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第3部分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3部分

小说: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想异熟者。谓已生无想有情天。于不恒行心心法灭。假立无想异熟

命根者。谓于众同分先业所感。住时决定假立寿命。众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住时决定者。齐尔所时令众同分常得安住。或经百年或千年等。由业所引功能差别

众同分者。谓如是如是有情于种种类自体相似假立众同分。于种种类者。于人天等种类差别。于自体相似者。于一种类性

生者。谓于众同分诸行本。无今有性。假立为生。问外诸色等亦有生相。何故唯举众同分耶。答为于有情相续建立有为相故。所以者何。外诸色等有为相成坏所显。内诸行有为相生老等所显故。老者。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异性。假立为老。住者。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不变坏性。假立为住。无常者。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坏性。假立无常相续。变坏者。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依刹那

名身者。谓于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自性增言者。谓说天人眼耳等事

句身者。谓于诸法差别增言。假立句身。差别增言者。谓说诸行无常一切有情当死等义。文身者。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彼二所依诸字者谓。自性差别增言所依诸字如'褒…保+可'壹邬等。又自性差别及此二言总摄一切。如是一切由此三种之所诠表。是故建立此三为名句文身。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此又名显能显义故。此复名字无异转故。所以者何。如眼名眼异。此名外更有照了导等异名改转。由彼同显此想故。非'褒…保+可'壹等字离'褒…保+可'壹等差别外更有差别能显此。字故无异转说名。为字无异。转者谓不流变

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

流转者。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所以唯于相续不断立流转者。于一刹那或于间断。无此言故

定异者。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因果种种差别者。谓可爱果妙行为因。不可爱果恶行为因。诸如是等种种因果展转差别。相应者。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因果相称者。虽复异类因果相顺亦名相称。由如布施感富财等

势速者。谓于因果迅疾流转。假立势速

次第者。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因。果一一流转者谓不俱转

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现在时

方者。谓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何以故。即于十方因果遍满假说方故。当知此中唯说色法所摄因果。无色之法遍布处所无功能故

数者。谓于诸行一一差别。假立为数。一一差别者于一无别二三等数不应理故

和合者。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因果众缘集会者。且如识法因果相续。必假众缘和会。谓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此识作意正起。如是于余一切如理应知

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有。谓于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心心法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于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相似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相分位差别建立四种。于言说分位差别建立三种。于不得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因果分位差别建立余种。因果者。谓一切有为法能生余故名因。从余生故名果

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蕴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阿陀那识者。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又言心者。谓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

云何知有阿赖耶识。若无此识。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释此伽他。如摄决择分说。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可得故。最初生起不可得故。明了生起不可得故。种子体性不可得故。业用体性不可得故。身受体性不可得故。处无心定不可得故。命终之识不可得故。云何依止执受不可得耶。由五因故。谓阿赖耶识先行因感眼等。转识现缘因发。如说根境作意力故诸转识生。乃至广说。是名初因。又六识身善恶可得。是第二因。又六识身一类异熟无记性摄必不可得。是第三因。又六识身各别依转。随所依止彼识生时。即应彼识执所依止。余无执受不应道理。设许执受亦不应理。以离识故。是第四因。又所依止应成数数执受过失。所以者何。由彼眼识于一时转一时不转。余识亦尔。是第五因

云何最初生起不可得耶。谓设有难言。若有阿赖耶识。应一有情二识俱起。应告彼曰。汝于非过妄生过想。容有二识俱时转故。所以者何。犹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识。随有一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何以故。尔时作意无有差别。根及境界不坏现前。何因缘故识不俱转

云何明了生起不可得耶。谓若有定执识不俱生。与眼等识俱行一境。明了意识应不可得。所以者何。若时随忆曾所受境。尔时意识不明了生。非于现境所生意识。得有如是不明了相。是故应信诸识俱转。或应许彼第六意识无明了性

云何种子体性不可得耶。谓六转识身各各异故。所以者何。此六转识从善无间不善性生。不善无间善性复生。从二无间无记性生。下界无间中界生。中界无间妙界生。妙界无间乃至下界生。有漏无间无漏生。无漏无间有漏生世间无间出世生。出世无间世间生。非如是相识为种子体应正道理。又心相续长时间断经久流转不息。是故转识能持种子不应道理。云何业用不可得耶。谓若无诸识同时生。起业用俱转不应道理。所以者何。略说识业有四种。谓了别外器。了别依止。能了别我。了别境界。如是四种识了别业。一一刹那俱现可得。非于一识一刹那中有如是等差别业用。是故必有诸识俱起

云何身受体性不可得耶。谓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思。或不思惟。或复推寻。若心在定若不在定。身受生起非一众多。若无阿赖耶识如是身受应不可得。既现可得。是故定有阿赖耶识

