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他说话很简单。你的情绪定不下来,他绝对不会开口。方东美先生也如是,李老师,这些人他都不例外。真正不能接受的,也许你太浮动,你定不下来、静不下来,几句话敷衍你,打发你走了,这我们常见。
所以才晓得古人的成就没有别的,我们现在人的根性、智慧绝不比古人差,不输给古人,输在什么地方?输在心浮气躁,这一点上我们就输了。所以他能看得懂古籍,他能体会到古人的用心。我们如果不能把这个念头息下来,这个浮躁降伏,我们这一生的成就那就有限,就很困难。所以为什么读书人、修道人要住在深山,十年不下山、二十年不下山、三十年不下山,有!我在日本开会,顺便去访问比睿山,日本佛教对於比睿山看得非常重,他说那是佛教的母亲。日本佛教十三个宗派,开山的祖师都是在比睿山修行。所以我上去参访的时候,我向他们管长请教,他们叫管长,就是我们中国的方丈、住持,向他请教。早年这些祖师大德在比睿山修行,他们住在山上住多久?他告诉我,最少的一个是十六年,十六年不下山,他心定了;多的时候,三十多年,难怪他有那么大的成就。
中国从前古时候科举时代,秀才也是找个很安静的地方去读书,在从前有书院,书院像寺庙一样,建筑在深山,环境幽雅,在那个地方也是十年不出门。十年有一点成就,老师才叫他,你可以去参加考试,考举人、考进士。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定下来,德行、学问就不能成就。古时候的考试,对德行非常重视。所以中国五千年来,这个社会长治久安,怎么得来的?这是外国人学习中国历史想不透的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怎么能够有这样好的成绩?改朝换代,一个政权,新政权的建立,大概一般都是五年,社会就安定,就上轨道。这一安定,至少有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太平盛世。这在全世界外国历史里头找不到的,所以他们研究历史,对中国人真佩服。为什么?教育,只要把教育办好,天下就太平。所以中国安定,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家。
中国家是大家庭,五代同堂、六代同堂。这一个家小,人口少的,也有个二百人左右;一般大多数的都是三、四百人;人丁兴旺的都六、七百人,一个家。所以从前是一个村庄、一个庄,你看就是一个姓,那就是一家,所以他家是社会,能治家就能治国。家齐而后国治,家真齐,他有家道,这外国人没有的;有家规,《弟子规》是共同的家规,除这个共同之外,他还有他家庭里另外的规矩,必须要遵守的;有家学、有家业。家的功能,有养老育幼,所以从前人年岁大了他不怕,他家族养他,他不必担忧;小孩只要能读书,家族照顾他,所以这个家在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家有规矩,社会安定,地方的官员没什么事情好做。你看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里,很多做官的人游山玩水,到处去写文章、去旅游,哪有现在做官这么辛苦,案件这么多,办不完的事。从前做官一个月难得有几个案子,所以他很自在,为什么?每个家都好。这个社会上没有坏人,没有犯法、作奸犯科的,没有,靠家。
家,你看「修身齐家,格致为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要把这十六个字抓住,冲突就没有,安定和平就现前,这是中国人的智慧,老祖宗的智慧。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动乱,就是失掉这两句话。修身齐家,格物致知是根本;建立一个政权,巩固政权,统治这个国家,教学为先,只要把教育办好,什么事情都解决。想想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毛病不就出在这里吗?不重视教育,重视经济贸易,重视这个。这个东西,把经济放在第一,经济是财富,财是人之必争,每个人都要争、争利,这个社会不会安定。争利是一个什么念头?损人利己,我利己,肯定损别人。每个人都损人利己,他不就打架了?所以人之必争。中国从前讲教育,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那里头教人什么?「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天下太平。在教育,不在别的,所以教育办好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贤圣众出现於世间,能与众生乐,一点都不假。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一八卷) 2008/12/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1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最后一段「坚固慧菩萨」,偈颂第六首看起。从第六到第九首前面两句,这是第三段。清凉大师给我们提示的,说这一段经文三首半的偈颂,「见闻利益」,见佛闻法所得的殊胜利益。这些利益实在讲说之不尽,我们在讲席前面讲过讲经的利益、闻法的利益,多半都是从《华严经》上的资料提供我们学习的。现在我们看第一首:
【若见如来者。为得大善利。闻佛名生信。则是世间塔。】
我们先看这一首,这首意思很清楚、很明白,可是含义还是深广无尽。第一句讲『若见如来者』,那你就得『大善利』。这桩事情很难,真的是稀有难逢,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不是很多。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过世了,下面一尊佛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还要多久?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这是讲时差,这么大的时差。我们人间活一百岁就不得了,就很殊胜,要是在兜率天,假如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人间一百岁,在兜率天就是六个钟点。兜率天人看我们地球人很可怜,寿命太短了,如果五十岁,那就是三个小时。兜率天人的寿命四千岁,怎么个算法?是他那边的算法,也算三百六十天是一年,诸位算算这个时间多长?换算到我们的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也就是说,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我们世间年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你在六道搞轮回,生生世世,弥勒菩萨下生,是不是刚刚好能碰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八难,叫三灾八难。这个难是什么?佛前、佛后都是难,遇不到佛。我们现在很幸运,现在释迦牟尼佛虽然过世了,他的影响还在,佛法讲法运,法运不好懂,我们讲影响,他对我们的影响还在。影响多少年?一万二千年,佛灭度之后一万二千年,这个世间还有经教流传在世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我们中国人的记载是三千多年,大概三千三十几年,不到四十年;外国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五十二年,过年就是五十三年。
