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85部分

现代史下卷-第85部分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总值都增长了10多倍,而以农牧业为主的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北也 

门等国只增长了2倍左右。80年代初,沙特、科威特的年人均收入为1。2— 

1。4万美元,而同期南也门仅254美元,埃及400美元,叙利亚1324美元, 

约旦 1425美元。 

     海湾诸国用石油收入实行一整套福利国家措施,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免交个人所得税、廉价提供住房、解决淡水和用电问题等。再加上就业机会 

多,从而吸引了大批非石油生产国的劳动力和科技人员。据统计,1981年海 

湾诸国的外籍劳工和科技人员共350万人,其中埃及人150万、北也门人100 

万、叙利亚人30万。尽管劳务输出可为本国赚取外汇,但科技人员的流失影 

响了非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北也门的在外劳工占本国劳动力的61%,这给北 

也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经济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石油生产国之间。伊朗、伊拉克虽是石油生产 

大国,但因他们人口多,消耗大,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海湾国家,例如伊 

拉克只及科威特的 1/3。阿拉伯人都接受伊斯兰教“均贫富、等贵贱”的观 

念。在他们看来,石油财富是真主赐予全体穆斯林的财富,而它被少数国家、 

少数人独占享用,这是不能容忍的。为了石油利益,各国间存在着尖锐的矛 

盾。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早就存在边界争端、民族纠纷和教派矛 

盾。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两国政局的变化,矛盾进一步尖锐 

化,终于导致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边界战争。 

     伊朗属于伊斯兰国家,但不属于阿拉伯世界。它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 

多数是什叶派教徒。伊拉克以阿拉伯人为主体,虽然什叶派教徒占人口半数 

以上,但掌权者历来都是逊尼派教徒。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 

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 

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 

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 

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 

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 

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 

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1968年伊拉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通过“7·17革命”掌握了政权。萨 

达姆协助贝克尔执政。1975年贝克尔身体欠佳,萨达姆便集党、政、军大权 

于一身。他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经 

济方面,1973—1975年伊拉克完成了石油国有化,急需发展石油工业,为此 


… Page 293…

必须解决阿拉伯河道的争端问题。1975年3月6日,在阿尔及利亚布迈丁总 

统的斡旋下,萨达姆与巴列维国王达成了重新划定边界的阿尔及尔协议。规 

定两国在阿拉伯河的边界全部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定。同时,伊朗许诺停止支 

持库尔德人武装威胁伊拉克北部油田的活动。 

     70年代后期,伊拉克石油经济高速发展,1975年产油量11 310万吨, 

1979年增至 17 500万吨,石油收入从75亿美元增至199亿美元。萨达姆从 

苏联、西欧购置了大量现代化武器,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霍梅尼伊 

斯兰革命的胜利不仅阻碍了他的地区霸权主义计划的实施,而且霍梅尼的“革 

命输出”方针还对伊拉克造成了威胁。1978年霍梅尼在流放伊拉克的危难之 

际,曾被萨达姆驱逐出境,原因是他公开支持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 

这些旧仇新怨使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议会通过了 

废除阿尔及尔协议的决定。还规定一切通过阿拉伯河的船必须悬挂伊拉克国 

旗,向伊交纳通行费。伊朗认为此举是对它的宣战,立即进行战备动员。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突然袭击德黑兰、设拉子等 15 

个城市,23日凌晨出动 5个师、1000余辆坦克分三路越过边境、占领了伊 

朗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伊朗仓促应战,损失严重,但在阿瓦士、阿巴丹等 

城镇抵挡住了对方的攻势。1982年3月,伊朗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 

大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7月13日又发起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强大 

攻势,越过边境进攻巴士拉,从此主战场转入伊拉克。双方相互袭击对方的 

石油基地、中心城市和油船,进行了“袭城战”、“袭船战”等,战争中还 

使用了化学武器,伤亡惨重。战争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双方经济都陷入困境。 

战争中,叙利亚、利比亚支持伊朗;埃及、约旦、科威特、沙特等支持伊拉 

克,阿拉伯世界再次面临分裂。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要求两伊停火的598号决议。伊拉克 

表示接受,伊朗则坚持要在惩办战争祸首、推翻萨达姆之后才停火。1988年 

春,伊拉克向伊朗发射了大量苏制“飞毛腿”导弹,并准确地打到德黑兰, 

对伊朗威胁很大。同年4月又发动“斋月行动”攻势,收复法奥失地。7月 

12日再次攻入伊朗,占领了 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 7月 16日主动撤军, 

萨达姆提出了关于结束战争的五项原则。18日,伊朗也改变了强硬立场,宣 

布接受598号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调解下,8月20日正式停战。据估计,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死亡约100万人,伤150万人,超过了朝鲜战争;经济损 

失高达9 000亿美元,超过了越南战争。 

     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与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结束后仅一年零十个月, 

