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锐/任羽中
话题最后还是回到我们这本小书上边来。在中国发达得过分的出版市场上,却没有人认认真真地写过类似话题。我们居然还能发现这样一个空白,简直是奇迹。
当然,你可以发现,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在描述大学里边花天胡地的生活,但那是小说,那可以让我们感动但不能培养理性; 也有数不清的书在教我们如何成功,但如果看看作者,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名单——除了外国人、商人之外,就是小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我个
人的感觉是,这些书不太适合大学生。
想想也奇怪,从来没有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在中国的大学里取得成功,给出任何的建议——似乎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要不然他们都出国了,要不然他们都根本不屑于读大学?可在哈佛广场的书店里,我看到,满满几个书架都是如何在大学里发展的书籍,从抽象的大学成功哲学到实用的社团和课程介绍手册。也许美国大学的学费太贵,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学四年的时间有多么宝贵;而中国的学生却恰恰因为教育费用的低廉(实际上,现在的学费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少了一份对大学教育更加严肃和负责的态度。
我和任羽中并不一定就是这本书最合适的作者,比我们成功的北大学生还很多。我们也并不“狂妄”地认为我们就接受了完美的大学教育,也许把我们俩的教育加在一起能够更接近“完美”。但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们是这个体制下的“成功者”,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大学里边的收获。羽中正在向着成为学者的路上努力地走着,我也正在与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的美国学生旗鼓相当地竞争着工作的机会。
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对羽中来说,是因为未来做教授的打算使得他去思考大学的教育,而我则是因为不断有机会接触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学生,所以不得不持续地比较中国和先进国家的差异——我们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也正是在长达5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这本书才水到渠成地写了出来。我们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思考的载体和评论的对象,展现给读者,也给自己日后的回顾一个交待。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中国社会很缺乏一种分享的精神。即使在大学里,各种资源以及学生成功的个人经验都很少被拿出来共享。但我相信,人们相互竞争,最终是为了推动参与各方的“多赢”。因此,我和羽中都认为,这本书的意义,至少在于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愿意用自己的浅见来引起你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1)
张锐/任羽中
任羽中
Z是广州一所知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本来大家都说这个专业找工作容易,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大热门,但而今Z却一直都在碰壁。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读晚报的“人才”版,去每一个招聘会投简历。但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流走,他试过的30多份工作却没有一个能够落实,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只有三次。看见周围的同学纷纷拿到OFFER,Z
愈发感到心灰意冷。他把希望寄托在公务员考试上,费了很大力气终于通过了笔试,但最终录取名单上还是没有他。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特长,过去几年没做过什么兼职,也不是学生干部。我只在学校里边有几个哥们儿,别的谁也不认识……虽然生活了四年,我觉得自己还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可我的成绩不算差啊,我也有6级证书,为什么那些老板不注意我?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Z的语调非常低沉,四年前“金榜题名”时的得意,仿佛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
Z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在为大学生就业难头疼,甚至共和国的总理,每天最关心的数字也是大学生的签约率。
“
当Z兴奋地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一定忘记了,随着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一年都可以有几百万和他一样聪明的青年人进入大学校园。而在大学围墙之外,这个社会的变化又那么惊人。哪怕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也不再是注定的精英,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出类拔萃,我们就必须在校园里获得充分的锻炼。
大学教育是自助式的教育。越是知名的学府,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你尽可以努力地做学问、做社团,也可以逃课玩“传奇”、看《色即是空》。如果不出意外,大家都能在四年以后得到一纸学历证书,但这张纸的价值和意义却大不相同。每个月40000港币的薪水或者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不会平白无故地落到谁头上,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我们敬重那些白发苍苍的教授,我们了解学术的寂寞与尊严,但我们不指望能从书本上得到有关人生的全部知识。狭隘地接受大学教育不可能使你的知识和素质有根本性的进步。
于是,你不可以懵懵懂懂人云亦云,不可以坐井观天逃避挑战,你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头脑和勇气。
self…education awareness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明,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2)
张锐/任羽中
