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这两句很重要,「是光」就是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光,你不能够起心动念,「我自性清净心里面般若智慧现前了」,你只要有这一念就完了,完全又堕落在六粗里面的智相去了,智相接著相续相可麻烦了。不能有,不能有这个念头,也不能说「亦复非无照」,这不是自性,都不可以有。无论你说是有,或者是没有,都在分别执著里头,那你就全都错了。要晓得自性里头,我们常讲的,它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我们凡夫生活在什么世界?科学家提出相对论,相对论就是对立的,你看,有长就有短,有大就有小,它都是对立的。自性里头没有对立的,所以宇宙是一体。你知道一体,你就跟一切人不对立,跟一切事不对立,跟一切万物不对立了。不对立,你就回归到自性,这个太重要了。多少人修行不能回归到自性,什么原因?对立不肯放下。这就是不知道自性清净圆明体,包括所有的万法,都在这个体里头,十法界依正庄严,哪一法离开它!它这个东西就像大海一样,所谓性海,大乘教里面把法性比作海,森罗万象就像海里面的泡沫一样,海里面的水泡沫很多,浪花很多,没有离开大海,它是一体的。
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够回归到一体,就好办了,於一切法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著,那变成什么?四德现前。你看三遍后面讲四德,头一个是随缘妙用,你就能够随一切众生的缘。妙是什么?随缘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妙!我们今天随缘,随缘随著变,为什么?随缘会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就是凡夫,这不是妙用,这是造业。诸佛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就是说,他永远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这个摆在第一条,有这一条才会有第二条。第二条是什么?第二条就是今天讲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才真正做出最好的榜样给众生看。最好的榜样是什么?你随顺性德,你不违背性德,所以说威仪有则,就随顺性德,不违背性德,你说这多有意思。所以说「离有无」,菩提涅盘离有无,有无就是对立,就是相对的,他永远不对立,你要记住这个,所有一切法里头都没有对立的。这是性德,它是一体,一体怎么对立!两个体就对立,一体。知道我们每个人就像大海的一个小水泡,我们都同一个大海,水泡起来的时候,好像这个水泡不是那个水泡,水泡破裂的时候都一样的。没有破裂的时候也知道是一样的,这叫觉悟,这叫明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六卷) 2008/1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0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九段「无上慧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我们先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所得处。无作无分别。粗者无所有,微细亦复然。】
这首偈里面讲的粗者、细者,粗就是六粗相,细是三细相,前面我们学过了,现在看偈颂就容易得多了。首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的,在这首偈,就是第二首,第二首就是讲「处」就是「菩提涅盘」,《疏》里面。菩提是觉性,涅盘是灭,我们四谛里面讲苦集灭道,这个灭就是涅盘。灭什么?灭妄想、灭烦恼,烦恼、妄想都没有了,就叫涅盘。佛法里面把大般涅盘常常翻成圆觉,圆是圆满,就是涅盘的意思,觉就是菩提的意思,这是自性本有的,说实在话,它就是自性,也是我们中国老祖宗常讲的本善,真正讲到圆觉、菩提涅盘那才真的叫本善。在哲学里面,这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从哪里来的?从它变现出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也是它那里变现出来的。这个我们在《妄尽还源观》里面,贤首大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比现代的科学家、哲学家讲得还要圆满,讲得还要明白,确实是真实不虚。
证得菩提涅盘,在佛法里面讲叫究竟佛果,这个人成佛了,这个成佛是究竟圆满的佛果。跟法身菩萨不一样,法身菩萨也可以说是圆觉,但是他习气还在,这个习气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这四十一个位次都叫佛,真佛,不是假佛。所以《金刚经》上所讲的诸佛,你看江味农居士《讲义》里面,他讲解,他说诸佛就是这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他无明习气没断尽。习气有厚薄不同,习气厚的位次就低,习气薄的位次就高,实际上没有高低,哪来的高低。没有高低里面说出四十一个位次,所以这个很难懂。譬如我们现在在学校念书,小学、中学、大学,它真有等级,真不一样,一年级的学生跟二年级的学生不一样,可是在佛法里面法身菩萨他是一样。你想想看,他执著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於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你说他有差别吗?没差别。可是习气,习气真有差别,有厚薄不相同,那个习气不起作用。所以究竟圆满佛果他所得到的一切受用、神通变化,初住菩萨也得到了。初住菩萨才破一品无明,也就是起心动念放下了,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跟究竟圆满的佛果一不一样?一样的,差别在哪里?究竟佛果没有习气,习气断尽了。
圆教初住这尊佛,我们禅宗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在这个层次上,他无明习气有,无明习气没断,一品都没断。断一品他叫二住,断二品他叫三住,就往上升。这是很抽象的,有没有真的升?没有。如果真的有升,他就有分别,他就有执著。因为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所以从习气厚薄上来讲,不得已、很勉强的给他分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所以我们不可以用分别执著的心看这桩事情,那你就全搞错了。十法界里面是真有,级别不一样是真有差别,一真法界里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怎么能叫一真?所以这个我们不能不把它搞清楚。你说有没有?实在讲四十一个位次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这样的体会,你慢慢就容易明了事实真相。
