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387部分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387部分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般念的人。对于已经修成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的人,我建议他们先转修三十二身分。成功之后转修某一种色遍达到第四禅,然后才修坟场观,因为第四禅的光很明亮,对于修行坟场观非常有帮助。

    因此一开始禅坐时,你应当再度修行安般念或色遍达到第四禅。当你的智慧之光很强盛明亮时,就在心中回忆过去曾经见过的尸体,选择愈肿胀、愈变色、愈腐烂的尸体愈好,然后专注那尸体为「可厌,可厌……」。应当依照以前所见到尸体的模样来专注,而不要去注意它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例如你在一年前见到那具尸体,你应当只专注于它当时的模样,不要观察它后来的变化,因为到现在它可能已经变成一具骸骨或粉碎了。一心专注于当时所见尸体的影像为可厌或不净,定力提升时,你就能持续专注很长的时间。为什么你能这么快速就修成这种不净观呢?因为前一个业处的禅那是成就后一个业处的强力助缘。以如此的禅那为基础来专注尸体为不净时,你可以在一次禅坐中就修行成功。若能深深地专注尸体为不净,就会产生强而有力的安止定。

    当你的安止定持续一小时以上之后,就可以检查五禅支。首先观察有分心,当尸体的影像出现在有分心时,就逐一地检查禅支。能见到各个禅支之后,应当同时照见五个禅支。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要达到初禅,那就不需拿外在的尸体来和你自己的身体作比较,只要一心专注外在尸体为可厌就能达到初禅。但是在本经中佛陀开示说:「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由于这段开示,所以摩诃尸婆长老解释说,坟场观只是作为过患随观而已。对于这种观禅的不净观,佛陀教导弟子们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尸体,如此能够提升观智,这称为无生命体的不净观(avibbanaka asubha)。另一种观禅的不净观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savibbanaka asubha)。在此我要解释这两种不净观。

    一、无生命体的不净观:首先应当专注外在的尸体为可厌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然后如此思惟自己的身体:「终有一天我也会死,死亡之后就像那具尸体一样。」直到你能见到自己的尸体。应当观照自己的尸体为不净,之后再度观照外在那具尸体为不净……如此内外交替观照。然后可以观照外在还活着的人,尤其是你所执着的人,例如你的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等,内心如此思惟:「终有一天此人也会死,死亡之后就会像那具尸体一样。」直到在心中见到那个人的尸体,然后观照它为不净。可以如此向各个方向观照外在活人的尸体为不净。满意之后,就进一步对那些尸体修行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之后就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通常尸体中只有由火界产生的时节生色法,然而如果尸体中还有活着的虫存在,那么就有可能见到其它种色法。照见究竟色法之后就观照它们为无常,因为它们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观照它们为苦,因为它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观照它们为无我,因为在它们之中没有永恒的自我存在;观照它们为不净,因为它们一直与可厌恶的颜色、气味等混合存在。应当如此内外交替地一再观照,这是无生命体的不净观。

    二、有生命体的不净观:又可分成两种,即三十二身分与虫观。

    1、三十二身分:从禅那出定之后,在智慧之光的帮助下,顺逆地观照自己身体的三十二身分,从头发观照到尿,再从尿观照到头发,作意它们为不净。能清楚地观照之后,就以同样的方法观照坐在自己前面那个禅修者身体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内外交替观照。外在目标必须不断地更换,尤其是要观照你所执着的人。可以向每一方向观照,直到满意,然后对这些三十二身分修行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后就分析其中的究竟色法,然后观照究竟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这是第一种有生命体的不净观。

    2、虫观:在智慧之光的帮助下,去照见存在自己身体内的许多虫,见到之后就观照你的身体为不净。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虫在你的身体里交配、生病、排放大小便、死亡,因此你的身体就是牠们的家、医院、厕所、坟场。也必须观照外在他人的身体由于充满各种虫因此是不净的,如此交替观照内外身体的不净。满意之后就对那些虫修行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之后就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然后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

    修行止禅之后能产生智慧之光,在智慧之光的帮助下就能修行无生命体与有生命体这两种观禅的不净观,因此智慧之光对止禅与观禅都很重要。如此,难道你能指责这样的智慧之光吗?

