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261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261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觉。无灭无生。非无生灭。故证取无生。无果无因。非无因果。故证取无果。学者直须发大勇猛。蓦直前去。有时醒然。有时瞆然。有时扰然。有时寂然。一任生灭灭生。生生灭灭。迷觉觉迷。迷迷觉觉。总不须拟议。不须体会。到功行圆满。瓜熟蒂落。那时本来自现。本来却只如是。目原是目。耳原是耳。人原是人。物原是物。一任有情无情。有相无相。各归本性。同入般若涅槃。共证圆觉。各证圆觉。各具妙明。共具妙明。说本来面目四字。同於戏论。此如来说法。第一义谛。非声闻缘觉所能取证。亦不可认作拈花微笑。为教外别传者。且只向这里究去。自然得个消息。却又不是向这里。讨得消息出也。
  心者。前性字。是万物之同归。此心字。是众生各具。只因凡夫误认知觉作心。因知觉遂成系缀。因系缀。遂成执着。因执着。遂成分别。因分别。遂成颠倒。灵根一昧。尘境纷纭。宿业现前。迷失本体。不知这个心。却本是虚明圆妙。任是千圣出世。并不增一些灵光。任是六道现前。并不减一些妙性。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处。如日月普光。寂然处。如阴阳运行。行处如风转云。住处如水澄波。学者但向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时。极力参寻。任他参寻不出。到底一力参寻。于万念纷起。万物杂陈时。极力体验。任他体验不出。只是一力体验。久之又久。一旦豁然。正如一圆宝镜。具足光明。任你业山欲海。一例照了。毫无滞染。任你梵天净土。一例看破。毫无系恋。这光明并非从内生。亦非从外来。任是天魔外道。总逃不出。任是菩萨大乘。亦逼不入。长寂长照。长显长隐。这事必须参会。却用不着参会。极须修持。却用不着修持。经云。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佛度众生。众生度佛。学者当下领会。便不妨立地成佛。且如诸佛师。若其不然。亦不妨向漆桶中。任坐百劫千劫。但可惜当面错过。枉自蹉跎。正世尊所谓可怜悯者耳。
开示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乐清虹桥居士林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

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法门。初于□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憍梵〇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1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1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示新发意人须发菩提心以为根本
  菩提善根。性德中固有物。久蕴于五阴身心。而不自觉。如草种之在地。但有土处。莫不有之。一逢时雨。即便发生。惟雨有早晚。故生有迟速耳。人之佛性。亦复如是。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能达缘起无性。即成佛之真种矣。广东为佛法禅道之源。前有曹溪。后有憨山。如巨夜明灯。中流砥柱。作世间眼。为人天师。自憨师灭度后至今已数百年矣。嗟乎。去圣时遥。典型扫地。至今所有僧徒。不知竟为何事。唯务驰骋六根。备造众恶。目击时流。滔滔皆是。即有一二肯修苦行者。如披沙拣金。非曰全无。有亦不多。故有志出生死者。不遇明师。流入异道。盖亦多矣。兹有陈春亭居士夙禀。
佛敕。乘愿再来。隐实施权。脱珍着弊。作先天教之领袖。密而不露者。已数十年苦心孤诣。导引后昆。使诸男女子弟服膺明诲。其功伟矣。辛酉冬。陈君猛思。即今年逾花甲。后景更有几何。适值高君鹤年居士。入山相访。陈君喜甚。遂订以三生之约。孟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陈君与高君之缘。亦若是而已矣。次年春。遂联袂出山。仿优楼频螺故事。航海来甬。直入观宗。甘愿薙发染衣。乞受金刚宝戒。高居士头面作礼。详呈衷曲。予遂首肯曰。大事因缘。不可思议。非率尔也。须面勘之。高君携其入室。五体投地。先询其年。且喜与予同庚。迟予半载。察言辨色。笃信纯诚。非常品也。乃许宣以三坛大戒。即命监院志师为正训。科主能师副之。住持禅长老为羯磨。仁都讲为教授。乃于佛出家日脱白。法名得真。一字显奇。是晚作法。演习毗尼。先授以三皈。进授以十戒。然后恭请十师登坛受具。至大士圣诞良辰。圆满菩提三聚净戒。经云。金刚光明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余曰佛子善哉。我虽和盘托出。尔当自问最初以何心出山。以何(心访)师。今日以何心薙除须发。而披法服。以何心乐求佛法。禀受此戒。苟得真心。则三世诸佛。历代祖师。普及一切大地有情。一齐向老僧一毫端上。放光动地也。须知释迦老子。初坐道场。便宣明过去十方三世诸佛之戒法。故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尔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观此可知。释迦世尊。但是发明诸佛此心。宣传诸佛此戒。及至四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