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130部分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30部分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古代日本人中;贝壳乃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例如;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女性人像展示了硕大无比的性器官;而这实际上不过是悬在绳上的一副大贝壳。海贝和牡蛎被认为对子宫具有巫术威力;它们作为女性本原的标志;发射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此;身上佩戴贝、珠等物可以作为护身符;保证妇女顺利分娩;并抵御邪恶力量的伤害和防止厄运的降临。东非的阿坎巴族妇女佩束用牡蛎壳饰成的腰带;但是当她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不再使用它了。在南印度;姑娘们佩戴贝壳项链;而在现代的印度医术中;仍以珍珠粉作为提神和催欲的药味;这恐怕是在对古代象征主义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所作的更为〃科学〃的继承。
在古希腊;甲壳类动物与各大女神密切相关。例如;塞浦路斯岛上的阿佛洛狄忒神庙中;甲壳类动物是十分神圣的事物;因为女神阿佛洛狄忒从海水浪花中诞生后就是从贝壳中出来的。阿佛洛狄忒又名阿娜狄俄墨涅;意为〃出水的〃;在叙利亚则名〃珍珠夫人〃。而这一女神正是肉欲爱情、美和恋爱的女神;也是丰饶女神之一。换言之;贝、珠等物与婚姻、爱情、生育、性欲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双瓣贝的外形与女性生殖器类似的缘故;致使它成为与女性生殖器有关
的一切事物的象征符号以及相应巫术威力的来源。但是;这一解释未必妥切和全面;因为在人类——尤其是古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不仅仅有双瓣贝;还有其它形态的甲壳类动物;如海螺、蜗牛等。它们与双瓣贝类及珍珠一起;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人生重大场合;如婚礼、分娩、成丁式、丧礼以及与农业有关的许多仪式中。
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中;海螺通常被用来象征怀孕和分娩;它们说:〃一旦海螺的身体脱离其贝壳;就有一个婴儿从其母亲的子宫中生出。〃在印度;则婚礼上必须吹奏一个大海螺。贝壳象征生育;也象征再生;这表现在部落民的〃成丁式〃中。〃成丁式〃是原始民族青少年到达青春期时所需举行的宗教仪式。仪式极为隆重。因为成丁者经过这一仪式后方始被承认为社团的正式成员;拥有更高一级的权利。成丁式中包括象征性死亡与复生的仪式;而贝壳则能显示精神上的再生;从而保障和促进肉体的再生。例如;在美洲的阿尔袞琴人部落中;成丁式中有一个仪式是用贝壳打击成丁者;另一个仪式是一边向他展示贝壳;一边诵读有关该部落的神话和传说。奥杰博亚部落则是让成丁者触摸装在水獭皮小袋中的贝壳来施行〃死亡〃和〃复活〃
的仪式。
祈求作物丰产的宗教性仪式中也使用贝类动物。在泰国;当每年第一批种子下地时;就由祭司们吹奏贝壳制成的嗽叭。印度马拉巴海岸边的居民在采集第一批水果时;走出神庙的祭司前面总有一个人吹着海螺开道。阿兹特克人也有类似的仪式:一幅古手卷上画着百花与食物之神行进在一支游行队伍中;其前方则由一个祭司奏海螺。
当然;贝、珠等物似乎更普遍地见于世界各地的丧葬仪式中。这一点在古代中国恐怕尤为突出。《大戴礼记》说:〃玉在山而木润;川生珠而岸不枯。珠者;阴中之阳也;故胜水;玉者;阳中之阴也;故胜木。〃二者阴阳相配;被置于棺椁之中;或者直接纳入死者口中;既可使尸身不烂;又能使之得以新生。这类现象十分常见;毋需赘述。在印度;葬礼上要吹奏海螺;并在死者家到墓地的路上撒下贝壳;有些地方也在死者口内纳入珍珠;非洲有的部落在墓底铺上贝壳。法国多尔多涅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尸身上对称放着地中海贝类:前额上四只;双手上各一只;双脚上各两只;膝部与踝部周围四只。日本的一个极古老风俗是:以贝粉涂抹尸体;便可使之再生。
此外;珍珠还有特异的治病功效;例如;可止血;治疗黄疸症;并且可十分有效地抵制魔鬼附身和精神病。13世纪中叶的一位克什米尔医生记道;珍珠可以医治眼疾;可以解毒;治愈肺结核;并可健身。
尽管现代的学者有可能集古今中外贝、珠等物用途的〃大全〃;但是恐怕很难解释全世界普遍使用贝、珠等物的原始动机了。
(芮传明)
五五洲方舆古地今寻篇大西洲究竟在哪里?