所以人,佛在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六道里头,得人身不容易,人身寿命不长。为什么说得人身这么可贵?可贵就是人容易接受佛法,在六道里头。天人福太大,人享福不想学佛,他认为现前环境不错,用不著学佛。人如果太苦,也没有机会学佛。这就是佛经上常讲富贵学道难,富贵人你劝他学佛难,贫穷学道难,他三餐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来学佛。所以学佛必须是小康之家,不太富有,生活还可以维持,这一类的人最多。在六道里头亦如是,天人就好比是富贵人家,三恶道就好像是贫穷人家,人道是小康,最容易接受佛法的。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以佛的身分成佛,在六道哪一道?人道,没有在天上示现成佛的,也没有在三恶道示现成佛的,都在人间。所以见佛就难了,六道里头见佛一定在人道。
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当年在我们世间,菩提树下示现成无上正等正觉。示现成佛之后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理他,也没有人向他请法,这时候佛没人请就准备走了,走就是灭度。这时候四禅天里面的五不还天净居天人他们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赶紧下来,变化成人的形状,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法,请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利生,佛就接受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能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我们得感激净居天人,不是他们来请求,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他就走了。所以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个机缘。我们人迷惑颠倒,可是天人聪明,毕竟人家有天眼,看到了,所以请法。
请法,世尊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的感官世界,佛是住世七十九年。可是时间不是真的,佛也示现了。譬如《华严经》,佛在定中讲的,最初示现成佛在菩提树下,我们一般凡夫看到佛在树底下入定,经上讲的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也有经上讲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这个事情很平常,五十年前虚云老和尚,广东这一带对他老人家很熟悉,他在这边住的时间久,虚老和尚当年在世他常常入定,像半个月、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常常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半个月的时间讲《华严经》,这部《华严经》圆圆满满讲出来。这部经的分量多大?实在不可思议。讲完之后,大龙菩萨,这也是一位等觉菩萨,就把这部经收在龙宫里面去供养、收藏,世间没有。世间人看到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底下打坐,半个月都没有出定,谁知道他在讲经!
到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以后,印度出现一个大德叫龙树菩萨,初地,证得初地菩萨。这个人聪明绝顶,释迦牟尼佛留在世间这些典籍,我们今天讲《大藏经》,三藏十二部经,龙树菩萨在三个月就把它学完。世出世间的典籍,二、三年的时间就全部都通达,於是生起傲慢心,觉得这个世间再没有人能够超过他,傲慢心生起来。大龙菩萨看到,帮助他,这就是大菩萨常常照顾小菩萨,就把他带到龙宫里面去,看到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定中讲的《华严经》,他一看,傲慢心马上就没有了。这《华严经》到底有多少?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部经要是搬到我们世间来,我们整个地球放不下,地球太小。大千世界也放不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区,也放不下,为什么?它是十个大千世界,你一个大千世界怎么放得下?所以他一下就呆了,傲慢心全没有了,自己所读的东西太少了。这样大分量的经典,绝对不是阎浮提众生能够接受的,阎浮提是什么?我们地球,地球上再聪明智慧的人没办法学习,太大了。它还有中本的,中本就等於说是精华,《华严经》的精华,那分量就少很多,看看依旧不是地球上的人能学习的,分量太多了。再看小本,小本是什么?就像我们《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一样,目录提要,小本,他看了很欢喜。小本有四十万句,四十品,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经的大纲、纲要、目录提要。他有能力在龙宫记住,全部把它背下来,回到人间就把它写成文字,十万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四十品,传到人间来,这是讲到《华严经》的历史。
可是《华严》传到中国,不是全部经都来,一直到今天,我们中文翻译大概是一半,所以是个残缺不完整的本子。因为这么大的典籍,在古时候都是手写的本子,没有印刷,写在什么?写在贝多罗的树叶,我们叫贝叶经。贝多罗的树叶像中国芭蕉树叶一样,诸位如果到图书馆也许有收藏的,你们去看看,像芭蕉树叶一样。他把它裁成一张一张的长条,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大概一面通常写四行或是六行,你说这部经是多大分量。所以流传到中国不是完全的本子,一共传到中国来三次,都不是完全的本子。第一次在东晋时候传到中国,翻译出来三万六千颂。诸位要晓得,全经十万颂,三万六千颂是三分之一多一点。第二次是唐朝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实叉难陀法师,比老本子多出九千颂,四万五千颂,还不到一半,五万颂才是一半,我们也把它翻译出来,就是现在的《八十华严》。唐朝贞元年间,乌荼国的国王,是南方的一个小国,给中国皇帝送了礼物,叫朝贡,送礼,这礼物里有一部《普贤行愿品》,难得这一品是完整的。到中国来也把它翻成中文,四十卷,叫《四十华严》,它是一品,《华严经》最后一品,这一品完整的,没有欠缺。
三次翻译我们今天把它会合起来,这是弘一大师教导我们,读《华严》、学《华严》应该读《八十华严》。《八十华严》最后的「入法界品」二十一卷跟《四十华严》是相同的,但是它残缺不齐,它少了一半,四十卷只有二十一卷。这二十一卷可以不必读它,就接著读《四十》,这样一共合起来九十九卷,这是现在中文本的《华严》最完整的经文。原文在印度也失去了,失传了,所以现在《华严经》只有中文的译本,虽然接近一半,但是《华严经》里面的大意已经相当完整,真的是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