就是基于上述的理由,我和张锐——两个刚刚完成本科教育的北大学生一起写作了这本小书。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教育就是完美的,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这本书里,也会特别强调那些令人懊悔的错误选择和刻骨铭心的挫折。成长的过程中,代价原本无可避免,但有很多付出其实只是美丽的陷阱,如果总是盲目冲动,那么付出之后还是不会知道自己需要收获什么,又可以收获什么。
在过去的四年间,我们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看得清楚自己的每一个脚印。理性的设计,使我们日益成熟,并尽可能地避免了遗憾。我们也总是在思考,在那么多的选择当中,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必须放弃的;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又该怎么样去磨砺品性、学习技能,从而信心百倍地度过每一天。
在五光十色的大学校园里,在这喧嚣浮躁的年代里,我们才是主人,自己的主人。
真的希望,可以和更多新入大学或者正在准备高考的朋友一道来分享这些意味深长的故事,共同分析当日的得失。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一段路,而你的完美大学之旅,正待展开。
我们也要把这本书献给Z,还有和他一样在毕业时才开始后悔的那些朋友。刚刚二十出头的你,还有好多好多机会,你没有输,你也不准认输!但现在你必须认真思考:大学四年里,你到底错过了什么,而在此后的岁月,你又将如何为自己不完美的大学教育“补课”。
请把我们的这本小册子,当作“补习班”的“课程表”。
张锐:
张锐/任羽中
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当得知高考成绩之后我说,让我到时一个人去大学报到吧。伟大的老爸老妈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1)
张锐/任羽中
我从小就是个玩心很重的人。出生在陕西的秦岭山脚下,一直长到11岁,父母当时也不在身边,于是整天跑出去疯玩; 11岁后和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广东,从家门口走出去5分钟就到了海边。父母工作都很忙,所以也基本上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玩完了小学、初中。后来一算,一共换了四所小学,每到一处都是先和班上的坏孩子打架,不打不相识,之后就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又要转学了。
这种经历锻炼了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从小父母管束不多的教育风格,也培养了我从小就比较独立、喜欢冒险的性格。
一转眼到了高中,继续风风火火地在校园里玩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 做学生会主席、做校园广播站的播音员、办校园报纸、写校园小说、疯狂地踢足球、去海上的小岛露营、成立像漫画《灌篮高手》里面一样的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协会、主持校园文艺晚会、上电视参加“第二起跑线”等等等等。在我们那样一个小地方的高中,想像中能够玩的事情都被我玩遍了,于是长出了一口气,也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高三。
高三那年有一本小说颇为流行,名字叫做《正是高三时》,故事的原型其实就发生在和我们中学是竞争对手的另外一所中学:他们位于一座小岛之上,所有学生必须住校,而每年补课的时间几乎和我们的假期一样多,所以在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想也没想就把这所学校踢出了考虑范围——然而从这本书里我却读到了住校生活的种种精彩,于是当时对于大学生活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所好大学,一定要去一所离家远一些的风景优美的好大学——那么北大,显然就是最好的目标。
强烈的获得高考胜利的愿望是来自对大学生活的期盼,而不是出于高考的压力或者家长的叮咛,这是我觉得我的高三生活一直心情舒畅并且斗志昂扬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成绩还是要一步一步赶的,高一高二并没有全身心投入,使我的成绩绝非在全年级里可以数一数二,用我们当时校长在一次全年级高考动员会上的话说: “有的同学,比如张锐,综合素质不错,可是学习成绩不行……”成绩不行,那只有努力了。我觉得我努力的第一个方向是寻找方法,当时看了不少诸如《在北大等你》、《等你在北大》、《北大在等你》之类的高考状元介绍经验的书。尽管后来进了大学之后,我一直尽量拒绝写这种东西,但是事实上,当时高中的时候看这些书,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正面影响的。因为尽管学习方法不能够套用或者照搬,但这些来自成功者的声音能够给内心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至少在发现高考文科状元写的介绍学习经验的文章里也有病句和用错成语的时候,信心就会大增)。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2)
张锐/任羽中
然而到了后来,还是发现其实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在高考前做到:第一次不会做的题第二次都会做了,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都不会错了,其实在高考中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先看学校,再看专业
张锐/任羽中
选择志愿一直是高三时盘桓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当时觉得,选择了志愿也就选择了一生的职业,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其实现在看来,选择专业和将来选择工作一样,选择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而且选择确实也非常关键,但只要年轻,前面的道路总是很宽,只要努力,人的选择不可能只有一次。
我的想法一直是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因为一所好的学校是一个更大的环境,里面的机
会、氛围、熏陶对大学生活的影响会更大,即便你的专业可能有些冷门或者不让你完全满意,但是你仍然可以在专业之外学到很多一般大学学不到的东西。相反,如果你去了一个不那么好的大学的好专业,诸如金融、法律等,也许大学四年下来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当然,这个观点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也许未必正确。
当时我在报志愿的时候,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情况,而且我已经知道,如果选择北大的法律专业,那还可以读经济双学位; 而如果选择经济,却没有办法选择法律了。于是,在北大那一栏我不假思索地就填上了“法律”,之后又填上了“服从分配”。当然,幸运的我最后也没有需要被“分配”。
报志愿的时候还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情,我填了北大之后,我的任课老师在这件事情上有两种态度,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