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如晤(原名悲伤的体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耶和华使他的百姓生养众多,使他们比敌人强盛。使敌人的心转去恨他的百姓,并用诡计待他的仆人」(诗一O五:24、25)。前两个「使」叫人爽快,第三个则叫人跌倒。法老和埃及人们何其无辜;被他们等待杀害的以色列人及男婴又何其倒楣。如何解释他们生前和死后所受的苦?
面对是非不分,真假不叨的世界,非基督徒连申诉的对象都没有,因为他们不信这位全能全善的神。他们不是无奈的认「命」,就是走「后现代」的为所欲为之路。对基督徙而言、我们是有福的,任何委屈不平,都申诉有门。虽然不少福音派用理性主义和道德主义在「护主」,在拦阻人诚实的说真心话,耶和华却仍像听约伯「犯上」一样的「侧耳而听、睁眼而看」(但九:18),为那些「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哈二:3)的人行车(赛六十四:4)。
痴痴的等
等的时候,多半不好受。环境遭遇会不断的说:「你的神在那里?」(诗四二:3)自己会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诗廿二:1)?
这时候,基督徒除了呼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九:24),是别无良法的。除了信心,我们无法走过生命中种种不可理解的遭遇。但就算有信心,基督徒仍是「对著镜子观看,模糊小清」(林前十三:12)。很多事是那样的荒谬悖理、不仁不义。保护以色列的,人是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一二二:14)吗?为什么会「主啊,求你睡醒,为何瞌睡呢?」(诗四十四:23)不是「恶人必多受苦楚,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诗卅二:10)吗?
为什么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
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
他们所得的,过于心里所想
他们常享安逸,财宝加增
你把你的财宝充满他们的肚腹(诗七十三:3…12;十七:14)
简单肯定的谬误
我认为福音派在这方面给的答案太简单了。贤如路益师早期也未跳出「有罪受罪、有信蒙备」的窠口。其实有些人固然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灭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全军」,也有信心伟人「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受穷乏患难、苦害」(来十一:33…38)。彼得被圣灵充满,讲一篇道,三千人悔改;司提凡被圣灵充满,讲一篇道,被石头打死。神的意念常是无法预测的。隐藏的(赛四十五:15),他的脚踪无人知道(诗七十七:19);他的判断,何其难测(罗十一:33)。这方面的批评,我在「路益师与苦难」中已说过,此地不重复。
由于丧妻之痛,路益师重新思考基督徒对苦难及上帝的看法。思考的过程与结论就是这本《卿卿如晤》。电影(以及其电视剧前身)Shadowlands中译「影子大地」有人反对,说应根据诗篇23篇译为「死阴幽谷」、其实〔影子」并不误。路益师有浓厚伯拉图主义色彩,认为地上一切,不过是天上本物的影子(来九:23,24)。在《最后之战》中,路益师用Shadowlands来形容这个片面不完全、要过去的世界。)不少取材于此。其重点,可由下面的话概括:我对神的认识并不真实。人对神的认识要不断的被破碎,被神破碎。神专破碎成见偶像。破碎的偶豫不正是神作事的征兆吗?
