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读者 _2008年合订本 >

第3部分

读者 _2008年合订本-第3部分

小说: 读者 _2008年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见。1948年底,国家内战正酣,人物分崩,胡适到上海探望曹佩声,留下一句让人无限唏嘘的“等我”,便飞到了海峡对岸,从此天各一方。曹佩声给胡适的信中写道:“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万千心事寄无门,此去若能相遇说他听: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胡适则念念不忘自己写的诗:“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曹佩声终身未嫁,1973年,她在孤独寂寥中离开人世。临终前曾要求将自己埋葬在安徽绩溪一条公路旁,那是通往胡适的家乡“上庄村”的必经之路。曹佩声希望有一天胡适归来时,能在自己的坟前驻留片刻。虽阴阳已相隔,但心亦有灵犀。可她哪里知道,海峡对岸,胡适早已死去了整整10年!

  贯穿他们爱情始终的,就是一个“等”字。

  席慕容在《一棵开花的树》中写道:“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梁山伯死后,葬在迎娶祝英台的路旁。祝英台从此经过,慨然投入坟中,和心上人一起化作了蝴蝶。这苦涩的“爱”,无论等来的,还是落空的,都如此让人揪心。

  我掩上书,在昏黄的台灯下看到妻子睡得正香,脸上表情很安详。我忍不住低头轻轻吻了她一下,手中握住的这庸常的幸福,我喜欢。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38


   

枣木匣子
兰守轩

  这是一个老式的枣木匣子,八个角上分别镶着薄薄的铜片,匣面光滑得出奇,足可映出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颗浑浊的泪滴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下来,最后滴在枣木匣子上,逃也似的躲进铜片与木片的缝隙里。
  她终于能够将手从容地伸到匣盖上了,她也能够问心无愧地打开匣子了,因为她完成了母亲的遗愿,送走了白发苍苍的继父,留下了孝女的名声。而她自己呢?她为了这一刻的来临苦苦等了十年。
  这个匣子里面,藏着她的身世:亲生父亲的资料。
  十八岁那年,她才知道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那天她正在屋里温习功课,父亲喝得醉醺醺的闯回家里,冲母亲吼着:“我他妈过够了!整天为别人的孩子拼死拼活……”母亲赶忙说:“你这是干什么?小点声,别让孩子听见了!”但她还是听见了。“别人的孩子?是我吗?”她猛地推开房门,看到的却是母亲无比惊恐的眼神。父亲猛地清醒过来,一脸的尴尬。
  她疯了一般冲出家门。
  她出走了两个月,但还是回来了,因为她要亲口问问母亲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在出走的日子里,她也曾经天真地想过,父亲是个见义勇为的武警战士,在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了;或者父亲是个恶贯满盈的歹徒,已经被绳之以法;抑或自己根本就是母亲偷情的副产品。然而她还是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
  当她回到家里时,发现的却是躺在床上的母亲。原来在她出走的日子里,母亲为了找她,不小心出了车祸,两条腿被车轮碾过。撕心裂肺的痛充斥在她的心口: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啊!假如不是自己意气用事,母亲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她趴在母亲身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母亲搂着她的头慈祥地说:“孩子,你继父也不容易,以后就不要离家出走了!和妈妈一块好好地过日子……”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将那即将出口的问题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父亲带着一身的疲惫回来了,见到她,脸上呈现出欣喜若狂的表情,激动地说:“孩子,是爸爸不好,没能照顾好你妈妈,爸爸以后一定好好地对你们娘俩,咱们一家人好好地过日子……”她望着父亲那乞求的眼神,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家出走过。父亲也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在外面拼命地工作,只为她们能吃上顿好饭。有时她看到父母在一起的欢乐场面,居然产生了一种自己才是局外人的念头。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又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之后嫁了人,有了孩子。那时父母都老了。
  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孩子,虽然你不说,但我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你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咱们家有个枣木匣子,里面有你的身世。不过你要答应我,在你打开它之前,一定要好好照顾你的父亲,他这辈子只为咱们娘俩了,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希望你能等他去世之后再打开匣子。无论你看到了什么,都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是你最亲的人。你一定要答应我,否则我会死不瞑目的……”她哭着答应了母亲。
  如今,她送走了父亲,而此时的她,鬓角也有了白发。她对一些事情早看开了,唯独那个枣木匣子被藏在心底。当她在收拾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个枣木匣子。
  终于,她打开了这个匣子,里面只有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一张社会福利院领养孤儿的证明。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61


