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嘉言录-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面题词] 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家庭教育之道。祈得是书者,常与父母兄弟妻子、乡党亲戚朋友,讲说而开导之。俾彼诸人,同皆敦伦尽分,克己复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必至生入圣贤之域,没归极乐之邦,何幸如之。愿读诵者,恭敬信受,勿致亵渎。展转流通,毋或弃置。将见贤才蔚起,劫运顿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此不慧所馨香祷祝者。
[封二题词] 净土法门,谛理甚深,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由其大小不二,权实一如,以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皆须修持,皆得成办也。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匪仗佛力,将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加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果能如是,万无有一不往生者。净土经论,文义显明。净土修持,随机自立。既无幽深莫测之闷,亦无艰难困苦之烦。且又不费钱财气力,不碍职业营生。若能随分随力,常时忆念,则神凝意净,业消智朗,自然身心安乐,诸缘顺适,其为乐也,何能名焉。愿见闻者,悉皆修持,各怀自利利他之心,共发己立立人之愿。恭敬受持,随缘倡导,展转流通,令遍国界,俾一切同伦,同沐佛恩,同生净土,实为大幸。
嘉言录重排序
净土法门,理极高深,事甚简易。由兹天姿聪敏,知见超特者,每每视作愚夫愚妇之事,而不肯修持。岂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乎。彼以愚夫愚妇能修,遂并法门而藐视之。何不观《华严》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者,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乎。藐视净土法门而不屑修,其于《华严》,将复视作何等?又于《华严》末后归宗一着,为复尊重之也,为复藐视之耶?此无他,盖未详审通途、特别法门之所以,及自力、佛力大小难易而致然也。使详审之,能不附于华藏海众之班,一致进行,同求往生乎!
光自束发读书,即受韩、欧、程、朱辟佛之毒。幸无韩、欧、程、朱之才,使稍能相埒,则必致自误误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矣。自十四五后,病困数年,从兹遍思古今,详绎经书,始知韩、欧、程、朱之作此说者,全属门庭知见,绝不计及堂奥中事之所致也。乃于弱冠之次年,出家为僧,专修净业。誓尽此生,作自了汉,决不建立门庭,广收徒众,以致后世子孙,败坏佛法,并拉光于阿鼻地狱中,同彼受苦也。至光绪十九年,普陀法雨寺化闻和尚,入都请藏经,命查印刷。事毕,邀同来山,知其不喜作事,故令住一闲寮,随意修持,于今已三十有五年矣。在山日久,有以笔墨事见托者,绝不用印光名字。即自己有必须署名之文字,亦只随便写二字即已。以故二十年来,绝无人客过访,及信札往来诸纷扰。民国启元,高鹤年居士,绐去数篇文稿,登《佛学丛报》,不敢用印光名,以印光常称常惭愧僧,故署名常惭。徐蔚如居士,及周孟由,谬为见赏,打听三四年,了无知者。后孟由来山拜谒,遂祈归依,持去数篇废稿,寄于蔚如,乃于京师排印,名《印光法师文钞》。以致遍刺雅目,愈增惭愧耳,时为民国七年。八年,又搜罗若干篇作续编,并初编同排之。九年,令上海商务印书馆,排作两册,留板,十年春出书。光又于扬州,将九年所排者,刻一书册板,作四册。十一年,又于商务印书馆,排作四册,当时诸居士任者有二万部。而商务印书馆印以出售者,不在此数。十四年冬,又令中华书局排增广本,亦作四册,比先增百余叶,今年夏出书。以工潮等,其价甚昂,只印二千。原订打四付纸板,二归本局,二归于光。乃令杭州浙江印刷公司,先印一万,以后续印,一任因缘。
圆净居士李荣祥,近数年来,专心佛学,于《起信》、《楞严》、《圆觉》,各为疏解。光谓青年人宜先着实用念佛功夫,待其业消智朗,障尽福崇时,再行发挥,自可阐明佛意,宣传宇宙。当时彼尚不以为然,后以用心过度,形神日衰,始知光言不谬。乃复详阅《文钞》,不胜欢喜,遂摘录要义,分门别类,编作一册,拟用报纸印一千册,以应急欲即阅者(以先曾逐次登居士林林刊,故屡有催促令印之者)。及光五月至申,乃与其妻,同受归依。八月书出,不久送完。函索者纷至沓来,遂令漕河泾监狱署排作书本。陈荻洲居士愿任排工,并打四付纸板费,又任印二千册,一时任者,将近二万。其所录之出处,某卷某叶,一一备载,庶可以《文钞》全文相对阅。由其于诸文中截取要义,汇归一类,故每有文义稍同,而不即删削者,冀阅者受反复劝勖之益,冀其直下断疑生信也。其出处卷,及叶数,皆依《增广文钞》。以《增广文钞》,作永久流通之本,余则久后必无再印之举也。又以《文钞》繁广,初机或难于简别其易晓了而合机宜者,欲令先得其门径,从兹着实进修,自至其极,免致望洋兴叹,或至退屈之虞。因录《文钞》选读篇目,附于《嘉言录》目录之后,庶未曾研究佛学之人,得以坐进斯道矣。因为叙其所以然,以期阅者共知。
