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炎黄春秋200903 >

第16部分

炎黄春秋200903-第16部分

小说: 炎黄春秋20090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中国人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中国先人早期创造的文化思想中也有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遗产。除了修身治家的道德准则外,也有治国安民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观念的萌芽。例如: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王者以民为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不可凌驾于人民之上),等等。但由于历史条件,难以得到合理的继承和积极充分的新发展。 
  我们这个古老的,曾经强盛过的泱泱大国,一旦不求自新,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后,贪腐弊端日积月累,由强转弱,由盛转衰。与此同时,率先工业化的列强势力扩张。晚清时代,中国曾经企图单靠进口西方国家的科技成果,坚船利炮而不同时借鉴西方的民主立宪的政治改革,抵御列强,结果以弱国逞虚强,屡战屡败,吃了大亏,几代不得翻身,经历着深深的伤痛和耻辱。帝制时期,普天之下,都属皇帝臣民,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谈不到什么民主、法治、平等、自由。民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幸夭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昙花一现。暴风雨式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席卷全国,连“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们倡导的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价值观都斥之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毒草而扫地出门。这一系列失误给人民和国家造成的创伤,罄竹难书。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领导反对总结教训,压制言论自由,甚至迫害不同政见者。其实,问题就出在恐惧和抵制绝大多数国家珍视的以民为本的普世价值观,把它斥之为来自西方的诡计阴谋,洪水猛兽,为中国所不容。 
  过分强调所谓中国特色,单凭中国固有的价值观而拒绝外来的先进经验是建不成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事实证明,包括亚非拉美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依据崇高的普世价值观,以不同的形式,从专制国家和平转变为民主国家。这些普世价值观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必不可少的补充。现在是急起直追的时候了。千万不要由于这些中外的普世价值观的实现可能损害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和特权而横加阻挠。可以断言,世界上没有什么老百姓不希望享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摆脱专制统治。只是在有些国家,人民连话语权都被少数人垄断?不敢直说而已。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党中央肯定这些普世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正如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制、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温家宝总理也一再向世界公开宣告:“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他们说出了人民的心里话。 
  中国政府在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人权宪章基本人权原则”等文件上都早已签字。中国大使李保东2007年11月在联合国会上说:“和平、自由、平等、公正与正义是我们的前辈们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确立的最朴素的普世人权价值,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中国人民和政府说话是算数的,不应该是说给外国人听的。 
  胡锦涛在200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重申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人为本,同各国人民一道,切实推动人权事业发展。 
  二十世纪从血腥的热战到严酷的冷战,给世界造成的苦难应该使人类变得更加清醒和明智。如上所述,21世纪伊始就发生了一系列人祸天灾,包括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大举入侵小国的单边军事行动,百年不遇的地震海啸和席卷全球的财政经济危机,再加上核武器的扩散,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安危。这一切都表明,说地球是平的或圆的,可以见仁见智,但它确实好似一叶扁舟,在看不到尽头的宇宙大洋中飘荡。谁都不能夸口说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能够压制他人,领导世界,平安导航到达理想的彼岸。国家之间的矛盾不会消灭,但普世价值观提出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应该是大家的行为准则,定能有助于缩小分歧,促进世界大同。 
  站在历史的拐点,我们中国有东方大国的宽容气度,更应该发挥主动性,大力求同。缩小差异,而不是处心积虑地立异,更不要节外生枝,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制造莫须有的障碍。在基本国策中,我们需要的是思想上充分肯定普世价值观的意义,行动上加强它的落实力度,扩大它的内容,包括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天人合一,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以及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等具有普世价值的原则,同舟共济,互相支援,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群策群力,才能战胜特大的天灾人祸,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完成马克思发出的解放全人类的号召。