云何处无心定不可得耶。如世尊说。入无想定及灭尽定。当知尔时识不离身。若无阿赖耶识。尔时识应离身。识若离身便应舍命。非谓处定

云何命终之识不可得耶。谓临命终时识渐舍离所依身分。发起冷触或上或下。非彼意识有时不转。故知唯有阿赖耶识。能执持身随于身分。若舍此识冷触可得身无觉受。意识不然。是故若无阿赖耶识。命终之识必不可得

意者。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又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又复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当知此中由所缘故。释义故相应故生起时故。显了于意。何故圣道现前无染污意耶。由胜义智与我见现行极相违故。出圣道后。从阿赖耶识复更现起。以有学位未永断故。又灭尽定望无想定。极寂静故。此染污意不得现行。无间灭意者。由随觉故。无间觉义是意义。当知此中随显相说

识者。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耳识者。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鼻识者。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舌识者。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身识者。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意识者。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当知此中由所依故。所缘故自性故。建立于识。云何建立界。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界。色等五境界及法界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一分。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何故建立界处无别相耶。建立蕴中已说眼等各别相故。是故从诸蕴中出界建立。从诸界中出处建立

何等界法蕴不摄耶。法界中无为法蕴所不摄。此无为法。复有八种。谓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虚空非择灭择灭。不动及想受灭

如是建立八无为中。当知所依差别故。分析真如假立三种。不由自性故。善法真如者。谓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何故真如说名真如。由彼自性无变异故。谓一切时无我实性无改转故说无变异。当知此则是无我性。离二我故。何故复说此名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缘此故能令一切诸杂染事悉皆空寂。虽复有时说有杂染。当知但是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何等名为客尘染污。谓由未拔所取能取种子故。令依他性心二行相转。非法性心。以诸法法性自性清净故。何故复说此名无相。诸相寂静故。诸相者。谓色受等乃至菩提。诸所戏论。真如性中彼相寂灭。故名无相。何故复说此名实际。无倒所缘故。实者。谓无颠倒。此处究竟故名为实际。过无我性更无所求故。何故复说此名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何故复说此名法界。一切声闻独觉诸佛妙法所依相故。如善法真如。当知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亦尔。虚空者。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无色性者。谓唯违于色。无性相法意识境界。是名虚空。意识境界者。谓法界摄故。唯违色言。为别受等共有真如择灭非择灭无常性等。虽兔角等亦是无性。然彼不与诸法相违。以彼唯是毕竟无故。又兔角等非唯违色。由与受等诸法共故。是故唯说与色相违无性相言。为别受等无色之法。何以故。受等自体是有性相非无性相故

非择灭者。谓是灭非离系。不永害随眠故。择灭者。谓是灭是离系。永害随眠故

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

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法。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无为

当知。此中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受想灭。烦恼断者。谓除此品粗重所得转依。受断者。谓除此能治定障所得转依。是故得第二静虑时。虽证苦灭而不建立无为。以变异受未尽断故。又若五种色若受想行蕴。及此所说八无为法。如是十六总名法界

云何建立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界即意处。法界即法处

由此道理诸蕴界处三法所摄。谓色蕴法界及与意处。由色蕴摄十色界。法界即摄法界。意处摄七识界。是故三法摄一切法

如是建立蕴界处已。今乘此义应更分别。问眼耳与鼻各有二种。云何不立二十一界。答彼虽有二然界不别。所以者何。其相相似俱眼相故。所作相似俱于眼境。眼识一所作故。如是耳鼻随理应知。为身端严各生二种。何以故。如是分布一界二所身得端严。不由余故。问为常依一一眼故眼识得生。为亦依二耶。答亦得依二。明了取故。所以者何。若俱开二眼取色明了非如开一譬如一室俱然二灯。同发一光照极明了。如是一光依二灯转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问于一一根门种种境界俱现在前。于此多境为有多识次第而起。为俱起耶。答唯有一识种种行相俱时而起。若诸段食与舌根合。当知身舌二识恒俱时起。又声间断故。不从异处展转生起相续往趣余方。然譬于灯置在自处。能于一时随其势力遍发光明。声顿遍发理亦如是。问何故于近障声闻不明了。答声有对故。于障细隙微少而生故不明了。问于六识中几有分别。答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三分别者。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复有七种分别。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问若了别色等故名为识。何故但名眼等识。不名色等识耶。答以依眼等五种解释道理成就。非于色等。何以故。眼中之识故名眼识。依眼处所识得生故。又由有眼识得有故。所以者何。若有眼根眼识定生。不盲瞑者乃至闇中亦能见故。不由有色眼识定生。以盲瞑者不能见故。又眼所发识故名眼识。由眼变异识亦变异。色虽无变识有变故。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青等色皆见为黄。又属眼之识故名眼识。由识种子随逐于眼而得生故。又助眼之识故名眼识。作彼损益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