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乘无量寿经解+ >

第72部分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72部分

小说: 大乘无量寿经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以上为另一类生边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与上一类,同是信未具足。盖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本类行人知求佛智。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当于前之四智。勉强言之,「威德广大不思议智」,相当于前之不可称智与不思议智。「普遍智」相当于大乘广智。平等普遍运载一切有情,咸至无上菩提也。「无等智」应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简。前之诸智见《魏译》。今之普遍智等见于《唐译》。译者开合不同,文笔有异,于是智名乃有出入。而两译所指之诸智实无有异也。于上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等。能信他佛,但于自佛,不能生信,于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为大失。
  《无量寿起信论》论此甚详。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无决定智,即无决定信,是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信愿不坚,依据不专,但仍能念佛相续,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滞边地。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
  「是诸人等」,指上述二类往生边地之人。「以此因缘」,以修善念佛、发愿求生之因,感得生于彼国边地,七宝宫殿,宝池莲华,乐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堕之果。复因疑惑之过,感得「道止佛国界边」,于其城中不能得出,于五百岁不能见闻三宝之果。此皆唯心所造,业力牵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盖心生种种法生,地狱、天堂、净土、佛国,皆是自心所现。身所趣向,唯是自业所牵。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于边地,亦于宝莲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间之胎生,而实亦莲花化生。生活快乐「如忉利天」。但于城中,不能出离。所居之处在于平地,不能上升虚空,亦不能随意高大。更有甚者,则于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五百岁」者,据《汉译》为「于是间五百岁」。经中云「是间」。又不曰「彼国」。故此「是间」,应指世尊说法之处。是故憬兴曰:「五百岁即此方年数。」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执定为此间五百岁。盖极乐品数无量,边地差别亦应无量。如《观经》中下品下生「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是其长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着《西方合论》功德,往生边地。但以智慧胜故,不久即见佛闻法。如经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众生,识其罪本。。。。。。然后乃出。」故知忏悔断疑,乃出离之关键。时间并非定数。
  「其人」,指生边地之人。「智慧不明」者,愚痴无智也。「知经复少」者,于大乘经典,所知不多也。「心不开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开意解也。复疑虑重重,故不欢乐。以上述种种原因,故称如是人等为「胎生」。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上经文总明极乐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佛前莲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其如菩萨。反之,心中疑惑则堕胎生,五百岁中,不见三宝等,皆由无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断疑生信,至为切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锞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本品续劝断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为喻。《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喻其净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过。金锁喻花不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喻于花中受快乐自在。合喻可知。」「层楼」即重楼。「床」者,人所坐卧者。「帐」者,床帐,张施于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长狭而低者曰榻。「锞」即锁。「妙饰奇珍」者,以奇异珍宝作为巧妙装饰。「幽絷」者,「幽」囚也。「絷」,拘执也。故「幽絷」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时,无自在乐。方便求出,方得解脱。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亦复如是」,举事以合前喻。「华胎」合「七宝狱」。「不得出现」合「而以金锞、系其两足。」「犹如园苑宫殿之想。。。。。。无诸秽恶」合「层楼绮殿:。。。。。如转轮王。」「不生欣乐」合「小王不乐」。「识其罪本」乃至「然后乃出」合「轮王欢喜,方得解脱」。《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又义寂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虽名为苦,非苦受也。」又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
  「若此众生」下,正劝断疑知罪,忏悔求出。「罪本」《魏译》作「本罪」。《会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谓之本罪,非十恶业等。」「深自悔责」。义寂云:「言悔责者,此省察心,名为悔耳。责,呵责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终,宿障微薄,识其本罪,而生悔责。依悔责故障尽,即到阿弥陀佛所。」又昙鸾师《略论》云:「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昙鸾、望西皆谓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但《嘉祥疏》有异说,疏曰:「深自悔责,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以上二说亦不相违。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人中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过失尽已」谓过去疑惑之过失,已忏除净尽,然后方得出离疑城,见佛闻法。故知不论五百年中,或是其末,总须宿过全消,方得解脱也。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时义。」谓才出莲胎,立即见佛闻法,不再经历时刻也。「久久亦当开解欢喜」。盖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经复少」,今虽亲见弥陀,耳聆佛训。但以心垢未除,情见犹存,故须多闻薰习,增长智慧,始能信解佛语,故云「久久亦当开解欢喜」。「开解」者,心开得解也。「欢喜」者,闻法契会,自然欢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昙鸾师云:「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具诸神通,遍供诸佛,于诸功德,随意修习。具如弥陀本愿。
  「阿逸多」,即慈氏。释尊重唤其名,以警醒大众,专心倾听。「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至于菩萨何有疑惑,《无量寿经钞》曰:「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纵菩萨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当明信矣」。钞意甚谦,未作决断。据笔者意,钞中两说均是,其一者我等虽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实发起菩提心,即是初发心菩萨。《论注》云:「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净业行人,若发如是心,亦即是初发心菩萨。天台谓别教之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沉浮无定。是故初发心菩萨,实有退堕之患也。其二者,彼谓「纵说」,意谓:纵然真是菩萨,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说并不相违。「大利」者,即经中「真实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今者难逢能逢,难闻能闻,而不信受,辜负佛恩,故云「为失大利」也。况此净土法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信愿持名,迳登不退。是乃真实利中之最真实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于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是明疑惑「为大损害」之义。反之,则如《十往生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观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从,祈慎思之。下复明疑谤之大害。该经复曰:「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嗔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喑哑。水肿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旁引两经,深显疑信虽只在当人一念之间,但所种祸福,悬隔天渊,历劫无尽。故云「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慈氏大士,以无缘大慈,悯念末世中有一类众生,虽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净土。故发斯问。佛答:此一类众生,缺少智慧,迷恋天人之福,故不愿生。慈氏复云:「不求佛刹,何免轮回」。此有二义:其一者,专指如上之人,妄谓西方之乐不如天界。如是虚妄分别,不求生净土。不知修善之福,虽得生天,但天寿尽后,仍复轮转。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虽能精进修持,但不以弥陀净土为归宿,专仗自力。则难于现在生中,坐断生死,仍受后有,故云「何免轮迥」。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佛言」下,更明着相与离相之得失利害。着相修福,难免轮回。离相求生,永得解脱。上段先明着世间福,不出轮回。盖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