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353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353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须入三昧」,底下这一句说得好,「以净攀缘染习力故」,净是净化,三昧是清净心,清净心净化,净化什么?净化攀缘染习力。我们今天天天都在攀缘染习力,都在这里头,我们没有法子净化;如果我们有办法净化,我们学佛的功夫就得力。你看它这有个净字,这个净字是关键的字眼,我们今天是它的相反,我们是染,我们的心染污,也就是常常受环境的感染。合自己意思的环境就生贪爱心,贪恋,不合自己意思的环境就怨恨,这是随著环境在转,随缘随变,这个麻烦就大了,为什么?造的业愈造愈深,愈堕落愈严重,在搞这个。我们要想救自己,要想不堕恶道、不受地狱苦,恶道跟地狱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不能说它没有,等到哪一天你发现它有,你后悔莫及。什么时候?古人所谓是恶贯满盈,你寿命到了,阎王小鬼找你的时候,你就后悔莫及,你那时候知道这事情是真有,后悔莫及。聪明人、老实人要相信古人言语,尤其是佛菩萨、圣贤,他们不欺骗人,他们不会说假话。所以《金刚经》上说,如来是五语者,如来说话是五种语。第一个是真语,他所说的都是真的,没有一个字是假话。如语,如是什么?他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一样,他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少一点,这叫如语。不妄语,不欺骗你,你能不相信吗?你要不相信,他没有吃亏,是你吃亏,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你相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认真努力去学习,常常要想到净化。实在讲,佛菩萨真的也告诉我们一服净化剂,那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化剂。心里在浮动的时候,提起这句佛号,你就恢复正常。顺境常常提起这句佛号,贪心就不起来;逆境提起这句佛号,怨恨就摆平了,恢复到清净平等。保持著清净平等,那就叫三昧,保持的时间久了就生智慧,就是你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透出来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你有这个能力把攀缘染习净化,「无作真智方明现故」,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时候渐渐就现前。「以是义故,须入三昧」,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必须要入三昧。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说用功夫,会用功夫的人他懂得这个道理,他在随缘里面保持著不变。无论在什么环境,大风大浪里面保持著冷静,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你就有能力控制环境;你不被环境所转,你就能够转变环境。《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有能力转外面境界,那你跟如来没有两样。中国古人有一句谚语说,「静里干坤大」,就是心地清净,形容清净心,那里头天地大。在中国过去,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三昧、重视禅定、重视清净心,这三个名词是一桩事情,清净心就是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一而三,三而一。
  下面,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解释什么叫三昧。「三者云正」,三这个字意思是正的意思,「昧者云定」,因为三昧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昧这个音意思是定,合起来就叫正定,「总言正定」,不是邪定,它是正定。什么叫正定?完全符合自然规律,这叫正定。如果我们用意念控制,也能得定,那不叫正定,你是意念在控制的,你那个意念要消失的时候,定就没有了,就失掉,所以那不叫正定。完全合乎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是放下。真的放下,这叫正定,没有昏沉、掉举,没有这个现象,精神饱满,那你才能办事。「无思所缘境也」,缘就是攀缘,境是境界,境界里面有顺境、有逆境,他统统都可以缘,他能缘境界,缘境界他没有思,他用清净心来缘。佛菩萨不但是清净心,我们现在知道,菩提心里面讲的,真诚心来缘、清净心来缘、平等心来缘、正觉心来缘、大慈悲心来缘,这叫做正定。正定不是每天盘腿面壁,盘腿面壁强迫你定下来,样子好像是坐在那里没动,里面还胡思乱想,那个得定叫邪定,那不是正定。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善知识,他是修禅定的,他在哪里修?他在市廛里面修。古时候叫市廛,现在叫什么?现在叫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地方,他在那里去逛市场。你看每天在美国mall里面去逛,这里也看看,那里也看看,他在那里定慧双修。看得很清楚那是慧,如如不动那是定,他没有起心动念,样样清楚,没有一样不清楚,所以它起作用。这是讲「无思所缘境」。
  「亦无摄持伏灭心也」,这句说得更具体,他没有执著,他没有分别,他没有占有,他没有降伏其心,不是对别人,对自己!对自己尚且没有,对别人当然更没有。你看《金刚经》上须菩提还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怎样降伏我的妄心?心里妄想太多,用什么方法来降伏?不需要,你要用个方法降伏,那个方法还是妄心。妄心能把妄心止住吗?不能。只有知道它是妄的,知道它妄,不理它就没事了,它不碍事;知道它是妄,还想把它去掉,妄上再加妄,这就错了。你想想看,我们在《华严经》里看到的,明心见性的菩萨,也就是起心动念放下了,不再起心动念,他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习气怎么办?习气要把它断掉。有这个断习气的念头,你看看是不是又起了分别、又起了执著?这完了,往下坠落了,那就大错特错。怎么办?不理它就没事,那个习气一点不碍事。只要不理它,尽管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接引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自己什么事情不要再理,时间久了习气自然断掉。想断它就麻烦了,想就马上堕落,起了分别,从佛掉到菩萨去了,又起了执著,从菩萨掉到阿罗汉去了,从阿罗汉又掉到六道轮回来;这错了,大错特错,没有这种念头。
