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佛教的涅槃思想 >

第45部分

佛教的涅槃思想-第45部分

小说: 佛教的涅槃思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指慧海)修道还用功否?师曰:
  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
  “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
  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
  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这就是说,无心而不计较,一切顺其自然就是用功修道的法门。圣人无心合道,内心契合宇宙大道,就可达到解脱自在的涅槃境界;同时,圣人虽达体道境界,但只是随顺自然,行事与凡夫无异。
  后期禅宗的道在万物、“无情有性”的思想,以及任运自然、无证无修随顺自然的禅风在慧能禅及菏泽宗中是不存在的。慧能及菏泽宗以有情众生之本觉性、悟性(本觉性,自性具有般若之智)来释真心,这导致了真心不遍及无情之物的说法。《坛经》中就明确地说“无情无佛种”,神会也大力倡说“无情无佛性”。《神会语录》第三十载:“问:佛性遍一切处?答:佛性遍一切有情,不遍一切无情。”慧能与神会之所以反对无情有性,就是因为他们是以觉性、悟性来释真心、或佛性,故无情之物不具真心佛性。这也导致在修证中注重“明心见性”,“欲求佛道,须悟此心”的顿悟法门,在方法论上体现为消用见体而得涅槃。慧能及菏泽宗虽然也讲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而得涅槃,但涅槃与世间终有一层之隔而未能彻底融为一体。后期禅宗由于主张真心遍在、无情说法,注重“性白天然,不假雕琢”,随顺世间任运而行,所以就体现出在生活中行禅的自然主义的禅风。很显然,后期禅宗更能彻底地肯定现实世界,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强调不离开现实世界去求禅悟和禅境,将禅境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将生死与涅槃合而为一,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圆融无碍。同时,后期禅宗也将佛教禅宗彻底世俗化、生活化,而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超越现实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一、佛教典籍
  1.《杂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中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3.《长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4.《增一阿含经》,《佛藏要籍选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版。
  6.《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册。
  7.《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8.《阿毗昙心论》,《大正藏》第28册。
  9.《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49册。
  10.《异部宗轮论述记》,江西刻经处校刊(民国元年)。
  11.《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
  12.《中论》,龙树撰,《佛藏要籍选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3.《大智度论》,龙树撰,《大正藏》第25册。
  14.《百论》,提婆撰,《大正藏》第30册。
  15.《十二门论》,龙树撰,《大正藏》第30册。
  16.《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
  17.《辨法法性论》,弥勒撰,《大藏经补编》第9册。
  18.《瑜伽师地论》无著撰,《佛藏要籍选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9.《成唯识论》护法等撰《佛藏要籍选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0.《辨中边论》,世亲撰,《大正藏》第31册。
  21.《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撰,《大正藏》第31册。
  22.《唯识三十论颂》,世亲撰,《大正藏》第31册。
  23.《摄大乘论本》,无著撰,《大正藏》第31册。
  24.《摄大乘沦释》,世亲撰,《大正藏》第31册。
  25.《佛地经论》,亲光撰,《大正藏》第26册。
  26.《成唯识论述记》,窥基撰,《大正藏》第43册。
  27.《成唯识论学记》,(新罗)太贤撰,支那内学院刊(民国21年)。
  28.《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撰,《大正藏》第45册。
  29.《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30.《胜鬓经》,《大正藏》第12册。
  31.《究竟一乘宝性论》,《大正藏》第31册。
  32.《佛说不增不减经》,《大正藏》第16册。
  33.《鸠摩罗什法身大义》,《大正藏》第45册。
  34.《高僧传》,梁释慧皎著,汤用彤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
  35.《出三藏记集》,梁僧佑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36.《名僧传钞》,(日本)宗性抄,金陵刻经处版。
  37.《肇论》,僧肇撰,《大正藏》第45册:
  38.《弘明集》,梁僧枯著,《大正藏》第52册。
  39.《广弘明集》,梁僧佑著,《大正藏》第52册。
  40.《注维摩诘经》,罗什、僧肇、道生等注,《大正藏》第38册。
  41.《妙法莲华经疏》,竺道生撰,《卍续藏经》第150册,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再版。
  42.《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册。
  43.《法华玄义》,(隋)智颉撰,《大正藏》第33册。
  44.《金光明经疏》,(隋)智颇撰,金陵刻经处版。
  45.《妙法莲华经文句》,(隋)智颉撰,《大正藏》第34册。
  46.《维摩经玄疏》,(隋)智颉撰,《大正藏》第38册。
  47.《观音玄义》,(隋)智颉撰·,《大正藏》第34册。
  48.《摩诃止观》,(隋)智颉撰,《大正藏》第46册。
  49.《四教义》,(隋)智颉撰,《大正藏》第34册。
  50.《四念处》,(隋)智颉撰,《大正藏》第46册。
  51.《大般涅槃经玄义》,(隋)灌顶撰,《大正藏》第38册。
  52.《法华玄义释签》,(隋)湛然撰,《大正藏》第33册。
  53.《金刚錍》,(隋)湛然撰,《大正藏》第46册。
  54.《金光明经玄义拾遗》(宋)知礼撰,《大正藏》第39册。
  55.《灵峰宗论》,(明)智旭撰,《大藏经补编》第23册。
  56.《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唐)智俨撰,《大正藏》第45册。