隐藏的神。
丧妻之病使路益师觉悟到自己对神的认识多么浮浅:人能想出神也答不出的问题吗?当然。一哩路等于几小时?黄色是圆的还是方的?也许我们的问题——包括许多伟大的神学及形上学问题——多半是笨问题。
这话不是维根斯坦说的(参TractatusLogica…Philosphicus6。53…4;7…WhatwecannotspeakaboutwemustpassoverinSilence〃〃说不来的事,就免开尊口”维在此攻击形上学。不过他后期思想在改变。
关于神的事,常常不只没答案,有时连问都无从问起。这是圣经及神学上重要的一环。神有隐秘。不可知的层面(Deusabsconditus申廿九:29)。既使有默示的圣经,启示出的耶稣,使人「看见了耶稣,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人——包括最爱主最有信心的人,还是可能因种种原因,认不出看不到、想不通神和他的作为(路廿四:16;约廿:14;廿一:1、4,注意「显现」和「不知」的对恍。约十二::36,38,注意「显露」和「隐藏」的对比。西二:2,3,注意「真知」和「藏」的对比)。奥古斯丁、阿奎那、加尔文都意识到这点。神秘派如Diony-sius。及许多否定神学(apophatietheology)更强调神的不可知。路德、巴斯卡、齐克果、和巴特则用「隐藏的神」来攻击自信、乐观、理性的神学(福音派及与福音派的难兄难弟灵恩派、基要派为代表。有人把这三派对立,我则认为他们本质相同,小节出人而已—都不太肯或不太能使用大脑)。
出版《卿卿如晤》原著的出版值得提一下。路益师先在PunCh杂志上用N。W(NatWhilk,占英文,意为:我不知是谁)发表一诗,后以N。WClark(Clark原有文士」之意)之名将此书交出版商。审稿的是T。s。Eliot。二人关系素来不睦。路不喜Eliot的诗,Eliot不同意路对《失乐园》的解释。Eliot开始对《卿卿加晤》反感(他不知是路写的),再读就被吸引,并猜出是路的作品。牛顿在类似故事。他解决莱布尼兹提的数早难题,用匿名方式把答案寄到皇家协会。数学家Bernolli立刻猜出作者:「从爪子认出了狮子」(tanquamexungueleonem)。此书销路本来极差,路死后以真名发表,立刻洛阳纸贵,成为畅销书。南非黑权短袖,大主教Huddleston说:「这是伤心人最佳的帮助。它诚实的由对死亡,又有神学的深度」。王文兴先生贩依天主,此书影响甚大。另外,宋美龄女士也由此得不少安慰。
蒋中正过世时,当时华神院长戴绍曾应邀作家庭追思礼拜讲员。回来与我谈:「夫人说她很苦,信心软弱,难以度日。你看给她这本书如何?」我说想不出更好的。后来戴院长说:「那本书帮助大人度过最困难的阶段」。
福音派有转变吗?
这正是「诚实的怀疑者」,哲学家J。S。Mill拒绝的:如果神的良善与一般所说的良善完全不一样,甚至与我们所知的慈爱是相反的那不等于说神是邪恶的吗?如果世界是由一位神统治,他没有我所知的良喜和慈爱。那我不要信他。不论他能力多大,他绝不能强迫我敬拜他。我不颂赞他的良善--如果那个良善和我所知的不同。如果我不信靠敬拜颂赞他,会被打入地狱。那我情愿去地狱。(AnExtaminationofSirWilianHamilton…sPhilosophy,1979PP102…3)。
Mill错了。圣经并未说神恶。圣经只是说神的良善美好非人能完全了解。但当福音派认为神的良善可在今世中完全经验时,那也不对。Dobson的新书反映出路益师在《卿卿如晤》中的见解。
同性恋
最近还有一本福音派应多看多想的书:StrangerattheGate。作者MelWhite。他是许多福音派领袖:jerryFalwell,葛理翰,PatRobertson,Criswell的撰文者(Ghostwriter)。又与薜华JamesKennedy合作制片。W从小就对同性有特殊喜好。他认为这是罪,想用结婚来解决这问题。彼来向个外表看来美满的家庭。w爱太太及两个孩子,却继续不断的被对同性的渴望所折磨。他找过基督徒心理医生,求助过赶鬼、按手、释放祷告、没人一个管用。最后W有了婚外(同)性行为。「我等这一夜已等了几十年」。他抱住同伴,一面「感谢神给的机会」,一面「求他赦免」。之后他决定:我不要再忽略并压制这种天生的、神给的本性需要。
W的双重生活包括与葛理翰共进早餐,讨论书写内容,再坐飞机与男友会面。「好像廉价连续剧的情节」。
双重生活不能维持太久:重压之下,他在1986年离婚,1991年宣告自己是同性恋。此书是他的自传。
