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地〉中「唯」之用例考察-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 五蘊、六處、十八界等三科,色、心、心所、心不相
應行、無為等五事(法),相、名、分別、正智、真如
等五事(法),以上三種分類中的任一類,皆和「實在
」的基準相關連。
4 因此,〈聲聞地〉中的事 (vastu),乃是意指包含法
(dharma)、自性
───────────
有關前一圖表的出處是︰(1)《瑜伽論》 (大30;
704c);《顯揚》 (大31; 508c7…9; 557b27…29);
《三無性論》 (大31; 868a7…9);《佛性論》 (大
31; 794b27…c1)。(2)《中邊》卷二真實品13。(3)
《楞伽》卷七。(4)《攝論(世)》卷五。
(裕А25) Cf。; e。g。《顯揚》(大31; 557b28ff。)「遍計所執
自相是無,何以故﹖五事所不攝故,除五事外更無
所有。何等為五﹖一、相。二、名。三、分別。四
、真如。五、正智」。又《三無性》(大31; 868a1)
「若法是有,不出五藏」。
(裕А26) 福原亮嚴(1972; 3)認為︰ 不可草率推斷相、名、
分別、正智、真如等五事比三性說較前成立之說法
。舟橋尚哉(1972)並且認為︰《解深密》中,雖有
三性說,但未言及五事(說),僅見到相、名、分別
等語,故從其尚不完全,而且從五事的順序與五事
和三性的關係亦未確定等事實看來,五事的成立乃
是在三性說成立以後。
34 頁
(svabhava) 等實在性者。
5 〈聲聞地〉 中有關唯事 ( vastu…matra ) 之表現的
「事」,與其說是相、名、分別、正智、真如等之五
事, 勿寧視為以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無為
等五事為內容是比較恰當。
6 相對於此,〈菩薩地〉中有關唯事之表現的「事」,
主要是以相、名、分別、正智、真如等五事為其內容。
蓋於〈菩薩地〉「真實義品」中有論及︰菩薩依於長時
從事的法無我智( dharma…nairatmya…jnana ),如實知一切
法的離言自性,對一切法也不作任何分別。如若不然,則不
能把握唯「事」 ( vastu…ma tra ) 、 唯「真如」 (
tathata…matra )。(裕А 27) 因為在相當於「真實義品」解
說部分的《瑜伽論》「攝決擇分」(大 30; 695c26 706c14)
的開頭,有云「若欲識知真實之意味,宜略知五事」,其後
則從有無、假實、世俗勝義等種種的角度,詳論相、名、分
別、正智、真如等五事 ( 大 30; 695c26…703a22 ), 最後
則論說到三自性(大 30; 703a23…706c14 )。 所以,〈菩薩
地〉中有關唯事之表現的「事」,可說是主要以相、名、分
別、正智、真如等五事為其內容。
五、結論
由上述的討論,我們知道︰若以代表初期瑜伽行派之論
書《瑜伽論》中之第十三地〈聲聞地〉為主,可將其「唯」
之用例之表現意義分析為下列三點︰
(1)說明相似(pratirupaka)所緣(禪定對象)
的用語, 如「唯智」(jnana…matra)、「唯見」
(darsana…matra)、「唯正憶念」(pratismrta…matra)
等諸表現, 它們是用來說明禪定中對象(所緣)是意
識之作用對象, 有別於五識之藉外感官所認識的外
界對象。這從南方上座部系統的《解脫道》、Vism
等中所述(1)遍作 (準備) 相 (parikamma…nimitta)
(2) 取相 (uggaha…nimitta)、(3)彼分相(=似相,
patibhaga…nimitta) 等修行禪定的三個步驟的比較
研究中也可得到證明。 從此
───────────
(裕А27) BoBh(w)41。 15…18(大30; 487b18…20; Td wi
23a7…b1); 〃sa khalu bodhisattvas tena
duranupravistena dharma… nairatmya…jnanena
nirabhilapya…svabhavatam sarva…dharmanam
yathabhutam veditva na kam cid dharmam kathamcit
kalpayati nanya…tra vastu…matram gshnati
tathata…matram〃 「又諸相菩薩由能深入法無我智
,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己,達無少法及少品類
可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又參考Willis
(1979; 91; 155。) 。
關鍵詞︰1。《瑜伽論》 2。唯識 3。唯事 4。所緣 5。五事。
35 頁
觀點,「唯智」、「唯見」、 「唯正憶念」等諸用
語確實和《解深密》、 《攝論》等所說的於三摩地
中影像之唯識思想頗為相近, 或者可說是「唯識」
思想的先驅術語, 但是在〈聲聞地〉中還洠в忻黠@
提出否定外境的「唯識無境」的用語。
(2)大多數「唯」的用例是用來否定作者、 受者、我、
我所等的。如︰「唯行」(samskara…matra)、「唯
法」(dharma…matra)、「唯事」 (vastu…matra)、
「唯因」(hetu…matra)、「唯果」(phala…matra)、
「唯蘊」(skandha…matra) 等。 並且這些用語是依
於共通於所有佛教部派之緣起與五蘊的思想而來,
不是瑜伽行派所特有的思想。
(3)第二點用以否定作者、 受者、我、我所等的「唯」
之用例中,「唯事」 (vastu…matra) 是比較值得重
視的術語。 因為它似乎只能於《瑜伽論》等瑜伽行
