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_2007年合订本txt-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和缺点,请相信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情人节还没到,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的感受,因为不善甜言蜜语,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你:我爱你!
真心爱你的孩子他爸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7
只因你是我最爱的人
程勤华
他和妻子是同行,一个是外科主任,一个是护士长;一个儒雅俊朗,一个优雅美丽.五年前,两人同时退休,形影不离地过起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造化弄人.退休不到两年,他开始变得健忘,变得迟钝,直至完全痴呆:以前的同事朋友他都不认识,儿子女儿也不认得,他只认得一个人,就是他的妻子.他说话分不清你我他,统统用一个“伊”字代替.
别人和他打招呼时,他傻傻地对着别人笑,拉拉妻子的手说:“跟牢伊!跟牢伊!”别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妻子就做翻译:“他是在说,要我跟着他.”
看到前面远远有汽车过来,他紧紧地拉住妻子的手说:“当心哦!当心哦!”
妻子嗔怪他:“我还用你教呀,你现在这个样子,比三岁的小孩子还小孩子,还叫我当心呢.”他笑笑,一笑,口水就流出来了.他流着口水傻傻地对妻子说:“跟牢伊!跟牢伊!”
妻子又好气又好笑:“讨债鬼!”他接过口来:“讨债鬼!跟牢伊.”妻子给他擦擦嘴角的口水:”你不呆呀,讨债鬼是啥人呀?”他随便指着一个路人说:”伊!”妻子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那天,妻子牵着他的手去儿子家.小区门口车来车往,他把妻子的手攥行紧紧的.妻子说:”别攥得我那么紧,手都被你捏痛了.”他不依,还是用力攥着.
拐角处,两个溜旱冰的少年戴着头盔,像全副武装的斗士,“呼呼”地向他们飞来.他可从来没见过那阵势.只见他一个大步冲上前,张开两只大手去拦那两个溜旱冰的少年.少年做梦也没想到,好端端的,突然会有人跳出来拦路.他们来不及避让,三个人重重地摔在了一起.
他摔得最重,被两个飞驰而来的少年压在了最下面,脑部受到重创,昏了过去.
妻子知道,他是担心溜冰的少年伤到她,才傻乎乎地站出去,张开双臂,想把危险挡在外面.
第二天,他醒来.妻子坐在他身边,正对着他垂泪.他拉拉妻子的手说:“跟牢伊!跟牢伊!”妻子含着泪笑.
这就是爱的神奇:我痴呆了,全世界的人我都不认识,但是我还认识你,还知道要牢牢地跟随你;我痴呆了,我什么也不懂,但还懂得要好好保护你.
只因你是我最爱的那个人.
摘自《读者》2007年第18期P31
正义的成本
熊秉元
花费10元抓住偷窃1元的小偷、牺牲八人拯救一名大兵雷恩,值不值得?追求正义,可以不惜代价吗?从法律的角度,或许应该。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则要考虑成本是否可以承担
“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开车代步,如果自己的车被偷了,当然希望能找回来。
那么,汽车失窃的破案率,该定在多少?”最近在《法律经济学》的课堂上,我问研究生这个问题。
说来非常奇怪,对于这个简单明确、具体生动的问题,台大法律研究所的学生们——已经读了四五年的法律kk却几乎都搔头弄发,不知如何是好。也许,说来并不奇怪。在传统法学训练里,特别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是以法律条文为中心,主要的训练,是如何解释和运用法律条文。对于涉及整个司法运作的问题,这种训练立刻捉襟见肘。这是标准的只见舆薪,见树不见林!
迟疑一阵,一个学生鼓起勇气:“由追求正义的角度看,当然是希望破案率为百分之百,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我打断他的话:“可是,如果汽车失窃的破案率,定在百分之百,那么,一般扒窃的破案率也该是百分之百!伤害杀人的破案率,更要是百分之百,不用说,掳人勒赎、银行抢劫等重大刑案,也非达百分之百不可。无论大小案件,破案率都要求百分之百,有哪一个司法体系,能负荷这种重担呢?”
