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清净圆明体,这个东西没有生灭,是永恒的,是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什么它会起现象?确实它具足这种能量,它能现相,现相总得有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起心动念,所以起心动念叫无明。几时起心动念的?佛说了,无始。无始什么意思?没有开始。不是说无始,这个太久太久,找不到源头,才跟你说个无始。你要这样去体会,你完全把如来的意思错会了。它没有开始,就是现在,就是当下这一念。如果你这一念觉,你不再起心动念,马上就成佛;如果说过去好远好远,那你永远成不了佛,你到什么时候才把那个搞清楚。无始,既然无始,它也无终,有始有终,那就真的好像有这种事情,无始无终是假的,根本没有,这才是讲真话,你要会懂才行。
生命有没有开始?没有开始。有没有结束?没有结束。你想想看,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去找开始、找结束,你能不能找到?时间那么短,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如果再把它分成四个等分,为什么?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再分个等分,那多少?你们自己算算看,一千二百八十兆再乘四,你到哪里去找始终!所以弥勒菩萨讲,这个现象太微细,没有办法执著,没有办法有得,得不到,它太快了,比光的速度还快,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所以给你讲没有开始,宇宙没有开始,宇宙也没有结束。现在人还在探讨宇宙什么时候开始的,几百亿年之前。怎么搞他都搞不通,为什么原因?他用错了心。用错了心,他就是用思惟想像,用第六意识。佛告诉我们,第六意识的作用范围是很有限的,言语的范围很有限,有些意思说不出来的,所以你要懂得弦外之音。思惟也是有一定限量的,那就是阿赖耶识之内你可以能想像得到,阿赖耶识以外你想不到。所以佛说到什么境界你才豁然大悟?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言语说不出来,言语尽了头,思惟也尽了头,心行就是思惟。你到没有言语、没有思惟的时候,豁然大悟,原来就在眼前。
所以跟佛法接触,那你要懂得,即言说离言说,即思惟离思惟,你才能成就。你要执著你的言说,要执著你的思惟,完了,永远不能开悟,这是佛法的难处,如果一下明白,你就晓得佛法太容易。难易不二,你不懂这个诀窍就难了,比登天还难,懂得的时候,太容易。宇宙之间没有奥秘,就在你放下。我们今天放不下的就是把现实这个假象当真,坚固执著,不舍分别,那就没法子。所以佛是千经万论,尘说刹说,只有一个目标,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我们真正觉悟,回头了,那叫报佛恩;在佛,佛就遇到知音,佛的意思你真懂了。其实佛有没有意思?佛没有意思。佛没有意思,你也没有意思,你们两个就通了,就真懂了。所以佛经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没有意思能说无量义,有意思就不能说第二个意思。无量义都是方便说,都是教你回归到没有意思,那才叫大圆满,那真的回来了。
所以这个地方,一是体,一体,众能生万法,能生万法,万法的体是一,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二用刚才讲了,宇宙、我,不是指别人,别人跟我不相干,所以佛家讲依报、正报,要知道正报是谁?我是正报,我之外都是依报。我依报里面,依报是我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它对我来讲,我是正报,它是我的依报;对他来讲,他是正报,我是他的依报,这要搞清楚,依正庄严。体决定是一个,这两种现象,就是我的现象,跟我整个生活环境的现象,佛说它有三个特色,那就是三种周遍。这也是自然,自性里本有的,这不是哪个发明的,不是哪个创造的。第一个是「普周法界」。你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的精神,我们起心动念,念头才一动,这个波已经周遍法界,绝不是光跟电磁能够相比的。光跟电磁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太慢了,我们这不要一秒,一动念就周遍法界。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心理上的波,心波。再给你讲,物质也有波,物质也是波动现象成就的。念就是波动,念就成形,就变成物质,但是物质的波动现象也周遍法界。然后我们才晓得,所谓光波、电磁波都是一种物质现象,它是一种物质,它本身那个波动的时候,它是周遍法界,这是第一个它的特质。
第二个「出生无尽」,那就是变化没有止境的。我们用万花筒来做比喻,这东西出生无尽,我们把我们身体比作万花筒,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造作、我们的业力就像万花筒一样,你怎么转它怎么变,出生无尽,世俗人讲神通广大。我们如果真的要是没有障碍,把障碍去掉,放下了,我们真自在,这一个身可以能够在遍法界虚空界现身。现多少身?无量无边身,还现各种不同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有没有去?没有去来,随著众生的心念,自然在他面前就现身,没有来去。第三个是讲心量,这个太重要,「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就是包虚空包万法,你心量本来是这么大。我们常常赞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包太虚就是含虚,量周恒沙世界就是容有,包容这个有,这是我们自己本来的心量。现在为什么心量变得这么小?我喜欢的人,我包容他,我不喜欢的人,我就排斥他,这糟糕!这怎么能入佛门?就这一个,这个就是属於三重障,傲慢,自己并不晓得,嫉妒、欲望(贪欲)。
这些经,说老实话,我讲得很透彻,我讲的确实可以肯定比我老师讲得透彻。我当年跟李老师,听李老师讲《华严经》,我不会开悟;如果李老师像我这样讲的话,我会开悟,我早就契入了。所以一定要拓开心量。那是什么?我自己本来心量是跟诸佛如来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知道什么?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个关系要认清楚,无二无别,是我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一法不可得!这才讲了两句,时间到了。下面的我们明天接著再讲,明天还是从这一首偈开始,从第八首。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0卷) 2008/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0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真实慧菩萨」,偈颂从第八首看起,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
『一』与『众』,昨天我们学习过了,实在讲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学了很多,只是一般人非常健忘。健忘,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不得受用,差别就很大;如果你会用,就如同佛经上所说的,烦恼轻、智慧长,就得这么大的受用。烦恼轻、智慧长,是什么人?菩萨,这不是凡人。我们提起来都知道,可是不能把它用在生活上,我们依旧是烦恼多,没有智慧,智慧变成什么?变成愚痴。这就是会用、不会用,差别有这么大。经上说的「一」是法性,说的「众」是法相,法性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能生、能现、能变;万法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讲的现象,现象里面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现象再多,都是从本体所生的,本体能生,所以现象是所现、是所变、是所生。
