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_2008年合订本-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么多年一心扑在捐资助学上,对社会了解不深〃,王小平哽咽着说江诗信钱丢后给她打了电话,哭得很厉害,甚至担心出事后公安机关没来调查,大家会不会怀疑他说了谎。
老人在电话里哭着问宋功友如何弥补亏空,〃钱在家里都被骗了,别人会不会说我老糊涂了?我一心做好事,为什么偏偏要来骗我?我是个名人,被骗了,别人会怎么看我?……〃
老伴李玉珍说,江诗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望着天花板发呆,或自言自语,后悔自己不该轻信那个男子。
王小平说,李玉珍曾告诉她,钱被骗后不久,江诗信回老伴娘家武汉黄陂,听到有人上吊、服毒的事情,〃他平时根本不会问这些事情的〃,但这次不停打听是吃什么药,怎么死的。
21日,出事前3天,江诗信在家中准备上吊被李玉珍发现。当时老伴苦苦劝慰,但悲剧最终未能避免。
事实上,江老曾多次经历失窃,协会工作人员介绍,有次在去山区助学的路上,小偷偷了他的钱包,害得他忍饥挨饿。有一年腊月二十八日,江老前往山区的捐款路途中遇到一群流氓,身上带的3000多元捐赠款被抢走。还有一次,老两口在家里看电视,小偷进来偷走了准备捐出去的钱。每一次损失的数目都不少。
长沙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贺革教授认为,江老已奔走了14年,14年的悲辛系于一己。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痛苦挣扎,他的良心之弦早已不堪重负,一次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伤害都可能摧毁他的心灵。
尝试解脱
〃老江太累了,他这次算解脱了〃,老伴李玉珍哭着说。1992年,57岁的江诗信开始捐资助学,这条路一走就是14年。
1992年春,爱好摄影的江诗信来到湖北采风,看到了一个辍学的小姑娘边看书边煎药,因为看书太专注,不小心将左手伸进了药罐,小手上顿时烫起一串水泡。老人决定,〃有生之年要让100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江诗信把当时有限的一点离休费全拿了出来,他常年奔波在湖北贫穷山区,仅草鞋就穿破了100多双,他个人捐出了7万余元,帮助了230多位贫困孩子重返课堂。
江诗信的事迹逐渐为外人所知。2004年9月,〃江诗信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成立。该协会成立初衷是把江诗信的个人助学行为变为集体行为,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上学。
江诗信常年口腔溃疡,〃嘴里烂得不像个样子,舌头伸出来都是黑的。〃王小平说,他一直不能抽出时间好好治。出事前的10月,他刚刚去了湖北郧西,11月又去了湖北红安。每年有9个月时间,他如此奔波在路上。
今年6月,江诗信曾向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但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班,主管部门并没有同意他的辞职。
〃他觉得自己身心蛮累的,再加上协会资金问题一直短缺。〃宋功友说。当时爱心协会账面上只有8万元,面对雪片般的求助信,这些资金显得微乎其微。老人精神压力很大,一方面自己是〃公益之星〃就应该尽心尽力;另一方面,仅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捐款来助学,老人觉得力不从心。
〃他有爱心,有恒心,但是他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沟通,酸甜苦辣都闷在心里〃,何线说。她和江诗信相识10多年,在她的心目中,江诗信恒心极强,但是〃性格很犟〃。
当年江诗信刚刚开始捐资助学时,遇到很多非议,甚至嘲笑,但是他不为所动。14年来,他在大山中几次遇到生命危险,遗书就写过4封,就是没有退缩。
老人离开后,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民间爱心助学机构,一时陷入了困顿。
记者了解,江诗信生前每到一处,只要看到贫困的孩子,就倾其所有。有一次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了,没有回来的路费,只好打电话向家里求救。许多钱原本可以以协会的名义报销的,但是江诗信分文不报。2005年,江老七十大寿,儿女出的办酒席的费用及亲戚朋友的贺礼,也分文不少地转到协会里去了。
江诗信身体不好,口腔溃疡、血吸虫病、肝病经常困扰着他。但为了省下钱来资助贫困孩子,他不去看病,病情严重的时候,舌头从中间裂开了,十几天不能吃饭,他却还往协会里跑,从未断过。
〃江老走了,真担心一些贫困学生又会失学。〃宋功友叹息着,〃平时协会完全靠江老的名声撑着。江老走了,爱心助学的路今后该怎么走﹖〃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12
“蚊”道主义
叶延滨
到了夏天,就知道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那么多关于蚊虫的文章。愤怒的、幽默的、调侃的,都写得那么投入。我想它们大概都是在相似的情形下写的:夏夜的闷热像个烤炉,逼得人如烤鸭脱光衣服,然后与早有准备的蚊虫进行战斗,战斗得没有睡意,只好坐在桌前写战斗体会。我又想如果追索起来,最早有这类体会的,应是庄子了。庄子写蝶,何等逍遥,如能留下写蚊子的典籍,也让后人少了许多烦恼,想一下“我就是蚊子”,许多事情不也就不了了之了吗?