  57.《华严五十要问答》,(唐)智俨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58.《华严一乘十玄门》,(唐)智俨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59.《华严经旨归》,(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0.《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1.《华严经义海百门》,(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2.《华严经金师子章解》,(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3.《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4.《华严经明法品内立流转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5.《华严经明法品内立缘起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6.《华严经明法品内立法身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7.《华严经明法品内立十世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8.《华严经明法品内立玄义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69.《华严三昧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70.《华严一乘教义章》,(唐)法藏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71.《华严策林》,(唐)法藏撰,《大正藏》第45册。
  72.《大方广佛华严经略策》,(唐)澄观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73.《华严法界玄镜》,(唐)澄观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74.《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唐)澄观撰,《大正藏》第36册。
  75.《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唐)澄观撰,《大正藏》第35册。
  76.《原人论》,(唐)宗密撰,《华严义海》,福建莆田广化寺印。
  77.《信心铭》,(唐)僧璨撰,《大正藏》第48册。
  78.《最上乘论》,(唐)弘忍撰,《大正藏》第48册。
  79.《绝观论》,(唐)法融撰,《大藏经补编》第18册,台湾华宇出版公司1986年版。
  80.《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宗宝编,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81.《坛经校释》,(唐)慧能撰,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82.《神会和尚话录》,杨曾文编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83.《大珠慧海禅师语录》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84.《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册。
  85.《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
  86.《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87.《五灯会元》,《卍续藏经》第80册,河北省佛教协会,2006年版。
  88.《佛祖纲目》,《卍续藏经》第85册,河北省佛教协会,2006年版。
  89.《禅源诸诠集都序》,(唐)宗密撰,《大正藏》第48册。
  90.《宗镜录》,(宋)延寿撰,《大正藏》第48册。
  二、论著
  1.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2.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五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
  4.《汤用彤全集》(七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张曼涛:《涅槃思想研究》,台湾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8年版。
  6.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修订版。
  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
  9.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方立天:《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12.姚卫群:《印度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的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1—4册,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15.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版。
  16.霍韬晦:《现代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
  18.欧阳竟无:《欧阳竟无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黄忏华:《中国佛教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20,弘学:《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巴蜀书社,1998年版。
  21.弘学:《部派佛教》,巴蜀书社,1999年版。
  22.印顺:《说一切有部及其论书》,(网络版)。
  23.印顺:《性空学研究》,(网络版)。
  24.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网络版)。
  25.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程恭让:《体用简别与佛旨真诠——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7.张志强:《唯识思想与晚明唯识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8.周贵华:《唯心与了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方立天:《法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高振农:《中国佛教》,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6版。
  31.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33.潘桂明:《智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小跃:《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5.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6.李上龙:《天台智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许抗生:《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董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