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佛(季羡林自选集) >

第22部分

佛(季羡林自选集)-第22部分

小说: 佛(季羡林自选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要有九名和尚,才能出现〃破僧〃的现象。我在上面引用的《破僧事》中有关破僧的那一段话,只能这样去理解。这里讲的破僧,原因不在教义方面,而只在律条方面参阅HBechert,A'sokas〃Schismenedikt〃undderBegriffSaghabheda《阿育王的〃破僧诏令〃与破僧的含义》,WienreZeitschriftfürdieKundeSüdundOstasiens;BandV;1961。

第四部分 8。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

    三、论述中的矛盾

    我在上面主要根据《破僧事》介绍了提婆达多破僧的情况。其中叙述真可谓详矣尽矣。足见和尚们确实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幻想力,一方面美化释迦牟尼,另一方面丑化提婆达多。里面可能有不少的历史事实。但是,其中必然有很多的捏造与诬蔑。提婆达多是一个失败者,在胜利者释迦牟尼的徒子徒孙们笔下,他能得到一个好的形象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提婆达多的真相,有没有可能呢?有什么办法呢?可能性我认为是有的。办法就是从佛典叙述中的矛盾入手来爬罗剔抉,因为,既然是捏造,就必然有矛盾。抓住矛盾,加以探寻,就是我们今天探求真相的唯一途径。

    我认为,从上面的叙述来看,至少有两大矛盾,一个是叙述本身的矛盾;一个是叙述的事实与以后历史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一个矛盾又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提婆达多真正是一个人格卑鄙干尽了坏事的家伙吗?二,提婆达多真正是失道寡助众叛亲离缺少徒众的坏人吗?下面我分别论述一下。

    先谈第一个大矛盾中的第一个问题。我先举一个突出的例子。我在第二节的叙述中曾谈到,佛祖派阿难跟着提婆达多到王舍城去,昭告那里的婆罗门及长者居士,说提婆达多是个坏人。佛与阿难有几句对话,话虽简单,但很有意义。历史上有无此事,已不可考。历史的真实性是不能排除的。此事见于许多佛典中,为了同《破僧事》那一段进行比较,我在下面引用几处。

    《四分律》卷四:

    今差舍利弗比丘向诸白衣大众说,提婆达(多)所为事者非佛法僧事……时舍利弗闻此语已,心疑,即住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当云何在白衣众中说其恶?何以故?我本向诸白衣赞叹其善,言:大姓出家,聪明有大神力,颇貌端正。〃佛告舍利弗:〃汝先赞叹提婆达多聪明有大神力,大姓出家,实尔以不?〃答言;〃大德!实尔。〃〃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往是白衣大众中语言:'提婆达(多)先时如是,今日如是。'〃(22,593b)

    这里派的是舍利弗,不是阿难。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

    舍利佛!汝往调达众中,作是唱言:〃若受调达五法教者,彼为不见佛法僧。〃舍利弗言:〃我昔已曾赞叹调达,今日云何复得毁訾?〃佛言:〃汝昔赞叹,为是实不?〃答言:〃是实。〃佛言:〃今应毁訾,而毁訾亦复是实。〃(22,19a)

    这里也是舍利弗。

    《十诵律》卷三十六:

    尔时佛语阿难:〃汝将从行比丘,入王舍城巷陌市肆多人住处,唱言:'调达所作事,若身作口作,奠谓是佛事法事僧事,此是调达及弟子所作事。'〃阿难受教,即将从行比丘诣王舍城巷陌市肆多人住处,唱言:〃调达身作口作事,莫谓是佛事法事僧事,此调达及弟子所作事。〃(23,260c)

    这里同《破僧事》一样,不是舍利弗,是阿难。最令人注意的是,佛同舍利弗或阿难的那几句对话没有了。

    《鼻奈耶》卷五:

    时世尊见三十二人去不久,顾语阿难;〃汝往入罗阅城,往大市四街巷头,作是唱言:'若调达所作行身口意所为,莫呼佛法僧教使为,调达自有亲信弟子。'〃时阿难白佛:〃前叹誉调达,今复说其恶,众人有讥者,当云何答?〃世尊告阿难曰:〃有此语者,以此语答:'本虽习善,今复习恶,何足怪耶?'〃(24,870b~c)