派論書中發現, 或許可以說是表現瑜伽行派思想特
色的用語之一。 所謂「唯事」之「事」的觀念是說
一切有部阿達磨論師們為討論「法」 ( dharma )、
「自性」 ( svabhava ) 等實在性而創說的, 其內
容是淵源於原始佛教的五蘊、六處、十八界。 但是
瑜伽行派一方面接受此色等五事 ( 法 ) 之說, 更
進而發展出相、名、分別、正智、真如等五事 (法)
之說,而且與「三自性說」相結合。 〈聲聞地〉中
「唯事」的「事」以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無
為等五事為內容是比較恰當。 相對於此,〈菩薩地
〉中「唯事」之「事」主要是以相、 名、分別、正
智、真如等五事為其內容。
36 頁
〔參考資料〕
(一)原典(Original works)及其簡稱︰
Abhidh…k…bh(E)= Abhidharmakosabhasya of Vasubandhu
Chapter 1 Dhatunirdesa ed。 Yasunori
Ejima; Tokyo The Sankibo press 1989
(BIB 1)。
Abhidh…k…bh(P)= Abhidharmakosabhasya of Vasubandhu
ed。 P。 Pradhan; rev。 2nd ed。 Aruna
Haldar; Patna 1975(TSWS 8)。
Abhidh…s(V)=『??????????? (南方佛教哲學教
義概說 )』Japanese trans。 by U。 Vepulla
& 戶田忠,1980。
BoBh(W)= Bodhisattvabhumi (梵文菩薩地經) ed。 U。
Wogihara 山喜房 1971。
MAV= Madhyantavibhaga (Maitreya): see MAV…bh。
MAV…bh= Madhyantavibhaga…bhasya (Vasubandhu); ed。
Gajin Nagao;Tokya 1964。
MSA= Mahayanasutralankara。(Maitreya) ed。 S。 Levi;
Paris 1907。
MSg(N)= G。 Nagao,長尾雅人《攝大乘論─和譯?注解-上
》(講談社,1982)《攝大乘論─和譯?注解─下》
(講談社,1987)
SBh= Sravakabhumi of Acarya Asanga ed。 Karunesha
Shukla; TSWS。 Vol。 ⅩⅣ Patna 1973。
Tp= rNal'byou spyod pa'i sa las Nan thos kyi sa 北京
版西藏大藏經 No。5537 Vo1。110 大谷大學1957。
Td= rNal'byor spyod pa'i sa las Nan thos kyi sa ??
?版????大藏經 No。4036 唯識部6 枺┐髮W1980。
Vim(E)= The Path of Freedom(Vimuttimagga)。 tr。 by。
N。 R。 M。 Ehara; Soma Thera & Kheminda Thera;
Colombo 1967
Vism= Buddhaghosa; Visuddhimagga= ed。 H。 C。 Warren &
Dh。 Kosambi; repr。 Delhi 1989; (HOS。 1sr ed。1950)。
《攝論世親釋》(H)=《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釋,玄奘譯)
大正藏 No。 1597 Vol。 31
《顯揚》=《顯揚拢陶摗范恚o著造,玄奘譯)大正藏
No。 1602 Vol。 31
《佛性論》=《佛性論》四卷 (真諦釋) 大正藏 No。 1610
Vol。 31
《三無性論》=《三無性論》二卷 (真諦釋) 大正藏 No。
1617 Vol。31
《解脫道》=《解脫道論》十二卷 (僧伽婆羅譯) 大正藏
No。 1648 Vol。 32
(二)現代論著(Modern Works Cited)︰
37 頁
Fukuhara; Ryogon(福原亮嚴)
──.1958。「諸法分類?史的展開」『龍谷大學論集』359。
──.1965。『有部阿毗達磨論書?發達』(永田文昌堂,京都)
──.1972。「三性三無性?源流」『印佛研』20:2。
Funahashi; Naoya(舟橋尚哉)
──.1972。「五法?三性????」『印佛研』21:1。
Hirakawa; Akira(平川彰)
──.1974。『???佛教史』上(春秋社,枺
Ikeda; Rentaro(池田練太郎)
──.1987。「〈五事論〉?成立?流布」(高崎還曆『??
?學佛教學論集』春秋社,345~57)
Imamishi; Junkichi(今西順吉)
──.1976a。「品類足論?成立試論(二)」『三藏集』120。
Ito; Shuken(伊藤秀憲)
──.1972。「本伲吭Z????」『印佛研』21:1;
134~135。
Kajiyama; Yuichi(□山雄一)
──.1983。『佛教????存在?知識』 (紀伊國屋書店
,枺
Mimaki; Katsumi(御牧克己)
──.1972。「初期唯識諸論書?於?? Sautrantika說」
『枺綄W』43; 1…16。
Mizuno; Kogen(水野弘元)
──.1978。『?…? 佛教?中心???佛教?心識論 (?
??,枺
Nozawa; Josho(野澤靜證)
──.1957。『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法藏館,京都
Odani; Nobuchiyo(小谷信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