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 >

第52部分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第52部分

小说: 阅读-中国电影百年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只可能存在于想象中,但又和现实割之不断的江湖。徐克自己说他是“阴差阳错地踏进了武侠圈”,其实他“一直都更喜欢表达关于现实的东西”,所以徐克最初的三部作品《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更具黑色意味,也更贴近社会现实,与他后来武侠电影中的浪漫色彩截然不同。
  生于乱世的弄潮儿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徐克建立了两个功绩,一是参与了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促进了香港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跟上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另一个功绩是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电影风格。
  徐克在杀入电影界开创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显示出两种风格,一种以《第一类型危险》为代表,一种以《蝶变》为代表。《第一类型危险》来自青少年成长题材,这是自法国新浪潮电影开创的母题,如特吕弗的《四百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新浪潮电影比徐克表现得更愤怒、更暴力、更直观地表达颠覆一切的情绪。与此相比,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的代表作《筋疲力尽》反倒显得文雅收敛。这部影片当时一度被禁止发行,徐克的这条创新之路就被堵死了。他似乎被迫只能沿着《蝶变》的方向前行。普遍认为,《蝶变》是武侠片与科幻片的嫁接,师从胡金铨的《侠女》和希区柯克的《鸟》,杂糅美国西部片和日本武士片,但是却过多地带有先锋派的未来主义色彩和黑色电影风格。
  徐克的成长经历颇为动荡,他在越南出生成长,正处于炮火连天的越南战争时期,后来移民香港正赶上受内地“文革”影响,到美国留学恰逢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这可能在他内心留下一种乱世情怀。回到香港发展,急于表达存在主义的天下大乱之感。但是,他的观念与当时香港大众的感觉格格不入,由于经济起飞,社会安定,人们普遍充满乐观和自信,明知前途未卜,也不愿有人一语道破,破坏他们的美梦。像《蝶变》这样用表现主义强调危机四伏的晦涩影片,无法满足他们的观赏欲望,因此票房并不成功。
  徐克不得不改弦易辙,探索新奇的艺术形式为香港观众制造梦幻。他监制或导演的影片为香港制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如周润发的小马哥,填补了李小龙留下的空缺,使香港观众找到了虚构的认同对象。
  徐克总是顽强表现个人电影风格。在他的创作中能够发现一种浪迹天涯漂泊不定的无根感觉,他把这种感觉更多地转入对于电影本身奥秘如醉如痴的探索中,像一个惊恐而又好奇的儿童一般。
  徐克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当属另类,在商业电影体制中顽强发展个人风格,一方面适应香港社会,改良制片体制;另一方面形成一种香港电影风格,也为一种东方电影风格定调。李安与张艺谋都是受益者,而徐克反倒显得有些寂寞了。
  徐克:阴差阳错踏进武侠圈
  从边缘到主流、从现实到武侠、从黑色到浪漫,这之间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不如让我们听一下徐克自己回顾他早年的求学生涯、电视台时期和早期电影创作历程。
  打开社会的大门