  「无欣无厌」,欣是欣喜,厌是厌恶,「任性无思」,完全是自性起用,性起,自性起用。性怎么起?性随缘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普贤菩萨这两愿,他们在修这个。一切境缘不必故意躲避,也不必去将迎,这才叫真的随缘。随缘里面只有一桩事情,不为自己,帮助别人破迷开悟,就这么一桩事情。虽然帮助别人,不著帮助别人的相,你心地才干净。「我今天帮助很多人,我今天讲经说法度了很多人,我有很大功德」,完了,不过修一点人天小福报而已。著不得相,不能起心动念,这才是自性本定,自性起用,佛经上有个名词叫性起。诸佛、法身菩萨到十法界、到我们六道,我们众生有感他就来了,他应化在我们世间他是性起;我们是什么起的?我们是业力起来的,我们过去造作的业,到这里来受果报的。造作善业来享福的,造作恶业来受苦的,这报应,所以我们这身叫业报身。可是遇到佛法之后不一样了,你能够把它转变掉,能把业报身转成愿报身,它不是随我的业,随我的愿力。我跟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高明,这超越了。
  超越不能有超越的想,有超越的想,你不又变成有思有想了吗?是真的超越了,不能做超越想,做什么想?平等想、清净想,这正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就对了,那你的菩提路上一帆风顺。对待一切众生平等,就跟佛看众生一样,平等到什么程度?平等到亲人,你看看,佛在《菩萨戒经》里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推展到十法界,这是性德。在古时候,现在是整个社会风气变了,古时候一个人在世间,报父母恩是第一桩大事,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是古时候的中国人。一切众生都是父母,一切众生都是师长,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再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是讲整个社会;在佛法讲,一个是做十善的,一个是做十恶的,两个都是老师。善人我要向他学习,不善的人他是反面教材,我看了他之后我要检讨自己,我有没有不善,「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也是我的老师。你看看,除自己之外,所有的人我们用什么样态度对他?用父母来对他、用老师来对他,这样的人学佛,很快就能契入境界。
  我们一般人学佛,为什么没法子入佛境界,学得那么辛苦?就是心态错了。现在人讲以我为主,我看这个人也不满意,看那个人也不满意,那怎么行?真正比自己高明的,有德行、有才华的,嫉妒心又生起来,「他还是不如我」。所以不能入佛境界,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古大德常说,有这种人,这种人不多,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实在自古以来,成人之美的人不多,成人之恶的也不多。不过在今天的社会,好像成人之恶比成人之美的要多,这个比例要多,这就是讲乱世。这个比例真的是这样的,那这个世界混乱,这个世界决定不能够避免冲突。现在这个冲突麻烦大了,从家庭到全世界,家庭里面,夫妻冲突,为什么?我们听了最近中国有几次企业家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这些论坛,我听了他们的分享报告,非常感动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才知道自己很多事情做错了。像夫妻,这个例子很多,太太是女强人,瞧不起丈夫,天天吵架,三天一大吵,吵了三、四十年,现在学了中国传统文化才恍然大悟,错了!不容易,认错,挺有勇气,认错了,太太向先生磕头。先生看到这个样子非常惊慌,怎么太太变成这个样子?担当不起。你看看,夫妻冲突、父子冲突、兄弟冲突、亲戚朋友冲突、邻里乡党冲突,一直到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国家跟国家冲突,就麻烦大了,搞得全世界都冲突,整个世界动乱不安。从哪里来的?贪瞋痴慢疑来的,佛在几千年前就把病根都说出来。怎么对治?佛讲得很好,勤修戒定慧,就能息灭贪瞋痴。戒定慧里面,这三桩事情,定是枢纽,戒是帮助你得定的,戒是讲方法,帮助你得定,定能开慧,慧能解决问题。我们看到这些分享报告,佛菩萨、古圣先贤讲人性本善,证明了。你看几十年的冲突,一下接受圣贤教育,他马上就觉悟、马上就忏悔,就真能改过自新。这不是佛菩萨示现的吗?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这些很固执的人、还没有回头的人看看他们,他们在表演。
  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说了好多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跟佛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不善?习性造成的,习惯成自然,从小老人疏忽了,没有好好教你,所以变成不善。如果是像中国古时候的家庭,严格的教育婴孩,这个社会上没有这些事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这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真做到了,原因是什么?教育。今天整个世界社会动乱,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把教育疏忽了,东方人疏忽了圣贤教育,西方人疏忽了宗教教育,才出了这些麻烦事。现在这个世界,大家都知道,迫切需要化解冲突,需要恢复安定和平。用什么方法来恢复?除了老祖宗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再加上宗教教育,找不到其他方法。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可是现在圣贤教育在社会上是冷门,有人知道好,不敢学,为什么?怕学了之后将来找不到饭吃,好像这个社会不希望有这种东西,干这个事情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现在大家头脑里头只有一个理念,竞争,圣贤教育教我们忍让,小孩从小就学忍让,他将来在社会上还能立足吗?这是很大的障碍。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圣贤教育,我在台湾就一个人,没有家,一个人的生活很简单,我就选择这个行业,一生不跟人竞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曾经有一个节目主持人,是个很有名的主持人,在香港来访问我,问我这么一句话,他说「中国谚语有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法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看法?」我说「这个话错了,说错了,怎么说错了?孔子、孟子不为己,天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释迦牟尼佛一生不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我在这个时代,我也学孔子,也学释迦牟尼佛,老天爷也没有诛我,也没有灭我,我不是活得很好、活得很快乐吗?可见得这句话害了很多人。」我说你是搞媒体的,以后再不要说这个话,再不要误导人家。真的,许多人被这句话误导,认为非要跟人家竞争不可。人要是各个人都有竞争的心,那真是天诛地灭,这个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下面长者为我们的开示,我们学到「无欣无厌,任性无思」。「任理不作」,理就是自性、就是真性,不作是自性无作,「智自明矣」。作是有为的心,这就错了,你有所作为。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