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135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135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二 论阿含通
复有一类小机,始从鹿苑,终至鹤林,唯闻阿含毗尼对法。则三藏通于前后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痴人何尚执迷。
  鹿苑,亦名奈苑,又名仙苑,随事彰名。去波罗奈国十余里,广如毗尼止持。鹤林在拘尸城,阿夷罗跋提河边。树有四双,复云双树。四方各双,根分上合,故名双也。具见辅行。对法,即论也。此时正脱珍着弊,二始同时之时。
○辛三 论方等通
复有一类小机,宜闻弹斥褒叹而生耻慕,佛即为说方等法门。岂得局在十二年后,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罗尼经,说在法华经后,则方等亦通前后明矣。
  方等会上,机有二种。一类□,一类横。□则从阿含来。横则王城处来。弹斥,折伏门。褒叹,是摄受门。折伏折其横来。摄受摄其□进。复次弹者,诃其偏教。斥者,远其小乘。褒者,美重圆宗。叹者,称赞大法。而生其耻小慕大之心耳。
○辛四 论般若通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
  历色心等世出世法者,即八十一科是也。般若偈云:色心阴入界,四谛十二缘。十八空六度,四智八十一。可寻教乘法数,余见后文。
○辛五 论法华涅槃通
○壬一 法华
复有根熟众生,佛即为其开权显实,开□显本,决无留待四十年后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闻。故智者大师云:法华约显露边,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且如经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如是法者,岂非妙法。又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等。岂非亦是开□显本耶。
  如来种熟脱三时不废,利根开显,原无一定。三轮不思议力,鉴机说法。令根未熟,而不闻耳。引天台证明显露,不见在前,别五时也。秘密理无障碍,通五时也。且如经云下,述昔闻如是法,岂非通前之确论乎。梵网部局华严,而云吾今来此世界等,岂非通后之龟鉴欤。七千九百九十九返为本,第八千返为□。开□显本不待今日明矣。
○壬二 涅槃
复有众生应见涅槃而得度者,佛即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议。且大般涅槃经追叙阿阇世王忏悔等缘,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八相见法数,有大小之异,出没之差,各具之别,兹不繁录。忏悔等缘,见涅槃经。盖部收阿含,事在涅槃。故云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己二 别五时论
○庚一 论钝根具经五味
○辛一 华严时别
次明别五时者,乃约一类最钝声闻,具经五番陶铸,方得入实。所谓初于华严不见不闻,全生如乳(华严前八会中,永无声闻,故云不见不闻。至第九会入法界品,在祇园方有声闻。尔时已证圣果,尚于菩萨境界,如哑如聋。验知尔前纵闻华严,亦决无益。然舍利弗等,由闻藏教,方证圣果。方预入法界会。则知入法界品,断不说在阿含前矣。人胡略不思察,妄谓华严局在三七日内耶?)
  五番陶铸者,指钝根备经五时,方镕化也。利根无论何味,置毒则发,故不同耳。余见前明。
  华严九会(一)摩竭陀阿兰若说六品。(二)普光明殿说六品。(三)□利天说十住。(四)夜摩天说十行。(五)兜率天说十回向。(六)他化自在天说十地。(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地胜进行。(八)三会普光明殿说一品。(九)在逝多林说入法界品。局在三七日内句,初七说前五会,二七说十地,三七说入法界品。
○辛二 阿含时别
次于阿含闻因缘生灭法,转凡成圣。如转乳成酪(酪即熟乳浆也。)
  以因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缘会则生,缘散则灭。因为亲种子,缘为疏助道。心为因,法为缘。因感果,缘招报。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若无一切心,何有一切法。法本无生。心自生耳。
○辛三 方等时别
次闻方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遂乃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虽复具闻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转酪成生酥。
  弹偏斥小,弹诃有二:一述昔诃,如弟子品。佛遣弟子问疾,皆述昔诃,辞不敢往。二当座诃,如礼座散花等是也。叹大、出观众生品。褒圆、如称叹净名文殊等,耻小慕大,声闻号泣,菩萨欣庆是也。自悲败种,迦叶云:我等何为永断善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是也。虽四教并谈,但密得通益者,此正约钝根之一类耳。
○辛四 般若时别
次闻般若会一切法皆摩诃衍,转教菩萨。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如转生酥成熟酥。
  会一切法等者,即上文会归等也。会者,融会日归者,来返。盖众生迷时,背觉合尘名曰往。悟时,背尘合觉名曰归。体会色心诸法,举体即摩诃衍,名之曰会归也。摩诃衍,此云大乘。重刊教乘法数,以大般若经色心等世出世法,即为八十一科,一一会归摩诃衍。如云诸菩萨摩诃萨,应无住,而方便安住般若波罗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乃至备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皆云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云云,故云会归摩诃衍道。世出世诸法,悉属缘生。缘生无性,未可执为实有实无也。融会一切法,此即密得别益也。故大品佛ぇ须菩提,以般若波罗密,转教诸菩萨。及领知一切佛法宝藏,般若观慧者以此。故曰虽带通别,正明圆教。然但密得别益也。
○辛五 法华时别
次闻法华开权显实,方得圆教实益。如转熟酥而成醍醐。然只此别五时法,亦不拘定年月日时,但随所应闻,即便得闻。如来说法,神力自在,一音异解,岂容思议。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根性有四,得益亦四。故不可思议也。各有四句料拣可知。
○庚二 稍利与未熟各宜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历五味。或但经四番三番二番陶铸便得入实。若于阿含方等般若随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种化仪所摄。复有众生未堪闻法华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则更待涅槃捃拾,或待灭后余佛,事非一概。熟玩法华玄义文句,群疑自释。
