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出现,当空无边处禅心存在时,识无边处禅心即不存在,反之亦然。专注于刚才入识无边处禅时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默念它为「无所有,无所有」或「不存在,不存在」。
应当以投入的心态来继续专注该相为:「无所有,无所有」。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三种无色禅,即无所有处禅。
非想非非想处
第四种无色禅是非想非非想处禅,它以无所有处禅心作为对象。它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因为此禅定当中的想极端微细。
如果要修行非想非非想处禅,你应思惟无所有处禅的缺点:无所有处禅有识无边处禅为它的近敌,并且无所有处禅不如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再者,想是病、想是疮、想是刺,而非想非非想处禅是宁静的。
见到无所有处禅的缺点,并且厌离于它之后,你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禅宁静的本质。然后,你应一再地专注无所有处禅心为「此心宁静,此心至上」。
你应以投入的心态继续专注无所有处禅心的相为宁静。借着如此一再地专注,你将发现五盖被降伏,并且你达到了近行定。持续不断地专注该相,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修行五自在。这是第四种无色禅,即非想非非想处禅。
今天,我已经解说如何修行十遍,以及由四种**禅与四种无**禅所组成的八定。在下一次讲座中,我将接着解说如何修行四梵住'4'(brahmavihara):慈、悲、喜、舍。
'1'禅修者应实在地透视到自己身体内的各个部份,而非透过想象。若所见的身分呈显在面前,犹如观看相片一般,则只是出自想象而已,不是真正透视到三十二身分。透视不到三十二身分的原因通常是定力不够深。禅修者应当有耐心地再培育够深的定力,不可贪快,囫囵吞枣,错失大利。
遍处色-内心见到的遍相。它是定心所生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色法。但是由于它依靠外在的色法而生起,犹如色法之子,所以也称它为色。这只是一种隐喻而已。
'3'心识剎那-心生起到消灭的时间。心识剎那极端迅速;在一闪电或一眨眼的时间里有十亿个心识剎那生灭过去。一个心识剎那中有三时,即心的生时、住时、灭时。(MAbhⅣ。6p。156)
'4'四梵住brahmavihara-这四种禅那是梵天神内心的安住处,所以称为四梵住。它们又称为四无量心,因为这四种心都必须以无边宇宙的所有众生作为对象。(MAbhⅨ。9p。336)此中包含三种关爱他人的修行法,即:慈(愿他人安乐)、悲(愿他人离苦)、喜(对他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到欢喜),及一种中性平等的修行法:舍(不忧不喜,中立而不执着)。(P…EDictp。494)
问 答(二)
问2…1:初学者如何平衡定根与慧根?如何以安般念(anapanasati)修行智慧?
答2…1:在上次的讲座中,我们已经谈过使五根平衡的方法了,但我可以再次简要地解释。对初学者而言,平衡定根与慧根并不重要,因为他们还只是初学者,五根尚不强。在最初修行的时候,通常内心有许多妄想干扰,所以五根尚未茁壮有力。唯有当五根坚强有力之时,才需要去平衡它们。不过,如果初学者在开始的阶段就能平衡五根,那当然也是好的。
举例而言,你现在修行的法门是安般念,安般念意指保持正念观察呼吸时的气息:对安般念能引生禅那有信心是信;为了清楚知道气息所做的努力是精进(viriya);忆念气息是念(sati);一心专注于气息是定(samadhi);了知气息是慧(pabba)。
初学者必须尝试保持强而有力的五根:他们对安般念必须有够强的信心;必须付出够强的努力,以便清楚地知道气息;必须对气息保持够强的忆念;必须对气息保持够强的专注;必须清楚地了知气息。然后还必须平衡五根。如果五根之中有一根过强,其它根就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
例如:若信根过强,它会产生激动。此时,精进根就无法执行维持相应名法于气息的功能;念根无法执行建立忆念于气息的功能;定根无法执行深度专注于气息的功能;慧根也无法清楚地了知气息。当精进根过强时,它导致心不安,因此其它根会变弱,而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当念根薄弱时,什么事也不能做,你将无法专注于气息,不能努力辨识气息,同时也没有信心。
现今你正在修行止禅。修行止禅时,强而有力的定是好的;但是太过度的定会产生怠惰。怠惰一生起,信、精进、念、慧诸根就变得很薄弱,以致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在初学的阶段,智慧还很低劣,只是了知自然呼吸的气息而已。因此,对于修行止禅的初学者而言,清楚地知道气息就已经足够。当取相或似相出现时,知道它们的也是智慧。除了这种智能之外,运用太多其它知识于修行上是不好的,因为你将会老是在讨论与批评。如果禅修者对安般念作太多的讨论与批评,他的慧根就太超过了,会使其它诸根变弱,以致无法适当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所以,初学者能够保持五根平衡也是好的。如何使五根平衡呢?我们必须以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清楚地了知气息,且要充满信心地专注于气息。
问2…2:在达到第四禅之后,为什么不直接觉观五蕴,透视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以便证悟涅盘?在证悟涅盘之前,我们为什么需要修行三十二身分、白骨观、白遍、四界分别观、名业处'1'、色业处'2'、缘起与观禅呢?