  我是1964年从越南到了香港,1968年去的美国,一直到1977年回到香港。当时在得州念完大学以后在纽约呆了一段时间,我对纽约那个城市特别有兴趣。我白天在一个纪录片公司工作,那时候24岁,晚上我就到报社去工作,周末还要到医院做义工。其实都不觉得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我终于来到这个地方,投入到这个社会里面去。那是一个很长的阶段,打开社会的门进去了。后来我很想回到一个亚洲华人的地区,在国外时我只能听见我们国家发生各种事情,我很想回去亲身经历一下。那时我26岁,就决定跑回来了。
  一回来不知道做什么
  一回来我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我以为我应该做新闻,但后来找工作时,当时无线电视台的台长、制作总监周梁淑怡问我想要做什么,我说我想当导演。她就很爽快地说,那你就做导演吧,明天来上班吧。
  拍电视剧时,我在想,电视剧是否可以有些不同的想法。然后我就接拍了一个长剧《家变》,那时最大的考验是监制让我做一个片头,片子还没拍出来,音乐也还没做好。我想既然不知道节奏是什么样,那么画面就不能停,应该是不断流动的。当时还没有电脑,我就跟美工说,一张照片能不能把它切成几百个小点,然后换成其他照片,美术部很痛苦。东西最后还是出来了,我觉得很好玩。
  当年不知道有武术指导
  当时我和两个编导来往很密切,一个是林岭东,还有就是杜琪峰,杜琪峰当时还是副导演。我和林岭东都想拍现代剧,林岭东就接拍了一个警匪现代剧。我第一个接到的任务是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我到清水湾去找张鑫炎导演,跟他谈要怎么拍武侠片。他当时在拍《白发魔女传》,我到他片场还很好奇,啊,这个就是拍电影的片场。不过后来《云海玉弓缘》没拍成,接着安排我去拍古龙的小说《金刀情侠》,其中一个演员是郑裕玲。
  很讽刺的是,我当时都不知道需要武术指导。剧组里没有武师,只有演员,所以这个戏拍出来就很奇怪,根本就不是武侠片。拍完了我有点不踏实,不知道自己拍了什么。回来剪片时,后面站了个人,看着我剪片,我问他是谁,他说他是武术指导,叫程小东。我们就在一起探讨怎么剪,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金刀情侠》反响不错,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一个很不一样、不太正常的东西拍出来,让大家感觉比较好奇吧。
  后来我渐渐地发觉武侠片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样,渐渐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当时很多奇怪的想法都是在很无知的状态下产生出来的,现在在我的思维里还一直留有这么一个空间,就是如果我们原来不这样想的话,我们会怎么做。
  阴差阳错踏进武侠圈
  其实我一直处在思维很混乱的状态下。我老是觉得武侠电影可以不是这样的,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当然我佩服很多武侠导演,我特别敬佩胡鹏导演,很想知道他当时是怎样在很原始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黄飞鸿》的系列出来;还有刘家良、袁和平、张彻,过去在武侠电影系列中建立不同作品和风格的导演。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很长很宏大,可为的东西还很多。武侠也可以有它的内涵,古龙、金庸的武侠都有不同的风格。我就想尝试用一种不同的观点去看武侠,不是只打打杀杀的,是不是可以摆进一些现代的观点,怎么和现代的生活拉在一起,多产生点可以感觉的空间。我当时也是阴差阳错地踏进了武侠圈,进入了一个所谓武侠的状态,其实我比较喜欢的还是现实的东西,可是一直拍下去就回不去了。
  我也很羡慕当时很多人拍了很好的片,许鞍华拍了《疯劫》,章国明拍了《点指兵兵》,还有严浩、谭家明等等,可却老是找我去拍武侠剧。当时我想拍一个讽刺剧,血腥暴力、带有一种黑色幽默,现在看有点可笑的原因是夸张的那种程度已经变成一个喜剧了,血多得已经不像血了,像水一样流。《第一类型危险》之后拍了《鬼马智多星》,转变很大,只能说那个阶段那种情绪已过去了。在《第一类型危险》中,以负面角度看生命,而《鬼马智多星》看似闹剧,其实用幽默态度看人生,加入了幽默感、浪漫感。