伊拉克又与盟友科威特反目,发生武装冲突,海湾地区再次出现危机,并终 

于发展成二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 

     伊拉克、科威特争端由来已久。伊拉克认为科威特本是奥斯曼帝国巴士 

拉省的一个县,摆脱英国统治后应归属伊拉克。早在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 

时,伊拉克就曾打算对其诉诸武力,在阿盟的调解下,1963年伊拉克才被迫 

承认科威特独立。70年代石油经济的发展使伊科矛盾尖锐化。首先是边界油 

田之争,鲁迈拉油田横穿两国120公里的边界,油田呈锅底状地层结构,“锅 

底”在科境内,故伊的采油量总是低于科,为此,双方不断发生争执。其次 

是出海口之争。伊拉克希望在面向波斯湾的开阔水面建港,以输出石油,向 

科威特提出割让沃尔拜岛、租借半个布比延岛的要求,答应以供给阿拉伯河 

的淡水为代价进行交换,但遭到科的拒绝。伊对此十分不满。两伊战争使伊 


… Page 294…

拉克损失了 2 000亿美元,欠外债700多亿美元,其中欠科威特150亿美元, 

国库空虚,经济陷入困境。萨达姆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伊拉克与科威特合并, 

伊拉克不仅可凭借科的财富缓解经济困难,而且可拥有世界石油总储量的20 

%,在欧佩克内就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可能掌握国际油价的控制 

权。如果油价能上调,就可增加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增强称霸海湾的实力。 

1990年7月伊拉克、科威特就争议问题在吉达进行谈判,8月1日谈判破裂。 

    1990年8月2日凌晨,当科威特人还在沉睡时,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 

350辆坦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仅用9个小时就占领了科王宫,2万科军 

被击溃。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身亡,埃米尔及王室成员逃往沙特。 

8月8日,伊拉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伊拉克的侵略 

行径,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联合国接二连三通过制裁伊拉克的决议。 

    伊拉克的地区霸权主义行为是对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大国霸权主 

义计划的挑战。美国为了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为了维护西方的 

经济命脉以及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布什政府对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 

行动立即作出反应。8月7日,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在海湾地区部 

署军队,并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并布署了一支由英国、法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组成的多国部队,以阻止伊拉克袭击沙特阿拉伯。经过160天的 

调兵遣将,多国部队在海湾的总兵力已达70万,战舰400艘,作战飞机2 000 

架,坦克 4 300辆,大炮2 300门,还配备有“爱国者”式和“毒刺”式导 

弹、F—117隐形轰炸机、B—52远程战略轰炸机、MIAI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 

在此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和各国代表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而进行了穿梭外 

交。美国、伊拉克代表也在日内瓦进行了直接会谈。1991年1月5日,布什 

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伊拉克在1月15日不从科威特撤军,它将面临 

可怕的后果,但遭到萨达姆的断然拒绝。伊拉克在科威特构筑了坚固的防御 

工事。伊拉克共有120万军队,驻前线总兵力达55万人,拥有坦克 5 600 

辆、飞机774架、舰艇60艘。 

    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以其空中优势对巴格达进行大规模持续 

的空袭。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了。 

整个战争以空袭、反空袭的方式进行。多国部队每天出动2 000—3 000架次 

飞机,发射各种导弹,轰炸伊拉克的通信枢纽、指挥中心、情报系统、机场 

桥梁、核、化武器基地以及伊军主力共和国卫队。连续30天“地毯式”的超 

饱和轰炸,切断了前线伊拉克军队与后方的联系。伊拉克军队虽向沙特、以 

色列发射了“飞毛腿”导弹,但大都被美制“爱国者”导弹拦截。 

    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从三个 

方向、兵分四路占领伊拉克南部地区,切断伊拉克军队供给线和所有的退路。 

仅用100个小时,伊拉克军队便溃不成军。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 

理会关于伊拉克的决议。28日零时,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战争基本结束。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战争,电子战自始至终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美方 

宣布,伊拉克军队死伤10多万人,被俘17。5万人,而多国部队伤亡、失踪 

共600余人,其中美国军队死亡79人。大部分中东国家卷入了这次战争。埃 

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多数国家支持并参加多国部队,只有约旦、也门、 

巴勒斯坦等少数国家支持伊拉克,阿拉伯世界再次陷入分裂,大国的插手使 

中东地区危机四伏,形势更加复杂。 


… Page 295…

                         第三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其困难 



       不同的发展道路 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特点之一是首先取得国家的政 

  治独立,然后再争取经济独立。独立后初期,国家的经济命脉,如银行、金 

  融、保险、外贸、工矿业、交通、种植园等仍由外国垄断资本控制。所以, 

  1961年3月在开罗举行的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通过决议,强调“享有完全政 

  治独立的国家,必须以获得经济独立来保卫和巩固它”。 

       由于各国赢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也各不 

  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一类是通过发展“自由经济”建立“自由企 

  业制度”,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类国家一般注重与原宗主国继续保持密 

  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鼓励私人 

  资本主义的发展。如科特迪瓦 (原名象牙海岸)、利比里亚等。这类国家在 

  非洲新独立的国家中占多数。 

       第二类是宣布走非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他们自认为这是在战后资本 

  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座大山中间的山谷中开辟出来的一条新路。非洲社会主义 

  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埃及的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