  或自甘退席者,法华会上,正说无量义经之后,结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尔时天雨四花,地摇六震。一光东照,十界全彰。待佛出定,舍利弗四请,如来三止。而退席五千。约权说,策进在座也。约实说,方便遣去也。或移他方者,如法华三变净土,移诸天人置于他土者是也。三变土田,初变,容一方之身,犹故未尽。二变,各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容他方佛。三变,更各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容他方佛,为诸佛当来坐故。或待灭后余佛者,灭后,即灰身泯智也。至方便有余土中,或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转法轮时,便能入实报庄严土。所以法华化城喻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而有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乃至唯以佛乘而灭度之,更无余乘。此盖灭后余佛灭度之也。已上发明通别二种五时竟。
○丙二 辨八教观法
○丁一 化仪四教
○戊一 标科
  化仪四教说
○戊二 正释
○己一 释教
○庚一 自为四教
○辛一 顿教
顿有二义:一顿教部。谓初成道为大根人之所顿说,唯局华严(凡一代中,直说界外大法,不与二乘共者。如梵网圆觉等经,并宜收入此部。是谓以别定通摄通入别也。)二顿教相。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及性修不二生佛体同等义,则方等般若诸经,悉皆有之。
  顿教相者,即宗门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楞严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俱是顿教面目。初发心时,即圆初住。一位一切位,故得具足,而便成正觉也。照性成修,全修在性。一而二,二而一,故不二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同体也。余文可知。
○辛二 渐教
○壬一 正明渐教部相
渐亦有二义:一渐教部。谓惟局阿含为渐初(凡一代中,所说生灭四谛,十二缘生事六度等,三乘权法,并宜收入此部。)方等为渐中(凡一代中,所说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等经,及余四时所不摄者,并宜摄入此部。如增上缘名义宽故。)般若为渐后(凡一代中,所说若共不共诸般若教,并宜摄入此部。)二渐教相。谓历劫修行断惑证位次第,则华严亦复有之。
  菩萨修行,动经劫数,次第断,次第证。别教行布重重,非仅渐有,而华严法华亦有之也。
○壬二 附辨法华不同
法华会渐归顿,不同华严初说,故非顿。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历未融,故非渐。然仍双照顿渐两相。
  言顿、亦法华之顿。言渐、亦法华之渐。离法华外,更无顿渐可得。虽双非顿渐,而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故云双照顿渐两相也。施权照渐,显实照顿。
○辛三 秘密教
○壬一 秘密教
秘密亦有二义:一秘密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非秘密。)
  如来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尘说刹说,显应密应,观大察小等字,一字应具四料拣。正三轮不思议力,而所被之机得益广也。
○壬二 秘密咒
二秘密咒,谓一切陀罗尼章句,即五时教中,皆悉有之。
  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又名遮持。总持者,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遮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五时中多有之。如方等陀罗尼,如楞严咒,法华陀罗尼品等。
○辛四 不定教
○壬一 不定教
不定亦有二义:一不定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得益。即是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也(法华决定说大乘,故非不定教相。)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雨普润,上下均沾。故各获益不同也。
○壬二 不定益
二不定益。谓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即是以顿助渐,以渐助顿也(随闻法华一句一偈,皆得受记作佛,故非不定益也。)
  众生种性各异,得益故有差别。根有利钝,益有渐顿。三时相资,获益浅深,故名不定。究论种子受熏使然耳。
○庚二 部中教相
顿教部止用圆别二种化法。渐教部具用四种化法。显露、不定、既□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秘密、不定、亦□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顿教相局惟在圆。通则前之三教亦自各有顿义。如善来得阿罗汉等。渐教相局在藏通别三。通则圆教亦有渐义,如观行、相似、分证、究竟等。秘密教互不相知,故无可传。秘密咒约四悉檀,故有可传。不定教不定益,并入前四时中,故无别部可指。
  三转四谛十二法轮,五比丘次第证果,善来比丘得显益。空中八万诸天得无生忍获密益。是前三教亦有顿义也。不定教益无别部可指者,盖破彼三时教中,有以金光明经,判作不定部故也。
○己二 明观
○庚一 标释
约化仪教,复立三观,谓顿观、渐观、不定观。盖秘密教既不可传,故不可约之立观,设欲立观,亦止是顿渐不定三法皆秘密耳。今此三观名与教同,旨乃大异。何以言之,顿教指华严经,义则兼别,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渐教指阿含方等般若,义兼四教,复未开显。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不定教指前四时,亦兼四教,仍未会合。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此本在高丽国,神州失传。)
  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六妙门等,皆智者大师说。华严一权一实。阿含单权无实。方等三权一实。般若二权一实。法华开权显实也。六妙门,谓数、随、止、观、还、净、前三定,方便也。摄心在息,从一至十为数。细心随息,知出知入为随。息心静虑为止,分别推息为观。转心运照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生为净。行人或造一二,或次第修,皆得悟入耳。
○庚二 料简
问:但说圆顿止观即足,何意复说渐及不定。答:根性各别。若但说顿,收机不尽。问:既称渐及不定,何故唯约圆人?答: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又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倍。
  圆人受法无法不圆者,溪声山色,备明般若。黄花翠竹,□露真如。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羽毛鳞甲,普现诸三昧者是也。日劫相倍者,别地圆住,比较已远。别住圆信,仍属天渊。位次相隔,四十有一。故云日劫相倍耳。
○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