中国电影百年史(下编:1977——2005)


周润发主演的《胡越的故事》一片慷慨沉痛


许鞍华投奔新浪潮怒海
    1979年 香港新浪潮唯一女将
  国内观众最早看到许鞍华的作品应该是武侠片《江南书剑情》和《戈壁恩仇录》,但一直到后来才知道许鞍华的大名鼎鼎。她最早的两部作品《疯劫》、《撞到正》是无缘得见,但《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却厚重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女导演的手笔。再后来的许鞍华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客途秋恨》是半自传,《半生缘》了的是对张爱玲的夙愿,《女人四十》是人生智慧,《千言万语》是新浪潮20年后再一次心潮澎湃。复杂而且水准不一的作品构成中,你几乎很难摸清许鞍华的创作脉络,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她用尽自己的一生,永远不停地追赶电影的坚实脚步。
  许鞍华:投奔新浪潮怒海
  客途秋恨 异乡漂泊
  1990年,许鞍华在半自传体的影片《客途秋恨》中以导演本人和日籍母亲的经历作为故事蓝本,讲述战争结束后,日本女子葵子因感激中国军官救活其子而嫁给了他。军官退伍后在香港工作,将妻女留在澳门老家,葵子因语言及风俗不通与公婆和女儿在感情上疏远,备感孤独。25年后女儿晓恩在英国得到硕士学位后回到家中,父亲已过世,家里只有孤独的母亲,母女二人相互依靠。
  正如许鞍华导演的这部动人的半自传电影回顾他乡异地的漂泊人生,生于辽宁鞍山的许鞍华,年幼就随父母移居香港,母亲是日本人,祖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方面对她有很深的影响。许鞍华从小就看过很多电影,据她本人回忆,“从七八岁开始就每周都看电影,星期天则看卡通片,一两个礼拜就去看戏,有时也看粤语黑白片”。1972年,她在香港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1975年学成返港,曾为大导演胡金铨助手,接着转入电视台任职。
  新浪潮初露锋芒 领潮鬼怪喜剧片
  相对宽松的电影制作环境使得许鞍华有机会执导自己第一部电影《疯劫》,影片由享誉香港的女编剧陈韵文编剧,将一起真实的凶杀案编写成一个极富悬疑和推理性的故事。许鞍华在影片中创造骇人的惊悚气氛,细密地用镜头揭露一件情杀案的真相。该片被誉为“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许鞍华的初露锋芒之作获得电影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与徐克的《蝶变》一同被视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随后的《撞到正》(1980年)延续其对于悬疑电影的尝试,可谓上世纪80年代香港鬼怪喜剧片的领潮之作。
  大银幕的演练,使得她自信地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材。1981年《胡越的故事》,讲述越南华侨胡越(周润发饰)背井离乡,沦为杀手的故事。这部突破香港地域局限的影片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
  《投奔怒海》达到巅峰 刘德华银幕首次亮相
  随后的《投奔怒海》真正把许鞍华推上了导演事业的最高峰,该片也成为香港新浪潮的经典力作,并获得1500多万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艺片票房纪录。该片与《胡越的故事》以及电视作品《狮子山下》系列片集中的《来客》(1978年)构成了许鞍华的“越南三部曲”。许鞍华在片中展现了导演魄力,林子祥、马斯晨、缪骞人和多名内地演员表演精彩,该片还是刘德华的电影处女作。
  刘德华在《投奔怒海》中首次亮相银幕,他的回忆文章中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夏梦就坐在我面前,架着茶色的眼镜,和颜悦色地说:‘刘先生,很抱歉这么匆忙地找你,我们找你演的角色,坦白说,原本属于周润发的,但一开始接触他时,他就推了,我们不得不找第二个人代替。’我答应24小时内给她回复,我一直想问她周润发为什么不肯接拍这部戏,但又怕冒昧,所以始终没有问出口。夏梦告诉我是发仔提议找我接拍这戏的,还有钟志文和林子祥。”刘德华在海南岛两个月,拍了21组戏,跟许鞍华、关锦鹏、区丁平等成了好朋友,于是我们看到了《投奔怒海》里晒得一身黝黑皮肤、愣头愣脑的刘德华,那年他20岁。
  厚重和苍凉、现实与悲悯伴随着许鞍华的电影,正如她最著名的话:“电影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值得你永远追个不停,永远别想休息。”


中国电影百年史(下编:1977——2005)

中国首个专家电影奖诞生 
    1981年 第一届金鸡奖破空而出
  1981年,在继百花奖和政府奖之后,中国电影又一个重要奖项金鸡奖诞生了。这个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奖项代表了专业人士的立场,在创办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在金鸡奖刚刚落地的那一年,两部当年的强档影片在评奖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它们是吴贻弓执导的《巴山夜雨》与谢晋执导的《天云山传奇》。最终它们共享了最佳故事片的荣誉,瓜分了大部分的单项奖。
  “金鸡”破晓,两强相争
  “百花引出金鸡”
  金鸡奖设立之前,中国电影界已经有百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