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136部分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36部分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扎尔科亚特尔长大后;应召去库卢亚坎占据被篡权者所夺去的王位。
据传说;他接受了召唤;回到墨西哥谷地;先寻找其父已神化的遗体;并把它安葬在星星山丘上;还为它建造了一座庙宇。最终;他战胜了篡权者;到公元980年决定建立图拉城。
但是;据土著人的《奇马尔波波卡古抄本》说;他先去了托兰琴科;即今伊达尔戈州的图兰辛戈;抵达日期是〃十二阿卡特〃年;据推算;可能是公元870、922或974年;在乌埃琴之后;克扎尔科亚特尔在图拉登上了王位;这就证明;在他登基之前;图拉城早已建立;因为在〃三阿卡特〃年;或公元873年、925年或977年;已有首领占据该城。根据研究;克扎尔科亚特尔抵达图拉的年份为980年;这是历史学家所最能接受的日期。由此看来;图拉不可能是由克扎尔科亚特尔建立的;但是曾受其统治。那么;该城究竟是由何人建立的呢?至今;这还是个历史难题。
最后;《奇马尔波波卡古抄本》告诉我们;在〃一阿卡特〃年;可能为公元895年、947年或999年;克扎尔科亚特尔再次被逐出图拉;因为其邻近部落集团是嗜血神的崇拜者;他们不能、也不想吸收先进文化;所以决定消灭托尔蒂克人。约公元999年;克扎尔科亚特尔逃到(或被驱逐到)特利兰——特拉帕兰——黑色或红色的土地;也就是智慧之地;这里指的是尤卡坦半岛。
无论史料还是考古学都表明;图拉先后处于10名统治者的管辖下;约在公元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被大火烧毁。从此;托尔蒂克人迁居墨西哥谷地和乔卢拉的内瓦达山;也有一部分人移居危地马拉;甚至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其后裔不仅说纳瓦语;而且继续崇拜克扎尔科亚特尔。
如前所述;在特奥蒂华坎衰落之后;托尔蒂克人不仅建立了图拉;而且继续保持了起源于特奥蒂华坎的纳瓦文化传统。围绕这两座城市的兴衰问题;历史学家中出现了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见解;这主要是由土著人的文献和征服后欧洲人著作的观点混乱造成的。因此;作为托尔蒂克人首都图拉究竟在何时、为何人所建?至今还没有结论性的答案。
(刘文龙)
最早的墨西哥城平面图出自谁手?
墨西哥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众所周知。其前身是特诺奇蒂特兰;是由中世纪阿兹特克人建立的;但是在1521年它被入侵的西班牙人几乎夷为平地。然而;有一幅推测为特诺奇蒂特兰的平面图却早在1524年就出现
在欧洲;并一直保留至今。那么;这幅图的作者是谁呢?
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首先回顾一下该城的创建史及其原来的面貌。在欧洲人入侵之前;特诺奇蒂特兰已是西半球的最大城市;估计其人口在10万至40万之间。它是经过精心规划而建造的;并最终发展为气势磅礴的岛屿城市。它的创建是同神话相联系的。据传说;约在11世纪;阿兹特克人离开神秘的阿兹特兰…奇科莫斯托克;他们按照太阳神威济洛波奇特利的启示;漫游寻找其定居地。经过多年的艰辛迁移和斗争;他们来到墨西哥谷地;最终定居在墨西哥大湖的小岛上;在那里他们遇到吞食蛇的雄鹰;按照神的指示;那正是他们可以定居的地方。1325年;阿兹特克人建立了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城;在印第安语言中其意思是〃墨西特利所居住的圣地〃;这个名称也是为了纪念特诺奇和墨西哥特利两位祭司。在城内首先建起了高达57米的太阳神庙。
在一个世纪不到;特诺奇蒂特兰已发展为富有特色的美丽城市。阿兹特克人通过完美的规划;创造性地利用湖岛上的土地;使得各个小岛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整体。其宗教仪式中心的建筑复杂而壮观;主要由78座建筑物构成;如各种庙宇、贵族学校、宗教性球场;以及公共中心。始于查普尔特佩克的一条寻水管和来自丘鲁布斯科的另一条向首都供应饮用水。用木桩、石头和压平的泥土筑成的两条主要道路贯穿全城;城内可行独木舟的水道纵横交错。阿兹特克人还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种植体制——水上园地;在其上种植玉米、小辣椒、蔬菜和鲜花。