    这里又是阿难。

第四部分 9。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

    引文就到这里为止。本来还有一些异本可以引用,我不再引了,这已经够用了。看来这个故事很可能有历史根据。至于主人公是阿难,还是舍利弗,这无关重要。在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原本残卷中碰巧保留了这一个故事的原文瓦尔德施米特(Ernst;Waldscmidt)《说一切有部律中提婆达多故事的残余》(RestevonDevadattaEpisodenausdemVinayaderSarvstivdins);ZDMG;Bd;113Heft3;1964;p。552ff。我把有关的一段引在下面,并将与此相当的巴利文也共同引出,并排排列,以资对比:

    梵文:

    Sa

    瘙堿ghabhedavastu

    7tatrabhagavanayu(6)s·mntam

    nandammantrayatisma

    8(ga)cchnadarajagr·ha

    瘙堿pravi's

    yarathyvīthicatvara'sr·ngt·akes·u

    sthitvdevadattamprak'syayad

    devadatah·karmakurytkyena

    vvivvmanas

    (7)vnatenabuddhovdharmo

    vasa

    瘙堿ghovdras·t·avyah·devadat

    taevatenasaparsatkodras·t·

    avyah·

    9purva

    瘙堿maybhadantadevada

    ttasyavar

    瘙塀obhs·itah·ityapide

    vadattah·bhadrah·s′o(8)bhano

    gu

    瘙塀avntadidnī

    瘙堿m

    瘙堿vi

    sa

    瘙堿vdar

    瘙堿ropayisya

    瘙堿t

    10bhagavnhayasteeva

    瘙堿va

    dettasyavaktavya

    瘙堿purva

    瘙堿tat

    tathmsididanī

    瘙堿punareva

    巴利文

    sa

    瘙堿ghabhedakkhandhaka

    athakhobhagav

    yasmanta

    瘙堿sriputtammantesi

    tenahitva

    瘙堿sriputtadevadatta

    瘙堿

    rajgahepakisehīti

    pubbemaybhantedevadattassa

    rjagaheva

    瘙塀

    瘙塀obhsitomahiddhi

    kogodhiputto

    mahnunhvogodhiputtoti|

    kthahar

    瘙堿bhantedevadatta

    瘙堿

    rjagahepaksemīhi|nanutay

    sriputtobhūtoyevadevadattassa

    rjagaheva

    瘙塀

    瘙塀obhsito

    mahiddhikogodhiputto

    mahnubhvogodhiputtoti|

    evambhanteti|evamevakho

    tva

    瘙堿sriputtabhuta

    瘙堿evadeva

    datta

    瘙堿rjagahepaksehīti|

第四部分 10。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

    梵文和巴利文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梵文是阿难,巴利文是舍利弗,梵文《说一切有部律》的汉译名是《十诵律》。如果拿这同一部佛典的梵文原文和汉文译文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多少令人吃惊的情况:梵文原文中有几句重要的话,在汉译文中被删掉了。这几句话是:〃大德!从前我曾赞叹过提婆达多的品质,说,提婆达多是善良的、英俊的、有德的,现在人们将会讥笑我前后矛盾。〃(9)薄迦梵说:〃谁要对你说这样的话,你就对他说:'过去他确实是这样,现在不是了。'〃(10)《十诵律》为什么单单把这几句话删掉了呢?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认为是有意(bewusst)删掉的(引文第555页)。为了维护释迦牟尼派的面子,这是可能的。但是其余的汉译异本都没有删掉,它们不想〃为贤者讳〃。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梵文原文和巴利文原文都照实写出,似乎都没有考虑到面子问题。不管怎样,提婆达多至少一度在佛教僧伽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受到过如来大弟子的赞叹。大概后来由于意见不同,想同如来佛分道扬镳。佛爷的徒子徒孙一反常态,对他造谣诬蔑,咬牙切齿,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想一手遮天是根本办不到的,事实毕竟是事实,谁也抹煞不掉。于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无意中留下了这一点真实的记录。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此外,我在上面引用过的如来佛的话:〃提婆达多先有神通。〃也说明了同样的情况。《鼻奈耶》卷二说:〃(提婆达多)出家剃除须发,着袈裟,捐弃国土,入山行道,诵经禀受,于其间世尊说经法,尽诵上口,彼亦有大神足比丘。〃(24,859a)可见提婆达多的真实情况。

