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发展的同学。
夏令营还有一个竞赛项目。我们所有人被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在各个名胜地游览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当地设置的英文导游说明牌,如果其中有文法错误就拍下照片来,并尽可能地改得地道一点,最后看哪一组找到的错误最多改得最巧妙。结果我们仅在故宫、颐和园还有天坛三个地方就发现了一百多处错误,实在让人汗颜。最后我们把“成果”做成册送到了有关部门,希望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再不会因为蹩脚的英文而闹出笑话。
(五)“体验中国”夏令营(2)
张锐/任羽中
夏令营结束的时候,我的大学教育也正式画上了句号。其实,这个夏令营就好像是我全部四年生活的一个缩影。简单地说,它们的意义都在于: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与各种背景各种性格的人物交流、竞争、冲突、合作,从中我获得大量从前未知的信息,并逐渐适应这个环境,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
且行且珍惜。
张锐/任羽中
张锐VS任羽中: 且行且珍惜。
张: 你对经济学的看法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学习经济学绝对是一种最好的头脑训练。
任:现在市面上经济学的书很多。我比较喜欢梁小民教授写的几种入门读物,包括《经济学是什么》(北大出版社)和《宏观经济学纵横谈》、《微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
)。
张:张五常和林行止的经济学随笔也很好看——当然,读这些随笔主要是为了引起你的兴趣,进一步地还是要读一些严肃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任:你在这一章里谈到的“玩”的问题,还有对辩论赛的思考,也让我很有感触。本书的第一章里边我们就说,性格和习惯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实际上,性格和习惯往往就是在“玩”的过程当中培养起来的。经常听说有北大、清华的高才生,因为玩电脑游戏入迷最后被迫退学的事情,其实真的是因为不懂得怎么去“玩”,不会“玩”。
张:这个方面我最佩服美国的大学生。你看美国人一个个都像大孩子似的,但他们就是这样大大咧咧地培养了创新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任:我们中国学生,有的时候老成得可怕,有的时候又太单纯了。
张:不扯远了。总算写到了毕业,我们的大学教育可以画一个句号了。
任:又要告别已经熟悉的生活和人群,进入新的环境当中,这真有些伤感。而我想最需要强调的还是——请珍视同学间的情谊。
张: 大学时代结成的友谊往往会终身保持,而且,这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的基础。
任: 大学生活不是世外桃源,大家在一起呆四年,难免有很多利益冲突,有的时候关系还弄得比较复杂。所谓的“校园政治”,其实回过头来想幼稚得可笑。无论如何,在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选择宽容和谅解。
张:做一个自信、大度的人——大学教育最终的目标就在于此了。
(结语一):张 锐(1)
张锐/任羽中
我能够与你分享的
大学是有形的,大学教育是无形的;大学生这个身份是有时间性的,“大学生精神”这种心态却是没有时间性的。
什么是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不同
,它对人的塑造过程,是一种自主的、全方位的、与“人”互动的过程。人们有时候说,经历某件事情,某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大学教育独特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够改变一个人,让他(她)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他(她)自己想变成的“人”。这个过程,当然不仅仅只是多学到了一些知识、技能,而是真正地改变了人的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行动的习惯、对生活的态度。
什么是大学生精神?我想,应该是一种总想改变自己的心态,是一种总想尝试新事物的心态,是一种如同画家面对白纸、雕刻家面对璞玉那样来面对自己的心态,是一种在实验室里把所有的试剂互相调配的心态,是一种什么时候都还觉得有机会、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