由水上园地和房屋构成的街区;或由陆地小巷、或由水道环绕;从而形成整齐的几何图形;换言之;水陆通道把全城划分为小方格图形。全城基本组织是〃卡尔普利〃(街区);其中每一个都有一座庙宇和平民学校。这就是特诺奇蒂特兰本来风格和面貌。
但是;1521年5月26日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入侵该城。其部队分别从水路和陆地发起攻击;野蛮地破坏了庙宇和公共建筑。实际上;特诺奇蒂特兰已变为一片废墟。
1521年底和1522年初开始城市的重建活动。西班牙建筑师阿方索。加西亚。布拉沃;在贝纳迪诺。巴斯克斯和两个无名氏阿兹特克建筑师的协助下;进行规划和重建工作。他们改建了印第安模式的道路、水道和水渠。在城市中心地区为西班牙人保留了道路、广场和房基地;而把土著人驱赶到边缘地带。从此;一座欧洲风格的城市——墨西哥城矗立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上。
就在墨西哥城的重建过程中;一份推测为特诺奇蒂特兰的平面图;于1524年连同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的第二、三封叙事信发表于纽伦堡。所述的平面图并没有忠实地勾划出古老的阿兹特克城市的风格和概貌;其作者只是以观察欧洲城市的惯常眼光来看待美洲土著人的城市。尽管如此;它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因为其中表现出了所述城市的一些基本成分;例如;直线轴和中央广场。这份平面图的作者是谁呢?他为什么要绘制这幅图呢?
根据推测;其作者可能是参与最初入侵活动的西班牙士兵或建筑师;他们可能对于宏伟壮观的土著城市印象十分深刻;所以能把它的一些基本成分勾划出来。
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份地图;一些学者推测是西班牙人入侵前的作品;名叫《龙舌兰纸上平面图》;但有学者认为此图不可信。这幅图表明阿兹特
克首都的水道相应为网状布局;在水道分割的小岛上分布着笔直的道路;从而构成了欧洲跳棋棋盘形状的直角街区;只有大庙按照一种严格的几何图形确定其位置。实际上;基本上保留至今的墨西哥城的网状结构起源于西班牙;并是加西亚。布拉沃规划和设计的成果。他在原阿兹特克首都的城市结构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该城原先的基本结构是十字形的;并以大庙为起点的大路作为参考轴。布拉沃就以这些大路作为出发点;设计了逐步用西班牙式的建筑加以填满的小方格形结构;从而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西班牙殖民地城市的风格面貌。由此看来;上述的平面图并不是阿兹特克人的作品。而是某个西班牙人按照自己的传统风格勾划出来的。至此;可以推断;这两份平面图都是西班牙人的作品;但是其具体的作者究竟是谁?这还是一个有待于调查研究的问题。
(刘文龙)
历史上存在过亚马逊女儿国吗?关于亚马逊女儿国的存在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在希腊东面黑海沿岸、小亚细亚地区有一个由女人组成的部落王国。这个女儿国的成员个个崇尚武艺;骁勇异常。为传宗接代;她们与邻近的部落男子婚配;以后又把丈夫送回部落;生下婴儿如是女的就留下;由母亲抚养;长大后在狩猎和战争中培养成勇猛的女将;如果是男的或交还其父;或将其杀掉。她们自诩为战神阿瑞斯的后裔;黩武好战;经常出征到欧亚国家。为便于交战时拉弓射箭;她们割去了右侧乳房。这些亚马逊女武士一般都使用双面斧、弓、矛和半月形盾等武器。这个神话在中世纪欧洲流传甚广。正因此;当1539—1541年西班牙探险家弗朗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率探险队从安第斯出发;翻山越岭;从一条称为〃圣玛丽亚淡水海〃的河流上游驾驭船只沿主航道向下游方向行驶到一片广阔无垠、繁茂浓郁的原始丛林;突然遭到一群手持利器的印第安女勇士突击时;立即使他们联想到了那时广为传说的亚马逊女儿国;从此这条大河就以亚马逊河命名了。亚马逊人故事还同时出现在许多希腊神话传说中。相传勇士赫拉克勒斯为完成拿到那条精美绝伦的亚马逊女王的腰带;杀死了女王希波吕忒及她的许多臣民。
