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地震者何?动地也。动者,震之故。传先言动者,喻若物之动地以晓人也。
'疏'“地震者何”。○解云:大阴沈重,本无动性而书震,故执不知问。
何以书?记异也。天动地静者,常也。地动者,象阴为阳行。是时鲁文公制於公子遂,齐、晋失道,四方叛德,星孛之萌,自此而作,故下与北斗之变所感同也。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行,下孟反。孛,音佩。
'疏'注“孛星”至“同也”。○解云:即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是也。言与北斗之变所感同者,即十四年注云“齐、晋并争,吴、楚更谋,竞行天子之事。齐、宋、莒、鲁弑其君而立之应”是也。○注“不传”至“可知”。○解云: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传云“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今此地震为内录之,内为新王天下明矣,故言不传天下异者,从王内录可知。
冬,楚子使椒来聘。椒者何?楚大夫也。楚无大夫,此何以书?始有大夫也。入文公所闻世,见治升平,法内诸夏以外夷狄也。屈完、子玉得臣者,以起霸事,此其正也。聘而与大夫者,本大国。○椒,子遥反,一本作“萩”子小反。见,贤遍反。
'疏'“椒者何”。○解云:欲言大夫,不言其氏;欲言微者,书名见经,故执不知问。○注“入文”至“升平”。○解云:知文公为所闻之世者,《春秋说》云“文、宣、成、襄所闻之世”是也。言见治升平者,升,进也,欲见其治稍稍上进而至于平也。○注“内诸夏外夷狄”。○解云:即成十五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以下“会吴于锺离”,传云“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也。○注“屈完”至“霸事”。○解云: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传曰“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何氏云“增倍使若得其君,以醇霸德,成王事也”是也。其子玉得臣者,即僖二十八年夏,“楚杀其大夫得臣”,何氏云“楚无大夫,其言大夫者,欲起上楚人本当言子玉得臣,所以详录霸事”是也。然则彼二人皆是传闻之世,未合书之而书之者,欲起齐桓、晋文霸事故也。○注“此其正”至“大国”。○解云:等是夷狄,而舒越之属皆无大夫,而楚得有大夫者,正以本是大国,故入所闻之世,於是见法矣。
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据屈完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许,与也。足其氏,则当纯以中国礼责之,嫌夷狄质薄,不可卒备。故且以渐。○卒,七忽反。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其言僖公成风何?兼之。兼之非礼也。礼主于敬,当各使一使,所以别尊卑。○禭,音遂,赠丧之衣服。一使,所吏反。别,彼列反,下同。
'疏'“其言僖公成风之禭何”。○解云:欲言非礼,礼有禭文;欲言是礼,而二人并致,故执不知问。
曷为不言及成风?据及者,别公夫人尊卑文也。连成风者,但问尊卑体当绝,非欲上成风使及僖公。○上,时掌反,又如字。
'疏'注“据及”至“卑文也”。○解云:即僖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穀”是也。
成风尊也。不可使卑及尊也。母尊序在下者,明妇人有三从之义:少系父,既嫁系夫,夫死系子。○少,诗召反。
葬曹共公。○共,音恭。
《春秋公羊传注疏》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昧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
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之所招。及苏子盟于女栗。○女,音汝,本亦作汝。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鲁恐,故书,剌微弱也。○屈貉,居勿反,又音厥;下麦,又户各反,二传作“厥貉”。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圈。○圈,求阮反,一音卷,《说文》作“圈”,《字林》臼万反,二传作“麋”。
夏,叔彭生会晋卻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狄者何?以日,嫌夷狄不能偏战,故问也。○咸音咸。
'疏'注“以日”至“问也”。○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偏战日,诈战月,夷狄不能偏战,今而书日,故执不知问。
长狄也。盖长百尺。
'疏'注“盖长百尺”。○解云:何氏盖取《关中记》云“秦始皇二十六年,有长人十二,见於临洮,身长百尺,皆夷狄服。天诚若曰:勿大为夷狄行,将灭其国。始皇不知,反喜。是时初并六国,以为瑞,乃收天下兵器,铸作铜人十二象之”是也。其文《穀梁》、《左氏》与此长短不同者,不可强合。
兄弟三人,言相类如兄弟。
'疏'注“言相类如兄弟”。○解云:正以别之三国,不相援助,是以知其非亲兄弟。
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不书者,外异也。
'疏'注“不书者,外异也”。○解云:案上文“狄侵齐”,而云不书者,盖以为侵齐之狄,非此等也。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经言败,杀不明,故复云尔。○复,扶又反。则未知其之晋者也。其言败何?据败者,内战文,非杀一人也。
'疏'注“败者”至“人也”。○解云:以《春秋》之义,内鲁为王,王王於诸侯无敌之义,但当战,战则是内败之文;言败某师,则是内战之文。今敌其一人而言“败狄于咸”,作内战之经,故难之。