学生似乎灵机一动,毫不犹豫:“记得法律系大一时,《法学绪论》这门课由宿耆萨孟武老师担任。在第一堂课里,他就强调,‘如果有人偷了1块钱,那么即使要花费10块钱,也要把小偷抓住!’”
萨孟武是二战后台湾法学界的大佬,曾经当过台大法学院院长,论著不辍,桃李满天下。可惜,至少在这个论点上,他的说服力不高,因为,“为了正义,花10块钱处理一块钱,听起来正气凛然、虎虎生风,其实不堪一击。试问,为了1块钱,花10块,如果花的不是10块,而是100块、1000块、10000块呢?”
旁边的同学,似乎受到感染,出手相助:“在《拯救大兵雷恩》这部电影里,为了能从战场上找回雷恩,美国军方派了一队人,最后牺牲了八位弟兄,才勉强达成任务。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为了既定的目标,值得以多换少!”
萨孟武在地下有知,大概会捻须而笑。对我来说,这个意外的联想,却刚好是殊途同归:“好例子!雷恩的几位手足,都已经为国捐躯。美国国防部参谋长,接到雷恩母亲的信,决定派人把她仅有的儿子找回来。故事的情节感人,带队负责的汤姆·汉克斯演得好。可是,如果因此而阵亡的不是八个人,而是八十个、八百个、八千个弟兄,参谋长还能坚持以往吗?
“事实上,电影的编剧聪明得很———为了拯救雷恩,只牺牲了八位官兵。这种牺牲,是在可堪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为了一个小兵,牺牲了上百位的弟兄,恐怕只会激起观众的反感,变成票房毒药!原因很简单,对观众而言,如果牺牲的人少,会把焦点放在雷恩大兵身上。可是,如果牺牲的人多,观众会自问,自己比较可能是雷恩,还是比较可能是为他而牺牲的数百人、数千人之一?这么一联想,观众能不能认同、愿不愿意掏腰包买票进场,就很清楚了。
“可见得,道不远人。正义的概念,是由人来操作。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必须是在人们所愿意承担和负荷的范围之内,花10块钱找1块钱、牺牲八人救一个人,都没有超越人们的经验,因此不违反常情常理。一旦实现正义的成本太高,人们自然会缩手驻足!”
研究生们噤声不语,不再有异议kk可能是避免引来更多的说教。一番由窃车破案率引发的论对,就此打住。当然,我知道,如果要继续申论,还有一长串话可以援引……
破案率定在百分之百,当然不切实际,那么,该怎么想这个问题呢?由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实脉络很清楚kk就看社会的中坚分子、也就是纳税义务人,愿意负荷多少的税负,以支持司法体系。纳税义务人愿意缴的税愈多,司法体系的资源就愈多,也就能追求更高的破案率。
窃车、强盗、杀人越货、欺诈抢劫等等罪行,个别来看,破案率都有其极限。放在一起看,彼此之间,也有排挤效果。多花警力和司法资源在诈欺犯罪上,处理其他犯罪的人力物力自然受到排挤。因此,在公平正义的大纛之下,还有许多小天平,而在诸多小天平之间,也还有取舍比较的问题。
抽象来看,传统法学思维和经济分析之间,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差别。传统法学思维,以公平正义为标杆。可是,对于如何追求公平正义,如何操作这个标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形之下,经济分析的特色,是吾道一以贯之kk追根究底,只有“成本”二字而已!追求公平正义(或其他任何价值),必须坦然面对所涉及的成本。要得到鲜美的果实,必须先有辛勤的浇水灌溉。同样的道理,要提升公平正义的刻度,必须以充分的资源为后盾,而一旦涉及资源的运用,当然就是成本的问题。
萨孟武的花10块追1块、《拯救大兵雷恩》的牺牲八人救一人,看起来是不计成本,其实不然。两者的共同点,是表面上理直气壮,实质上只呈现了问题的局部。真正的考验,是把镜头拉远、把画面放大,然后再考量真正涉及的成本!也就是,正本清源,问题非常简单明确,请问萨孟武教授:为了一块钱的损失,值不值得耗用10万元的司法资源?请问电影编剧和导演:为了一个大兵,牺牲五百个官兵,这种电影,敢不敢拍?