所愿见者闻者,勿以所说皆平实庸常而弃之,以求其高深玄妙者。夫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如来之道,戒定慧而已。能于平实庸常之事而实行之,行之及极,其高深玄妙之理,岂待别求。否则高深玄妙,但属口头活计,生死到来,一毫也用不着,愿阅者悉注意焉。
民国十六年丁卯,夏历腊月八日,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附]大师论衣制云:五戒,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条直条,无一长一短之横纹,名缦衣。今人多不怕罪过,不肯依法。即在家五戒,每搭一长一短之五衣,或两长一短之七衣,皆为违律。在家人,即依法缦衣,亦只礼拜持诵、敬礼三宝时可搭,不宜常搭。出家人,从前五衣,是狭短的,如一条大手巾样,故可常不离身,名作务衣。今之五衣,与七衣同长大,做事则不能搭,此古今之殊制也。
印光法师嘉言录目录
一、赞净土超胜
二、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乙、劝祛疑生信
丙、勉具足信愿
三、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乙、明对治习气
丙、论存心立品
丁、评修持各法
戊、勉行人努力
四、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乙、勉专仗佛力
丙、示临终切要
附:临终舟楫
五、勉居心诚敬
六、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乙、明因果之事
丙、释劫运之由
丁、示戒杀之要
七、分禅净界限
八、释普通疑惑
理事 心性 悟证 宗教 持咒 出家 谤佛 师道
戒律 经典 中阴 四土 舍利 臂香 境界 神通
秘传 扶乩 炼丹 事须适宜 富强 预防灾祸
九、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乙、论家庭教育
丙、劝处家宏法
丁、勖居尘学道
十、标应读典籍
附:示柴也愚书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
复愚僧居士书
复邵慧圆居士书
复王心禅居士书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文钞》以文体类别先后,故难易轻重互见,致初机难以得益。兹将易领会之各文,选而录其篇目,俾先读之。其尤要者,旁加以圈,以为初机入门之方便云。
与融明大师书
复谢融脱居示书其二
○复邓伯诚居士书
复邓新安居士书
○复高邵麟居士书
○与陈锡周居士书
○与卫锦洲居士书
○复林介生居士书
复某居士昆季书
复永嘉某居士书
○与徐福贤女士书
与许豁然居士书
与某居士书
与海盐某夫人书
复永嘉某居士书其五六九
○复周群铮居士书
复尤惜阴居士书
复汪梦松居士书
○复陈慧超居士书
复尤弘如居士书
复戚智周居士书
复吴希真居士书其一
复刘智空居士书
复周智茂居士书
复汪雨木居士书
复盛机师书
复方远凡居士书
复慧朗居士书
复袁闻纯居士书
○复袁福球居士书(以上书一)
复包右武居士书
复永嘉某居士书
复周群铮居士书其二四七
复洪观乐居士书
复徐蔚如居士书其三
与丁福保居士书
○复宁波某居士书
复岳仙峤居士书
○与谢融脱居士书
复顾显微居士书
复谢诚明居士书
复马契西居士书其一四五
复甬江某居士书
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
复黄涵之居士书
复何慧昭居士书
复汤昌宏居士书
与泉州放生会书
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复周孟由昆弟书
复裘佩卿居士书(以上书二)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竭诚方获实益论(以上论)
○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法云寺放生池疏(以上疏)
《普陀山志》序
何阆仙《家庆图》序
○《袁了凡四训》序
《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
《初机净业指南》序
厦门流通佛经缘起序
《佛光月报》序
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儒释一贯》序
《因果录》序
台湾佛教会序
《教诲浅说》序
○《寿康宝鉴》序(以上序)
南五台山西林茅篷净业记
○循陔小筑发隐记
汪含章夫人往生记
西林居士感应记
东关桥观音灵感记(以上记)
潮阳佛教分会演说
普劝戒杀吃素说
陈了常往生事迹佛性发隐
佛学编辑社缘起
净土问答并序
○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义
昭明古会杀生辨讹(以上杂著)
印光法师嘉言录
皈依弟子李圆净谨编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序】一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书一】一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