我就是蚊子。这个念头一出来让人感到不自在。吸血虫、黑暗动物、总有理的饶舌鬼……不过,就我刚才列出的说法,蚊子会有什么见解呢?它会不屑,它会说别用你们种群里的劣等个体来比喻蚊子。是的,说良心话,蚊子给人带来的不快和麻烦,远比人给人带来的要少得多。那么,为什么庄子没想过它会变成一只蚊子呢?也许,庄子讨厌蚊子。也许,蚊子比蝶丑,但蝶是毛毛虫变的,毛毛虫也不美,庄子要化蝶,先得变成只毛毛虫才行。想来想去,觉得蚊子与蝶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理论的区别。蝴蝶的逍遥是悄悄地自行其是,蚊子的逍遥是自行其是以后还要振振有词。总是有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为自己的那些德行哼哼嗡嗡出一番道理,这应说是蚊虫式遥。记得小时候着一部反法西斯的电影,影片中的小孩儿唱一童谣:“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过去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有理!”把墨索里尼四个字改成 “我是蚊子”,就可以叫做《蚊虫逍遥歌》了。
蚊虫的逍遥与蝴蝶的逍遥有相通之处。一是享受,蝶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吃花粉,吸花蜜,醉游花丛;蚊子是肉食主义者,叮人皮,吸人血,与人同舞。二是表现,蝶的表现欲让它以色彩招摇过市,蚊的表现欲是害人前和损人后都展示自己的理论天才。
蚊子的逍遥,也有与蝶不同的地方。因为对蚊子的嗡嗡人们并不认识它所具有的高妙,所以这样逍遥就更有不凡之处:
蚊子的逍遥首先就在于它天生具有大理论家的品格,对于来自它的天敌——人的议论,它从不在意。什么黑暗动物啊,什么阴险啊,什么无耻啊,它一律不加理睬。蚊虫只怕敌敌畏之类的杀虫剂,可惜使用杀虫剂的人也怕这种药水,所以蚊虫就天不怕地不怕了。蚊子总在对人说,别骂蚊子,我们生下来就是吃人血的,就如你们要吃肉一样,我们吃血并不以消灭对方生命为代价,而你们吃肉,却要先夺被食者生命,多不道义。因此蚊虫劝人类也改为吸血,一旦人道主义进化为蚊道主义,
世界就太平了。
正因为蚊子是这么想的,所以它一边吸血,一边在向被吸血的人讲它的蚊道主义。它不只叮小孩儿,尽管小孩儿的血更甜美,它还要叮大人,因为作为理论家,吸血只是为了维系生命,布道才是它的使命,所以它要向大人物挑战。这一点,蚊虫理论家与人群中的某些理论家有相通之处。与名人争论,与名人对话,给名人写信,揭名人老底,如此一类操作都是蚊虫式理论家进步的高速通道。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正如蚊子一边大讲蚊道主义,一边就心安理得地吸血,某些理论家虽然手法很下作,打出的旗号却很堂皇。
有了堂皇的旗号,蚊子们心里都很平衡。这一点蚊子比人也“逍遥”得多。当一回人,做了坏事,就有人说“你亏不亏心啊!”做了亏心事,总有鬼敲门,这就不如蚊子了。在蚊道主义旗帜下的蚊子一边布道一边实践,也要冒着死的危险。蚊子不怕死,这就真是“逍遥”得透底了。蚊子说,死算什么,打在蚊身上,流的是人血。在对蚊作战的战场上,只流人的血,而蚊子还照样在人血的滋养中,代代繁衍。啊,真是蚊子不败!