    接着我要继续解释坟场观。能够观照外在的尸体及自己的尸体之后,进一步应当如何修行呢?佛陀开示下一个阶段的修行方法如下: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

    在这里有三种身:(一)不净身:即尸体。(二)色身:即究竟色法。(三)名身:即究竟名法。

    在前面解释无生命体的不净观时,已经说明了如何观照不净身──尸体。

    当你的不净观或坟场观强而有力时,那样的观照就能去除贪欲,因此佛陀在《弥醯经》(Meghiy中说:「诸比丘,应当修行不净观以去除贪欲。」能够暂时去除贪欲之后,进一步你应当转修观禅。首先应当修行四界分别观,有系统地观照自己尸体及外在尸体的四界,你就能见到色聚,分析色聚之后就能见到究竟色法。接着应以同样的方式照见外在的有情与无情的究竟色法,然后应当观照内在与外在的究竟名法。观照内外的究竟名色法之后应当修行下一个阶段,佛陀开示说:

    「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关于这个阶段,前面已经讲过许多次,你应当观照两种生灭,即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这阶段里包含三种观智,即缘摄受智、思惟智及生灭随观智。然后佛陀开示下一个阶段: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

    这个阶段包括从坏灭随观智到行舍智这些上层的观智。当这些观智成熟时,圣道智与圣果智会相续地生起。圣道智会灭除烦恼,所以佛陀开示说:

    「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这是九种坟场观当中的第一种。接着佛陀开示其余的八种方法。由于它们之间的差别只在尸体相状的不同,所以在此将它们合在一起讲:

    【二】「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被乌鸦、老鹰、秃鹰、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

    【三】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只剩下(一些)血肉附着的一具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

    【四】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一具没有肉而只有血迹漫涂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

    【五】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一具没有血肉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

    【六】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分散在各处的骨头:这里一块手骨、那里一块脚骨、这里一块脚踝骨,那里一块小腿骨、这里一块大腿骨、那里一块髋骨、这里一块肋骨、那里一块背骨、这里一块胸骨、那里一块颈椎骨、这里一块下颚骨、那里一块牙龈骨、这里是头盖骨。

    【七】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贝壳色的白骨。

    【八】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变成经过一年以上的一堆骨头。

    【九】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骨头已经腐朽成骨粉。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古代印度人处理尸体的风俗是将它丢弃在坟场,并不加以掩埋,因此在坟场中可以见到各个阶段的尸体。但是在今天的环境下,很难找到尸体来观照,想修行坟场观的人应当怎么办呢?如果你已修成其它业处,你就能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来照见以前见过的那具尸体,专注它为可厌以达到初禅,然后慢慢地观察那具尸体后来的变化,一直观到今天。在这样的过程中,当尸体变化到你想观照的那个阶段时,就将心定在那个阶段,暂时不观察尸体的继续变化,专注那时的尸体为可厌以达到初禅,如此就能修行所有九种坟场观。满意之后,就可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来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尸体。

    进一步应当如何修行呢?佛陀开示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

    在这里,应当依照前面讲解过的方法来观照(一)内外的不净身:即内外的尸体。(二)内外的究竟色法。(三)内外的究竟名法。

    下一个阶段是:

    「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在这阶段,你应当观照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接着下一个阶段是: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这包含从坏灭随观智到圣道智与圣果智的各个阶段。

    在九种坟场观这一节里,正念与正念的目标(五取蕴)是苦谛;造成苦的五种因是集谛;苦谛与集谛都不生起是灭谛;了知灭谛的正道是道谛。如此精进地修行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这是致力于修行九种坟场观的比丘证悟阿罗汉果、达到解脱之道。

    到这里,我们已经讲过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即:【一】安般念、【二】四威仪、【三】四种正知、【四】不净观(三十二身分)、【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九种坟场观。在这十四种方法当中,只有安般念与对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观能达到安止定。由于坟场观在此作为过患随观,所以连坟场观在内的其余十二种方法都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注释里如此解释乃是根据摩诃尸婆长老的见解而说的,但是若根据古代注释者的解释,修行九种坟场观也能达到初禅。

    在这里大家必须记住一项重要的事实:身念处并不是只对身或色法修行而已。尽管身念处确实是注重在观照色法,但是只观照色法并不足以令你证悟涅盘,必须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你可以说身念处着重在观照色法,但是不能说身念处只观照色法而已。

    此外还必须记住这一点:在身念处当中,佛陀也教导止禅业处,如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九种坟场观,因此在身念处中有止禅与观禅。身念处的这十四种修行方法也称为身至念业处。

    回目录 受念处(vp

    开示了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之后,佛陀接着开示受念处的九种修行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受为受呢?

    在此,诸比丘,感到乐受时比丘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

    在这里,当比丘感到身体或心理的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乐受。」当然,即使是婴儿,当他在吸奶及其它类似的快乐情况下,他也知道自己感到乐受,但是这位比丘的了知与婴儿的了知不同。婴儿对乐受及其它种受的了知不能去除有众生存在的错误见解,不能根除众生想,既不是禅修的法门,也不是培育念处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了知究竟名色法、究竟名色法的因、究竟名色法及其因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他会认为「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我,这是他,这是男人,这是女人……。」

    然而此比丘的了知能去除认为有众生存在的错误见解,能根除众生想,既是禅修的法门,也是培育念处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他能透视究竟名色法及其因,并且能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究竟名色法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它们不是恒常的。没有真实存在的人、众生、父亲、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