   

有一种爱能让人在瞬间长大
寒梅

  23岁那年,我毕业,听从父亲的意见,回了小城,如愿进了某机关,薪水不高,而且清闲得让人发慌。但父亲满意,这只是他预见的关于我的美好未来的开始:有一天我会谋到一个说得过去的职位,娶一个脾气敦厚的妻子,生一个胖小子,周末他打电话说抓到了一只野兔,我们就开车风驰电掣地赶回去……我对他的理想有些无动于衷,我回来的原因跟孝顺无关,事实上我考研失败,外面好工作不好找,我又恰好和女朋友分了手。

  对此不以为然的,还有一个人,是我的叔叔,他在城里搞客运,始终反对父亲为什么把我困在机关里,在他眼里,男孩就是要使劲折腾,闯出一片天地来。

  对于他,我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是我唯一的叔叔,他敬重兄长孝顺父母,但是父亲不喜欢他,连奶奶也嫌恶他不守本分,从年轻到现在,不知道惹出多少事,名声之坏让父亲羞于承认他是自己的亲人,尤其最近几年,他小姨子离婚后,他居然把她和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婶婶身体不好,他的小姨子跟车做售票员和他一起跑省城那条线,更是成了旁人议论和悱恻的话柄。

  一年前,他把家安在了城里,离我单位很近,他在电话里喊我过去吃饭,我找各种借口不去,他就干脆跑来叫我,我躲不过的时候,就找借口让他先走,我一会儿自己去。不大的城市,我怕的是这一年,乡里的传言早就飞到了这里,而这样一个叔叔,无论如何,都让人面上很没有光彩。

  但是有一天我还是在单位另一间办公室里听到了一个中年女同事在描述他的绯闻,然后是嘲弄,刻薄的评价和肆无忌惮的笑声,那瞬间,我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更让人绝望的是,从另一个女同事频频对那个绯闻传播者递眼色的举止上我判断出,她已经知道了我和叔叔的关系,因为我在狼狈地逃走时,听见她在说:“真的,是他叔叔亲口说的,还要我多关照他侄儿呢。”我敢保证,以后背地里他们再说起我,就会加一句,“他是长途客运站那个大胡子的侄子啊,包养小姨子的那个。” 也许旁人的评价还要延伸,“看上去挺不错的呀,哎呀,难说,叔叔是那样的人。”

  我这并不是无端揣测,一个星期前,那个议论叔叔的中年女同事明明异常热情地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说好了周末见,之后却再也没有消息。在这样闭塞的小城,我懂得细枝末节对一个人的影响,有时远远超过了事物的本身。我憎恶这些多嘴无聊的女人,但是更恨的是那个我应该叫叔叔的人,是他的生活不检点,无端把我拉进了是非的漩涡里。

  真正让我和叔叔反目的,却是另一件事,那一阵市里联合各部门打击路霸,车霸,端掉了几个横行霸道的车主,有一天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郝强是你亲叔叔吧?他虽然不和别人拉帮结伙,但是却是打架斗殴最严重的一个,我怕对你影响不好,所以这次我为他说了情,放他一马。你要警告一下他。”
  我简直把肺都气炸了,一定是他到处拿我当挡箭牌,要不然局长怎么会知道?可是他却矢口否认,还一个劲替自己辩解:“你以为我想打架啊?打架我一个人怎么打得起来?要不是我身强力壮,你十个叔叔也见不到了。”我恨恨地想,那倒是清静,就更不耐烦地说以后别到处对人说我们的关系,有你这样的叔叔,我工作怎么干?他不爱听了,像受了极大侮辱一样:“我这样的叔叔怎么了?给你丢脸了?我靠自己双手吃饭,活得正大光明,我告诉你,你不认我,我还不认你呢。”我连连冷笑:“好,这是你说的,谁反悔谁是孙子。”

