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365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365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样不能忍。
  我们在这个世间,无论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真的,古人讲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那你就得忍辱。忍后面还要加个「让」,能忍能让你才能成就学业,才能成就道业。功夫愈深愈显出忍让的深度、广度,能忍才能进步,忍就是进步,帮助你德行向上提升,帮助你烦恼渐渐远离,帮助你智慧渐渐增长。真的是烦恼轻、智慧长,那得要靠忍辱的功夫,所以忍辱后面才是精进。精进这个名词好,进是进步,精就是专精,不是杂、不是乱。杂跟乱,虽然向上提升,提升不高,很有限,如果是专精,提升就快速。所以精进是得定的前方便,忍辱、精进是禅定的前方便,也就是基础功夫,这才得定。定,真的,我们中国人讲立志,佛教里面讲发愿,都是以定为基础,没有定,你的愿、你的志都很难成就。如果你心是定的、是清净的,这个愿力、志向真的在引导你,你向这个方向、目标勇猛精进,没有不成就的。最后一个,「智度」。学佛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智慧从哪里开的?从禅定开的。前面说过,戒生定,定生慧,没有定就没有智慧,没有定你也见不到佛,佛在面前你也见不到。这是菩萨修学的六个纲领。
  下面,缘觉依「十二因缘」修,这都是第一个条件,声闻依「四谛」修,天人修「上品十善」,还要加一个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种人生天。人间第一个条件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不具足,我们失掉人身之后得人身就难了。来生还能到人道吗?那要问问你五戒十善修得怎么样。经教里面跟我们讲的,中品十善得人身,「下品十善」阿修罗道。其实,阿修罗道福报很大,比我们人道是殊胜太多了,怎么说他是下品?这一生是不错,来生就不行了。为什么?他造作的恶业太严重,来生必定堕落。这佛在经教里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让我们修行千万不能错了道路。阿修罗真认真的修十善、修五戒,也能够达到上品,为什么不称他上品要称他下品?他有两个习气很严重,这两个习气害了他,一个是傲慢,一个是嫉妒、好胜,争强好胜。他做好事,修功德很大,所以他福报很大,他也学习经教,所以他有智慧;你看,有智慧又有福报,就是傲慢、好胜、嫉妒这个烦恼重。他有智慧、有福报,他造的恶业也严重,所以果报在三途。我们知道了会常常反省,我有没有这个习气、有没有这个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真修行。
  人道里面,我们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可以说是把人道跟欲界天最重要的业因把它合在一起,确实要求我们修上品十善。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跟佛门里面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你合起来看几乎是完全相同。只是佛法里面愈讲愈深,愈是认真学习就愈能向上提升,深广没有边际,这叫佛法。为什么深广没有边际?它称性,所以它没有边际。世间法是与识相应,它不是与自性相应。《华严经》上讲的,诸佛菩萨修行统统是与性德相应,所以他这个定能同佛身相,这是世间禅定做不到的。不但世间禅定做不到,出世间,就是出六道,四圣法界的那些声闻、缘觉、菩萨也做不到。这就是说没有能够妄尽还源,妄是阿赖耶,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那就妄尽还源,那才能够同佛身相。同佛身相,这一句意思很广,为什么?佛没有身相,佛能现身相。怎么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佛的身相。佛能现一切有情身,也能现一切无情身,花草树木、山川大地,乃至於自然现象,他统统能现。这要以自性本定,所以能现身相,就是能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什么叫苦难?迷了就是苦难,觉了就离苦得乐。佛法讲觉迷,迷了的时候,烦恼缠缚身心,觉悟的时候,你的身心充满了智慧,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那就是离苦得乐。
  名号的意思就更不可思议,同佛名号。我们在性德上讲,我们同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老师号称释迦牟尼,我们学生也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什么意思?你要明白这一点。释迦是仁慈,翻成中国意思是能仁,他能够以仁慈待人;牟尼是清净。他以清净待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对待自己,以大慈大悲对待别人,这就叫释迦牟尼,他名号是这个意思。我们也做了,他做我们也做,这是同佛名号。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意思是无量,佛是觉悟,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无所不觉,就是破迷开悟到究竟圆满了,是这么一个称号。而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为我们介绍,这个名号的意思叫无量寿、无量光,用这两个名词来解释。光明遍照是空间,寿命是时间,这就是说,时空里面所有一切法无所不觉,这是阿弥陀的意思。我们明心见性了,跟阿弥陀佛的名号相同,谁?法慧菩萨,法慧菩萨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了,他所证得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同,跟阿弥陀佛同,跟毗卢遮那也同。毗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光明遍照,光明是智慧,自性般若智慧遍照虚空法界,这是毗卢遮那的意思,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入这个定跟佛相同,这是自性本定。