    现在谈第一个大矛盾中的第二个问题:提婆达多果真是一个失道寡助的坏人吗?他有没有徒众呢?仅从《破僧事》的叙述中已经可以看出他有徒众,而且数目还不小。有名有姓的四个人是他经常的伙伴。之所以一定是四个人,我猜想,这可能同我上面谈到的破僧所需要的和尚的最少数目有联系。此外,还有不少地方提到他有五百个追随者。我在下面引用几个例证:

    《四分律》卷四:

    提婆达多心欲为恶而生念言:我欲畜徒众。(22,591c~592a)

    《五分律》卷三:

    舍利弗!汝往调达众中,作是唱言。(22,19a)

    同上:

    尔时助调达比丘语诸比丘言。(22,21a)

    《十诵律》卷四十:

    尔时助提婆达多比丘尼着细褶衣(23,292a;又见294a,296b,313b等)

    《鼻奈耶》卷四:

    时瞿婆离比丘调达弟子见舍利弗目犍连出。(24,868b;又见869a)

    《破僧事》卷十八:

    时提婆达多便即持咽珠价值千金而与巧工,令造此车,复与一千人以为驱使。(24,192a)

    例子不用再举了。就从这几个简单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提婆达多是有徒众的,不但有和尚,而且也有尼姑。提婆达多决不是失道寡助者,他的徒众数目是相当多的。

第四部分 11。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

    现在谈第二个大矛盾,就是叙述的事实与以后历史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佛典的记载,提婆达多之阴险、之卑鄙,简直甚于虎豹蛇蝎、魑魅魍魉,坏得不能再坏了。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已经被释迦牟尼的那些忠诚的徒子徒孙们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哪里还能谈到什么身后的影响呢?然而事实却不是这个样子,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另一种情况。5世纪初,法显到印度在拘萨罗国舍卫城见到:

    调达亦有众在,常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释迦文佛。《高僧法显传》,51,861a。

    在这里,释迦牟尼派和提婆达多派的〃派性〃泾渭分明,跃然纸上。又过了200多年,到了唐代,玄奘于7世纪到了印度,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在室罗伐悉底国(舍卫国)(卷六)和萨罗国(卷十)都没有关于提婆达多派的记载。但是,在羯罗拿苏伐剌那国(卷十),他却记载;

    天祠五十余所,异道实多。别有三伽蓝,不食乳酪,遵提婆达多遗训也。

    难道说是提婆达多派迁徙了吗?也或许因为提婆达多派在某一个地区盛衰起伏,命途多舛,此地衰微,他处重振。无论如何,提婆达多派藕断丝连,从来没有完全绝迹。几十年以后,在同一世纪,义净又到了印度,他在自己翻译的《根本说…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写了一条比较长的夹注:

    此言随党者,谓是随顺提婆达多所有伴属。言非随党者,即是佛弟子。此乃由其住处,则令物随处判(制)处中。既非两处,故遣两众均分。现今西方在处皆有天授种族出家之流。所有轨仪,多同佛法。至如五道轮回,生天解脱,所习三藏,亦有大同。无大寺舍,居村坞间。乞食自居,多修净行。胡芦为钵,衣但二巾,色类桑,不餐乳酪。多在那烂陀寺,杂听诸典。曾问之曰;〃汝之轨式,多似大师。有僻邪处,复同天授,岂非天授之种胄乎?〃彼便答曰:〃我之所祖,实非天授。〃此即恐人嫌弃,拒讳不臣耳。此虽多似佛法,若行聚集,则圣制分途,各自为行,别呈供养,岂况诸余外道。计断计常,妄执自然,虚陈得一。食时杂坐,流俗无分,踵旧之徒,用为通鉴。更相染触,泾渭同波。高尚之宾,须察兹滥。殊行各席,深是其宜。(24,495c)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夹注。既然说〃在处皆有天授种族出家之流〃,可见他们人数之多,传布区域之大。可惜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听到他们的消息了参阅王邦维《提婆达多派问题》,见所著《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与研究》……

    法显在公元5世纪初,玄奘和义净在公元7世纪,都在印度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