自然不等于神。
关于同性恋,我有几点会挨骂的看法。首先,福音派和同性恋者犯了一个共同错误,他们都以为「自然」或「天生」的性向是可允许的,「后天」或「学习」来的习惯就可以责备。(如天主教同意自然节育但反对人工避孕)。所以福音派想尽办法要证明同性恋是后天不是先天造成的。这是把自然当超自然、其实自然已堕落,不足为法。福音派应放弃粗糙的自然神学。
其次,一件事如果是错的,不论先天后天造成的,它还是错的。我认为同性恋是错是罪,有人天生如此,有人因童年被虐待(及其他原因)而如此。我同情但不能说这就不是罪。
但是,我不觉得同性恋应被另服看得。圣经最斥责的罪人不是妓女、税吏而是自义的法利赛人。不能赦免的罪不是杀人强奸而是不肯悔改的骄傲之罪。
因此一个常常痛悔己心,求神拯救赦免的同性恋者,和一个常常为自已不断动怒(或动淫念)而痛悔己心,求神拯救赦免的人,是应当同样被教会接纳的。
不过我引White的书,主要不是谈同性恋,而是重复路益师和Dobson的提醒,因著我们不知道的理由,良善全能的神有时并不除去我们的痛苦。我认识一位像White的青年,「从小喜欢同性」,他看过医生、吃药、求人按手、赶鬼。认罪悔改都没改变,常常绝望得想自杀,「老师,我是不是预定受咒诅的?」更叫我痛心的是,他不能对父母、牧师、辅导及周围许多的「属灵人」讲。「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神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伯六:14)。难道罪人除了耶稣外,再没有朋友了?有的都是约伯的朋友?
结语
「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诗廿五:2)。基督徒「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活命的指望都绝了」的时候(林后一:18),要求神给信心,好叫「这至暂至轻的苦楚,成就极重无双永远的荣耀」(林后四:17)。但他们等候的时候,也当互相安慰扶持:「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纪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来十三:3)。很多时候,神不一定直接除去苦难,而是藉著一个孩子拿出五饼二鱼,解决于人饿肚之苦;藉著四个朋友拆屋热诚,医好瘫子之病(可二:3-12);藉著先知的呐喊,斥责制造苦难的人。今日教会制造的苦难恐怕还多过消除的苦难(特别是美国的右派基督徒)。我们应反省、认罪并侮改。
(作者为神学博士现任中华福音神学院教务主任)
第一章
从未打人告诉我,丧偶的悲恸和惧怕的感觉原来这么相近。我并不怕,但感觉上却像在怕着什么似的。胃里同样有某种东西在那里翻搅,同样坐立难安,呵欠连连。我老在吞口水。
另有些时候,感觉上又像微微喝醉了酒,或者脑部受利轻微的震荡。在世界和我之间隔有一层看不见的幔子。我发现自己很难听进任何人对我说的话,或许很难叫自己提起劲来听人说话。一切看来都那么索然无味。但是,我却又希望周围有人。整栋房子空荡荡的感觉,叫人想起就怕。最好身边有人,而他们又彼此交谈,不来找我说话。
又有些时刻,多数是些意想不到的时刻,我里头似乎有样东西在那里试图向我证明:其实我并不那么在乎,至少并不那么要命地在乎。爱情不是男人生命的全部。没遇见伊之前,我不是挺快乐的吗?我拥有许多所谓的「资产」。这款事,日了一久,感觉便自然淡了。算了吧,何必这么失魂落魄。以上的说辞,我竟然听得进去,不觉有点惭愧,想想,似又不无道理。就在这当儿,一道火辣辣的回忆突然袭上心头,于是,所有这些「理当这样理当那样的推想」顿时一溜烟消失,像炉口的一只蚂蚁。
这一反弹,我的眼泪马上夺眶而出,整个人陷入哀怜中。多么温吞无力的眼泪。我宁可号啕大哭,这样至少让人觉得痛快、真实。但是,像现在这般沉浸在自怜中,咀嚼着滥情那令人作呕的黏黏腻腻的快感,连自己都极端厌烦。然而,我还是沈溺在自艾白怜中,虽然明知这样实在愧对伊。因为只要任凭这种情绪嚣张下去,不出片刻,我所哀悼的,便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乃在对着一具人偶嘤嘤哭泣。谢天谢地,她依然鲜明地活在我的记忆中,不容许我和稀泥含糊过去(她可会永远远般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