  下面,大师为我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为以无作定」,无作定就是前面讲的无作用定,无作定体,无作的定用,「显得自法身智身无作白净无垢」,它的德用无量无边说不尽,佛在此地略举几样。显得自法身,这是自己证得,什么叫法身?法是一切法,身是自己,这个时候才真正知道一切法就是自己,不再执著这个肉体是身。这个境界很难懂,不容易体会,我们举个比喻来说。我们这个身体,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也能相信,不怀疑了,我们身体是什么东西组成的?身体外面五官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细胞组成的;细胞怎么组成的?细胞是分子组成的;分子怎么组成的?分子是原子组成的。你慢慢去分析,分析到最后变成基本粒子,外国人讲的夸克,佛法讲的微尘,名词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那你晓得用佛法的名词来说,微尘,多少微尘排列成这么一个样子?每一粒微尘跟这个身体全体是相同的,完全没有差异,无论是在能量、在物质、是信息,样样都是《还源观》上讲的「周遍法界」,我们讲周遍全身。每一个微尘,就好像我们现在讲是肉身,这个肉身是自己,一旦觉悟了,晓得整个身体是一体;没有觉悟的时候,一个一个细胞就独立,一粒微尘都独立,好像都有自有他。这一开悟,才知道整个身体是自己,这叫法身。菩萨一开悟的时候,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这叫法身,当然这个身也是法身的一分子,也不例外,你完全肯定,不再怀疑。你的德能同样也能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一证一切证,头一个你是见到法身。「智身」,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哪里?在一一微尘,我们现在讲在每个基本粒子,而且每个基本粒子里面的德能都是圆满的周遍法界,它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完全顺乎自然,「无作」。这个作是什么?作意,就是我们《华严经》上讲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叫作;没有,没有就是自然的。「白净」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在佛教经论、古大德的文字里面见到很多,都是把清净放在第一,从来没有染污过,「无垢」。
  「与一切诸佛法身智慧合故」,这个合有没有合的相?没有,它自然的,本来就是。我们用科学的名词来说,能量是一,物质是一,信息也是一。我们在前面读过,经典里讲的「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力、四无所畏都是讲如来果地上的德能,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别,不得已说一个合字,一定要知道,没有合的痕迹,本来就是。譬如我们一滴水,把这一滴水滴到大海里面,这滴水跟大海合而为一,你再也分不出这一滴水,也分不出大海,合而为一。开悟就是如此,回归到自性,自性是大海,佛经上常常用这个做比喻,叫性海。我们大彻大悟就回归到性海,没悟,是海里面一个水泡。海里面水泡很多,各各都好像独立,起了分别执著,破了之后,分别执著没有了,完全合而为一。那我们这个水泡还没破,可是我们已经觉悟到,听佛菩萨告诉我们的,破了之后跟大海是一,没破还是一,不是二,为什么有二的感觉?那是你迷惑,是你分别执著在作怪,以为不一样,实际上是一。跟你讲是一是真的,给你说二、三那是假的,那是恒顺你的迷惑颠倒来说。
  「是故」,因为这么个缘故,「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诸佛同名法慧而现其前」,因为这个缘故。同名法慧,诸位要知道那是感应,法慧菩萨有感,他这个感是不是有意的?没有。感应有四种,前面我们学过,这个地方法慧菩萨是冥感,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诸佛显应。我们跟诸佛菩萨有没有感应?有,我们也有冥感。佛菩萨有没有应?当然有应,冥应;不像此地,此地是明显,显应。我们向佛菩萨祈求,求佛菩萨加持,有没有感?佛菩萨肯定有感。我们的感,他感受到了,肯定有应,也是冥应。也有显应,显应实在讲也不少,因为怎么样?我们看不懂,也就是我们往往是当面错过。绝对不是说我们看不懂就没有了,那佛就有了意思,佛有分别执著。佛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决定是只要我们有感他肯定就有应,冥显之中,冥我们不知道,显我们也不知道,这不就当面错过吗?这桩事情,如果我们细心去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就能体会得到,我们感触不到,能体会得到。诸佛菩萨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周边,不但周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什么时候你离开过佛菩萨?为什么我们没能觉察到、没能感受到?这是自己迷得太深,业障太重,习气太重,道理在此地。我们算很幸运,得人身、闻佛法,在佛法里面能够闻到大乘,能够闻到《华严》、闻到净土,这很不可思议。真正要是觉悟,要是知道世间苦,奋发努力,真正用功夫,功夫怎么个用法?离世间,《华严经》上说的。离世间是决定不要把世间东西放在心上,离是心离不是身离,你放在心上,你的心就不清净,你心就染污;心一染污,所有全染污了,没有一样不染污,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心一清净,没有一样不清净。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境界转心那就是愈堕愈深,你走下坡;心转境界是向上提升,愈提愈高,愈提愈殊胜。心随境转是苦不堪言,心要能转境界,那你就法喜充满。菩萨常生欢喜心,他懂这个道理,他真的在这里下功夫,这叫做修行。
  这是讲诸佛菩萨的感应,这么多佛现前,为什么现前?下面自自然然的,「以智慧契会」,你的智慧跟佛的智慧相应,也就是说你的修德跟性德相应。诸佛是代表性德,你自己的修行,入定、开慧这是你的修德,性修不二,这种境界是自自然然现前,到这个层次,境界就现前。「同佛知见故」,《法华经》上说佛知佛见。诸佛如来应化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就为一桩事情,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知见,就是你本来是佛,现在迷了,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帮助你破迷开悟,帮助你回归自性,就这么回事情。你问佛菩萨到这来干什么?就为这个。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闻了佛法之后这才晓得,我这一生在人间干什么?决定依照佛陀教诲,依教修行,回归自性,同佛知见,这就对了。
  「是故皆佛号与自己同名,名为法慧。」诸佛菩萨没有名号,世间人有名号,佛菩萨没有名号,佛菩萨名号是随著众生在变化,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千变万化。佛菩萨没有身相,随著一切众生现相,《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我们凡夫烦恼习气很重,就认定佛菩萨有一定的相、有一定的名号,这个名号、这个假相不能放下,永远见不到佛菩萨,这是障碍。有不少人曾经问我,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观世音菩萨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佛门里面有个画册,「观世音菩萨变相图」,里面画的五百尊观世音菩萨,男女老少统统都有,有现出家、有现在家,全是观世音菩萨。要知道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什么人有大慈大悲心,那个人就是观世音菩萨,他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专门的名号,它是通号,是德号。在如来果地上,像这个法慧,佛名法慧那是性德,这个法慧是性德,菩萨名法慧那是修德,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