在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中;有许多疑谜悬案;其中之一便是阿特兰提达(Atlantic或译〃大西洲〃)文明到底存不存在?千百年来;先是西方人;继而又有东方人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孜孜以求;寻找其踪迹。科学家们为此写下了许多论文与专著;内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种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等领域;俨然成了一门新科学——阿特兰提达学。
最早记载有关大西洲传说的人当推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公元前350年;柏拉图在两篇著名的对话集《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详细记述了阿特兰提达的故事。传说在1。2万年以前;离直布罗陀海峡不远;在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浩瀚的大西洋中曾存在过一个神秘的大陆;名叫阿特兰提达大陆;或曰大西洲。其面积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比亚洲和利比亚合起来还大〃。这个岛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森林茂密、土地富饶、经济繁荣、科学发达、建筑宏伟、国富民强;威震天下。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在一次特大地震和洪水中;整个大西洲沉没海底;消失于滚滚波涛之中;踪影全无。
于是;大西洲何时存在?为何消失?位于何处?等等一系列问题便成了人们颇为关心的事情。学者专家们进行了许多的探寻和研究;给出了众多的解释。
在古代和中世纪;有不少富有兴趣而又勇于探险的考古学家便进行过尝试;以期找到柏拉图描绘的那片富于诗意的绿洲。有的学者提出;正如柏拉图所述;在大西洋中部可能的确存在过一个幅员辽阔的大洲;亚速群岛、威德角群岛和马黛拉岛这些大西洋上的岛屿;也许就是大西洲仅有的陆地。中世纪晚期;在欧洲人寻找新大陆的热潮中;还有人把大西洲的位置画在了他们的航海图上。
1882年;美国学者唐纳利运用考古、语言、人种、地质、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知识对之进行综合考察;提出了一个假说。他提醒人们注意;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美洲与地处旧文明大陆的埃及文化之间有许多惊人的共同之处。如部分金字塔的建筑结构、木乃伊的保存方法、历法等等;两地文化之间有着共同的起源和相互影响;而双方联系的中介者就是新旧大陆间有大西洋上存在过的大陆;即柏拉图所说的大西洲。这片大陆沉落海底后;中断了新旧大陆的交往。唐纳利关于大西洲失落于大西洋中部的推断被自然科学家们否定了。
1958年;美国学者范伦坦博士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床发现;那里有着许多巨大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图形结构和长达好几百里地的线条。又过了10年;他在同一地区的海底又发现了长达几百公里的城墙;此墙由每块16立方米的大石块砌成;他还发现了几个码头和一座栈桥;这显然是沉没了的港口旧址。一时间;大西洲似乎要重现于世了;探险家们纷纷来到巴哈马群岛的这片海域;海底的石墙和码头引起了人们对失落了的大陆的种种猜测和遐想。但这些假说很快又被海洋学者推翻。
一些学者从地质变化和化石发现的角度认为;亚速尔群岛北部海下的
2300米处的岩石是1。7万年前在空气中形成的。有些学者进而指出;沉睡在亚速尔群岛海底的亚速尔高原在古代曾是一块陆地;它的形状与大小同柏拉图记述的大西洲相似。1974年苏联海洋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以西300海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海底城市;许多人认为这正是大西洲的城市遗址。近年来;还有人在海地和古已等地沿岸海底发现了一些金字塔及其建筑遗址;进而认为加勒比海正是大西洲大陆的所在。古代巴比伦人和埃及人以及非洲一些部落就认为大西洲是在他们西边的大陆;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则认为大西洲是在他们的东方。
