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4部分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4部分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现出其大智大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因其功勋卓著获得了国人的信任;加之;他又是先王之子;顺理成章地尊居了王位。这段故事;有考古资料可以证明雅典曾屈从于克里特;而提修斯先后娶米诺斯两个女儿的传说;又表明这种政治上需要而结成的姻亲关系是以克里特人不敢对雅典人视若等闲为基础的。
在可信的历史家修昔的底斯笔下;提修斯聪慧睿智、威武强悍;是一位精明强悍的统治者。他平息了阿提卡境内的纷争;废除先前存在于各个独立小市镇的议事会和行政官员;统一全国;建立新的公共市政厅和议事会厅;给国家定名为雅典。他规定了公共的祭典;并每年都庆祝〃统一节〃。这个节日在古典时代一直年年都有庆祝活动。修昔的底斯称赞提修斯给后人留下的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提修斯把全体雅典人分为贵族、农夫和手工业者三个阶级。宗教的职司、官吏的选择、法律的教导与传播以及一切神圣问题的解释和指导;他都委托贵族去办;使贵族在荣誉上、农夫在利益上、手工业者在人数上分别占优势;削减了王的权力。为此;荷马史诗中称雅典人为〃人民〃。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指出;提修斯是首先转向人民大众的人;他废弃了君主一人之治的政制。不幸;可能由于改革受挫;提修斯竟死在它乡。
在迈锡尼时代的泥板文书中;也有〃提修斯〃这个名字。尽管出现在泥板文书中的提修斯决不是雅典的那位政治家;但这个名字是属于迈锡尼时代的;则毫无疑问。因为D。L。培基研究的结果表明;提修斯(Theseus)这个名字的词尾eus;为迈锡尼时代所特有。这等于从另一面证明提修斯是迈
锡尼时代的人。
公元前476年;雅典人按照神喻所示;把提修斯的遗骨迎回雅典安葬。
祖宗不可乱认。重新安葬提修斯的遗骨正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人对青铜时代往事的清晰记忆。他们不怀疑提修斯的存在;更相信那可能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确凿而真实的。
从考古资料看;提修斯所处的迈锡尼时代;雅典城确实是阿提卡的一个重镇、一个大而重要的居民点、生产中心;并有了一点霸主的味道。这是一个和平、进步与繁荣的时期;为提修斯改革并进行统一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C。G。托马斯甚至干脆地指出;关于提修斯的传说和阿提卡的统一运动。
就时间和地点来讲都不可怀疑。他认为这些事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末和12世纪初期间。
恩格斯称赞提修斯的改革〃跨出了摧毁氏族制度的第一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四卷;第106页)。马克思也曾提到〃提修斯好象是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雅典的巴赛勒斯;它的名字应该看作是这个时代或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名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3页)。
提修斯到底是不是历史人物?
有人指出;如果说提修斯统一了阿提卡;如何解释埃来夫西斯迟至公元前7世纪才归统雅典?伯里等人就这样不含糊地问。
还有不少人说;荷马史诗中关于雅典人的文字有后人杜撰之嫌;不可偏信;再者;神话、传说也不是历史。
自然更有人问;既然在迈锡尼文明时代;提修斯统一了雅典;以雅典为首都;何以竟不像迈锡尼其它都城那样有大量泥板文书出土?
也有人想到;在迈锡尼时代提修斯已经立国雅典;到黑暗时代时雅典国怎样了?在什么时候才成为真正的邦呀?提修斯即使是历史人物;也没那么早;他该是公元前8世纪的人吧?
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完美的答案。
(郝际陶)
古斯巴达来库古立法确有其事吗?