民国初年我们佛门有位大德,杨仁山居士的学生欧阳竟无先生,他在民国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学做了一次震撼全国的讲演,他的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欧阳先生跟他的老师杨仁山老居士,对於中国近代的佛教影响力很大。杨仁山居士晚年把他自己房子捐献出来做「金陵刻经处」,我曾经去访问过几次,曾经委托他们替我印丁福保居士的《佛学大辞典》,分送全国的佛学院。他的学生欧阳先生建立一个「支那内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两年,但是在中国影响可很大。诸位晓得太虚法师,太虚法师是内学院的旁听生,大家晓得梁启超,梁启超是内学院的学生,确实出了不少人才。他告诉我们,佛法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到底是什么他没说出来,他只说这是现在所必须要的,「而为今时所必需」。他的讲稿是他的学生王恩洋居士记录下来,王居士在民国初年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这个讲记是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住在九龙界限街倓虚老法师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里面,看到这本书,我看了之后,我对他的讲法很满意。
为什么佛教不是哲学?哲学里有能有所,譬如刚才讲的,一是能生、能现、能变,众是所生、所现、所变,有能有所。佛教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里面能所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能不是所、所不是能,像父子关系一样,儿子是父亲生的,但是儿子不是父亲,父亲不是儿子,哲学里面讲能所是这个。佛法里面讲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能生跟所生是一不是二,法性是能生,法相是所生,法性在哪里?法性就在法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所以古大德用黄金跟金器做比喻,这个比喻好,容易懂。黄金是能生、能现、能变,可是金器呢?譬如我们用黄金塑个佛像,佛像是所生、所现、所变,但是它能所是一不是二,它分不开,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它跟父子不一样,它不是两个体,它是一个体,这是佛法说的。
明心见性,这在佛法里面是大事,哪一个学佛,学佛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叫你见性。性在哪里?原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是一,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在佛法,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佛法所讲的宇宙是一体,它不是二体。你看讲相,从精神现象来说,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有诸天、有阿修罗、有人,下面还有饿鬼、畜生、地狱,讲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自性生的,都是唯识变的。识是什么?识是妄想、分别、执著,特别是分别、执著。识还是性,迷了它才起分别、执著;觉悟了,没有。所以觉悟了叫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迷了,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再给你说,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现在,现前就是。我们迷了,它的样子就变质,就变成这个样子;觉悟了,它就恢复到原状。为什么会变?前面跟诸位说过,自性,一为什么会变成众?佛在经上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给你说出原因,一念不觉。不觉就叫做无明,诸位要晓得,觉是明;不觉,明就没有了,就迷了,不觉就迷了。迷了的时候,它就动;觉心不动,我们的本觉,我们的觉性从来没有动过。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得很好,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他说了五句,这是第四句,本无动摇。这个动是什么?动不是自性,是自性里面出现一种虚幻的东西,它在动,绝对不是自性在动,起心动念是它,分别、执著也是它。
我们用这三种颜色做代表,黄色的代表起心动念,就是无明,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著,这三个东西都有,我们叫凡夫。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自性,外面的境界是万法,现在当中有这么个东西存在了。这个法,佛在经上叫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因为什么?它不是心,它也不是物,不是物质,但是你要是执著以为它有,它起作用,它就遮著,你就看不见外面;这三样东西叫业障,太厚了,你就不见性了。你想想,这么重的业障,它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有没有障碍万物?也没有。你要晓得,业障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障碍自己,是你自己以为它障碍自己,产生误会,这个误会可大了,这个误会就造成十法界,就造成六道,就造成三途,三种障碍!如果这三种障碍你一下觉悟了,全放下了,就成佛了。成佛多简单,刹那之间。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再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再不会有起心动念,这个人就是佛。
是佛怎么?跟宇宙融合成一体,不但性是一体,相也是一体,因为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确确实实是一体。我们这段经文全讲这个事情。我们不能跟释迦牟尼佛比,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真厉害,他就是一次放下,三十岁的时候给我们表演的夜睹明星,豁然大悟,就是一下放下。在中国,惠能大师也了不起,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半夜三更,你看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面,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老人家一下放下了,放下就成佛,就那么简单。这叫什么?这叫上上根人,他有能力一下放下,上中下三根的人就不行,就没有这个能力。
没有这个能力,佛教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