长期以来;人们不懈地努力探索;把眼光从大西洋海域移向太平洋海域;也从海域移向邻近水系的广阔陆地;墨西哥、北欧、北非和澳大利亚乃至中国和印度都成了人们对大西洲的〃怀疑对象〃。然而;这种种假设仍被人们考察的结果无情地否定了。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恃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八九千年和72万平方公里。
大西洲究竟在哪里?它什么时候存在?为什么消失?传说的大西洲大陆与现在的大西洋之间有何关系?这些至今仍是无法揭开的谜;这一旷日持久、长达20多个世纪的探索或许还要继续下去。
(刘佐)
巴黎的地下迷宫是如何形成的?在法国巴黎年轻艺术家摇篮大街有一家名叫〃蒙帕娜斯〃的咖啡馆;这座咖啡馆是法国不少艺术家的沙龙;例如著名画家毕加索等就常在此聚会;讨论艺术与人生等问题。可是就在这个充满温馨的艺术气息的沙龙附近;有着一个骇人听闻的地下迷宫。这个迷宫的发现还是近年的事情;人们发现;进入地下通道后;约走15米后;会看到一幅无法想象的奇景。迷宫的墙壁是用一根根人骨堆砌而成。大概在砌墙时作过选择;墙底都是大胯以下的腿骨和臂骨;长短差不多;排列相当整齐;上面是用了其他的骨料;墙的四周还镶了边。迷宫中央还设有祭坛;祭坛的底座是用人骨横着堆放的;祭坛高约两米;上面是用一个个人的头骨镶成的圆形图案;那些头骨保留了骷髅的原状;有的露出了两个眼洞;有的咧开了大嘴;使人看了毛骨悚然。祭坛后还矗立着高高的人骨十字架纪念碑。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白骨一根根闪着白碜碜的寒光。迷宫里还有许许多多用人骨拼成的海盗符号。周围有许多完整的人骨柱;靠墙根还有不少未加整理的人骨堆。
据估计这阴森恐怖的地下迷宫中共有数百万具尸骨。这么多的尸骨是从哪儿
来的?这地下迷宫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一些历史学家作了结论。公元1世纪初;罗马人经过几百年的掠夺战争;建立起了庞大的罗马帝国;这个版图辽阔、幅员广大的帝国在当时不可一世;地中海仅仅成了它的内海。这个庞大的帝国实行奴隶主专政;奴隶主强迫亿万奴隶带上锁链;在鞭答拷打下强迫劳动。稍有反抗;便横加杀戮。当时的巴勒斯坦是罗马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彼拉多尤为残暴。公元66年;犹太人不堪压迫;举兵起义;一度消灭了耶路撤冷城中的罗马驻军。罗马帝国调集重兵围攻镇压;犹太人坚持战斗四年;终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不幸失败。7万多名起义奴隶全部被俘虏;又被残暴的罗马帝国统治者下令全部钉死在十字架上。在绝望之余;愤怒的奴隶们寄希望于上帝;他们幻想在天国中解脱现实的苦难。
于是人们经常挖地道;在地下秘密修造祭坛;集会布道。同时诅咒罗马城早日崩溃;罗马帝国早日灭亡;奴隶主不得好死。
这种集会活动更遭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但是越镇压越激起了被压迫者的愤怒和反抗。一次又一次起义反抗被罗马帝国镇压的基督教徒的尸骨就安放在地下密室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基督教徒反抗者的尸骨日益增多;地下墓室也逐渐扩充;规模更大。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前后;高卢(即现在的法国)也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当然;基督教徒也同样惨遭镇压和迫害;他们的尸骨也被安放在地下密室之中;经年累月;基督教徒的尸骨堆积如山;巴黎的地下迷宫来历也是如此。
活着的基督教徒为了纪念死者;强化宗教意识;就用尸骨砌成祭坛、纪念碑、墙壁和柱子等等;巴黎地下迷宫中的各种景观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而形成的。
这种以地下墓室安葬基督教徒的风俗不仅流行于巴勒斯坦、高卢;在一切信奉基督教的民族和国家中都存在。一直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宽容基督教的〃米兰敕令〃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