公元前8至6世纪;在古代希腊先后形成了二百多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是其中较强大、较重要的一个。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撤半岛的东南部。公元前2000年代未叶多利亚人的一支由北方南下;公元前8世纪首先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后来又征服了美塞尼亚、建立起斯巴达国家。
斯巴达国家实行着与其他希腊奴隶制国家有所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希罗多德、修昔的底斯、色诺芬、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等古代史学家把斯巴达各种制度的确立归之于来库古的立法。对来库古的生平及其立法活动记述最详尽的是普鲁塔克。他在《希腊名人传。来库古传》中做过如下的记述。
来库古是斯巴达的王子;他的父亲被骚动者杀死后;他的哥哥继承了王位;不久他的哥哥也死了。来库古扶持侄儿做国王;自己摄政。但是一些贵族们很忌妒他;竟被迫不得不离开斯巴达;远去他国;他首先到了克里特岛;对这里适度而有节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则非常赞许;这给他回国后的政治改革以很大的影响。不久之后他又去小亚细亚的西海岸;游历了爱奥尼亚殖民地的各城邦;他认为这里人民生活远比克里特的人民奢侈。他在小亚细亚
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看到了荷马史诗的手抄本。他发现荷马的作品中洋溢着严肃的政治教训和道德规则;于是他做了一番编纂和整理;认为这些诗篇对于治理国家大有用处。接着他又远游埃及。他对于埃及人把军人和其他人民加以分离的制度;取消匠人和技工参加政治活动的办法颇有好感。最后来库古又到了利比亚、西班牙和印度;在印度拜访过很多苦行僧。
来库古出国期间;斯巴达人民很怀念他;认为他具有使大家服从的天才;因而盼望他回国。国王认为来库古回国可以使他们不再受到人民的轻侮。在众望所归的形势下;来库古回到了斯巴达;决定实行改革;确立新法。他先去特尔斐神庙祈求了神谕。神谕说:神已允许他乞求的美好的法律;一个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法律;于是他率领30名武士奋然打进斯巴达人集会中心——市场;然后实行了改革;确定新法。
最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元老院。它由28个长老加上两个国王;共30人组成;公民大会只拥有表决权。
来库古第二项立法是消除贫富不均;重新分配土地。将斯巴达城的土地分为9000块相等的份地;分配给斯巴达的9000个公民。公民的份地由希洛人(奴隶)耕种;把其余的拉哥尼亚的土地划分为3万份;分给了庇里阿西人(边区居民;无公民权而人身自由的小生产者)。为了防止一切不均和不平等;来库古还取消了金币和银币的流通;规定只用值低量重的铁钱。他又严格禁止斯巴达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
第三项的立法是打击奢侈和消弭对于财富的欲望;实行公共会食的制度。按此制度斯巴达成年男子15人为一组;每人每月出一麦斗的面粉和一定数量的酒、酪、果品以及少数的准备买肉鱼的钱;参加集体会食。这种会食的质量并不很好。
除上述三项立法之外;来库古还建立了一套尚武的教育制度和斯巴达成年男子皆兵的军事制度。
来库古实行新法后;又踏上旅途;离开斯巴达;远走他国;他这一去竟成永别。据说他是绝食而死的;来库古虽然死了;但在以后斯巴达500年治世中;来库古的立法却没有变更。另据普鲁塔克在《阿基斯传》中的记载;到公元前3世纪时;斯巴达人内部发生了严重的财产分化;当政的斯巴达国王阿基斯四世企图再次平分土地;以恢复来库古的旧制;结果未成功。
普鲁塔克虽然对来库古的生平事迹做了上述记载;但他本人也认为这些记载并不完全可靠。他在《来库古传》一开头就明确地说:〃关于立法者来库古的故事;大概没有一件可以说是没有争论的;因为;对于他的出生、游历、死亡;以及尤为重要的作为一个立法家和政治家所作的事业;都有着不同的记载。〃事实确如普鲁塔克所说;古代作家对来库古的事迹说法不一。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来库古立法发生于第一届奥林匹克赛会期间(即公元前776年);而希罗多德等人则认为远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赛会之前。关于来库古死亡地点;各家说法也有出入;有的说他死在伊利斯;有的说他死在克里特。至于对来库古立法细节的解释更是众说纷坛。有的古代作家认为有过两个来库古;由于其中一个声望较大;结果两人的功绩全归到一人身上了;在古代对来库古立法持否定态度的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散文史家赫拉尼库斯;他认为斯巴达的国家体制是由建国之王攸利斯提尼和普罗克勒斯确定的。关于来库古这个人物本身及其事迹;在古代众说不一难以定论;到近现代也不能说已经完满解决。有的研究者认为来库古纯属虚构的人物;是斯巴
达上古正义理想的象征;来库古实为一个被崇奉的神祗的名称。英国史学家指出:土地财产不平等在斯巴达一直存在;所谓来库古平分土地一事;系公元前3世纪阿基斯时代的历史虚构;晚近的一些学者如琼斯主张不仅来库古之分配土地为平等份地;而且斯巴达公民份地之不可转让;都是后来公元前4世纪提出来的假说。苏联史学家塞尔格叶夫对来库古立法未持断然否定的观点。他认为来库古的事迹尽管隐于传说的迷雾之中;这里仍然可以看出这位立法者的若干现实性的特点。在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形成的时代;象来库古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历史上;是大有可能的。对于来库古其人其事;从古至今学者们争论不休;成为古希腊史研究中老大难问题之一。
(李长林)
腓力二世被刺的真相如何?