“新意见阶层”在网上崛起·周瑞金
  在纪念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后,在世界性的金融风暴中,迎来的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当是喜忧参半,乐观与忧患并存。 
  跨进新的一年,作为一个一辈子吃媒体饭的老报人,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从忧患中看到的乐观景象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喜看“新意见阶层”的崛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获得的最令人鼓舞的发展成果之一。 
  与延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相呼应,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虽然滞后,却也准备了底气深厚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份额过半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一般认为,在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约40%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量的贡献超过60%。另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调查结果,早在1998年,中国私营企业在整体经济和所有企业中的增值份额就已超过了50%。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早已是以私营经济而非公有经济为主体。如此规模的非公有经济,是“文革”专制暴力不会卷土重来、改革不会夭折的坚实的经济保障。 
  非公有经济中,生长出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引用权威人士的统计说,“新社会阶层”目前大约有5000万人,加上在相关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总人数约1。5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并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新社会阶层”如何走出体制边缘甚至是法律边缘生存的状态,如何摆脱官商勾兑的“原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框架内健康发展,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要求和获取社会政治空间,不仅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关系到政权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新社会阶层”之外,需要极大关注的,就是这2。53亿网民。在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网络群体中,据CNNIC最新调查,有81。5%、约2。06亿人使用网络新闻;有38。8%、约9822万人访问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有42。3%、约1。07亿人拥有博客/个人空间,其中7000万人在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我把这批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 
  如果说“新社会阶层”具有巨大的经济能量,“新意见阶层”则具有巨大的舆论能量。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健康现象,特别是社会不公,他们不平则鸣,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从民间反日风潮、奥运火炬传递到汶川大地震、瓮安群体性事件,他们口无遮拦、激情四溅、呼风唤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新意见阶层”的出现,值得关注,值得欣慰,值得研究。 
   
  BBS是民主政治里程碑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9年。 
  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3枚导弹,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当时我分管《人民日报》国际报道和网络版,5月9日凌晨获悉消息后,立即向报社和中央领导汇报。记得当时是群情激愤。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各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暴行。《人民日报》编委会郑重研究了这个事件的报道,安排《人民日报》发表系列评论文章,人民日报社的子报《环球时报》编发了号外。我和网络版负责人商量,这一天是个时机,又有合适主题,可以开通BBS论坛,让广大网民就这一事件自由发表看法。从政府到民间,对弘扬爱国主义、谴责国际强权政治有高度共识,这时候开通论坛不会出现宣传主管部门担心的言论失控情况,却能以此为契机为互联网打开一扇言论开放的窗口。 
  5月9日晚上,“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上线。不出我们所料,网上反应非常热烈,每天帖子上万条。虽然也有一些过火的言论,但欣慰的是,舆论的多元化反映出来了,内容多样性出来了。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如今注册账户77万多,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2008年5月9日晚上,“强国论坛”开通9周年,我应邀登录论坛,发帖说:“拜托新坛主们不负众望,把强国论坛办成民主论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实现民主化之日,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之时。” 
  以“5·8事件”为催生婆,以爱国主义为旗帜,BBS在国内获得了合法性。“强国论坛”之后,一些政府网站纷纷开设BBS,像湖南“红网”的“红辣椒论坛”在当地也较有影响力。一些市场化的论坛/BBS,如天涯社区、一塌糊涂、猫扑,对特定人群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对传统媒体的管理日趋峻切、下情上达功能基本丧失的背景下,被遮蔽和压抑的民意从此找到了一个发表、发泄的便捷渠道。 
  同样需要关注的,是1999年前后浮出水面的其他2种民意表达载体——“即时通讯”(In—stantMessenger)和手机短信。1999年2月腾讯公司推出QQ的第一个版本,“即时通讯”在年轻的网民中迅速流行开来。1998年中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2000年11月中国移动“移动梦网”短信平台开通,手机短信走向繁荣。这2种意见载体主要属于一对一的沟通,影响力次于论坛/BBS,但QQ群也是不可小看的分众网络群体。 
   
  汹涌澎湃的网络民意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论坛/BBS具有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普通民众有可能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意见,并及时了解其他人的看法。 
  以1999年为发端,2003年成为网络舆论的第一个高峰。这一年,一南一北两起平民百姓罹难的悲惨遭遇,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4月在广州街头,27岁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被强行收容,很快惨死在收容所。10月在哈尔滨街头,富家太太苏秀文与菜农发生争执,富家太太发动宝马车冲向现场人群,“就像收割机在麦地里割倒麦子一样”倒下一片,菜农妻子刘忠霞当场被撞死,撞伤12人。两起事件未得到当地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公正处理,导致互联网上民怨沸腾。网络舆情惊动中央政府。在温家宝总理主持下,国务院废止了一部施行多年的恶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纪委过问复查宝马撞人案,并在事后悄悄惩治了与宝马案相关的检察院、法院官员和省政协主席韩桂芝。 
  2007年是网络舆论的第二个高峰。3月初,网上开始流传一个帖子《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内容是一张图片: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重庆市一位房屋产权人拒绝拆迁,在开发商将周围房屋拆除后,仍然坚守孤楼,还在楼顶升起了国旗,以表决心。此事发生在全国人大审议《物权法》前后,围绕这项公民最重要物权的得失,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展开了热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