答2…2:五蕴是什么?五蕴与名色之间有何差别?你知道答案吗?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解释名色与五蕴。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Abhidhamma》,有四种究竟法(paramattha),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upa)、涅盘(Nibbana)。
要证悟第四种究竟法(涅盘),我们必须透视心、心所与色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心有八十九种;心所有五十二种;色有二十八种。八十九种心称为识蕴(vibbana…k。五十二种心所当中,感受是受蕴;形成内心印象是想蕴;其余五十种心所是行蕴。
有时,心与心所合起来称为名(nama)。若将它们分成四组,则是: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这四组是名蕴(nama…k;二十八种色即是色蕴(rupa…k。所以心、心所与色合起来称为名色(namarupa),有时也称为五蕴。它们的形成因缘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就是在观照五蕴;修行缘起就是在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五蕴的因果关系;修行观禅就是在观照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佛陀对三种人教导修行观禅的五蕴法门:智慧利的人、对名法之观智不分明的人、想要以简略法修行观禅的人。
现在我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根据上座部'3'佛法,有两类修行法门(kamm业处),即:应用业处(parihariya…kamm与一切处业处(sabbatthaka…kamm。应用业处指的是:个别禅修者修行以作为观禅的禅定基础之业处;他必须经常修行此业处。一切处业处指的是:所有禅修者都必须修行的业处,又称为四护卫禅'4',即: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5'与不净观,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免离内外的危难。所以禅修者可以用安般念作为他的应用业处,但他也必须修行四护卫禅。这是正统的方式。
要修行慈心观达到禅那的境界,最好禅修者事先已能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举《慈爱经M》为例:经中讲到五百位比库,都是精通十遍与八定(samapatti),并且修行观禅已达到生灭随观智'6'(udayabbaya…bana)的境界。当他们停宿处的树神受到打扰,而变形出来惊吓他们时,比库们回来见佛陀。于是佛陀教导他们《慈爱经》,以作为修行的法门,同时也是守护的诵文(paritta)。
《慈爱经》中列出十一种修行慈心观的方法,乃是针对已经成就慈心禅(metta…jhana),并且已破除不同类人之间差异界限的禅修者而说的。修行这些方法时,心中忆念:「Sukhino va khemi; sabbbhavkhitatta」──「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稳……」,而且必须修行达到第三禅。这对那五百位比库来说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已经精通十遍。
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中佛陀开示说,在四种色遍当中,白遍是最好的;它使禅修者的心清澈明亮。平静的心是高超而有力的,如果禅修者以一颗清明、无烦恼的心来修行慈心观,通常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能成就慈心禅。因此,如果禅修者先进入白遍第四禅,出定之后才修行慈心观,他很容易就能成就慈心禅。
若要证得白遍第四禅,禅修者必须先修行内外的白骨观,因为这使到白遍容易修成。所以,在完成安般念第四禅之后,我们通常教导禅修者三十二身分、白骨观与白遍。在我们的经验里,大多数禅修者说白遍第四禅比安般念第四禅更超胜,因为它能引生更清澈、更明亮、更平静的心,如此对修行其它业处很有帮助。因此,在教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
在此,我要指出初学者常发生的一个问题。你可能曾经修行慈心观,你是否成功地达到慈心禅呢?在实际修行时,如果禅修者想散播慈爱给相同性别的某个人,他必须先以那个人微笑的面容作为对象,然后散播慈爱给他:「愿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当初学者如此散播慈爱之时,那张微笑的面容很快就会消失。他无法继续他的慈心观,因为没有对象,而他将无法达到慈心禅。
若先有白遍第四禅的基础,情况就不同了。出定之后,当他散播慈爱时,那人的笑容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他能深度地专注于那笑容,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提升到慈心观第三禅。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到破除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界限,他就能修行巴利圣典《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中所提到的五百二十八种散播慈爱的方法,以及《慈爱经》中所提到的十一种方法。因为这个缘故,在教导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
你也许修行过佛随念。你是否成功地达到近行定呢?当那些已经成就慈心禅的人修行佛随念时,他们能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达到近行定。这是因为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然后转修不净观也是很容易的。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达到初禅,然后修行死随念,他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成功。
这就是我们在四护卫禅之前先教白遍的理由。然而,如果禅修者不想修行四护卫禅,也可以直接转修观禅,毫无问题。
问2…3:为什么在透视名色法之后必须修行缘起第一法与第五法?何谓第一法与第五法?
答2…3:根据上座部佛法,清净有七个阶段。在这里我要解释前五个阶段,它们是:
一、 戒清净。
二、 心清净,即:八定与近行定。
三、 见清净,即:分析名色的智慧(名色分别智)。
四、 度疑清净,即:辨识因果的智慧(缘摄受智),也就是透视缘起(十二因缘)的智慧。
五、 道非道智见清净,即:思惟智'7'与生灭随观智;这是观禅的开端。
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有四种清净。为什么呢?观禅乃是对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本质的领悟。如果还未了解名色及它们的因缘,我们如何能领悟它们是无常、苦、无我的呢?如何能修行观禅呢?唯有彻底地透视名色及其因缘之后,我们才能修行观禅。
名色及其因缘称为行法或有为法(savkhara):它们生起之后立即消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它们遭受不断生灭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的。它们没有自体(atta)、没有稳定不坏的实质,因此它们是无我的。
如此领悟无常、苦、无我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在修行观禅之前,我们教导禅修者透视名法、色法与缘起法。注释中解释说:「aniccanti pabcakkhandha」意思是:无常是五蕴。五蕴就是名色及其因缘。所以真正的观禅依靠对五蕴与因果的了知。
佛陀依照听法者的根性而教导四种透视缘起的方法,在《无碍解道》中还有另一种方法,因此总共有五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顺着透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它在上座部佛教很流行,然而对于未曾学习《阿毗达摩》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