大之也。长狄之三国,皆欲为君。长大非一人所能讨,兴师动众,然后杀之,如大战,故就其事言败。
'疏'注“长狄”至“为君”。○解云:正以各之一国故也,何者?虽非兄弟,若不为君,群行亦得,即“长人十二,见於临洮”是也。
其日何?据日而言败,与公子友败莒师于犁同,非杀一人文。○犁,力知反,又力兮反。
'疏'注“据日”至“人文”。○解云:即僖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获莒挐”,传云“莒人闻之曰:‘吾已得子之贼矣。’以求赂于鲁,鲁人不与。为是兴师而伐鲁,季子待之以偏战”是也。
大之也,如结日大战。其地何?大之也。如大战,故地。何以书?记异也。鲁成就周道之封,齐、晋霸尊周室之后,长狄之操,无羽翮之助,别之三国,皆欲为君,比象周室衰,礼义废,大人无辅佐,有夷狄行,事以三成,不可苟指一,故自宣、成以往,弑君二十八,亡国四十。○行,下孟反。
'疏'注“鲁成就周道之封”。○解云:正以周公相成王而致太平意,封于鲁,故云尔。○注“齐晋”至“之后”。○解云:正以晋文、齐桓皆率诸侯尊事天子,此是齐、晋之君子孙,故云尔。○注“长狄”至“之助”解云:谓执持此意也。○注“事以三成”。○解云:即长狄之三国,共成其异是也。言不可苟指一者,明知其异,亦不苟指一事而已。○注“故自宣成”至“四十”。○解云:案今《春秋》之经,自宣、成以下讫于哀十四年,止有弑君二十,亡国二十四,则知此注误也。宜云弑君二十也,“八”是衍字;亡国二十四也,作“四十”者错也。其杀君二十:即宣二年“赵盾弑其君夷保凰哪辍肮樯逼渚摹保皇辍跋尼缡孢逼渚焦保幌宥迥辍按掼踢逼渚狻保弧拔庾于朔コ庞诔沧洹保踩怂保欢辍拔厘赶策逼渚狻保欢拍辍般赃蔽庾逾偶馈保蝗辍安淌雷影氵逼渚獭保蝗荒辍败烊诉逼渚苤荨保徽寻四瓿抡猩辟仁Γ皇荒辍俺域詹毯畎闵敝保皇旯颖壬逼渚采北龋皇拍辍靶硎雷又惯逼渚颉保欢晡馍焙喻铡⑸蜃娱海欢吣辍拔膺逼渚拧保欢ㄋ哪瓴躺鄙蜃蛹危皇辍把逼渚取保话Я昶氤缕蜻逼渚嶂羰且病F涿鸸恼撸盒四瓿鹗孓ぃ瓿鹣簦迥杲鹇菏希昝鸺资霞傲粲酰墒吣瓿鹗嬗梗辶贶烊嗣疣嫞朊鹄常晁烀鸨蒲簦耆∈迥瓿鹗骛阉哪晁烀鹄鳎四瓿鸪拢荒瓿鸩蹋吣杲痍诨肴郑旰喻铡⑸蜃娱好穑哪晡饷鸪玻晡饷鹦欤ㄋ哪瓴堂鹕颍曛C鹦恚哪瓿鸲伲迥瓿鸷О四晁蚊鸩苤簦瞧涠囊病H辉蛉湟欤鹱越衲辏⒄咚圆谎宰越褚院螅宰孕⒊梢酝撸且晕墓辏裙胍院螅炔坏闷涑酰室湃ィ涫党嗣鹩梗芜贝剩爝笔渲簦杂纱嘶龆;蛘哌本耍龉氖撸洞呵锼怠肺摹F浼湟嘤芯皇檎撸什煌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盛伯来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与郜子同义。月者,前为鲁所灭,今来见归,尤当加意厚遇之。
'疏'“盛伯者何”。○解云:欲言诸侯,不见存文;欲言大夫,而经书伯,故执不知问。○“何以不名”。○解云:桓七年夏穀伯绥、邓侯吾离来朝之下,传云“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是以此处见道失地之君,即责云“何以不名”。然则何氏此处不言据穀、邓名者,正以僖公二十年“郜子来朝”之下,巳注讫故也。○注“与郜子同义”。○解云:即僖二十年“郜子来朝”,传云“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何氏云“郜,鲁之同姓,故不忍言其绝贱,明当尊遇之,异於穀、邓也。书者,喜内见归”是也。然则言同义者,谓尊遇兄弟异於他姓,是以不忍言其名,不谓朝奔之文相似。○注“月者”至“遇之”。解云:正以穀、邓、郜子之属皆书时,此特书月,故须解也。言前为鲁所灭者,即庄八年“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传云“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是也。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卒者,许嫁。
'疏'注“卒者,许嫁”。○解云:旧本皆无此注,且理亦不须,疑衍字。
此未適人,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其称子何?据伯姬卒,亦许嫁不称子。
'疏'“此未”至“以卒”。○解云:正以叔姬无所系,故知未適人也。○注“据伯”至“称子”。解云:即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是也。
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不称母妹而系先君言子者,远别也。礼,男子不绝妇人之手,妇人不绝男子之手。
'疏'注“礼男”至“之手”。○解云:《既夕礼》及《丧大记》皆有此文。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遂来聘。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据聘不足与大夫,荆人来聘是也。○使遂,二传作“术”。缪,音木。
'疏'“秦伯使遂来聘”。解云:《左氏》、《穀梁》皆作“术”字。经亦有作“术”字者,疑“遂”字误。○“遂者何”。○解云:欲言微者,书名见经;欲言大夫,不录其氏,故执不知问。○注“荆人来聘是也”。○解云:庄二十三年夏,“荆人来聘”,传云“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是也。
以为能变也。其为能变奈何?惟諓諓善竫言。諓諓,浅薄之貌。竫,犹撰也。○諓諓,徐在浅反,又子浅反,又音笺,《尚书》作“截”,浅薄貌也;贾逵注《外传》云“巧言也”。善竫,在井反,撰也;本或作“讠扁”,皮勉反,又必浅反;本作“譔”,七全反,又仕勉反。
'疏'“惟諓諓善竫言”。○解云:谓其念有浅薄之善而撰其言也。
俾君子易怠,俾,使也。易怠,犹轻惰也。○俾,必尔反,注同,使也。易,以豉反,注同。惰,大卧反。
'疏'“俾君子易怠”。解云:能撰善言,故谓之君子。言使此君子易为轻惰,何者?自恃其善,而欲慢人以自尊矣。
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一介,犹一。断断,犹专