由此想来,庄子变蝶没变蝶还要置疑。吸过庄子血的蚊子,会自认为身上有庄子一样的血而变成庄子。这一个问题不知庄子会怎么想,是否也是蚊子的逍遥?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33
“球王”贝利:一个让对手尊重的人
王飙
“球王”贝利的父亲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之下,贝利从少年的时候起便喜欢上了踢球,他的球技比其他的孩子也略胜一筹。
一个夏日的午后,贝利像平时一样,穿着短裤、赤着脚与一群玩伴在一片空地上踢球。仅10分钟的时间里,他就连下对方三城。这时,贝利又一次得球,只见他左晃右突,先后闪过对方两名队员,但却遭到了第三名队员的顽强阻拦。这似乎也难不住小贝利,他故意卖了个空子给对方,对方一伸脚就被他一个不起眼的绊子给放倒在地,接着,他便一路推进,又一次把球射入了对方的球门。
小贝利正暗自得意之时,谁知他的父亲从天而降,一下子冲到他的面前,把他按在地上就是一顿痛打,所有的人都被贝利父亲的举动弄得不知所措。打完了,他把痛哭流涕的小贝利拎了起来喝问道:“知道为什么打你吗?”小贝利可怜巴巴地摇了摇头。他的父亲教训他说:“踢球靠的是技术取胜,而不是靠下流的‘小动作 ’。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你都要尊重你的对手,并且,你自己也要做一个值得对手尊重的人!”
童年的记忆,一直伴着贝利的成长,父亲的话语,一直是指引他前进的人生之路上的明灯。父亲植入他幼小心灵里的种子,终于在他人生的岁月里收获了丰厚的果实。
1958年,17岁的贝利被选入巴西国家队,并首次代表国家队与队友一起参加了在瑞典举办的第6届世界杯。他们一路冲杀,终于打进了决赛,而他们的夺冠对手正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瑞典队。
比赛刚开始4分钟,瑞典队便以其凶猛的攻势首先破门得分,这一记射门刹那间让瑞典人看到了夺冠的希望。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里,巴西队渐渐地占了上风,只见贝利接到队友的传球之后,看到对方球员一下子上来两人夹击自己,便迅速将球传出,飞身向前,接到球的队友把对方球员吸引了过去,又一脚把球传回给奔跑中的贝利,接到球的贝利迅猛出脚,一记远射,足球打到门柱之后弹入门中。这一记进球让瑞典的观众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就在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见 40米开外的队友又一记长传把球踢向贝利,在球还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几个瑞典的后卫队员也立即作出反应,从后向前封堵贝利。此时的贝利镇定自若,只见他敏捷地用胸一挺把球停下,然后对着对方队员冲上来的方向把球轻轻一挑,这一挑拿捏得恰到好处,球刚好从对方后卫的头顶越过。不待足球落地,贝利已经迅捷地转身,同时晃过扑上来的3名饿虎般凶猛的瑞典队员,左脚凌空抽射,未等门将斯林索反应过来,球已直蹿大门右下角。
停球、挑球、转身、射门,一气呵成。这一记精彩绝伦的入球,折服了所有的瑞典人,在场观众站起来激情欢呼:“贝利!贝利!”连瑞典队守门员也跳起来为贝利喝彩。在所有的瑞典人看来,自己的国家队输给这样的对手,是他们的荣耀!比赛结束之后,瑞典人毫不吝啬地送给贝利一个“球王”的称号。
凡是与贝利同场踢过球的人,不论是他的队友,还是对方球队的球员,无不被他精湛的球技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被对方球员重重地“铲”伤过,甚至因伤有好几年都不能上场踢球,从而导致巴西队世界杯卫冕失败,但他从不报复对方,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报复对方的最好方法,就是再进一个球!”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童年时的那个午后的一顿痛打,想到了父亲吼着对他说的那句话:你自己也要做一个值得对手尊重的人!
是的,贝利做到了!经历了无数人生的辉煌和荣耀的贝利,是一个尊重对手,也值得对手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