  就这样,我和唯一的叔叔断绝了关系,父亲几次试图说和,都被我粗暴地拒绝了,叔叔更是四处对人说我的嚣张和忤逆,我乐得他这样,他那样的名声,越和我誓不两立,越是对我有利。

  父亲查出病来的那年秋天,妈妈抱着我躲在走廊里哭,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却咬牙不敢出声,后来妈妈说::“给你叔叔打个电话吧。”我没作声,我讨厌他,除了他,却没有可商量的人。很快他就来了,以后父亲三次手术,直到父亲去世,都是他和我一起拿的主意,父亲前后半年花费的二十几万块钱,大部分也是他想办法弄来的。
   
  一切都料理完毕的那天晚上,他问我以后打算怎么办?我低头无语,二十几万,对于一个月工资不到两千的小公务员来说,意味着我不吃不喝还十年。他突然提高了嗓门说:“你辞职吧,你会开车,再去考个大客证,跟我跑客运,我帮你贷款买车,一天跑一趟,一年就能赚个七八万,要是你能吃苦,每天跑两趟,用不了两年,车款和欠账就都能还上了。”

  妈妈在旁边软弱地说:“他二叔,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她和父亲都曾那样看重过我的工作,在他们眼里,一个政府公务员的荣誉远远超过了金钱。

  我爽快地回答说:“好!听你的。”在我心里,这才是他该有的态度,如此,我才不欠他过多的情,心里反而舒服,他说的对,我是男子汉,就该自己支撑起一个家来。

  我辞掉了工作,然后把研究生录取通知单撕掉了,那是我在父亲住院期间坚持考的,那时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是我还是去试了试,这是我第三次考,终于考上了,却再也没有机会。

  几个月后,我成了每天奔跑在省城线路上的一名客运小老板,兼着司机,每天早上六点出发,九点回来,每天跑两趟,叔叔把他的小姨子配给我做售票员,因为她,“能干,肯吃苦,泼辣,有经验。”我并不拒绝,但是我对于这个三十几岁的高大女人,同样没有好感,她也很识趣,经常说一句:“郝鹏,有事叫小姨啊。” 就眯着眼睛打盹或者跑到后面去跟乘客聊天。

  叔叔自己只跑一趟,五点就收工,吃过晚饭,他会去车站的门卫室下棋,等我的车回来,他叮嘱我一句:“吃点东西早点睡。”就骑摩托车载着小姨回家了,有人哄笑,“老郝真有福。”他们和我想的一样,以为叔叔的守候,是为了接小姨子回家,我装作什么也没听见,只管去吃我的饭。

  有一天,在晚班回来的路上,有一个乘客抽烟,我提醒他,“请不要在公共场合抽烟。”那人很不服气,“哪里写着了?”我语气一下强硬了起来,“还用写吗?这是常识。”旁边有人帮那人的腔,他更加不讲理,“我就抽了,怎么的吧?”我一下火了,“怎么的?你他妈的给我熄了。”那人嚷了起来:“骂人了,大家都听,司乘人员骂人,你这是找揍!”小姨赶紧帮我打圆场:“司机开了一天车,火气大,再说您抽烟在先,大家都消消气。”

  那人没再说话,我也就没放在心上,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到站后,他纠结了几个人,劈头盖脸就冲着我打了起来,我没防备,一下被砸倒在地,眼镜也不见了,鼻子的血像水一样飞快流出。在小姨惊恐的叫嚷声中,我恍惚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像豹子一样敏捷地冲过来,一边大声叫:“混蛋,我叫你们找死!”一边把手里拎的东西,狠狠地砸出去,围攻我的人飞速散去,叔叔一边骂,一边追赶……

  等事态平息了,我才看清叔叔手里拿的是一只枣木马扎,那是父亲扎的,送给了叔叔一只,如今成了他用来保护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