稍学过一点世界史的人们都会知道有个伟大的亚力山大;由于他一生所创建的丰功伟绩而引起了古今众多学者的兴趣;产生了许多专门著述。而相形之下;他的父亲腓力二世;虽然也有不凡的功业;却没能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而他的死亡(被刺)真相至今尚未揭秘。腓力二世(前382—前336年);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早年曾入质于底比斯;因而受到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及希腊民主思想的影响。他在位以后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马其顿由一个落后的王国一跃成为威震全希腊的强国。公元前352年起向希腊扩张;到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一战最后打败希腊各邦的联军。次年;腓力二世主持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只有斯巴达未参加)。会议达成多项协议;而且;在〃向波斯复仇〃的烟幕之下;会议决定由腓力为希腊同盟军的总指挥;统领以马其顿为首的希腊联军对波斯开战。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远征波斯计划准备就绪。但就在这年夏天;一次庆祝他女儿结婚的宴会上;腓力二世突然被刺身亡。关于腓力二世被刺是何原因;史学上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一种意见认为;刺杀腓力二世的是马其顿氏族贵族的密谋者;因为腓力的改革措施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另一种意见认为;刺杀腓力是其离异的妻子奥林匹娅斯的报复行为;因为他们的离婚使得其子亚历山大的王位继承权受到威胁。腓力二世被刺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呢?事发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腓力之女克罗巴特拉的结婚典礼非常盛大;在王国的旧都伯拉举行;她将嫁给自己的舅舅、伊庇鲁斯的国王。婚礼奢华而又热闹。腓力二世身穿节日的白袍;没有携带武器;喜气洋洋地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的簇拥下走向礼堂。就在腓力经过礼堂入口处时;一个士兵打扮的人出乎意料地突然冲了出来;并拔出短剑向腓力的胸前刺去;国王未及躲避随即就倒在血泊之中。这一突发事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凶手则跃上早就备好的马匹逃跑;后因马腿为野藤绊住;凶手从马上被摔了下来;于是被追赶上来的人当场杀死。
凶手叫鲍舍尼亚斯;是位年青的贵族。传说他曾受到贵族阿塔拉斯的侮辱;他向国王腓力投诉;但由于阿塔拉斯是当时的国舅;因而腓力对鲍舍尼亚斯的状告未予理会;于是愤怒的鲍舍尼亚斯决心刺杀腓力。当然这一传说只是事情的表面现象;它的背景怎样?真相如何?对这些问题;一些史学家有所披露。
美国学者富勒在《亚历山大新传》一书中认为:腓力的前妻奥林匹娅斯有很大嫌疑。由于阿塔拉斯的侄女有惊人的美色;腓力才决心舍奥林匹娅斯而立新王后;这也就影响到亚历山大的继承权;从而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家庭
纠纷;〃因此照情形来判断;奥林匹娅斯有很大的嫌疑。不过她是否为主使者还是难以断定的。〃杜兰。威尔在其著作中也认为:腓力二世的命运并非系于他在战场的胜否;而系于与妻子相处的成败上;他在书中提到〃有人怀疑奥林匹娅斯怂恿鲍舍尼亚斯暗杀腓力〃。另外还有不少史家倾向于这一说法。
另外;古代史家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则怀疑这一暗杀阴谋与亚历山大直接关联。他列举了许多有趣的事例。一次;在腓力和阿塔拉斯的侄女的婚札上;阿塔拉斯祝酒希望新妇将生一个真正马其顿血统的继承人;亚历山大听后大怒:〃难道我不是合法继承人?〃说罢就将酒杯掷向阿塔拉斯。腓力见状;站起来拔剑冲向亚历山大;却不意跌了一跤。为此;亚历山大嘲笑、侮辱他的父亲;〃看哪!〃他说;〃这个准备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