“窃车的破案率,该定在多少?”显然是一个有意义、可以发挥的问题。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电子邮箱hsiungbingyuan@gmail。)
战士的葬仪
陈白尘
还没到送殡的时候,万国殡仪馆的门已经要胀破了。人像决了口子的水,只顾往里冲。进来的就不再出去。草地上挤满了人,甬道上挤满了人,门外马路上更挤满了人——人们一边排好队等候送殡,一边练习着挽歌:“哀悼鲁迅先生……”声音颤动着。
刚来的还朝里拥。焦急地,但沉默地翘起头,慨不能一步跳到鲁迅先生的灵前。签名处被压到人缝里去了,替人缠黑纱的职员,被人拥来拥去,抓住一把黑纱在空着急。摄影机在人头上跑治丧处的职员埋着头在人缝里钻。总指挥的嗓子嘶哑了,还在指挥人们排队。只有三个印度巡捕,骑着高头骏马,很悠闲地逡巡着。
草地上尽是人头,挽联都挨挤得紧抱住树枝。忽然,一阵巴掌响,礼堂台阶上出现了一个人。
什么声音都停止了。只听得台阶上叫:“……诸位!现在需要扛挽联的一百六十人!扛花圈的一百人!愿意替鲁迅先生找挽联的,请站在草地的左边!愿意替鲁迅先生背花圈的,请站在边!其余的,请到门外去自动排成行,四个一排……”
人头纷纷涌动着,挽联在人头上竖起。中间,一幅巨大的白布遗像,巨人似的,用他坚毅不屈的眼睛,看着人群。花圈队已经静静地从他面前通过,挽联也开始移动,但还有几幅挽联东歪西斜地倒在矮树丛里。
“诸位!这儿还有几幅挽联啦……”
马上来了几个人,但翻开下款,就看到——
“鲁迅先生要汉奸来哀挽么……呸!”
丢了换联跑开了。
挽联的行列长蛇一样地出了门。草地的一角上,风吹着那几幅无人理睬的挽联。
葬仪的行列在马路上悲沉地行进着。挽歌,从行列的前端直通到末尾,众人的声音在半空中战栗着:
“哀悼鲁迅先生……”一万个青年的心在歌声里紧抱着。行列缓缓地移动。前头是全国救亡战士所献的绸旗,上面写着“民族魂”,在托抗着逆风前进。挽联都悲哀地低垂了头,花圈上的花朵也苦痛地战抖着,唱挽歌的喉咙在颤动着。巨人似的遗像在半空里沉默地俯视着人群,好像在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灵车后面紧跟着忘不了自己生活但更忘不了他的人!工人,学生,作家……都是救亡阵线上的战士。大家肩挨着肩,心连着心,他们是永远跟着鲁迅先生走的。
许多外国作家、记者,也跟随着。一个“友邦”人士,还在前面掌着大旗。
挽歌从前头直响到末尾:“哀悼鲁迅先生……”
行列转进虹桥路,看见了同文书院,本来是《打回老家去》的谱子的《挽歌》,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唱错了:“打回老家去啊……”
大家忽然疯狂地跟着唱:“打回老家去啊……”
路旁出现了中国巡警,也出现了同文书院的学生。马上,纪念鲁迅先生的宣传纸放到他们手里了。
远远地,像在一个什么山顶上叫着:“鲁迅精神不死!”
地上,千万人在咆哮:“鲁迅精神不死!”
“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那个掌着大旗的日本朋友向大家微笑着,像是抱歉,像是痛苦,也像是快乐。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万国公墓的市道被潮涌的群从压得似乎要下沉了,一万个嘶哑的喉咙都沉默了——葬礼开始了。
太阳沉没了。甬道上浓密的树荫里散播着灰暗的阴影。主席台上的声音给晚风吹得飘向天空。大家踮起脚,竖起耳朵,只想捕捉一起断残的句子。被挤到圈外的人,攀在两边的石原告上。只有一些巡警,退在人们背后,悠闲地抱住膀子。
嘶哑的喉咙恢复了,直着颈项,附和着演说者的叫喊:
“打倒汉奸!”
“鲁迅先生精神不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