这个事实真相明了之后,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对你修行大有帮助。什么帮助?我们在十法界里不是也常常讲有这些层次吗?就像我刚才讲的,小学、中学、大学不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又不一样,这我们讲是真不一样,真不相同!可是在大乘,见性的这些佛菩萨他们来看,完全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分别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有,那就真的不一样了。不是真有,我们是被这些假相迷了,以为是真有。《般若经》里面佛常常讲比喻,用什么?用作梦做比喻,「梦幻泡影」,梦是主要的一个比喻,幻、泡、影是衬托的,这个在文法里面把它衬托成一个句子,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作梦。梦是真的吗?梦里面有亿万富翁,有一个贫贱的要饭的,有没有差距?醒了之后,梦没有差距,平等的,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把梦当作真,所以觉得这里头确实有差别,实际没差别。
这些事实真相要逐渐去体会,体会到之后要证实,所以佛法讲信解行证。我们在《华严经》里面信解完成了,行是什么?行就是历事炼心,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学什么?学观、学止,贤首国师给我们讲的五止、六观,就是炼这个。这个学会,就平等了。学会了,原来这是梦境,这个梦境跟诸佛菩萨证得的一真法界也没有差别,真妄不二!为什么真妄不二?因为自性里头没有真也没有妄。这我们从《还源观》里面明显的体会到,自性清净心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物质现象,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没有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搞清楚了,一真法界是无始无明习气没有断,变现出来的,习气断了就没有了,就是常寂光。所以常寂光才是真的,为什么?永恒不变。这就说明,实报庄严土还不是纯真。我们古来祖师大德说,常寂光土不生不灭,实报庄严土有生无灭,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有生有灭。我们初学佛的时候都把这些记住了,现在想想它有生,它不灭,这个没道理,有生它就有灭,有生怎么可以不灭,哪有这种道理?只有不生它才不灭。所以我们晓得,诸佛说法有方便说、有真实说,方便说是接引你的,随顺你的程度来给你讲,你听了很欢喜认真学习。向上一著,你自己就明白了,悟了。所以我们现在是向上一著,提升了,我们明白了,实报庄严土也是有生有灭,只有常寂光是不生不灭的,常寂光是真正的本体,菩提、涅盘都是常寂光。所以常寂光土,经里面常常也用两个字来形容它,「寂照」,寂就是清净寂灭,这里头什么都没有,这是寂。我们今天讲精神现象、物质现象,什么自然现象,全都没有,这是寂。寂而常照,照就是照见,照就是光明,它不是黑暗的,它是光明的,这个光明就是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是形容常寂光,形容宇宙万有的本体。
释迦牟尼佛证得了,怎么证得的?这里清凉给我们提示的,「以无所得,得菩提故,处即涅盘」。这是讲菩萨或者讲诸佛,这里经文是诸佛。这个诸佛指的是谁?它有两个意思,双关语。第一个意思,指一切诸佛,达到这个境界的人。第二个意思,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上所说的「诸佛」,这两种都能讲得通。他们先把起心动念断掉,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叫无明,《华严经》上叫它做妄想,起心动念。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就是这个念头。这个我们很难体会,我们讲起心动念,看到动个念头,不是的,佛说的不是这个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太粗了。起个念头,佛问弥勒菩萨,这一个念头里头,这是粗念,这一个粗念里头有多少个细念?弥勒菩萨才告诉我们,有三十二亿百千细念。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现在把它算出来是三百二十兆,也就是说我们动一个念头,这里头的细念有三百二十兆的细念。这我们怎么会知道?不是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出来,我永远也不知道。
三百二十兆的细念称一个粗的念头,我们现在讲起心动念,这一个念头有这么多细念在里头。这种说法就是现在的科学讲法,把这微细念头找出来了。这个念头没有了,你看这么样的细念都没有,这个没有了就成佛,你就「以无所得,得菩提故」,你就得菩提涅盘。菩提涅盘是本有的,不生不灭的,这时候现前,菩提现前、涅盘现前。涅盘是什么?清净心,自性清净圆明体,也就是自性现前,我们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见性了。谁做到?释迦牟尼佛做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就是无所得,自性现前。一千三、四百年前,中国出了一个惠能大师,禅宗的六祖,他见性了。他见性的时候,第一句话告诉忍和尚,告诉他的老师,也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清净是涅盘,「本不生灭」,这都是涅盘;「本自具足」,那是菩提,「能生万法」,那是菩提。六祖所说的话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讲这一部《华严经》,他讲的五句话跟《华严经》没有两样,不增不减。《华严》细说,祖师略说,说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我们得,舍不掉,总是要有得,什么都要有得。修行要得道,能不能成就?永远不能成就,为什么原因?你有所得。得里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三样东西都具足,你怎么能见性?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你把这个东西舍得干干净净,菩提涅盘就现前。菩提涅盘是个假名,它不叫菩提,它也不叫涅盘,释迦牟尼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起了这么个名字,你真以为有菩提、有涅盘,你错了。你要是真的以为没有菩提涅盘,你也错了。没有菩提涅盘,你证什么?有菩提涅盘,你也证不到。所以菩提涅盘是假名,好像我们现在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菩提涅盘是路标,你循著这个路标去走你就到了。这个路标告诉你,这条路往哪边走可以到上海,这个路标不是上海,你沿著这个路走你才能达到上海。所以菩提涅盘是路标,你循著菩提涅盘你就能够证得菩提涅盘,但是路标绝对不是菩提涅盘。所以,无所得就得了,真的得到。怎么样才无所得?就是放下,你不放下不行。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这个不能有;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分别不能有,有分别你也不能证得;最后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起心、不动念,那真的叫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