女王之妹安提奥帕打进希腊为姐姐报仇;结果战死在提修斯统率的雅典部队手中。至今希腊保留着许多描绘这场战争的绘画、雕塑作品。传说亚马逊军队还参加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等。不仅如此;关于亚马逊人还在许多史籍中有记载。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有大段关于亚马逊人轶闻的文字。阿里安在其著作中叙述了亚历山大讨伐亚马逊女人国的故事。普鲁塔克则干脆说庞培在宿敌米特拉达梯军队中看见过她们。连我国《大唐西域记》、《西游记》、《山海经》中也有女儿国记载;人们还认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述:〃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就是指的亚马逊女儿国。
不但关于亚马逊女儿国故事在欧亚流传;而且在拉丁美洲也有其踪印;在加勒比人和纳瓦人中就有这类神话。当地土著语言中意为〃女子之地〃一词音为〃西瓦特兰帕〃;今天墨西哥的科利马、略利斯科、格雷罗仍有命名为西瓜坦、西瓜特兰、西瓦塔内霍等地方。西班牙人将这些土著名称与亚马逊女儿国联系在一起。墨西哥流传的女巫会社实际指的也是亚马逊女儿国。
这些传奇式神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西葡殖民者去美洲进行探险活动。16世纪西班牙王室在同征服者签订的协议书中就经常命令征服者去新大陆寻找亚马逊女武士。哥伦布当时也相信能在西印度群岛的马蒂尼诺岛上找到她们;甚
至后来说是到了她们中的10人;个个〃都具有非凡的胆量;十分健壮;极为粗大;然而又非常敏捷〃。西班牙征服者胡安。德。格里哈尔瓦和科尔特斯先后都说曾十分靠近这个女儿国。
那么历史上究竟存在过亚马逊女儿国吗?许多人把它看作是纯粹的神话传说;根本是子虚乌有的。其中一些人认为希腊人与亚马逊人战争的故事是黑海地区殖民地希腊文化与处于野蛮状态的土著文化之间的冲突的神话中的反映。
殖民地时期的一些编年史学家对于亚马逊女武士在美洲生活的说法;一般持半信半疑态度;如佩德罗。马蒂尔就说;〃他们这样对我说;我就这样对你讲〃。而现在一些学者认为上述神话传说多少带有事实的内涵;从希罗多德历史著作看;亚马逊人确实存在过;而且雅典人以战胜他们为荣。要知道一件虚构的事情是不可能成为炫耀自己的资本的;再说那么多历史记载也不可能都是海外奇谈。前苏联考古学家在1976年于伏尔加河中游古巴尔加斯附近发现的一座2000年前女人墓及墓中一把剑、几个箭头;更成为其说明亚马逊女儿国存在的一个佐证;因为这儿与希罗多德等所说的地理位置基本一致。
苏联另一学者谢苗诺夫则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婚姻演变过程来证实存在过独立的女人集团;从而引证亚马逊女儿国的出现。
但不管何种观点都有待以更多的史料和事实来证明亚马逊女儿国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
(赵长华)
〃拂菻〃位于何处?
我国古代史籍中记载的〃拂菻〃一名究竟指哪一个国家;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问题。几百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围绕着这一问题聚讼纷坛;莫衷一是;形成了不少各执己见的论点。
最早试图考释这一问题的是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刘应;他在1687年提出拂菻是Hellen的对音;即大秦;也就是罗马。后来德国的李希霍芬等人也赞同此说;认为佛菻指罗马而言。
英国的亨利玉尔根据阿拉伯地理学家麻素提的记载;指出希腊人称东罗马首都为波菻(Bolin);就象伦敦人称呼伦敦为市(Town)一样;中国史书上的拂菻;似为Bolin的音译。法国汉学者沙畹后来也接受了这一说法;主张突厥人从东罗马使者那里听到BOlin之名;而中国人又从突厥人口中得知;故讹为拂菻。德国学者夏德原先认为拂菻是指罗马帝国东方属地叙利亚一带而言;但后来又抛弃了这一见解。他在所著《神秘的佛菻》一书中;一方面驳斥玉尔和沙畹之说;指出拂菻一名出现于六七世纪时;而波菻(BOlin)一名乃是10世纪麻素提时代的希腊人所使用;所以中国史书中的拂菻不可能是波菻的译音;另一方面又认为;拂菻乃是耶稣诞生地伯利恒(Bethlehem)的音译。
清末魏源的见解也与此相似;他在《海国图志》中认为;自唐朝以后;中国人把犹太圣地称为拂菻;即撒冷的转音;初转为拂懔;再转为拂菻。但亨利考狄则对此说表示怀疑;认为拂菻二字根本不可能从犹太圣地伯利恒而来;因为中国人当时并不知道这一地区。此外从音韵上加以考辨;它也不可能从波菻一名音译而来。
1904年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撰写《大秦国及拂菻国考》;根据《隋书。铁
勒传》记载对拂菻位置加以考证;认为拂菻的本土在君士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