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阿毗达磨法蕴论 >

第15部分

阿毗达磨法蕴论-第15部分

小说: 阿毗达磨法蕴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ā1擞谌缡呛诎追āR匀缡嫡邸<蛟窦蛟瘛1檠八肌1樗挪臁I筅兴挪臁J敲苋缡抵诎追āD苋缡抵械卸苑ㄕ摺T坪斡械卸苑āN教拔尢盎ハ嗟卸浴2_无瞋互相敌对。痴无痴互相敌对。是名有敌对法。彼于如是有敌对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有敌对法。能如实知缘生法者。云何缘生法。谓缘起法。及缘已生法。总名缘生法。彼于如是缘生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缘生法。彼如实知善不善法。广说乃至缘生法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总名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择法觉支。亦名正见。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乃至毗钵舍那。是名择法觉支。

  云何精进觉支。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彼修如是四正胜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总名精进。亦名精进根。亦名精进力。亦名精进觉支。亦名正勤。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精进觉支。

  云何喜觉支。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佛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如来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如来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佛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法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正法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正法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正法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又佛弟子。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如是僧伽。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僧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僧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僧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我净戒。不缺不穿。不杂不秽。堪受供养无隐昧。善究竟。善受持。智者称赞。常无讥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戒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戒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戒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谓我今者善得胜利。虽居无量悭垢所缠众生众中。而心远离一切悭垢。能行惠施。虽处居家。而能不着一切财宝。舒手布施。作大祠祀。供养福田。惠舍具足。乐等分布。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谓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诸天。成就信故戒故闻故舍故慧故。从此处没。生彼天中。受诸快乐。我亦有信。戒闻舍慧。亦当生彼。与诸天众。同受快乐。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天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诸天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诸天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天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彼修如是六随念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预。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亦名喜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住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是名喜觉支。

  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卷第八
大正藏 第 26 册 No。 1537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九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觉支品第十五之余

  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一顺轻安相。入第二静虑时。寻伺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二顺轻安相。入第三静虑时。诸喜静息。由此为缘。余法静息。此名第三顺轻安相。入第四静虑时。入出息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四顺轻安相。入灭想受定时。想受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五顺轻安相。庆喜当知。复有第六上妙轻安。是胜是最胜。是上是无上。如是轻安。最上最妙。无余轻安能过此者。此复是何。谓心从贪离染解脱。及从瞋痴离染解脱。此名第六顺轻安相。思惟此相。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身轻安。心轻安。轻安性。轻安类。总名轻安。亦名轻安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身轻安。心轻安。轻安性。轻安类。是名轻安觉支。云何定觉支。谓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如是我说。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能尽诸漏。苾刍当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谓有苾刍。先由如是诸行相状。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识。谓此诸法。如病如痈如箭恼害。无常苦空非我。彼于此法。深心厌患。怖畏遮止。然后摄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静微妙。舍一切依爱尽离染。永灭涅槃。如善射师。或彼弟子。先学近射泥团草人。后能远射大坚固物。亦令破坏。苾刍亦尔。先由如是诸行相状。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识。谓此诸法。如病如痈。如箭恼害。无常苦空非我。彼于此法。深心厌患。怖畏遮止。然后摄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静微妙。舍一切依爱尽离染。永灭涅槃。彼如是知如是见故。便从欲漏心得解脱。亦从有漏及无明漏。心得解脱。既解脱已。能自知见。我得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如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说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能尽诸漏。随所应亦尔。谓第二静虑。应作是说。复有苾刍。先由如是诸行相状。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乃至广说。乃至无所有处。应作是说。复有苾刍。先由如是诸行相状。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诸行相状。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识。乃至广说。苾刍当知。乃至想定能办如是所应作事。复有非想非非想处。及灭尽定。我说于彼修定苾刍。应数入出彼修如是七依定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觉支。亦名正定。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觉支。

  云何舍觉支。谓有苾刍。思惟断界离界灭界。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彼作是念。我今应于顺贪顺瞋顺痴诸法。离贪瞋痴。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贪瞋痴法。心不摄受。由此发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彼审思惟六顺舍法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亦名舍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是名舍觉支。

  杂事品第十六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汝等若能永断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还一法。谓贪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如是瞋痴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无惭无愧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愤发矫妄诡诈现相激磨以利求利恶欲大欲显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恶言乐恶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贪非法。贪着贪恶贪有身见有见无有见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瞢愦不乐频申欠呿食不调性心昧劣性种种想不作意粗重抵突饕餮不和软性不调柔性不顺同类欲寻恚寻害寻亲里寻国土寻不死寻陵蔑寻假族寻愁叹苦忧扰恼。于此一法。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贪所系有情  数往诸恶趣
 智者能正断  不还此世间

  如是瞋痴乃至扰恼。一一别颂。如贪应知。

  云何贪。谓于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乐迷闷。耽嗜遍耽嗜。内缚悕求。耽湎苦集。贪类贪生。总名为贪。云何瞋。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瞋当瞋现瞋。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总名为瞋。云何痴。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无知。法无知。僧无知。于苦无知。集无知。灭无知。道无知。于善法无知。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法无知。无罪法无知。于应修法无知。不应修法无知。于下劣法无知。胜妙法无知。于黑法无知。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法无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